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網(wǎng)上讀到了一篇很火的育兒經(jīng)《輕松一招!讓孩子不再打斷你的談話》。
哇哦,這太棒了!沒錯!每次想和別人聊聊天,家里的熊孩子卻走過來“必須”跟你叨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是太煩人了!
這篇網(wǎng)文給的竅門是:當(dāng)孩子一想插嘴,你就教育他們等著直到你結(jié)束談話。在這期間,你得一直拉著他們的手,讓他們知道你馬上就有空聽他們說話了。
這方法看起來夠溫柔,我覺得試試不壞……
第二天,我和一個朋友邊走邊聊時,“果然”我4歲半的女兒就想來打斷了,于是我立即執(zhí)行了“新計劃”!我告訴她:打斷大人說話是不禮貌的,下次她想說話時可以拉著我的手,等我和別人說完她再開口。女兒疑惑地看著我,一臉快要哭了的表情。我硬著心腸不管她。
當(dāng)天我用了好幾次這個方法。每次,她拉著我的手時,都一臉絕望。但是,每次都會耐心地等我結(jié)束那所謂的“大人之間的談話”。
等我終于告訴她:“好了,現(xiàn)在告訴我,你要跟我說什么?” 她的回答是:“噢,沒什么……我忘了?!被蛘撸矔嬖V我之前想說的話,但熱情度遠沒有之前那么高了。
這個體驗對我來說,那是相當(dāng)折磨。
我在想:對女兒的打斷真的需要如此耿耿于懷嗎?所謂的“大人之間的談話”真就那么重要?
事實上,成年人和小孩子相比,誰更能等、更有耐心呢?
當(dāng)孩子想打斷你、告訴你一些事情時,回應(yīng)一下又能花多長時間呢?
不過是花一兩秒的時間回答一句:“噢,我知道了!”或者“哇,太棒了!”,他們就會心滿意足地繼續(xù)玩耍,你也可以繼續(xù)和別人聊天,事情就那么愉快地解決了。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拉著你的手(你明知道她想跟你說點什么),其實你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了。
與其讓孩子等著,還不如馬上回應(yīng),一了百了——意識到這點, 我立即把“教育孩子不要打斷”的主意拋之腦后。
其實,7歲以前的孩子完全“活在當(dāng)下”。孩子想說什么,需要立即說出來!他們才等不了30秒乃至5分鐘呢,他們的熱情轉(zhuǎn)瞬即逝,需要表達熱情時,必須馬上做。當(dāng)然,有時孩子吱吱喳喳很煩人,但我寧愿這樣也不希望打擊他們的熱情!
孩子還小時,你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說些孩子話,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學(xué)不會怎么跟周圍的人愉快相處了。等年齡一到,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學(xué)到這項技能。我家那快5歲的孩子,想告訴我點什么時還能稍微等一會。2歲的那個?完全不行!
那么,怎樣讓孩子學(xué)會尊重別人,不打斷別人的談話呢?事實上,他們在觀察大人言行時就已經(jīng)在學(xué)習(xí)了。
和丈夫或者朋友,尤其是和家里有孩子的朋友聊天時,我允許孩子們打斷。說真的,我覺得那些“家長里短”真沒那么重要,如果我真要說什么重要的事情,讓孩子們等一等,他們也乖乖照辦。
后來,當(dāng)我和陌生人談話,或者在商店、餐廳和一些人交談時,孩子們居然從不打斷。
盡管我沒有“教育”他們,但他們似乎已經(jīng)從我的態(tài)度中領(lǐng)會到了(接電話除外,或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另一端的人,只聽到聲音)。
他們已經(jīng)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打斷,什么時候不可以。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允許他們打斷,他們反而更能意識到——什么時候不能這么做。
有時,家里所有孩子跟我說話,我會提醒:一個一個來,否則的話我什么也聽不到。他們會商量誰第一個開口。孩子們學(xué)會了自己解決問題,那是自然學(xué)習(xí)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允許孩子們打斷我,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懂禮貌、會順從,而且熱情洋溢,而我——是一名懂得等待的成年人。
孩子通過觀察我來學(xué)習(xí)——這一點讓我很振奮。孩子們會體會,有人珍視自己的熱情、有人認為他們要說的事情是重要的,這種感覺挺好!而我希望,有一天當(dāng)他們真的有重要的事需要打斷別人時,也不會害怕因為這么做而耽誤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