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海
?
鏵式犁作業(yè)前的主要技術狀態(tài)檢查
于洪海
(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鎮(zhèn)農機站)
鏵式犁是農業(yè)耕作的主要農具之一,在耕整地機械中,歷史最悠久,使用最廣泛,其翻土和覆蓋性能為其他耕地機具所不及。犁地作業(yè)對改善土壤的結構與理化性狀,調節(jié)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證作物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有很大的作用。為了讓鏵式犁更好地為農業(yè)生產服務,在作業(yè)前我們要做好鏵式犁主要技術狀態(tài)的檢查工作。
鏵式犁按與拖拉機的掛接方式不同分為三種,即懸掛犁、半懸掛犁和牽引犁。
1.1懸掛犁
懸掛犁一般由犁架、懸掛架、犁體、犁刀、調節(jié)裝置和限深輪等部件組成。犁刀、限深輪等可根據(jù)犁的結構要求不同選配。
懸掛通過懸掛架的上懸掛點和2個下懸掛點與拖拉機懸掛機構上下拉桿相鉸接,構成一個機組。運輸時,將犁懸掛在拖拉機上。根據(jù)拖拉機液壓系統(tǒng)的不同形式,犁的耕深可由限深輪或拖拉機液壓系統(tǒng)采控制。懸掛軸的兩端為曲拐軸銷。操縱手柄以轉動懸掛軸,可進行耕寬等調節(jié)。有的懸掛犁是在左下懸掛臂上裝有耕寬調節(jié)器,轉動調節(jié)器手柄以伸縮左懸掛銷,可改變耕寬。這種形式結構緊湊,調節(jié)時直觀簡便。
犁在耕作中,耕深由拖拉機液壓升降機構來控制,一般用位調節(jié),也可以用力調節(jié)。當犁達到要求的耕探時,犁架的左、右、前、后方向必須調平。調節(jié)拖拉機上拉桿的長度,可以使犁架達到前后方向的水平。調節(jié)拖拉機右升降臂的長度可以使犁架達到左右方向水平。
1.2牽引犁
一般由牽引裝置、犁架、犁輪、主犁體、小前犁、圓犁刀、液雎升降機構和調節(jié)機構等部件組成。帶液壓升降機構的牽引犁,犁和拖拉機通過牽引裝置連接在一起。犁架由3個輪子支承。溝輪在前一行所開出的犁溝中行走,地輪行走在未耕地上,尾輪行走在最后犁體所開出的犁溝中。這種犁耕幅較寬,常與大中功率拖拉機配套,生產率高,由于機體較長,轉彎半徑大,適合在大地塊作業(yè)。
1.3半懸掛犁
一般由懸掛裝置、犁架、限深輪、尾輪、主犁體、小前犁、圓犁刀、液壓升降機構和調節(jié)機構等部件組成。半懸掛犁的前端通過懸掛架與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tǒng)相連,犁的后端設有限深輪及尾輪機構。由工作位置轉換到運輸位置時,犁的前端由液壓提升器提起;當前端抬升一定高度后,通過液壓油缸,使尾輪相對于犁架向下運動,于是犁架后部即被抬升。這樣,犁出土迅速,地頭耕深一致。
2.1整機檢查
將犁放在平臺或平坦的地面上。懸掛犁需用支架墊起,牽引犁則應調至運輸狀態(tài),使犁體離開地面,犁架呈水平狀態(tài)。
1)從第一鏵鏵尖到最后一鏵鏵尖拉一直線,其余各鏵的鏵尖均應在此直線上,其偏差不得超過±5 mm(舊犁的偏差最大不得超過±10 mm)。用同樣的方法檢查鏵翼。
2)各犁體安裝高度差不得超過10 mm。
3)相鄰犁體的鏵尖縱向距離應符合規(guī)定尺寸要求;相鄰犁體耕寬重疊不得小于10 mm(螺旋形犁體除外)。
4)梁架不得扭曲、變形。相互平行的主梁,其間距偏差在3 m長范圍內不得大于7 mm。各主梁應在同一平面上,各主梁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偏差不應大于5 mm。
5)犁的各部連接螺栓、螺母應擰緊,螺栓頭應露出螺母2~6圈。
6)牽引犁的安全裝置應正確可靠。
7)懸掛犁的懸掛軸調節(jié)機構和限深輪調節(jié)機構應靈活有效。牽引犁的起落機構、調節(jié)機構和地輪、溝輪等各轉動部分應靈活、有效、可靠。
8)地輪軸、溝輪軸和尾輪軸不得變形;各軸套軸向和徑向間隙均不得大于2 mm。
2.2犁體檢查
1)犁鏵刃口應鋒利,刃口厚度不得大于1 mm,鏵刃角度應在25~40°,犁脛線刃角應在47~53°,犁鏵磨刃面寬度應在10~13 mm,最小不得小于5 mm;鏟寬不得小于100 mm。
2)犁體工作面應光滑。犁壁和犁鏵的接合處應緊密,縫隙不得大于l mm;接縫處,犁壁不得高于犁鏵,允許犁鏵高出犁壁,其最大值不得超過1 mm。
3)犁鏵、犁壁、犁側板和延長板上的埋頭螺釘不應高出工作面;允許個別螺釘凹下,但凹深不應大于1 mm。
4)犁脛線應在同一鉛垂面板上,如有偏差,只允許犁鏵凸出犁壁,但應小于5 mm。
5)犁壁、犁鏵、犁側板與犁托應貼合緊密,犁壁和犁托的局部間隙允許上部為6 mm,中下部為3 mm,但連接螺栓的部位不應有間隙存在,否則應加墊消除間隙。
6)犁體應保持標準的垂直間隙和水平間隙。梯形犁鏵的垂直間隙為10~15 mm,水平間隙為8~l0 mm;鑿形犁鏵的垂直間隙為16~19 mm,水平間隙為8~15 mm。
7)犁側板不應彎曲,如有彎曲或末端磨損嚴重應更換新件。
2.3圓犁刀檢查
1)圓犁刀刃口應鋒利,刃厚不大于0.5 mm,刃角為20°土2°。
2)圓犁刀的旋轉平面應與水平面垂直,如有偏差不應大于3 mm。
3)圓犁刀軸承間隙不大于1 mm,軸承應注滿黃油。
4)犁刀臂應能在犁刀柱上自由轉動,犁刀臂在垂直方向游動量不得大于3 mm。
2.4圓犁刀和小前犁安裝位置的檢查
1)小鏵尖距主鏵尖距離為300~350 mm。
2)小鏵與主犁鏵犁脛應在同一鉛垂面上,允許小鏵犁脛向主鏵犁脛外側(溝墻方向)偏出不大于10 mm。
3)小犁體的安裝高度應使其耕作深度不小于100 mm,一般要求是主犁耕深的1/2。
4)圓犁刀安裝位置應使其中心和小鏵尖在同一垂線上,其左側面距小鏵脛線10 mm,刀刃最低點應低于小鏵尖20~3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