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文 柴冬梅
基于高職數學的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王佳文 柴冬梅
文章圍繞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數學教學時存在的問題,通過探討高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及其對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而提出一種新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案例,詳細說明如何構建,以期望為未來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實用的依據。
高職數學;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逐步改革,高職數學的學時變得越來越少,而按專業(yè)需求設置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多,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在課堂上一直講課趕進度,學生很少有時間與教師進行交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難以實現(xiàn)。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課前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課件及相關電子書等資料自主完成基礎知識學習,而課堂則變成教師和學生交流、答疑、解決應用案例的場所。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學生獲得更多與教師交流的時間,正好彌補了傳統(tǒng)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上述缺陷。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高職數學的講授不可能完全使用一套翻轉課堂模型,如果所有內容均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反而出現(xiàn)了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學習興趣降低等情況。
本文以分析高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及其對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為出發(fā)點,探析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進而構建一種適合高職數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期望為未來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實用的依據。
1.高職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且自學能力差,這就要求翻轉課堂要有選擇性地使用
高職生往往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如果無論難易,對所有內容一味采用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前可能就已經因為知識較難退卻,進而完全失去學習欲望;另外,高職學生的自學能力普遍較差,對于較難的學習內容,課前也難以獨立完成。所以,翻轉課堂的使用應是有選擇性的,教師可以根據經驗對較容易的內容采用翻轉課堂教學,難理解的內容仍采用傳統(tǒng)授課方式,僅在課前提供給學生相關的數學史視頻或能引起思考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教學流程,以保證學生學會每一個知識點。
2.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且動力不足,這就要求教學模式的設計要考慮高職數學的定位與教學目標
許多學生不明確學習高職數學的目的是什么,認為與專業(yè)課程的無關,因而喪失學習動力。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設定與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以幫助學生明確高職數學服務與專業(yè)的功能為目標,將專業(yè)案例引入到教學中來,以案例教學法驅動課程深入,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有用的,有著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3.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薄弱,這就要求教學模式注重基礎知識的補充環(huán)節(jié)
高職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學生順利地完成課前知識的自學,就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補充。所以,在課前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料中應包含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復習內容。如在學習 “函數”概念之前,教師應搜集或開發(fā)集合、區(qū)間及不等式等復習知識的相關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復習,而在講解導數幾何意義前還應有關于直線方程的微課。在課上教學開始之前,也應首先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適時糾正和補充。另外,微課的開發(fā)與選擇應以 “簡單易懂”為基本原則,注重案例結合講解內容,通過動畫、圖像等手段使得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化。
以上這種新教學模式設計思路與傳統(tǒng)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但其有選擇性地使用翻轉課堂的理念與美國IPSP課程的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想相類似,因此本文把依照上述思路構建的新教學模式稱之為高職數學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圖1 概念學習課的混合式翻轉課堂
圖2 計算方法課的混合式翻轉課堂
通過以上分析,已經明確了高職數學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內涵,下面將結合高職數學的具體教學實踐,詳細說明如何構建高職數學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高職數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專業(yè)課程提供必需的數學基礎,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應以“必須夠用”為準則,努力實現(xiàn)高職數學與專業(yè)課程的對接。知識的講授順序應按照如下的思路進行:由專業(yè)案例引出數學概念,根據專業(yè)學習需要講授必需的計算方法,學完數學知識后再回到專業(yè)案例的解決中去。這里將高職數學的教學課型分為概念學習課、計算方法課和知識應用課,不同課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均是不同的,因此其教學流程也應有所區(qū)別。
1.概念學習課的教學流程
概念學習課的設計首先需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合理應用翻轉課堂。現(xiàn)行的高職數學教材中,一些概念以描述性概念的形式出現(xiàn) (如函數、極限等概念),這些概念更易于理解,因此選用翻轉課堂教學;而另外一些概念必須以定義性概念形式 (如定積分)表述才不會影響數學的科學性,這部分概念邏輯性較強,比較難理解,應采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
(2)概念的引入均使用案例教學法。即應用翻轉課堂的概念課、課前提供的微課及課件等資源均以專業(yè)案例引入概念;而對采用傳統(tǒng)課堂的概念課,也可以在課前提供能引起思考的相關專業(yè)案例分析視頻,為課上教學做準備。概念學習課的混合式翻轉課堂如圖1所示設計思路實施。
2.計算方法課的教學流程
根據專業(yè)知識的需要,計算方法課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講授必需的定理、公式及數學方法,在其混合式翻轉課堂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考慮到高職生數學基礎普遍薄弱的實際情況,在課前給學生提供與本節(jié)課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補充資料(微課或課件)。如在講解 “導數在函數單調性應用”一節(jié)中,可提前提供關于因式分解和不等式等相關內容,學生可有針對自己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
(2)教師根據個人經驗,對相對難理解的計算方法采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較易接受的計算方法課采用翻轉課堂。
如對不定積分的分部積分法,可采用傳統(tǒng)課堂進行教學,而當講授定積分的分部積分法時由于有了之前的學習基礎,學生理解起來相對較容易,可應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計算方法課的混合式翻轉課堂按圖2所示流程圖實施教學。
3.知識應用課的教學流程
在基礎數學知識學完之后,將進入到知識應用課的學習,目的是利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專業(yè)相關案例,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介紹數學知識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拓寬學生知識面。對此類課型采用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要應用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具體講授流程如圖3所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設疑,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同時講述解決方案的環(huán)節(jié)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圖3 知識應用課仍按傳統(tǒng)課堂授課
新教學模式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提高了,對教學資源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在教學開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使得教學順利實施。
1.開展教師技術培訓
新教學模式實施前,教師需對混合式翻轉課堂這一新教學模式深入了解,還需掌握微課制作、教學課件制作等技術。因此,教學實踐前應邀請專家對高職數學任課教師開展翻轉課堂相關技術的培訓,內容包括如何開展翻轉課堂、微課開發(fā)技術學習 (如Csmtssis Studio軟件、視頻處理軟件等軟件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 (如PPT2010的使用、圖片處理工具、動畫制作方法等),為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展開打下基礎。
2.開發(fā)配套資源庫
新的教學模式下高職數學的教學必須配備一套與專業(yè)對應的資源庫,其內容包含課件、微課、專業(yè)案例、教案及試題等,教師可以從網上選擇合適的資料,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制作。但是,無論是網上選取的內容還是個人制作的內容都要遵循生動有趣的原則,特別是微課的制作,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合理采用動畫、圖形、圖像等內容,力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具體。
3.建立信息交流平臺
隨著智能手機與網絡的普及,課前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途徑變得更多更簡單,如郵件、短信、QQ群或微信群等。通過這些途徑,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向教師詢問問題,教師也能將每次課的學習資料及時上傳到網上供學生下載學習。
[1]張金磊,王穎,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志,2012, (4):46-51.
[2]黃磊,劉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教育論壇,2014,(8):155~156.
[3]孫少平,于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yè),2015,(12):137~138.
(編輯:秦俊嫄)
G712
A
1671-0568(2016)23-0088-03
王佳文,碩士,滄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數學教學與研究;柴冬梅,滄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