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云,萬改紅
甘肅醫(yī)學院,甘肅 蘭州 744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
孫桂云,萬改紅
甘肅醫(yī)學院,甘肅 蘭州 744000
目的:觀察自擬宣肺止咳湯聯合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CVA)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總IgE和嗜酸性粒細胞(EOS)的影響。方法:將100例CVA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治療,觀察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宣肺止咳湯。療程均為4周,并進行6月隨訪。統計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記錄咳嗽減輕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檢測血清總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記錄6個月內復發(fā)次數。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6.0%,對照組為82.0%,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兒咳嗽頻率、咳嗽程度、咳嗽性質、氣急及咽癢等主要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且觀察組各癥狀評分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P<0.01)。觀察組咳嗽減輕、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2組血清總IgE、EOS水平均較治療前下低(P<0.01);且觀察組IgE、EOS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P<0.01)。復發(fā)率觀察組為17.78%,對照組為36.9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宣肺止咳湯聯合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治療CVA,在改善癥狀、縮短療程、改善氣道高反應性和降低復發(fā)率方面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
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宣肺止咳湯;血清總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在小兒中發(fā)病較高,表現為刺激性干咳,通??人员容^劇烈,反復發(fā)作。CVA發(fā)病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其本質為多種炎癥細胞炎癥介質、細胞因子共同參與的慢性非特異性炎[1]。本病臨床多采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糖皮質激素減輕氣道炎癥,有一定療效,但病情易反復,反復使用療效降低,并存在不同的副作用[2]。CVA相當于中醫(yī)學“風咳”“哮咳”“痙咳”等病證,其發(fā)病機理在于痰飲久伏,遇到誘因,觸動伏痰,痰阻氣道所致[3]。筆者臨床自擬宣肺止咳湯聯合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治療CVA,取得較好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患者均來源于2013年4月—2015年2月甘肅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門診。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10歲,平均(6.1± 2.7)歲;病程12~45周,平均(19.5±14.6)周。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11.5歲,平均(6.2± 2.5)歲;病程13~50周,平均(21.4±15.8)周。2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yī)診斷參照《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4]制定:咳嗽持續(xù)>4周,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或加重,以干咳為主;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或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20%,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個人或一、二級親屬特應性疾病史,或變應原檢測陽性。②中醫(yī)辨證屬風寒戀肺證[5]:咳嗽,遇冷空氣加重,無痰或少痰,痰為白色枯液性或漿液性,難以略出,咽癢不適,口干不渴,舌質淡紅、苔白,脈象弦滑或浮緊。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CVA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并符合風寒戀肺證者;②年齡4~12歲;③病程超過12周;④取得患者兒或(和)家長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①有明確原因的慢性咳嗽,如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鼻后滴漏綜合癥、慢性咽部感染等;②支氣管哮喘,抗哮喘藥物治療有效者;③合并佝僂病、貧血、營養(yǎng)不良等慢性疾病者;④過敏體質,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⑤對中藥依從性差者。
2.1 對照組 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四川大冢制藥有限公司),每次5 mg,每天1次,睡前服用。痰多加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口服,每次2.5~5.0 mL,每天3次。
2.2 觀察組 西醫(yī)療法同對照組,并加用宣肺止咳湯。處方:紫菀5~10 g,防風5~10 g,紫蘇葉5~10 g,蜜麻黃3~5 g,川芎5~10 g,法半夏5~10 g,炒白術10~15 g、茯苓10~15 g,枳殼5~10 g,僵蠶5~10 g,甘草3 g。每天1劑,水煎煮2次,取藥液400 mL,分2~4次服用。
2組療程均為4周,并隨訪6月。
3.1 觀察指標 ①主要癥狀評分:包括咳嗽頻率、咳嗽程度、氣急、咳痰、咽癢等,評分標準參照文獻[6]進行,治療前后各進行1次評價;②記錄咳嗽減輕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減輕時間定義為咳嗽程度減輕1個等級的時間。③血清總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治療前后各進行1次檢測。④復發(fā)情況:對所有患者隨訪6月,記錄復發(fā)次數。
3.2 統計學方法 數據軟件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
4.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制定。臨床治愈:咳嗽消失,主要癥狀評分下降≥90%。顯效:咳嗽明顯減輕,主要癥狀評分下降≥70%,<90%。有效:咳嗽減輕,主要癥狀評分下降≥30%,<70%。無效:咳嗽無改變或加重,主要癥狀評分下降<30%。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6.0%,對照組為82.0%,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3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 。治療后2組患兒咳嗽頻率、咳嗽程度、咳嗽性質、氣急及咽癢等主要癥狀評分均較治療降低(P<0.01);且觀察組各癥狀評分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P<0.0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分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咳嗽頻率4.51±0.73 1.16±0.32①4.60±0.75 0.62±0.21①②咳嗽程度4.62±0.87 1.04±0.28①4.74±0.89 0.71±0.23①②咳嗽性質4.24±0.79 0.95±0.25①4.16±0.82 0.55±0.19①②氣急4.03±0.77 0.92±0.24①4.11±0.85 0.53±0.17①②咽癢3.74±0.68 0.86±0.22①4.63±0.72 0.52±0.18①②
4.4 2組咳嗽減輕、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3 。治療后,觀察組咳嗽減輕、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3 2組咳嗽減輕、消失時間比較() d
表3 2組咳嗽減輕、消失時間比較() d
與對照組比較,①P<0.01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50 50咳嗽減輕9.82±2.25 7.53±1.92①咳嗽消失18.24±3.15 15.16±2.88①
4.5 2組治療前后血清總IgE、EOS比較 見表4 。治療后2組血清總IgE、EOS水平均較治療前下低(P<0.01);且觀察組IgE、EOS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更顯著(P<0.01)。
表4 2組治療前血清總IgE、EOS比較()
表4 2組治療前血清總IgE、EOS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對照組n 50觀察組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血清總IgE(IU/mL) 347.6±72.3 153.2±44.9①353.1±70.5 107.3±41.7①②EO S(×109/L) 1.13±0.25 0.79±0.21①1.09±0.27 0.55±0.18①②
4.6 2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見表5 。隨訪6月,復發(fā)率觀察組為17.78%,對照組為36.9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2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例
CVA在兒童更為多見,是導致兒童慢性咳嗽的最常原因,若治療不及時,易發(fā)展成為典型哮喘,嚴重威脅兒童身體健康。CVA與哮喘有相似的呼吸道炎癥和呼吸道重構,伴呼吸道反應性增高,對β2受體激動劑和茶堿等支氣管舒張治療有效,對抗生素治療無效,但是停用支氣管舒張劑治療后,咳嗽癥狀可能再現[8]。孟魯司特鈉能選擇性地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與半胱氨酰白三烯-1受體結合,抑制服炎癥介質發(fā)揮功效,從而抑制氣道高反應,改善肺功能;并能抑制氣道嗜酸粒細胞(EOS)浸潤及支氣管痙攣,減少氣道因變應原刺激引起的細胞和非細胞性炎癥物質[9],因而對CVA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病位在肺,主要病機為肺失宣肅、肺氣上逆,外則多因風(夾熱、寒)、燥侵襲,肺衛(wèi)受感,肺失宣降而發(fā);久之則釀生痰瘀等病理產物,伏于肺絡,遇感而發(fā);咳嗽日久,反復發(fā)作,損傷肺肝脾腎。因此,在治療上治療應該注重祛風宣肺、化痰止咳。宣肺止咳湯中,以蜜麻黃宣肺平喘、潤肺止咳;紫菀、紫蘇葉溫肺、下氣、消痰、止咳;防風祛風解表、止痙;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枳殼行氣寬胸、行痰消積;法半夏燥濕化痰;炒白術、茯苓健脾化濕;僵蠶息風止痙,化痰散結;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祛風散寒、行氣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本次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臨床主要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咳嗽減輕、咳嗽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了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改善癥狀、縮短病程、提高療效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觀察組6月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具有更好的遠期療效。另外,觀察組治療后血清總IgE、EOS計算均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減輕炎癥反應,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韓曉華,趙林穎,孔令希,等.中醫(yī)藥綜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體會[J].河北中醫(yī),2015,37(11):1717-1719.
[2]李紅燕,隆紅艷.張驃教授診治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經驗[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1(1):53-55.
[3]陶玲,張驃.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J].中醫(yī)學報,2012,27(5):544-545.
[4]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105-112.
[5]陸權,王雪峰,陳慧中,等.兒童咳嗽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6):439-443.
[6]榮瀟,李瓊,杜曉寧,等.小兒肺咳合劑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60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 (12):234-237.
[7]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54-62.
[8]洪建國.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16):1205-1206.
[9]王慶賢.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對兒童過敏性哮喘前瞻性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4(3):325-328.
(責任編輯:馮天保)
R562.2
A
0256-7415(2016)05-0187-03
10.13457/j.cnki.jncm.2016.05.072
2015-12-24
孫桂云(1978-),女,講師,主要從事兒科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