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蓮,李夠霞
(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麥類作物學報》編輯部 陜西楊凌712100;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陜西楊凌712100)
從競賽入手提高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知識素養(yǎng)
周桂蓮1,李夠霞2
(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麥類作物學報》編輯部 陜西楊凌712100;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陜西楊凌712100)
從科技期刊刊文中存在的差錯來看,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仍然普遍有待提高。從期刊編輯工作的需要和編輯人員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兩方面論述了提高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知識素養(yǎng)的必要性;介紹了我國期刊編輯知識競賽的現(xiàn)狀及其對提高編輯人文知識素養(yǎng)的作用,并就如何進行科技期刊編輯知識競賽提出了建議方案。
科技期刊編輯 人文知識素養(yǎng) 競賽
關于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知識素養(yǎng)的重要性,編輯界已有過一些論述。[1-2]然而,這個問題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仍然普遍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人文知識學習的壓力和氛圍,很多科技期刊編輯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一定意義上說,許多人的奮斗目標是在督促和壓力之下實現(xiàn)的。因此,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由管理部門、社會團體以及主辦單位出面,通過組織競賽等相關活動予以推動和促進。
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專業(yè)素質都比較高,尤其是70、80后的青年編輯,大多擁有某一自然學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過早地放棄了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導致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儲備無法達到從事編輯工作應有的水平。許多科技期刊存在刊登的科技論文條理不清、語句不通、標點符號不當?shù)葐栴},此外一些非科技論文的附屬文字在語言文字方面的差錯也俯拾皆是。例如,某學術期刊的編輯在自己期刊上發(fā)表了一篇談如何向名家約稿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約稿不是簡單地約請名家寫篇文章,它是一個講求方法,懂得要領。它是作者與編輯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你來我接的往復過程,直至刊物印刷之時才結束?!边@句話連最起碼的語句通順都沒做到。這樣的編輯怎么去給別人修改文章?這樣的例子還很多,不便一一列舉。
期刊中由于編輯人員地理、歷史等人文知識欠缺而造成的差錯也不在少數(shù)。筆者偶然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將“河北廊坊”錯寫成“山東廊坊”,遂以“山東廊坊”為檢索詞,竟然在“中國知網(wǎng)”2001年以來的“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找到了有同樣錯誤的文章52篇,其中“山東廊坊”出現(xiàn)在正文中的有27篇,出現(xiàn)在作者單位中(醒目位置)的有22篇,出現(xiàn)在參考文獻中的有3篇。這些文章涉及到40多個期刊,理、工、農、醫(yī)等各個學科的期刊都有,其中不乏大學學報等高層次學術期刊;有幾個期刊中這樣的問題還多次出現(xiàn)。更令人心痛的是,經(jīng)與部分作者聯(lián)系,證實作者單位中的“山東”二字系編者所加,作者投稿時只寫了“廊坊”而未加省名。這些編輯可能是把“河北廊坊”和“山東濰坊”弄混了。但廊坊市是河北省直轄的一個地級市,不是一個小地方,而且地處北京和天津之間,并不偏僻,這種混淆是不應該的。
2.1 提高人文知識素養(yǎng)是做好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需要
科技期刊的作者往往都是某項專業(yè)出身,人文知識素養(yǎng)并不出眾,有些作者寫出的文章往往前言不搭后語,一旦涉及到文學、歷史、地理、哲學等人文知識,差錯就更嚴重了。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編輯必須具備較好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否則難以編輯加工好這樣的稿件。
另外,約稿工作也需要編輯人員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知識素養(yǎng)。如在某次全國性的專業(yè)學術研討會上,有兩個學術期刊的編輯分別上臺介紹了自己的期刊。第1位編輯講得很細致,幾乎面面俱到,但平鋪直敘,重點不突出,語言無文采。另一位編輯則只介紹了自己期刊的幾個亮點,然后表達了繼續(xù)做好編輯工作、竭誠為作者和讀者服務的決心,以及希望大家繼續(xù)鼎力支持其刊物的心愿。后一位編輯的發(fā)言不僅簡明扼要、情真意切,而且引經(jīng)據(jù)典、文采飛揚。結果,后一種期刊給與會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會議還沒結束,就約到了好幾篇高質量的稿件,而前一位編輯的約稿意向則被人遺忘或者忽略了。
2.2 提高人文知識素養(yǎng)是科技期刊編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一名成功的期刊編輯,不僅要能夠做好編輯工作,辦出好的期刊,還要能夠寫出好的文章。很多科技期刊編輯在寫文章時都會犯難,要么苦于沒有好的選題,要么找不到有說服力的論據(jù),甚至就連論證之言也蒼白而散亂,難以成章。有不少科技期刊的編輯,擁有某一自然科學學科的博士學位,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編輯工作也做得認真細致,但做了十幾年編輯,卻因為寫不出幾篇像樣的編輯出版方面的文章而不能晉升編審甚至副編審。這就是因為平時不善于學習,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尤其是人文知識素養(yǎng)不高所致。“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闭軐W家培根在《論學習》(也被譯成《論讀書》)中說的這段話強調了各類知識的重要性,但其中大部分屬于人文知識。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來說,也許自然科學知識更為重要,但對于科技期刊編輯的自身發(fā)展來說,人文知識素養(yǎng)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自然科學知識素養(yǎng)。
競賽是一種很好的督促和激勵學習的方式,因為它能給優(yōu)秀者一個展示的舞臺,讓一般者看到差距和希望,并在自尊心和好勝心的驅使下奮起直追。這也正是各種體育競賽長盛不衰、知識類電視大賽層出不窮的原因所在。競賽的激勵作用具有后效應,往往是競賽結束了,其激勵作用還在繼續(xù):獲勝者在尋找不足,未勝者在反思原因,未參賽者則在摩拳擦掌,準備參加下一次競賽。競賽還有很大的輻射效應:一次大型競賽,參賽者也許只有幾百人,或者幾十人,但參加培訓的卻往往有數(shù)千人,甚至數(shù)萬人;[3]競賽僅僅進行幾個小時,而賽前的學習則往往長達數(shù)月。
1991年,陜西省新聞出版局和陜西省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舉行了全省圖書期刊青年編輯競賽,競賽內容包括政治理論知識、編輯出版知識以及文稿的審改加工,文稿中預設的問題覆蓋知識面很廣,包括語法、文字、文學、歷史、地理等各個方面。雖然參賽選手只有80人,[4]但由于競賽通知下發(fā)于競賽的3個月前,各出版社和期刊社都組織了一至幾輪的預賽,80名選手是從數(shù)百名青年編輯中選拔而來,因此,競賽對全省圖書、期刊青年編輯的學習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激勵作用。[5]遺憾的是,陜西省此后再未舉行過這種競賽。
1998年,遼寧省期刊協(xié)會和遼寧省新聞出版局聯(lián)合組織了兩次期刊編輯知識競賽,[6]并自此以后每年舉辦一次,截至2015年已連續(xù)舉辦了19屆,[7]競賽內容包括時事政治、編輯出版法規(guī)、編輯出版形式規(guī)范、語言文字規(guī)范及作文。[8]除剛開始的幾屆規(guī)模稍小外,每年都有400~500人參賽,[7,9-10]從而有效督促了參賽編輯對相關知識的不斷學習,提高了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8,10]
2008年,《當代貴州》雜志社開展了采編人員編校技能競賽活動,[11]全社一百多人參加競賽。競賽內容以語言文字應用為主,兼及出版知識和相關知識。參加競賽的采編人員表示,通過這樣的競賽,強化了編輯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為建立一支業(yè)務精湛的采編隊伍、建設“學習型刊社”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5年8月,中國高??萍计诳芯繒r業(yè)專業(yè)委員會在學術年會上舉行了青年編輯知識競賽,考題除編輯出版知識外,還有少量人文常識題,但因是首次舉辦,競賽規(guī)模很小。其他省市(自治區(qū))或機構至少在近十多年來未見有舉辦過期刊編輯知識競賽的報道。
4.1 關于舉辦競賽的機構
從理論上說,各級出版管理部門(如省級新聞出版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各級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或協(xié)會、研究會)、各高?;虼笮涂蒲袉挝坏碾s志社都可以舉辦競賽。當然,舉辦競賽的機構不同,對參賽人員的吸引力可能會有差異。機構的級別越高,吸引力會越大。但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接舉辦期刊編輯知識競賽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建議由中國期刊協(xié)會牽頭,像中國出版協(xié)會舉辦“韜奮杯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大賽”[12]那樣,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期刊青年編校大賽;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則應積極協(xié)助組織競賽,還可以在全國大賽前組織本學會會員參加預賽。當然,也可以像遼寧省那樣,由省期刊協(xié)會(學會)和省新聞出版局聯(lián)合舉辦青年編校大賽,頻次也以兩年一次為宜,太頻繁可能會影響期刊的日常編輯出版工作,間隔時間太長又會降低競賽的激勵效果。
4.2 關于競賽方式
競賽宜采用答題與文稿編輯加工相結合的方式,答題最好采用筆試;要有比較充足的題量,答題與文稿編輯加工的總時間應不少于3,h,否則難以保證競賽的嚴肅性、公正性和客觀效果。
曾有過這樣的競賽方式:幾十道考題被幻燈打在大屏幕上,由考官隨機抽取并朗讀題面和備選答案,讓參賽編輯以舉手的方式現(xiàn)場答題,答錯者淘汰,答對者進入下一輪。沒有參加競賽的編輯坐在賽場的四周,既是觀眾,也是監(jiān)考。這種方式有利于活躍賽場氣氛,但無法避免有些參賽選手“參考”別人的答案,一題定勝負也無法保證被淘汰者就一定比勝出者差,給人一種做游戲過家家的感覺,總體來看弊大于利,不太可取。
如果一定要通過現(xiàn)場答題來活躍氣氛、引人關注,建議采取讓參賽選手亮答題板的方式,答對一題積一分,至少答過10題以后,再淘汰積分少的選手。這也只適用于規(guī)模較小的競賽。因此,最好將現(xiàn)場答題與筆試結合起來,先通過筆試淘汰一些選手,然后再讓少數(shù)勝出者現(xiàn)場答題。
期刊編輯競賽還可以像“韜奮杯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大賽”[12]那樣,將個人賽與團體賽結合起來,團體賽以代表隊為單位參賽,每支代表隊不少于3人(每個團體的人數(shù)要一樣);代表隊成員可以來自同一個期刊編輯部、同一個大的期刊社,或者來自同一所高校、同一個大型研究單位的期刊;代表隊成員得分總和即為所屬隊得分,每個人的得分同時計為個人參賽成績。
4.3 關于出題人選和試題內容
為了保證競賽的嚴肅性和試題的準確性,競賽舉辦機構要成立專門的出題和閱卷委員會,出題委員會委員要由多名學識淵博、作風嚴謹?shù)馁Y深編審擔任。
為了起到督促科技期刊編輯全面提高知識素養(yǎng)的作用,競賽試題的內容涉及面要廣,歷史、地理、文學、法律等學科都要涵蓋進去;在題型和知識點的設計上,不僅要能夠考核知識,還要能夠考核參試者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的能力。最好是題面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美感,能夠使參試者和未參試者認真瀏覽一遍試題就有一定收獲。
4.4 關于獎項設置和獎勵
除了團體賽和編輯個人賽各設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外,還應設置優(yōu)秀組織獎,凡有2人以上(含2人)獲得個人獎的期刊出版單位,以及獲獎代表隊所在期刊出版單位,均可授予集體組織獎。對獲獎者除頒發(fā)獎牌、證書和獎金外,選送單位還應將獲獎成績記入編校人員檔案,作為職稱晉升時的一項評價指標。只有這樣,才能督促科技期刊青年編輯不斷學習,積極參賽?!?/p>
[1] 陳波. 論科技編輯的人文素質[J]. 編輯學報,2002,14(5):382-384.
[2] 楊湘華,許福明,黃良田. 論科技編輯的人文素質內涵[J]. 編輯學報,2005,17(2):146-147.
[3] 周奇. 競賽的輻射效應遠大于競賽[J]. 編輯之友,2009(12):8.
[4] 陜西省新聞出版局,陜西省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 關于表彰獎勵陜西省圖書期刊青年編輯競賽獲獎集體和獲獎個人的通知[J]. 陜西出版,1991(6):1-3.
[5] 周桂蓮. 角逐一場勝于面壁三月——有感于陜西省青年編輯知識競賽[J]. 陜西出版,1991(6):12-14.
[6] 曉菁. 遼寧舉行期刊編輯知識競賽[J]. 出版參考,1998(20):8.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遼寧舉行期刊編輯知識競賽[EB/OL].(2015-10-28).[2016-02-15]. http://www. gapp. gov. cn/news/1672/267281. shtml.
[8] 梁麗. 依托期刊協(xié)會平臺 努力提高編輯業(yè)務素質[J]. 中國科技信息,2011(17):149.
[9]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遼寧舉行第十七屆期刊編輯知識競賽[EB/OL]. (2013-10-18). [2015-09-05]. http://news. xinhuanet.com/zgjx/2013-10/18/c_132809878. htm.
[10] 新華網(wǎng)遼寧頻道. 遼寧省舉行第十八屆期刊編輯知識競賽[EB/OL]. (2014-10-27). [2015-09-05]. http://www.l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4-10/27/c_ _1112983216. ht.
[11] 本刊記者. 當代貴州雜志社開展采編人員編校技能競賽活動[J]. 新聞窗,2008(4):127.
[12] 中國出版協(xié)會. 關于舉辦第四屆韜奮杯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大賽的通知[EB/OL]. (2013-11-08). [2015-09-20]. http://www.pac.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4&id=399].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istic Literacy in Sci-tech Periodical Editing Staffs by Way of Contests
ZHOU Guilian1,LI Gouxia2
(1.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 Province,China;2.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 Province,China)
In view of errors existing in papers of sci-tech periodicals,the humanistic knowledge literacy of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s in China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In this paper,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editing staffs’ humanistic knowledge literacy was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including the needs of journal editing work and editing staffs’ own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riodical editor’s knowledge contests in China and their effect on improving humanistic knowledge literacy of editors were discussed.In the end,proposal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 knowledge contests were put forward.
sci-tech journal editors;humanistic knowledge literacy;competition
Z62
:A
:1006-8945(2016)12-0081-04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