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意
芬蘭還擁有全世界最嚴苛的教師選拔制度,即使的幼兒園教師,也需要擁有碩士學歷。
莫寧·撒克一見到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說起來:“媽媽,快看,這是我找到的寶石!今天我們玩尋寶探險游戲了,在一個很大的商城里,要解很多謎語……”,然后在開車回家的20分鐘的路上莫寧充滿各種驚嘆并配合夸張手勢的講述就一直沒有中斷,這樣的情況在他進入幼兒園的2個多月時間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令來自中國的莫寧的媽媽備感驚奇,似乎莫寧不是進入幼兒園學習初級知識(中國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是如此),而是進入了一個充滿新鮮趣味的兒童樂園,他們的任務就是盡情玩的快樂。
教知識不是幼兒園該做的事
芬蘭駐華大使館科學與教育參贊米卡·蒂若倫先生曾在2015年“中國學前教育論壇”上說:“嚴格意義上說,幼兒園基本上是不教知識的,這不是幼兒園應該干的事?!?/p>
所以在芬蘭的幼兒園,正正經經的上課的情景是不存在的,他們的時間安排往往是這樣:早上8點開始吃早餐,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不喜歡吃的可以不吃,吃多少也由自己決定。吃完的小朋友就在教室里做游戲、聽音樂、唱歌或者畫畫、做手工,一邊等待吃的慢的孩子。9點到11點室外自由活動,滑滑梯、蕩秋千、拿著鏟子玩沙丘,或者追逐嬉鬧。大概11點老師會叫大家回去準備吃午餐,吃完自己把餐具和杯子放好。然后12點半到14點半是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下午起床后吃點東西又去室外玩了。16點左右孩子們在戶外就由家長接回家了。
戶外活動在芬蘭的幼兒園生活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但是他們的戶外活動并不僅僅是讓孩子們在庭院里自由玩耍這么簡單,每個幼兒園都會根據自身的環(huán)境、資源等特點來設計獨特的活動。比如位于赫爾辛基大區(qū)埃斯堡市的童話角幼兒園,它和許多附近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樂團、音樂院校和木偶劇團都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每周孩子們都會有1-2天去進行實地考察,前不久他們才和國際知名的設計師艾洛·阿尼奧一起設計的可愛的家具。該幼兒園的園長薩拉·考培拉認為這能讓孩子們在“毫無察覺,并保持最大興趣的情況下進行了藝術教育”。
快樂的學習,是芬蘭教育界最為看重的,他們認為對于兒童的學習來說,游戲是最自然、也是最關鍵的一種方式,快樂的玩耍能夠最大的激發(fā)孩子的天性和潛力。就像大自然中的動物幼崽,就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生存本領,學會與同伴交往的。這一點還明確的寫進了《芬蘭兒童早期教育和看護大綱》中,“應讓孩子們在游戲和運動中學習、嘗試和實踐新事物,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玩耍能激發(fā)效率和創(chuàng)造力
與很多國家的傳統(tǒng)觀念不同,注重于讓孩子“玩”的芬蘭的幼兒教育理念,并沒有令該國的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恰恰相反,智囊分析機構“經濟學人智庫”綜合分析了近5年來全球青少年各項教育測試結果和相關數(shù)據,得出芬蘭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世界排名首屈一指。英國廣播公司認為這一結論證明,“芬蘭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是成功的、先進的”。
英國的貝德福德郡曾派出了一個由教育專家、教師和教育部門官員50人組成的考察團,實地參觀了芬蘭30多間公立、私立和家庭幼兒園。教育學家艾達·米德爾認為這場參觀對她很有啟發(fā),芬蘭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及該理念的徹底貫徹實施令她印象深刻。她特別提到了一家名叫“Nilaka”的自然森林幼兒園,由于緊挨著一片森林和小溪,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都是在自然中進行的。艾達說:“我們到達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一些孩子在鉆冰釣魚,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告訴我他們釣了幾條,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學會了簡單的數(shù)數(shù)和加法?!彼J為“這可比讓孩子手握鉛筆、端端正正的坐在課桌前學起來容易多了?!?/p>
艾達一行人還參加了這個幼兒園的孩子們前往他們的位于森林中部的“秘密軍事基地”的遠足之旅。期間他們和孩子們一同學習了如何辨認動物足跡,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環(huán)的,水是如何變成蒸汽的,伴隨著親手觸摸和親自實踐,艾達稱“如此有趣的自然科學課,連成人都想參加吧?!?/p>
沒有教材,沒有一本正經的為了學習而上課,在玩耍中學習成長,是每一個接觸到芬蘭幼兒教育模式的人最深刻的認識。蒂若倫參贊曾自豪的宣稱,“芬蘭的學前教育,‘為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他認為在愉悅的安全環(huán)境中,孩子們不會害怕犯錯;而且孩子們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而這一切對于兒童在小學階段能有更佳表現(xiàn)至關重要。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這一點,芬蘭政府仍然沒有滿足的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他們與許多企業(yè)和科研機構都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來謀求芬蘭幼兒的早教教育與時俱進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憤怒小鳥”軟件的開發(fā)公司Rovio為芬蘭幼兒園合作開發(fā)了“游樂學習中心”,在學習中心里,孩子們可在充滿趣味的教學環(huán)境中接觸到游戲書、玩具、實體游戲、學習海報、掌上算術、參考書、五弦樂器、游戲牌、以及在互動白板上進行的活動游戲。2015年芬蘭政府已中國的有關機構簽訂合作,并計劃將這一模板推廣到中國。
芬蘭完整的早教體系都值得借鑒
實際上,不光是中國、英國,近年來,美國、韓國、日本、南非等許多國家的教育機構與相關領導,都注意到了芬蘭的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取得的成功,紛紛到芬蘭考察參觀。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更是在去年建議,歐洲領導人應暫時放下所有活動,“回芬蘭學習如何學習”。一名教育學教授更建議不光是學習芬蘭早教的教育理念,還應該借鑒他們強大的日托制度和教師的選拔制度。
芬蘭的幼兒日托體系很完善,根據法律,父母修完產后撫育假或父母假之后,每個學齡前兒童都有權利免費進入一所公立幼兒園。據統(tǒng)計,芬蘭當前有98%的兒童從6歲起接受學前教育;芬蘭保證為兒童提供平等和全面的日托服務,而且根據家長的收入進行補貼,一直到孩子滿17周歲為止。
芬蘭還擁有全世界最嚴苛的教師選拔制度,即使的幼兒園教師,也需要擁有碩士學歷。而師范類專業(yè)的選拔嚴苛程度也遠超其他專業(yè),有研究稱,2014年于韋斯屈萊大學的師范本科教育專業(yè)接收到了2387份申請,最終只有86人被錄取。
教師在芬蘭是真正的精英職業(yè),并且需要終身不斷的學習。所有的教師都被要求定期接受培訓,學習如何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并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進行差異化教學。芬蘭教師還非常注重臨床經驗。老師會參與學生的討論,問題解決小組是芬蘭學校的一個常見組織,它會經歷策劃、實施和反思評價這樣一個循環(huán)過程,整個教師教育過程都會不斷強化這種做法。
而正是由于所有的這一切才造就了在各類機構組織的教育評比中,芬蘭的教育質量長期名列前茅。這個只有500多萬人口的北歐國家,卻創(chuàng)造了世界矚目的教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