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庇變簣@提出把游戲作為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要把游戲融入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幼兒學會在玩中學、學中玩,逐漸認識世界、體會生活。
一、游戲能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
【活動名稱】 繞圈拍皮球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幼兒有節(jié)奏地拍皮球和邊走邊拍皮球的技巧,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先爭優(yōu)意識,引導幼兒在快樂中運動,在運動中得到滿足。
【活動過程】 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組8~10人,活動過程中,幼兒要繞著設定好的圈圈順時針前行,單手拍球,每組成員一人緊跟另一人身后,順時針繞圈,其中,每人有兩次失球的機會,多出兩次,則自動出局,其余幼兒繼續(xù)繞圈,最終看哪個小組繞圈最多,繞圈最多者為勝利小組。
【活動感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當遵循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學校期間經(jīng)常參加體育游戲,促進幼兒的身體發(fā)育和增強體質;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幫助其擺脫單一、呆板的課堂思維方式,并幫助其保持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同時,體育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敢于克服困難、不輕言放棄、堅強的意志品質,這種品質能促使幼兒在以后的學習中積極探索,獲得全面發(fā)展和提高。
二、游戲能促進兒童的認知發(fā)展
【活動名稱】故事教學法
【活動目標】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識字,在情境中學習,并掌握最基本的漢字,擴充自己的認知,開闊自己的眼界。
【活動過程】講述狼外婆的故事,在故事講述過程中設置一系列動詞,強調跑、敲、笑、打開等動詞。講完一遍故事之后,讓幼兒分角色扮演,然后要求游戲中必須應用之前強調的動詞。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幼兒不僅玩得愉快,還學會了一系列動詞,教師也完成了其教學任務,可謂事半功倍。
【活動感想】認知即頭腦中產(chǎn)生認識的內部處理過程及結果,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等,還涵蓋了意識、智力、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過程。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孩子身心自然地發(fā)展。幼兒由于其本身的年齡階段,對故事有著超強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密切結合故事選取適當?shù)挠螒颍远喾N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根據(jù)故事做游戲,促使幼兒學會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發(fā)揮故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潤滑劑”功能,讓幼兒從中培養(yǎng)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在游戲中,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的做事興趣,激發(fā)起他們的探索精神,也讓其從自我滿足和成功中體會認知的快樂,體會增長知識和增長見聞的快樂,不斷增強其自信心。同時,通過表演和語言再現(xiàn),幼兒可以不斷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增強語感。
三、游戲能提高兒童的社會適應性
【活動名稱】娃娃家
【活動目標】教幼兒學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請進、謝謝、不客氣等,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禮貌待人的行為和習慣。
【活動過程】幼兒分角色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假設這天是中秋節(jié),家里人聚在一起過中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敲了家里的門,幼兒這時要禮貌地打開門,并對他們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好,請進!”長輩一般會給幼兒禮物,然后幼兒雙手接過禮物,表現(xiàn)出很高興的樣子,對長輩說:“謝謝您,我非常喜歡您的禮物?!蓖瑫r,當長輩們坐好之后,幼兒要給每一位長輩端茶,以表示小主人對他們的歡迎,這時候長輩們會說:“謝謝寶貝?!庇變哼@時要學會回復:“不客氣,我非常樂意喲!”通過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教會幼兒講文明、懂禮貌,做個聽話的乖孩子。
【活動感想】法國的盧梭說:“在達到理智年齡以前,孩子們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币粋€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一般都只來自于家庭和幼兒園,教師通過“娃娃家”的游戲可以讓幼兒體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們懂得感恩。同時,在家庭的角色扮演中,可以為這些“小公主”“小皇帝”提供參與社會生活、獲得社交能力的機會,促進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在活動中,教師也要不斷幫助和引導幼兒如何去關愛他人、寬容他人,并在活動結束后,對角色扮演進行講評,激發(fā)幼兒的社交興趣。
總之,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合理地利用游戲,帶動孩子們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教育。教師要重視游戲在幼兒發(fā)展中的教育作用和價值,提高教學效果。因為幼兒自身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所以游戲中要充分體現(xiàn)差異性的要求,并不斷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意識。所以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思考,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與動手操作的好習慣,嘗試自己去處理各種關系,獲得游戲活動的真實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實驗幼兒園愛德園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