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瀟 孫志江
古代詩酒公關文化之雅
——曲水流觴
文/肖瀟 孫志江
近來網(wǎng)絡上流傳一首《一人我飲酒醉》的說唱歌曲,歌詞中有“燕嬉,我紫竹林;曲動,我琴聲妙;百花,我出芬芳;回首,我曲流觴”之語,現(xiàn)代的說唱曲調配以古風古韻的歌詞,頗值得玩味。中國人愛酒,愛詩,也愛水,而把“酒”“詩”和“水”(河流)完美結合起來的就是古代詩酒公關文化之雅——“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古人宴飲聚會時的一種游戲。選擇一處風雅清靜的所在,眾人環(huán)坐于潺潺流波的曲水邊,把盛滿酒的杯子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并賦詩一首。
“曲水流觴”之俗,溯其源流,要從上巳節(jié)這一古老風俗說起。上巳,是指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又稱“重三”“春禊”。它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祓除禍災、祈降吉福的節(jié)日。這一天,古人要舉行“祓禊”儀式。遠在先秦,已有水濱祓禊之俗?!吨芏Y》曰:“歲時祓禊,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膘?,是指祓除病氣和不祥;禊,是修潔、凈身的意思。祓禊就是通過洗濯身體,達到除去兇疾的一種祭祀儀式。通常,人們會在蜿蜒曲折的溪流邊沐浴以去除不祥。到了漢時,三月上巳,正式確定為節(jié)。每逢該日,不論貴賤,不分男女,人們都去水邊洗濯,成為約定俗成的禮式。
曲水流觴活動構成了上巳節(jié)祓禊儀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祓禊之后,隨意坐在彎曲的溪水邊,在上流放置盛酒之杯(觴),任其漂流而下,酒杯漂至誰面前停下,誰就要取來飲下。盛酒的酒杯通常為木制,小而體輕,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還有用陶瓷制作的酒杯,兩邊有耳,稱之為“羽觴”。所以有后來李白的“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妙筆。
《詩經(jīng)·鄭風·溱洧》記載了鄭國陽春三月祓禊的情景,溱水和洧水,清澈而盛大,男女青年在水中歡聲笑語,贈花傳情,所謂“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洵訏且樂……贈之以芍藥?!痹凇墩撜Z·先進》中記載了一則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論政的故事,只有曾皙的說法最合孔子心意,他憧憬的是在暮春時節(jié),穿上春裝,邀集一群少年在沂水中洗澡游樂并載歌載舞,“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贝思垂湃松纤裙?jié)的“祓禊”儀式,蘊含著儒家文明對禮俗的推崇,對精神需求的共鳴,對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向往。
后來,曲水流觴進一步演變?yōu)樗叺难顼嬀蹠?。《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睎|漢杜篤的《祓禊賦》描寫了上巳節(jié)貴族游樂的場景:“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洛,帷幔玄黃。于是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棗絳水,酹酒醲川。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艷姝,帶翡翠,珥明珠,曳離袿,立水涯,微風掩壒,纖谷低徊,蘭蘇盻?,感動情魂。若乃隱逸未用,鴻生俊儒,冠高冕,曳長裾,坐沙渚,談《詩》《書》,詠伊呂,歌唐虞?!痹谶@場盛大的宴會活動中,有王公貴族、宮廷女眷、富商巨胄、隱逸高人、鴻儒文士等各色體面人物的參與,各人盛裝打扮,衣冠楚楚,或觥籌交錯,或欣賞美景,或賦詩作文,或高談歌詠等等。從這種游樂場面中可以看出,上巳節(jié)的神秘色彩已逐漸淡化,游賞成分逐漸增強,節(jié)日的意義開始向著世俗歡娛、玩賞的方向演變。
“曲水流觴”在禮志的外衣下,也逐漸演變?yōu)榫哂袕V泛參與者的大眾游藝活動。漢代以后,上巳節(jié)成為人們進行臨水祓禊及水濱宴會活動的大好機會。祓禊儀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等待著酒杯順流而下,有緣得到酒杯者,即可取杯飲酒。曲水流觴從一種“祓禊”的巫祭禮式轉變?yōu)榇蟊姷挠钨p盛事,世俗游賞成為各色人等都可以參與的休閑活動。從此曲水流觴更加廣泛地走向民間,走向大眾,成為流傳甚久的民俗活動。
曲水流觴的社會化演變,為文人的廣泛參與提供了條件。此活動之清雅脫俗,受到諸多文士的推崇。魏晉至隋唐間,是曲水流觴的繁盛時期,多有文人雅士以此作為上巳節(jié)的休閑活動。如果說魏晉以前的曲水流觴是祓禊禮式在社會中的延續(xù)的話,那么此期的文人雅集聚會則更多的側重于文化品味,將飲酒、賦詩、游賞很好地融為一體。
書圣王羲之詩云:“曲水邀歡處,羽觴隨波泛?!睎|晉永和九年(353)上巳節(jié),晉代貴族、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位達官貴族及文人名士,在會稽山陰縣西南的蘭亭,舉行了一次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引為千古佳話。當時,王羲之等人在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后,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jīng)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吟或援翰,作出詩來。蘭渚溪邊,文士環(huán)集,酒杯隨波逐流,文人高歌賦詩,一派閑逸雅致的景象。在這次游戲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沒有成詩,各罰酒三觥。最后王羲之將大家的詩作集結起來,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而被世人尊為“書圣”,《蘭亭集序》也被稱為“禊帖”。序中這樣寫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處,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p>
王羲之的這次蘭亭聚會,雖也舉行修禊祭祀儀式,但主要進行了曲水流觴活動,突出了詠詩論文,飲酒賞景,對后世影響很大。正是由于蘭亭集會的盛名,曲水流觴更多地被認為是文人間聚會的賦詩活動,所以蘭亭會是一個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聚會,也是上巳節(jié)的一個盛舉,是曲水流觴開始浸染文人氣質的最初形式,從此與詩酒文化有了更緊密的聯(lián)系。
君臣間的曲水宴在特定的時代文化背景下得到推崇和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帝王追求文人的氣質和文人的生活方式,他們樂于與文人一起集會,以示廣納賢才,重視文治?!端螘酚涊d:“魏明帝天淵池南,設流杯石溝,燕群臣。晉海西鐘山后流杯曲水,延百僚?!本脊惭缫环矫姹A艉脱永m(xù)了曲水流觴的“修禊”禮式,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文人的風尚與情致。文人大量參與宴集聚會促使了曲水流觴的游賞性和文化性進一步增強。
至唐代,文人們把曲水流觴盛事推向了高潮。
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一群詩人曾在云門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并模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禊云門獻之山亭序》。其中敘景部分寫道:“暮春三月,修禊事于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于郊原。片片仙山遠近,生于林薄。雜草將發(fā),非止桃溪。遲鳥亂飛,有余鶯谷。王孫春草,處處皆青。仲統(tǒng)芳園,家家并翠。”說是修禊,實際上是組織了一場初唐詩壇的賽詩會,匯聚了當時最頭角崢嶸的風流才俊,大家意氣風發(fā)地賦詩、暢飲、觀景,好不快意!王勃也許意猶未盡,于同年秋天再次修禊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
王維多有參與皇族的春游活動,作有一些“奉制詩”,如《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制》即反映了上巳節(jié)修禊及參與太子諸王曲水流觴的盛事:“故事修春禊,新宮展豫游。明君移鳳輦,太子出龍樓。賦掩陳王作,杯如洛水流。金人來捧劍,畫鷁去回舟。苑樹浮宮闕,天池照冕旒。宸章在云表,垂象滿皇州?!甭尻柦纪馔趺鞲酵さ囊淮窝缂彩巧纤裙?jié)文人間的集會。這次聚會的有六人,分別是崔知賢、席元明、韓仲宣、高球、高錦、陳子昂。他們作有同題詩《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沿波式宴,其樂只且”,以曲水流觴的模式飲酒賦詩,“歌鶯響樹,舞蝶驚花。云浮寶馬,水韻香車。熟記行樂,淹留景斜”,描繪了聚會盛況。
由于一些宮廷貴族或文人雅士感到在野外進行“曲水流觴”多有不便,就在自家花園里建造人工河流或小溪,舉行曲水流觴之戲。著名的宮廷才女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兒)有一次到長寧公主的庭苑游賞,乘興賦詩云:“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奔疵鑼懥碎L寧公主府中曲水流觴的景致。長寧公主是唐中宗和韋皇后之長女,貴重已極,其府中有流杯池,皇帝和皇后多次親臨。唐代的豪門望族多有在家中修建流觴池(或稱流杯池)的,用作宴飲聚會。就是在庭苑里挖一條小河,令仆人在河的上游將酒杯放置在河面上,當酒杯漂流到哪位的面前時,就必須作詩一首,如果作不出的話就要罰酒。唐代園林多壯麗豪闊,為文人宴集提供了風景優(yōu)美的場所,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文人的宴集聚會,曲水流觴在文人聚會間越來越得以普及和推廣,成為文人騷客喜聞樂見的一種園林活動,對后世文人的雅集活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后世才會不斷涌現(xiàn)出曲水流觴的景觀建構,例如揚州西園的曲水,上海青浦的曲水園,都是對文人風雅行為的復制和再現(xiàn)。曲水流觴已經(jīng)成為文人騷客以詩酒相酬、高歌詠懷的雅興盛事,歷代文人對它的歌詠和吟唱也被記錄在詩詞文賦中。
宋代,曲水流觴之樂在民間依舊盛行。據(jù)黃朝英《靖康湘素雜記》卷四《曲水》記載:“是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曲水流觴之飲?!本暗v中,越州太守蔣宦曾于蘭亭修永和故事,即模仿王羲之在蘭亭的曲水流觴之會,可謂雅事。
宋代的上巳節(jié)已完全成為整個社會的歲時宴賞節(jié)日。柳永《笛家弄》詞云:“花發(fā)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闭€寒時節(jié),草長鶯飛,風光如畫,人們臨水宴賓,泛觴流詠,優(yōu)哉游哉,閑適如斯。
然而在文人士大夫階層,曲水流觴這一雅致而瀟灑的詩酒游戲已經(jīng)漸漸透露出一種憂思和感慨。辛棄疾的《新荷葉·上巳日》詞中,描寫了上巳節(jié)這天,民間女子紛紛外出踏青游賞,進行曲水流觴之戲,但是在清新的筆調中依稀流露出一絲感傷:“曲水流觴,賞心樂事良辰。蘭蕙光風,轉頭天氣還新。明眸皓齒,看江頭、有女如云。折花歸去,綺羅陌上芳塵。能幾多春。試聽啼鳥殷勤。覽物興懷,向來哀樂紛紛。且題醉墨,似蘭亭、列序時人。后之覽者,又將有感斯文。”
尤其到宋人南渡之后,那些全然帶著歡快、豪放的心緒去聚會飲酒之人并不多見。那總也揮之不去的淡淡愁緒、哀怨,透過酒的香氣慢慢融于字里行間,任這落寞感傷之緒無限蔓延。辛棄疾《滿江紅·再用前韻》詞云:“照影溪梅,悵絕代、幽人獨立。更小駐、雍容千騎,羽觴飛急。琴里新聲風響佩,筆端醉墨鴉棲壁。是使君、文度舊知名,方相識。清可漱,泉長滴。高欲臥,云還濕??焱盹L吹贈,滿懷空碧。寶馬嘶歸紅旆動,團龍試碾銅瓶泣。怕他年、重到路應迷,桃源客?!?/p>
宋人聚會飲酒不似唐人具有縱橫千里之勢,顯得內斂許多。宋人飲酒時在警醒中有所自持、有所顧忌、有所擔憂,這種帶有理性的微醺狀態(tài)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息息相關。面對外部的侵擾和內部的憂患,宋人心底的不安情緒無時不在干擾著他們,以至于飲而不醉、醉而不沉,終究沉溺于無法排遣的心緒。正因如此,宋代士大夫傾向于自斟自飲,或僅邀集三五知交進行淺斟低唱,像前代如此大規(guī)模的文人宴飲聚餐在宋代漸趨減少,即便舉辦酒會活動,席間也多以煮酒品茶、鑒賞文玩、琴棋書畫等更為靜雅的休閑活動逐漸取代了嘯傲泉林的曲水流觴。
明清時期,由于統(tǒng)治者對文化和文人的禁錮,曲水流觴活動更加式微,一般只限制在亭子里舉行,即在亭中地面上用人工修筑一條彎曲折繞的流水之槽,人們環(huán)坐于水槽邊,將酒杯漂浮于槽水中,作曲水流觴之游戲,被稱為“流杯亭”。再后來,有人在大石桌的桌面上刻上彎彎曲曲的小溪,一頭進水,一頭出水,大家圍坐在一起,模擬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曲水流觴的規(guī)模逐漸縮小,有此雅興者,往往在自家宅院中建筑一個流杯亭或開鑿一條流杯渠,低調地進行宴集聚會,賦詩吟詠、飲酒宴游,詩、酒、美景就在文人的歌詠中得到升華。無論如何,曲水流觴浸染了文人的心性,寄托了文人的情懷,成為文人抒情詠懷的對象和載體,因而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
如今,曲水流觴已和我們漸行漸遠,悠久的“曲水流觴”的聲調已經(jīng)被歷史的風煙所埋沒。筆者認為,古人之遺風,中華之文化不可被遺忘,應當?shù)玫礁罅Χ鹊膫鞒?。獨獨在浙江紹興,“曲水流觴”這種飲酒詠詩的儒風雅俗歷經(jīng)千年,一直盛傳不衰。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中國蘭亭書法節(jié)開幕式和書藝交流活動在浙江紹興蘭亭舉行,中外書法家匯聚于蘭亭王右軍祠,潑墨揮毫,詠詩論文,飲酒賦詩,曲水流觴,也堪稱中國公關文化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