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主持 寧 霄
?
月令《七月節(jié)令戲沙陀國》
專欄主持 寧霄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是民間俗稱的「鬼節(jié)」,傳說中唐末的黃巢正是因此投胎人間,屠滅餓鬼。
京劇中與此故事相關(guān)的劇目很多,《沙陀國》正是其中一出,講的是黃巢起事之后,唐臣程敬思(戲畫中寫作「程敬司」,當為訛誤)來到沙陀國向李克用搬請救兵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所藏這幅《沙土(陀)國》戲畫,表現(xiàn)的正是劇中李克用不肯發(fā)兵,大太保(即李嗣源)請來二位皇娘傳令發(fā)兵的情景。李克用(即戲畫中的「李靖王」,李克用被唐昭宗封為晉王,「靖」當為「晉」的訛誤)戴草王盔,插翎子、狐尾,穿紅蟒。可以看到,在晚清時的盔頭上只綴有兩個絨球,簡潔大方。
現(xiàn)在演《沙陀國》的李克用,都是勾六分臉,包括郝壽臣先生留下的《沙陀國》劇照也是一樣。而在此幅戲畫中,李克用勾的竟是水白臉。在故宮博物院所藏有關(guān)李克用的其他戲畫如《飛虎山》《太平橋》中,李克用都和現(xiàn)在一樣,勾六分臉(但是不像現(xiàn)在在額上勾三道紅色「抓痕」),而此戲獨異。齊如山曾提到:「《珠簾寨》(一般認為《沙陀國》經(jīng)譚鑫培修改后改名作《珠簾寨》)的李克用,原來本系染臉,自春臺班朱大麻子扮演,才勾大花臉?!埂钢齑舐樽印故枪饩w初年知名的演員,或略晚于戲畫完成的年代。也許《沙陀國》戲畫的臉譜正是與此有關(guān)。
大皇娘戴鳳冠,穿紅蟒,這是合理的,正與李克用的紅蟒相配。現(xiàn)在臺上很多演員都穿宮裝,顯然看上去是不和諧的。現(xiàn)在故宮博物院所藏鳳冠實物,與清末民國的照片相對比是一樣的,尺寸小且裝飾也少。而此畫中大皇娘的鳳冠則更加簡單,只在當中綴了一顆珠子而已,更接近于明代冠的實物。二皇娘的扮相也與現(xiàn)在不同,戴盔插翎子,穿帔,腳穿旗鞋,以示是番邦女子。
《戲考》第五冊載《沙陀國》,云正旦扮二皇娘,小旦扮大皇娘,顯然是錯誤了,應(yīng)當反過來。齊如山在《〈珠簾寨〉的變遷》一文中提到:「二皇娘一腳(角,下同),也很重,從前只是一個硬里子的腳色,自王瑤卿一演……已經(jīng)成了很重要腳色,后與別人再演,幾乎成了正腳,又經(jīng)梅蘭芳一演,又加了唱工及把子,簡直得就成了正腳?!乖c陳德霖合作《珠簾寨》去二皇娘的演員從李寶琴換成王瑤卿,再換成梅蘭芳,但陳德霖永遠是去大皇娘,他曾說:「我是唱青衣的,我就應(yīng)該去大皇娘?!?/p>
眾所周知,此劇中變化最大的角色是李克用?,F(xiàn)在一般說法是譚鑫培將《沙陀國》的花臉改作了老生,擴充了劇情,劇名也改作了《珠簾寨》。但是齊如山早就提到,此劇是「余三勝演之,便改為專重唱工……譚鑫培宗之,又改為以幽默見長……」此劇「最初是雄壯的武戲,后變成唱工戲,又變成幽默戲」。
此劇進入宮廷較早,應(yīng)在咸豐年間。據(jù)升平署檔案載,咸豐帝自咸豐十年八月至熱河,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曾看過三次《沙陀國》。光緒二十五年昇平署的《開團場、節(jié)令、宴戲、大戲,里外昆、弋、亂彈、軸子、雜戲等總目錄》載:「沙陀國二刻五?!苟饩w三十四年八月初十南海傳差,譚鑫培的《珠簾寨》足足唱了七刻!一年后的夏天,譚鑫培在營業(yè)戲中首次貼演了《珠簾寨》,年少的言菊朋甚至?xí)缯n前往觀摩。在不到十年間,譚鑫培最新編成、帶「收威」的《珠簾寨》已經(jīng)完全成熟,得到了宮廷與市場的認可,并傳承至今,而「二刻五」的《沙陀國》則完全淡出了京劇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