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鄭楠
(巴州農機推廣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巴州農機教育培訓及技術推廣培訓現狀分析
孫濤,鄭楠
(巴州農機推廣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對巴州農機教育培訓及技術推廣培訓基本情況、機構、人員、從業(yè)、培訓模式等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巴州農機教育培訓及推廣技術存在的問題,對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農機;推廣;教育;培訓;管理
1.1基本情況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大部分處于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北和東北緣,小部分位于塔里木盆地東南緣和昆侖山、阿爾金山北麓間。地貌分屬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東部和昆侖山、阿爾金山等三個地貌區(qū),基本格局呈“U”字形,巴州面積47.87萬km2,約占新疆總面積的1/4,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一個自治州。在全州總面積中,山地面積22.5萬km2,占全州總面積的47.7%;平原總面積24.65萬km2,占52.3%,其中戈壁沙漠14.3萬km2,占30.3%。民族有蒙古、維吾爾、漢、回等36個。轄庫爾勒市、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靜縣、尉犁縣、和碩縣、且末縣、博湖縣、輪臺縣、若羌縣8縣1市,州人民政府駐庫爾勒市。
巴州是以農為主、農林牧并舉的地區(qū),全州農機總動力達到202.74萬kW,其中拖拉機動力166.69萬kW;擁有各類拖拉機72 757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45 463臺;擁有配套農機具146 413臺(架);全州糧食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辣椒、番茄等作物機收步入快速發(fā)展階段,棉花機收取得突破性進展,林果、畜牧、設施農業(yè)及區(qū)域特色農業(yè)機械均大幅增長,農機裝備水平明顯增強,農業(yè)機械已成為支撐自治州農業(yè)生產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巴州農機化的迅速發(fā)展,加快了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的轉變,積極促進了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農牧民收入的提高,增強了農業(yè)對國民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又好又快發(fā)展的支撐能力和保障能力,促進全州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現代化進程。
1.2機構情況
截止2015年底,州級農機化機構1個,巴州縣級農機化技術推廣機構9個,鄉(xiāng)級農機化技術推廣機構34個。
1.3人員情況
州級推廣機構編制數28,實有人員26人,正高2人,副高3人,工程師12人,助理3人,技術員2人,大專以上25人。
縣、鄉(xiāng)級推廣機構編制180人,實有158人,少數民族同志120人,漢族38人,正高2人,副高10人,工程師51人,助理43人,技術員32人,大專以上116人,縣、鄉(xiāng)級推廣機構擁有辦公室2 036 m2、教室869m2、訓練場6 970m2,機庫、棚4 590m2。
1.4農機從業(yè)人員情況
全州農機從業(yè)人員57 107人,其中縣鄉(xiāng)農機化系統(tǒng)人員420人,其中農機管理機構人員162人、農機教育培訓機構人員84人、農機化技術推廣機構人員112人、農機安全監(jiān)理機構人員62人;農機化作業(yè)服務人員56 687人,其中農機駕駛操作人員56 015人、農機維修人員414人、農機經營管理人員258人。近幾年農機推廣培訓的重點主要是拖拉機、聯(lián)合收割機駕駛員、農機操作手培訓,農機管理干部崗位培訓,農機維修人員技術培訓,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等。
2015年,巴州全力實施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加強農村實用人才、農機操作手培訓。結合農機系統(tǒng)第26屆“科技之冬”活動,2015年,全州共舉辦各類農機教育培訓65期,培訓了農機管理、技術人員和農機手,舉辦農機購置補貼、深松作業(yè)技術培訓班,培訓53 199人次。全州舉辦農機“科技之冬”培訓29期,培訓農機管理、技術人員、農機駕駛操作人員36 010人次;舉辦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培訓8期,培訓理事長、社員526人次;采取以會帶訓的形式,培訓或繼續(xù)教育農機管理和專業(yè)技術人員120人次。
1.5培訓模式
多年來,我州想方設法改進農機教育培訓及技術推廣培訓教學質量,以真正做到“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需”。工作中,我州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或集中培訓,或送教下鄉(xiāng)。同時,我們每年都制定農機培訓工作方案,明確培訓思路、培訓目標、任務分工,確保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建立了農機管理、農機培訓、農機推廣和農機企業(yè)四方共同參與的培訓機制,有效促進了農機培訓工作的發(fā)展。具體培訓模式如下:
(1)開展綜合培訓。除對拖拉機手集中進行培訓外,一是利用示范基地開展新技術、新機具現場展示、推廣培訓;二是利用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這一平臺,通過舉辦培訓班對社員進行業(yè)務培訓;三是利用“科技之冬”農村集中教育的有利時機,組織人員上門入戶宣講農機安全政策法規(guī),開展安全操作知識技術培訓。
(2)開展送教下鄉(xiāng),上門培訓。每年都組織科技人員開展科技三下鄉(xiāng)活動,主要向農民宣傳有關的惠民政策,農機法律法規(guī),對農機化新技術進行科技咨詢。
(3)開展新機具、新技術現場演示培訓。一是隨著購機補貼政策的實施,大量補貼機具投放,我州農機操作人員越來越多,對此,專門針對購機戶利用集中發(fā)放、生產廠家送貨上門等有利時機,到投放機具比較集中的鎮(zhèn)村開展操作規(guī)程、安全常識培訓;二是在春耕、“三夏”、“三秋”農忙季節(jié),組織農機科技人員組成科技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同時召開推廣現場會、演示會等,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進行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
1.6取得成效
通過培訓,大大提高了全州農民、機手的駕駛操作技能,降低了事故率,消除了安全隱患。一是通過對基層農機管理干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大家把握了工作重點,掌握了農機化管理相關業(yè)務知識和農機化新技術,提高了服務農機化工作的本領;二是通過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培訓了一批新型農機具操作手,使農機操作人員隊伍不斷壯大;三是通過對農機服務組織的培訓,使農機社會化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四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宣傳活動,使廣大農民對農機法律法規(guī)、惠農政策及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有進一步的了解;五是通過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yè);六是通過對機手開展機械常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使農機作業(yè)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2.1存在問題
(1)農機從業(yè)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安全觀念不強,科技文化素質較低。多數機手文化程度低,對有關法律法規(guī)內容了解不詳,很多人認為,農機主要從事田間作業(yè)或在個別時間上路行駛,不需參加教育培訓、辦理駕駛執(zhí)照。與新機手面談時,發(fā)現他們想參加農機培訓,但由于受經濟利益驅動,抽不出足夠時間到農機學校學習。正因為沒有參加正規(guī)農機培訓,對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拖拉機、聯(lián)合收割機等農業(yè)機械的安全操作和使用技術了解不多,在農機試運轉、技術保養(yǎng)、油料使用和故障排除等多方面存在許多誤區(qū),技術狀況差,人為故障多,維修費用高,大大降低了農機使用效率和壽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創(chuàng)收及農村經濟發(fā)展。尤其是相當一部分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在購買了農機具后,認為從事農田作業(yè),大部分時間閑置在家,不需要掛牌落戶,不愿意參加培訓,不愿辦理駕駛執(zhí)照,想逃避培訓辦證,給農機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2)政府在農機教育培訓和推廣技術培訓經費工作中的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影響到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從目前全州的實際情況來看,縣農機化學校和縣農機推廣站雖然屬于全額撥款事業(yè)性單位,但只撥教職工工資和日常辦公經費,教學上缺乏先進適用的電教設備和實物教具、教練教具,離無紙化教學差距很大。教師知識老化,層面不高,無資金學習深造,繼續(xù)教育的機會很少,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大量新機具新技術束手無策。由此可見,經費缺乏是制約農機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3)生源不足,成為當前農機培訓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方面,農用運輸車輛已移交公安、交警部門管理,失去了很多培訓權,減少了農機培訓的數量。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上路拖拉機越來越少,農機監(jiān)理部門又無權上路查車,拖拉機處于“失控管理”狀態(tài),培訓生源缺乏強有力的法律組織手段。
2.2對策與建議
(1)多方協(xié)調,贏得社會認可,爭取得到政府重視和支持,加大農機教育培訓和資金投入。新形勢對農機教育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積極組織開展好農機教育培訓,快速提高農機管理人員和從業(yè)人員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對于促進農機化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快向高級階段跨越步伐,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社會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加強農機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農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據理力爭,將現實情況向政府主動匯報,爭取在政策、經費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齊抓共管,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農機教育培訓氛圍。利用現代多媒體培訓手段,把培育新型農機化專業(yè)人才作為發(fā)展方向。要大力加強對農機教育培訓工作的宣傳,通過新聞媒體、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機培訓的作用和成效,可采取長短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與企業(yè)聯(lián)辦、企業(yè)承辦或者在企業(yè)建立教學基地,利用企業(yè)現有的設備場地開展培訓服務,鼓勵企業(yè)、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等共同參與培訓活動。農機培訓在培訓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培訓技術,大力推廣多媒體視頻,農村遠程網絡教育等現代教學模式,積極開展好送教下鄉(xiāng),力爭做到培訓內容貼近農民,培訓形式方便農民,培訓手段適合農民,培訓效果富裕農民。
(3)多措并舉,積極接納生源。一是借助公安交警上路執(zhí)法權促生源。加強與公安交警的聯(lián)系與合作,加大上路農機管理的力度,促進學員數量的增加;二是充分發(fā)揮好縣級農機職能部門管理的整體效能和團隊作用,深入田間地頭組織學員;三是利用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行學員跟蹤培訓,增加學員;四是加強與各鄉(xiāng)鎮(zhèn)場農機辦公室的聯(lián)系,發(fā)揮好農機負責人、村干部對農機手熟悉的優(yōu)勢,進村入戶組織學員。
(4)適應發(fā)展,強化師資力量水平,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高培訓質量。一是加大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建立一支素質優(yōu)良、結構合理、相對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經常性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深造,做好知識層面的更新?lián)Q代,使每位老師知識面廣而新,理論精,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二是改善辦學條件,購置微機、收割機等先進適用的電教設備、實物教具和教練教具,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科學、高效地開展工作;三是提高教職工的工作待遇,想方設法把人留住,并積極吸收一些有學識、有水平的年輕教職工,帶領農機教育向年輕化、知識化方向邁進。
總之,農機教育培訓和推廣技術培訓工作直接為農業(yè)生產服務,是農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重視農機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升農機培訓的質量,才能確保農機化事業(yè)健康、協(xié)調、快速發(fā)展。在當前新形勢下,農機學校和農機推廣技術木本一定要抓住發(fā)展機遇,更新觀念,加大投入,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有知識、有技能的實用型技術人才。
Analysis of present sis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inery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raining in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Bayingolin
SUN Tao,ZHENG Nan
(Aricultural mechinery populariztion station,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Bayingolin, Korla 841000, Xinjiang, China)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bas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inery 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raining in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Bayingolin from institutions, personnel,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mode, analezes theproblems existing in agricultural mechinery 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raining, rises countermessures for relativeproblems and for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gricultural mechinery;Popularization;Education;Training;Management
10.13620/j.cnki.issn1007-7782.2016.04.016
S23
B
1007-7782(2016)04-0039-03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