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鴻年
太廟納涼
文/陳鴻年
要說也怪,同為昔日宮廷禁地,今已辟為任人游憩的公園,比如北海、中南海、中山公園,平日差不多均游人如鯽,尤其盛夏的周末和星期天,莫不車如流水,絡繹不絕。唯獨太廟,雖與中山公園同在長安街上,比鄰同在,卻長年冷冷靜靜,一片沉寂!
去太廟的人,不知怎么回事兒,好像要肅靜得多,就是三五位結(jié)伴而行,也是細聲細語地說話。連小孩子也不蹦不跳了似的,到處都是寂靜。
最近到朋友家去串門兒,眼看暑期升學的,將赴考場的大舉子、小舉子,一個個悶在榻榻米的斗室中,或是瑯瑯書聲,不絕于耳?;蚴亲郎箱佉淮蠖鸭埡捅咀?,在演算習題。再看看這些孩子,一個個小臉兒,熱得紅嘟嘟的,豆大的汗珠兒,皺著眉頭,念哪!寫呀!記呀!放胳臂的書桌兒上,汗?jié)窳艘淮笃?/p>
當此炎炎夏日,到外面找個適合讀書的公共場合,實在是太少了。若有個像北平太廟的所在,可是再好沒有的讀書好地方。
放了暑假后,約上兩三個同學,在早起八點來鐘,帶上所用的書籍,背上一壺水,再帶上一盒飯,拿一領草席或床單兒。五分錢買門票,進了大廟,直奔松樹林中走去,擇一松蔭滿地,綠草如茵的地方,打開席子,就地一坐,打開書本,您說這地方有多理想!
清晨的太廟,人跡稀少,無一點聲息。龐大的宮院,涼涼爽爽,舒舒服服,什么書讀不進去?倦了可以閉目休息半小時。這時樹上的蟬聲、風聲、松濤聲,不覺使人蒙眬昏然。小睡醒來,身輕體暢,疲勞已消,愿意讀些什么,隨心所欲。
偌大的一座太廟,能說沒有游人么?可是縱有三五個游人,看得出來么?就有個千兒八百的游客,誰也妨礙不著誰。倒是樹間的好鳥嬌啼,蟬聲的此起彼落,比較分您的心思而已!
待到夕陽西下,人影散亂,收拾起來,坐電車瞬息到家了,這是多好多經(jīng)濟的讀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