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瀟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音樂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歌劇《茶花女》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名段賞析
——女性愛情的悲劇
王曉瀟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音樂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歌劇是西歐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文學、音樂、舞蹈進行綜合并且以歌唱為主的戲劇舞臺藝術,西洋歌劇是世界藝術的寶貴財富,其中莫扎特、羅西尼、威爾第、比才等優(yōu)秀的歌劇作曲家創(chuàng)作出的寶貴的歌劇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地流傳,給人類精神世界帶來優(yōu)雅的享受,本文通過對《茶花女》中女性的愛情悲劇進行分析,并介紹其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劇中的名段賞析來感受歌劇藝術的魅力。
歌劇藝術;女性悲?。灰魳诽卣?;角色解析
在西歐的歌劇作曲家中,威爾第在歌劇界的地位和聲譽都是很高的,威爾第的歌劇作品是將歌劇真正地成為多樣統(tǒng)一、復雜和諧的藝術綜合體,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堅持延續(xù)意大利民族傳統(tǒng)歌劇的藝術風格,堅持走自己的歌劇改革的道路,并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主要的代表作品有:《阿伊達》《游吟詩人》《奧賽羅》等,為意大利的歌劇作家開辟了道路,提供了優(yōu)秀的范例。
《茶花女》是一部三幕歌劇,在當代的歌劇中具有較高的水平,是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并且成為藝術史上的不朽的經(jīng)典作品,《茶花女》這部歌劇是根據(jù)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同名小說所改編的,威爾第用鮮活的音樂完美地展現(xiàn)出當時社會的悲劇以及世俗人情,對于上層社會的偽善和丑陋的本質(zhì)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同時又給予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極大的同情,塑造出了薇奧列塔這個鮮活、豐滿的人物形象。 在這部歌劇中薇奧列塔是出于19世紀法國巴黎上層社會的一名高級妓女,她聰明、活潑、美麗、病態(tài)、憂郁,完整地展現(xiàn)出一種玩世不恭的生活態(tài)度,她周旋在一群中老年貴族的中間并且過著奢靡、放蕩的生活,她常常帶著一絲譏諷的微笑和憂郁的眼神,因為她十分喜愛茶花,所以人們叫她茶花女。
當青年阿爾弗雷多出現(xiàn)在她的生命中時,帶著對薇奧列塔真摯的愛,像一陣清風吹進了茶花女的心里,此時薇奧列塔的心中也喚起了她對于愛情的美好憧憬,為了追求這段美好的愛情,兩個人決定一同離開巴黎,來到鄉(xiāng)下并且開始了三個月的美好、純潔的生活,三個月后,阿爾弗雷多的父親聽到消息,認為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兒子的身上有辱家門,所以找到薇奧列塔,希望她能夠考慮到家門的名譽遠離自己的兒子,結束這樣的同居生活,薇奧列塔傷心欲絕地離開鄉(xiāng)下一個人回到巴黎,而不知道實情的阿爾弗雷多以為薇奧列塔無法舍棄之前的生活,拋棄他獨自一人回去。在憤怒的情緒影響之下他追回巴黎并在舞會上當眾羞辱薇奧列塔,本就心中憂郁的薇奧列塔在這樣的打擊之下,不堪重負一病不起,最后,當阿爾弗雷多知道真相趕回她身邊時,一切都已經(jīng)來不及了,薇奧列塔懷著對愛情的眷戀死去,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
歌劇《茶花女》是根據(jù)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在法國的文學界也是轟動一時的優(yōu)秀作品,但是小仲馬卻說:”五十年后,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茶花女》了,但威爾第卻讓它成為不朽?!边@樣的評價可以說表明了小仲馬對威爾第的這部歌劇所給予的高度評價,歌劇《茶花女》是在19世紀的中后期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是將文學名著同音樂成功地結合在一起的典范之一。當時意大利的歌劇作品主要是對于王公貴族等上層社會的人的生活進行描寫,但是威爾第的這部作品卻將描寫的視角轉(zhuǎn)向了日常生活和現(xiàn)實主義題材,對處于弱勢甚至是社會底層的人的生活展開描寫,為意大利的歌劇創(chuàng)作開辟了道路。
《茶花女》這部歌劇比較側重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在情感的抒發(fā)上也采用比較新穎的親切的抒情風格。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對美的認識狀況下,這部歌劇對人們的審美產(chǎn)生了強大的沖擊,使這部具有悲劇色彩的歌劇在人們的哄笑聲中結束,歌劇的首演遭遇了嚴重的挫敗,但是,威爾第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失落的情緒,他仍然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再次上演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并且舞臺的準備和歌劇的展現(xiàn)上都做出了改進,演出得到了成功,從此以后,《茶花女》這部歌劇就成為意大利歌劇的保留劇目之一,與此同時,《茶花女》這部歌劇也成為世界歌劇藝術的重要劇目之一,是歌劇文化的瑰寶。
愛與死在文藝的領域是兩個永恒的主題,愛是貫穿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主體,死是整個故事的結局,《茶花女》中經(jīng)典的悲劇女主角的形象就是飽含深情的愛,并且一直努力地追隨愛,最終也因為不堪愛情帶來的打擊而走向了死亡的結局,她是愛情至上主義者,在《茶花女》的愛情故事描寫中,是茶花女面對愛情的向往、為愛承受的痛苦和隱忍,經(jīng)歷了輾轉(zhuǎn)的愛情周折,最終心里懷有不甘,而難逃遺憾結束生命的結局。
(一)人物的社會背景、性格特征
薇奧列塔是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巴黎上層社會的高級妓女,她的生活是周旋在中老年貴族男人之間,燈紅酒綠、放蕩奢靡的糜爛生活并沒有泯滅她內(nèi)心對于愛情的向往和憧憬,她為了追求心中渴望的美好愛情,放棄了現(xiàn)有的生活,同阿爾弗雷多離開巴黎,去鄉(xiāng)下甘愿過清貧的生活,在劇中出現(xiàn)的場景大多是舞會或者是華麗的廳堂,還有溫馨的鄉(xiāng)間別墅,社會背景所反映的是在貴族生活和處于社會弱勢群體之間的對比甚至是同情。
其實茶花女的人物性格并沒有因為她特殊的身份而變得不堪,她善良、隱忍、美麗并且身體虛弱,雖然處于放蕩的社會交往中,卻沒有玷污她純潔的內(nèi)心,當她面對無法將美好的愛情繼續(xù)下去的現(xiàn)實時,她選擇了獨自一人去承受愛情帶來的痛苦和現(xiàn)實的殘酷。從始至終她的心都在為她的愛人考慮,在愛情中勇敢地接受和付出使她的形象更加豐滿,并且引人深思,一方面,在面對愛情帶來的打擊時,生命消耗殆盡,等不及愛人的懺悔。另一方面,她的靈魂在不斷地凈化,愛情在不斷地升華。為了阿爾弗雷多父親口中的所謂全家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愛情,將最后的錢財轉(zhuǎn)贈給窮人,可想而知,在面對命運帶來的折磨和苦難時,她用善良的舉動來彌補自己的遺憾,在生命的最后之際,她給予阿爾弗雷多的不是抱怨,而是對其深深的祝福,寬恕了所有傷害她的人,這樣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形象光輝使整個愛情故事更加哀婉感人,不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得到了人們廣泛的思想情感上的共鳴,獲得了人們的同情和愛惜。
(二)獨特的音樂風格特征
威爾第歌劇的音樂風格會給人帶來激動人心的宏大氣魄,劇中的詠嘆調(diào)以及合唱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給人一種真摯并且熱情洋溢的感覺,旋律比較單純,容易讓人記住,他的配器方法以聲樂旋律為主,管弦樂為輔,《茶花女》在音樂中集中地體現(xiàn)了威爾第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點,通過對細微的心理描寫和真摯優(yōu)美的歌詞與感人至深的旋律相結合,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細微到精彩的語言,運用了比較克制的、敏感而且細致的手法進行表達,絢麗的色彩和豐富、生動的形象,伴奏和旋律相互輝映,既保持了意大利傳統(tǒng)民族歌劇的藝術風格,又開辟出自身發(fā)展的特色。
《飲酒歌》是茶花女同阿爾弗雷多的經(jīng)典二重唱,整部歌劇的演唱部分是相對比較明快、通俗易懂的,將茶花女充滿青春活潑、陽光熱情的一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要求演唱得比較華麗并且充滿激情,這個經(jīng)典的劇目被音樂愛好者所廣泛地熟知,也是音樂會上的常用曲目。
《在狂歡的日子里》這段經(jīng)典曲目是茶花女在第一幕時的唱段,對演唱者的女高音要求比較高,這段詠嘆調(diào)包括很多的花腔唱調(diào),節(jié)奏鮮明、旋律生動,要求在演唱的技巧上有一個比較好的掌握,前后兩段的要求情緒有很大的變化,前段充分地表現(xiàn)出茶花女對于愛情的渴望和憧憬,后半段則是對于自身愛情的否定,參雜著復雜的矛盾情緒,要通過語氣的變化將這種情緒波動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宣敘調(diào)的運用增加了整個戲劇的效果,以詠嘆調(diào)結尾,薇奧列塔最終還是決定回到之前放蕩奢靡的生活中去。
《再見吧,我的生命》這段經(jīng)典唱段出現(xiàn)在第三幕中,是一首演唱起來聲樂難度較大的唱段,在高音和低音之間的跨度比較大,對于演唱者的要求很大,要對高音的技巧有很好的掌握,并且要充分地將情緒的變化重視起來,這段曲目對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愛情的向往都進行了描述,具有超強的感人力量。
《茶花女》這部歌劇通過對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的描述,對當時上層社會的偽善進行大膽的揭露,在文學和社會中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一部永不落幕的歌劇作品。
[1]肖紅英.女性愛情悲劇的思考——歌劇《茶花女》中女主角人物特征賞析[J].作家,2012(20):201-202.
[2]柳旭輝.女性愛情的悲劇——歌劇《茶花女》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名段賞析[J].黃河之聲,2011(1):48-49.
[3]石磊.從藝術思維視角看威爾弟歌劇中的女性悲劇色彩[D].湖南師范大學,2010.
J832
A
王曉瀟(1984-),女,山東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