田洪
顧瑛為梁代畫家顧野王的第二十五代后人,是中國藝術(shù)史上顯耀一時之“玉山雅集”召集者,與元末黃公望、王蒙、倪瓚、趙雍、馬琬、楊維楨、張雨、曹知白、柯九思、唐棣、張渥、趙原、陳惟允、柏子庭、周砥諸文人畫家有著廣泛交往。作為歷史上重要書畫藏家,早在20世紀(jì)80年代,顧瑛就被海外學(xué)者從中國畫史、書畫鑒藏史的角度來進(jìn)行認(rèn)識。
倪瓚曾經(jīng)在吳江法喜寺為與其有著“葭莩之親”的顧瑛作《金粟道人小像》(又作《顧玉山三教小像》),此作后為日本藏家小川廣已收藏。1980年,現(xiàn)為美國耶魯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亞洲部主任David A.Sensabaugh(江文葦)博士就圍繞《金粟道人小像》所展開的《玉山的生活——十四世紀(jì)吳社會文人生活的記錄》一文,收錄于《鈴木敬還歷紀(jì)念——中國繪畫史論文集》。同年。江文葦以大衛(wèi)·森若鮑之名撰《玉山雅集:十四世紀(jì)昆山的贊助情況》一文,收錄于美國著名中國藝術(shù)史家李鑄晉主編《藝術(shù)家與贊助人:中國繪畫中的經(jīng)濟(jì)和社會因素》一書中。1985年,江文葦在李鑄晉教授指導(dǎo)下,完成了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的博士學(xué)位論文“元末玉山主人顧瑛與畫友”。另外,日本著名學(xué)者、中國繪畫史家鈴木敬在其八卷本煌煌鉅著《中國繪畫史》中。有“サロソそ繪畫界——顧仲瑛の場合”之篇章,用六千多字來專篇評介顧阿瑛及其玉山雅集。此書由東京吉川弘文館自1981年開始、歷十五年時間出版。
我們知道,顧瑛主編的《草堂雅集》《玉山名勝集》《玉山璞稿》等文獻(xiàn)中。即能反映出倪瓚、楊維楨、王蒙、柯九思、唐棣、張雨、張渥、周砥、陳汝言等一批文人畫家的創(chuàng)作、書畫賞評與生活情趣。而作為收藏家與受畫人角色的顧瑛,我們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除了上述倪瓚為顧瑛所作《金粟道人小像》之外,還有倪瓚為顧氏所作的《斷橋臥柳圖軸》(又作《杜陵詩意圖軸》)。另外,尚有由顧阿瑛1363年自跋、收藏于上海博物館的趙原《合溪草堂圖軸》,以及曾經(jīng)清末著名收藏家龐萊臣收藏的夏考昌所作寄贈與顧瑛的《溪山漁樂圖軸》。2008年春,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在“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中。推出了曹知白為顧瑛作的《石岸古松圖軸》,該畫1949年以前流入日本。曾為著名收藏家山本睇二郎收藏。除了現(xiàn)存的這些元季畫家作品之外,史籍中記載的還有張渥《玉山雅集圖》、王蒙與陳貞分別所作《玉山草堂圖》、倪宏依李公麟蘭亭修禊圖意而作的《金粟蟓燕集圖卷》等。
顧瑛雖然沒有作為一位畫家的身銜,但憑借被時人稱為“東吳富家”所擁有的財(cái)力,在時斷時續(xù)、長達(dá)十余年的“玉山草堂”與“合溪草堂”的雅集、交游活動之中,過目及收藏自六朝至元的近百件書畫名跡,此足以在中國書畫收藏史上留下重要篇章。元末殷奎在為顧瑛所作“墓志銘”中說,其“喜購古書名畫,三代以來,彝鼎秘玩集錄,鑒賞無虛日”。另外,根據(jù)元代及稍晚的繪畫著錄史籍中約略統(tǒng)計(jì),從數(shù)量上來說,當(dāng)時很少有畫家或者是藏家能超過顧瑛所見的歷代書畫名跡。僅在《草堂雅集》與《玉山璞稿》《玉山逸稿》等文獻(xiàn)收錄的題畫詩中,就能窺見顧阿瑛廣泛搜羅之歷代書畫名跡,這種搜藏成為玉山雅集中的一項(xiàng)重要的書畫賞玩活動。這一風(fēng)氣也直接影響了明清江南文人畫家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與生活品味。明代著名學(xué)者黃省曾明確說:“自顧阿瑛好蓄玩器書畫。亦南渡遺風(fēng)也。至今吳俗,權(quán)豪家好聚三代銅器、唐宋玉、窯器、書畫……”
顧瑛收藏的諸多歷代書畫名跡,也大都為楊維楨、張翥及“奎章閣”鑒書博士柯九思等“品題”。明代畫家文徵明在顧瑛舊藏的南宋畫家閻次平《山水卷》中題云:“元季昆山顧仲瑛,好文重士,家有玉山草堂,多客四方名流,所蓄書畫,悉經(jīng)品題”。顧瑛收藏的唐代曹霸《赤馬圖》,楊維楨有詩題到“將軍操后之英雄,時平不用凌煙功。氣酣落筆寫生面,最愛褒公與鄂公”。張翥則分別為顧阿瑛所藏《唐人呈馬圖》及元代趙孟頫、管仲姬夫婦的《蘭梅圖》與《墨竹圖》題詩。另外還有張?zhí)煊轭欑刳w伯駒《金碧山水圖》及錢舜舉《五柳莊圖》題詩口顧氏收藏的宋代文同《墨竹》。先后經(jīng)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汪石可玉《珊瑚網(wǎng)》、郁逢慶《書畫題跋續(xù)記》著錄,柯九思題詩“湖州放筆奪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跫然何處見生氣。仿佛空庭月落時”。又趙雍為顧阿瑛所作《江山秋霽圖》,柯九思題“國朝名畫誰第一,只數(shù)吳興趙翰林”。
經(jīng)顧瑛過目或收藏的歷朝書畫名跡,流傳至令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有:六朝宋陸探微《五岳圖卷》。卷中有顧瑛“金粟道人”之?。禾拼芫霸恩胫簣D卷》,此卷后虞集于至正五年(1345)春三月題云“近吾友金粟道人從燕臺購之,誠所謂神物”:五代南唐顧閎中《鐘馗出獵圖卷》,顧瑛于至正庚子(1360)七月二日與饒介、柏子庭、秦約在楊維楨草玄閣同觀此卷:五代后蜀滕昌祜《蝶戲長春圖卷》:北宋趙令穰《水村圖軸》,該軸原為顧信舊物。后為顧瑛收藏,鈐有“金粟道人”之印):林椿《翰音圖卷》,陶宗儀有跋云“今藏于顧金粟齋中”:宋代佚名《水村曉牧圖冊頁》,左下方鈐有“顧瑛”白文方印一枚”:元代趙孟頫《甕牖圖卷》(卷后有顧阿瑛題七言詩一首)與《書畫孝經(jīng)卷》(吳全節(jié)跋云“今幸獲見之於玉山草堂,主人求題”)、《貢獒圖卷》(卷后顧阿瑛書“金粟道人鑒藏”):張渥《臨龍眠居士羅漢圖卷》(卷后有顧阿瑛品題):陳琳《蒼厓古樹冊頁》:王淵《海棠山鳥圖卷》(卷后有顧瑛題七言詩一首):元代趙孟頫為顧信(善夫)所作《竹石幽蘭圖卷》。
顧信,與顧瑛同為南方顧姓始祖“顧余侯”之十八世(顧雍)后人,但至三十二世顧冕,其有二子,分別名鉉與太和,顧信為顧鉉一支,而顧瑛則為顧太和一支。依輩份論,顧信與顧瑛曾祖父顧宗愷則是同輩。趙孟頫所作該卷先后經(jīng)“玉山草堂”的座上客鄭元祐、吳克恭、昂吉、柯九思、于立、趙奕、張翥、張渥、陳基等人題詩及跋文。陳基于至正八年(1348)四月十日的這段題跋中云“仲瑛寶而玩之,異于常品也”!美國佛利爾美術(shù)館收藏的趙孟頫作《二羊圖卷》。據(jù)知也是為顧信所作,后曾為顧阿瑛收藏。另外佛利爾美術(shù)館收藏的趙孟頫仲子趙雍的《臨李公麟人馬圖卷》,依釋良琦至正丁亥(1347)七月的題跋,可知該畫卷是畫家為其弟趙奕所作。后趙奕托自湖州歸吳的釋良琦轉(zhuǎn)贈與顧瑛。另外頤阿瑛所藏還有元代錢選《浮玉山居圖卷》(上海博物館藏)與《終南歸妹圖卷》等。
除了存世作品之外。經(jīng)歷代書畫著錄載有顧瑛收傳印記及收藏的歷代書畫名跡。尚有五代南唐周文矩《荷亭仕女圖卷》、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北宋趙令穰《江干雪霽圖卷》,南宋楊無咎《竹卷》、陳居中《茄子圖卷》、李嵩《太平春社圖卷》、李祐《茶花鴿子圖卷》、趙伯駒《金碧山水圖》,元代趙孟頫楷書《參同契卷》、張彥輔《拂郎馬圖》、陳汝言《溪山秋霽圖》、高克恭《蒼州石林圖》、趙仲穆《臨李伯時馬圖》、王蒙《松風(fēng)圖》等等。
顧瑛對于所過目與收藏歷代書畫名跡之品鑒,也自有其獨(dú)到的見解。他在論及趙伯駒《春山樓臺圖卷》時評曰:“此卷天機(jī)所到,精意隨之。自然天成,倏若造化真畫中之圣不可及也!”題張渥《臨龍眠居士羅漢圖卷》(又作《張渥畫十八羅漢像卷》)中論李公麟“以白描法畫阿羅尊者像,鼻孔毫法俱動,技入于神筆,能生化,不為楮墨所囿。吳道子、盧楞伽后_人而已”,繼而又評趙子?。匣n,趙孟頫之弟)“有小橫卷臨本,畫法靈敏,能入龍眠之室”,最后評“張君(渥)叔厚亦摹其意為之,與趙(孟籲)作無少異,窺其旨趣,若不欲使古人專美于前者……張君之作,磨墨伸紙,實(shí)相會神保,無自矜之心乎”。而在題趙孟頫楷書《參同契卷》跋語中更是精辟地論述:“古之善書者,雖下筆輒妙,然紙墨不佳,終多滯澀。此孫過庭所謂書有五乖,其為病一也。余見松雪公書多矣,此卷獨(dú)得白宋紙,堅(jiān)細(xì)潤滑,瑩然如玉,宜其書之化而不羈,終七千余言。而無一滯筆也。書法本師二王,而出入北誨,如老將用兵,奇正沓出,并皆神妙?!痹陬}滕昌祜《蝶戲長春圖卷》中論其“用筆娟秀,氣韻飄舉,無不合度,直可上逼唐人畫法,而凝思儲想又在筆墨蹊徑之外”。
另外,顧瑛評論其畫家朋友倪云林“作小山水,如高房山”,此所謂“小山水”,也是顧氏對倪云林作品風(fēng)格所具鮮明個性的注解。我們知道,倪云林所作山水大多描繪的是太湖一帶的景色,時常表現(xiàn)的是近景一脈土坡,傍植三五株樹木,添茅屋草亭點(diǎn)綴其間,一河兩岸,遠(yuǎn)眺岡巒逶迤,畫面給人的感覺是靜謐恬淡,而倪云林的這番“小”山水之景,所表現(xiàn)的就是廣袤的宇宙。
顧瑛過目與收藏歷朝書畫名跡的同時。所敘書畫之論也是鮮為人知。但最為讓人不解的是。在自元季及明清兩代迄今的所有畫史著作中,還尚未見有論者將顧瑛的書畫收藏作為個案進(jìn)行論評的。但愿拙文能起到拋轉(zhuǎn)引玉的作用。以期對顧瑛的書畫鑒藏進(jìn)行深入的研究,并從中國繪畫史的高度對顧瑛與其“玉山雅集”有一個全新的詮釋。
責(zé)任編輯:歐陽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