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貽琛
?
儒學歷史視野中的文化名城:濟南
文·王貽琛
若言城市的歷史是其歷史積淀的底蘊,則文化傳統(tǒng)就是她的靈魂。濟南作為享譽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尤其如此。然而,欲明晰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則需要學術(shù)視野中的探索與追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主,其中儒家因一體承當著禮樂文化的正統(tǒng)而成為支撐中華文明的主干,以其家國天下、舍我其誰的淑世情懷,修治齊平、積極入世之姿態(tài)而成為周代以后的社會顯學。三家之中,濟南與儒學之聯(lián)系最為密切。本文擬從儒學視角,依據(jù)歷史線索,依附于具體場景,探尋濟南作為名城的歷史文化精髓所在。
歷史上真正確立今日中國文化規(guī)模的時代是漢朝,是以西方學界一般稱中國文化為漢學。支撐漢代學術(shù)的主干,其大體不外乎源于周代的魯學與齊學。魯學者,即源于堯舜,紹述于周公姬旦,大成于孔子的儒家之學;齊學者,其源頭可溯至輔弼周文、武王開創(chuàng)周代八百年基業(yè)的齊國開國者呂望(姜尚),其學術(shù)大致以道家黃老一派為主,其后間雜以管仲法家經(jīng)世致用之學,后又兼及陰陽、五行、刑名、方術(shù)等諸家之學,其學術(shù)高峰以田氏齊國的稷下學宮為代表。作為當時天下學者人人景仰的學術(shù)中心,史上前無古人,至今仍然后無來者的“百家爭鳴”即主要依附于是。齊魯大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坐擁作為中華文化主干的兩大來源;濟南作為置于魯國、齊國交匯處的關(guān)鍵性都邑,自然對魯學、齊學兼采并取。伴隨著漢代齊、魯兩學價值的凸顯,濟南亦自此而逐漸成長為齊魯大地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人文禮樂的宏觀視閾中,若從人生實踐角度來看,儒家所高標仁、義、禮、智、信之理念,又可以納入“孝”和“忠”兩種行為。孝者,效也;忠者,心之中道也,二者其終極的哲理根基,在于作為文化主體的人對于天道的效仿與追隨,是以儒家主張追隨天道乾剛之象以自強,效仿地道坤柔之象以順應?!兑住分杏胸常臣葱б?,效天地乃至道德本體也。宋儒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信念與“民胞物與”理念一脈相承,是挺立自我,一體承當起對乾天之父、坤地之母的大孝。是以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經(jīng)》)由此宏觀之視野返歸個體本心,即以親親為本,以孝敬父母為始,以孝修身,推己及人,以致于兼濟天下。
濟南之歷史底蘊,實系開顯于 “孝”的理念,其與儒家始祖之一的虞舜息息相關(guān)?!吨杏埂贰白媸鰣蛩?,憲章文武”之說標明堯、舜作為儒家之有史可考的源頭。濟南之聞名恰恰與舜相關(guān)?!妒酚洝の宓郾炯o》有“舜耕歷山……作什器於壽丘”的記載,歷山即為今天的千佛山,壽丘即為現(xiàn)在曲阜城東的壽丘,相傳亦為黃帝的誕生之地。濟南自古即與儒家圣人結(jié)下不解之緣。
史上歷來對舜的高尚美德大加贊譽?!渡袝に吹洹贩Q:“德自舜明”。《論語·衛(wèi)靈公》中,孔子亦對舜高度評價:“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者?恭己南面而已矣。”《五帝本紀》言:“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彼礆v來是被儒家所推崇的圣王。
濟南因舜而揚名,但“名人效應”也帶來歷史上的屬地紛爭,據(jù)統(tǒng)計,從古至今名為“歷山”之山在全國有二十七處之多。歷史上從文化考證角度論證這一問題的代表人物當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鞏曾任齊州(北宋時濟南地名)知州,在任內(nèi)期間以政績而深孚民望,并在趵突泉畔主持修建濼源堂和歷山堂,并撰寫了千古美文《齊州二堂記》。文中他引經(jīng)據(jù)典,對于歷山即齊州歷山的結(jié)論做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辨析。他的理由概有兩個方面:
首先,他引東漢大儒鄭康成,晉儒皇甫謐之論,認為《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就時于負夏”所載地名中,雷澤、河濱皆在濟陰(濟水南岸),負夏衛(wèi)地,壽丘在魯東門之北,陶之所即定陶西南陶丘亭為是。其次,曾氏以為,耕稼陶漁,皆舜年輕時所為,則其地不宜相遠。又《孟子》載舜為東夷人,歷山在齊。所以歷山不在他處,必為齊州濼源堂南之歷山。舜所耕處之故地,其城故名歷城,當沒有疑問。另,元代于欽在其所撰的著名方志《齊乘》中也做了引用并贊同曾氏之論。康熙年間編纂、雍正年間完成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其《山川典》第二十三卷《歷山部匯考一》開頭便講“按孟子稱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耕處應與始生之地相去不遠,自當以在山東者為是,今濟南府歷城縣以山得名相沿甚久,似尤為可信。故以此山為正,而凡他處歷山亦各分考附載于此山之后。”這一觀點得到了清代官方的正式認可。
濟南的歷史底蘊實是基于舜的精神而逐漸積淀的。舜的精神的核心即為“孝道”。相傳,他出生在父頑母囂,胞弟放蕩狂傲的家庭,然而他以孝心順行而齊家,最終感動父母胞弟,感化天下人心,贏得百姓之贊譽,又由此而最終以德治國理政,以德化民,使人民和睦向善友愛互助,深得人心,天下都愿歸之,最終令天下得以大治,舜顯然是一位仁民愛物圣王,又是孝親的典范,這正是儒家思想所要推崇,因此舜在《孟子》中竟然被提及九十七次之多。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中庸》)。舜以孝行感動天下,濟南百姓亦得舜盛德之感化。儒學后學中繼其志,述其事,紹其行者代有其人。相傳孔子其弟子仲由(字子路)、曾參(字子輿)等人皆以孝行著稱,然而最為突出的卻是濟南人閔損(字子騫)。今天在歷城區(qū)閔子騫路的百花公園內(nèi)存有閔子騫墓。宋代熙寧七年(1074年)濟南太守李肅之曾為其立碑建祠堂,明代天順四年(1460年)重刻蘇轍撰文碑,立于墓前。閔子騫路亦是政府為弘揚孝行美德而命名的。
閔子騫,為魯閔公之后代,因以閔為氏,歷史上又一位孝悌典范。作為孔門十哲之一,最為人所稱道當是他的孝行。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撰)的《全相二十四孝詩選》中說:“周,閔損,字子騫,早年喪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錦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手無法握住韁繩。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边@也是“鞭打蘆花”典故的由來。
孔子是這樣稱贊閔子騫的:“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孝悌自古以來都為儒家所看重,《論語·學而》云:“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毙⒃谌寮铱磥硎且环N本根的德行,“孝”是孔子所創(chuàng)立得“仁學”思想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儒家看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仁德得以實行的根本。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說君子能夠?qū)嵭行⑦@一根本,那么“仁”的根基也就得以確立起來了。
在儒家傳統(tǒng)中,與孝并列的美德即是忠。儒家主張推己及人,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主張,就是這一理念的典型。孝面對的是親人,忠面對的是國家和君王,忠即是放大的孝。在濟南,忠道的典型代表及其歷史遺跡即為大明湖內(nèi)的鐵公祠。鐵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鐵公祠有名不但因為其西門內(nèi)兩側(cè)聞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楹聯(lián),更是因為是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鐵鉉?!睹魇贰よF鉉傳》載:“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diào)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變,興兵南下,河北、山東各部守軍望風而逃,建文帝派遣李景隆大軍被朱棣大敗于濟南城下。作為督糧官的鐵鉉危急時刻聚攏部分殘兵,固守濟南,燕王軍隊三月不克,只好引軍撤退。建文四年朱棣再次揮兵南下,繞道濟南攻破南京,奪得帝位,鐵鉉受酷刑慘遭殺害?!把嗤跫椿实畚?,執(zhí)之至。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于市?!盵1]又據(jù)《明史演義》載:“燕王強令一顧,終不可得,乃命人將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納入鉉口,并問肉味甘否?自古無此刑法?!毖萘x之說雖非正史,但更能代表民間對其人其事的價值判斷。
鐵鉉之忠烈,天地可鑒。黃道周敬贊鐵玄是“芳名千古,雖死亦生”[2]的英雄。鐵鉉忠君之行是傳統(tǒng)忠道思想在具體歷史境域下的具體展現(xiàn)。其背后文化的根基正是儒家倡導的宗法制度及其禮樂文化。即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本三綱五常之禮,各安其分位,各盡本分責任,上下相安,達致社會的和諧。
儒家所強調(diào)的紹述繼承,不僅在孝之德,忠之行,更在于對文化的傳承。歷史上的濟南學人對拯救、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發(fā)揮過關(guān)鍵作用,功不可沒。秦火焚書對傳統(tǒng)文化有毀滅性破壞作用,然而完成最終致命性破壞的卻是項羽。始皇所焚對象為民間藏書,尚有大量政府藏書保存在阿房宮中,項羽火燒阿房宮致使官府民間之書,除卜筮、醫(yī)藥、農(nóng)書等外,幾乎斷絕。至西漢文帝年間,除了濟南人伏生以外,天下已經(jīng)沒有能夠治《尚書》之學者。伏生為秦代《尚書》博士?!稘h書·儒林傳》載:“秦時禁《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shù)十篇,獨得二十九篇。”朝廷欲征召之,奈何年已且百,于是太常卿派掌故晁錯往受伏生。伏生已經(jīng)口齒不清,由其女輔助口授晁錯。由是而《尚書》之學得以繼承下來?!褒R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山東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3]《尚書》之學迅速推廣開來。
在傳統(tǒng)文化不絕如縷,危若累卵之際,伏生以身家乃至親族性命安危為代價,紹述《尚書》之學,為漢代經(jīng)學的繁榮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功莫大焉。無獨有偶,伏生之后近兩千年,濟南又出現(xiàn)一位以保存漢代學術(shù)而青史留名的名儒:馬國翰。馬國翰(1794-1857),歷城勸夫莊(今歷城區(qū)全福莊)人,道光十二年進士及第,前后兩次在陜西境內(nèi)任知縣、知州,共計近二十年。因為政績卓越而得到道光皇帝破例召見。眼見漢代學術(shù)散佚、丟失,馬氏痛心疾首,年輕時即矢志于古籍的搜羅、甄別與輯佚,把一生積蓄基本用于對孤本、珍本文獻的求購上,一生購求文獻資料達到57500余卷之多。針對古人已經(jīng)不存的書目,他從文獻中搜集剔抉,甄別考證,去蕪存菁,分類纂集,匯編成冊,集成《玉函山房輯佚書》。該書分經(jīng)學、史學、子學三個大類,輯佚書目594種,700余卷。馬氏搶在西方列強入侵之前,傳統(tǒng)文化尚未大規(guī)模破壞之際,對傳統(tǒng)學術(shù)做了搶救性的整理。馬氏所輯佚者,基本是史上有記載而當時已經(jīng)不存于世的著作。馬氏治學之績,無人可替代,其貢獻之大,不可估量,善莫大焉。
馬氏舊居在全福立交橋西側(cè),2001年時已被拆除。
在濟南還有一處頗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名山:華不注山。該山以“鵲華煙雨”之美譽而成為齊魯八景之一。元儒趙孟頫曾作《鵲華秋色圖》。挾名家名作之影響,其名聲更是與日俱隆。華不注山因春秋時期,齊晉兩國爆發(fā)的“鞌之戰(zhàn)”而聞名?!洞呵镒笫蟼鳌酚小褒R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4]之簡潔、形象而具體之記載。華不注因作為古戰(zhàn)場而揚名載史冊。《左傳》詳細記載“鞌之戰(zhàn)”亦有深意。孟子言“春秋無義戰(zhàn)。彼善于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春秋之時,王道式微,諸侯兼并爭霸,戰(zhàn)爭蜂起,禮樂文化遭受深度破壞,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這與孔子“仁”的思想與孟子的“仁政”思想是相悖的,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禮樂制度遭到了破壞。因此儒家才要倡導禮樂文化,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制度得以維護,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分位上盡自己的分責,社會才能推展仁愛最終達到和諧。
綜之,濟南作為歷史名城,其所承載文化傳統(tǒng)的義涵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自身之范囿,其有限的地理場域卻能全息于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一貫默默的承載卻在歷史轉(zhuǎn)捩之際亦能挺立自我,發(fā)出屬于自己亦屬于中國歷史的大聲,產(chǎn)生歷時久遠的歷史回響。在當前一個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工具理性日趨占據(jù)主導地位,人類物欲膨脹,人心頗顯浮躁的時代里,如何理性考察諸如濟南這樣的典型歷史名城的歷史,如何全面客觀地評價其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對于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價值,體認其歷史合理性并構(gòu)建與時俱新而又與歷史一貫相承的新型文化,更有著現(xiàn)實而緊迫的意義。
●●
[1]《點校本二十四史》:《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033頁。
[2][明]黃道周 注斷,[民國]王云五 主編,《廣名將傳》,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370頁。
[3]《點校本二十四史》:《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603頁。
[4][周]左丘明 撰,[晉]杜預 注,《春秋左氏傳》,載《十三經(jīng)古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版,1303頁。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