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平
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親,是在北四環(huán)的一家咖啡廳。
我只有四十多歲,長得卻像五十多歲的人,她三十多歲,長得像二十多歲的姑娘。我們結(jié)婚后,在蘇州的飯館吃飯。老婆點完菜,服務員問她:“你爸爸吃什么呀?”把我們倆當成了父女。
相處一年,我們倆就領證結(jié)婚了。她跟我結(jié)婚的時候,我經(jīng)濟上還沒有翻身。住的是老式居民樓的房子,用的是90年代初的家具,她沒有絲毫怨言。她的父母也很體諒我,要拿幾十萬作為嫁妝錢。我當時就拒絕了,我沒給丈人家里彩禮,怎么還能要人家的錢呢?
后來我買新房的時候,手頭一時倒騰不開,老丈人又幫我借了百十萬,解了燃眉之急。
有時候我犯酒癮了,就會把手機一關,找酒友痛飲一番。這時候我老婆就急瘋了,擔心我喝壞了身體,擔心我喝多了躺在大街上,出什么意外。她偷著記下了所有酒友的電話號碼,四處詢問我的下落。一旦知道我在哪兒喝酒,不管多晚,她都會開車去接我,為我端上解酒的飲料、酸奶,怕我傷胃,為我熬小米粥喝。
我犯酒癮的時候,她就請假在家看著我。在媳婦兒的不懈努力下,我現(xiàn)在的酒癮越來越小了。
媳婦兒跟我父母的關系非常好。我母親生病的時候,她隔三岔五地去陪母親聊天兒,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
我跟母親之間有些隔閡,媳婦兒很理解母親,總是在我面前說母親的好,努力化解我們多年積累的恩怨。母親去世了,我沒有掉淚,媳婦兒卻哭成了淚人。母親的喪事大主意我拿,所有的瑣事卻都是媳婦兒操辦的。
現(xiàn)在媳婦兒唯一的心愿就是讓我養(yǎng)好身體,我們早日生個孩子,告慰九泉之下的母親。
(摘自《施主,請留步》 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