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浙江省二類調查新舊操作細則對比分析及若干問題探討

2016-02-02 16:56:13王劍武何歡張瑜飛何偉平宋盛
自然保護地 2016年4期
關鍵詞:灌木林蓄積量細則

王劍武 何歡 張瑜飛 何偉平 宋盛

(浙江省森林資源監(jiān)測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省二類調查新舊操作細則對比分析及若干問題探討

王劍武 何歡 張瑜飛 何偉平 宋盛

(浙江省森林資源監(jiān)測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0)

對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原“操作細則”和新“技術細則”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兩者不同點,同時討論了一類清查與二類調查數據銜接問題、無抽樣控制縣總體蓄積量修正問題、與國土地類銜接問題等。

二類調查;新舊操作細則;對比分析;問題

1 前言

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以下簡稱“二類調查”)是以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qū)、森林公園等森林經營單位或縣級行政區(qū)域為調查單位,以滿足森林經營方案、總體設計、林業(yè)區(qū)劃與規(guī)劃設計需要而進行的森林資源調查[1]。

浙江省上期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操作細則制定于2004年,至今已有12年,隨著林業(yè)建設的發(fā)展以及全省林地“一張圖”建設、雙增目標考核、林業(yè)績效考核、林地變更、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工作的展開,在原操作細則指導下的資源數據已不能滿足要求,迫切需要修訂新的二類調查操作細則并及時展開二類調查工作,因此新的二類調查操作細則應運而生。新的技術操作細則銜接了國家、省一類連清操作細則、林地變更操作細則等技術規(guī)程,同時吸收了先進實用的技術方法,改進了調查手段,提高了調查效率和精度,從而使之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2 原“操作細則”不適應新形勢下林業(yè)發(fā)展要求

原“操作細則”對于規(guī)范經營單位的規(guī)劃設計調查、保護和發(fā)展森林資源、發(fā)揮森林資源的多功能效益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隨著各級政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林業(yè)指導思想也實現了從“傳統的木材永續(xù)利用”到“三大效益兼顧,生態(tài)效益優(yōu)先”的轉變[2],特別是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和普及,原“操作細則”已不適應新形式下林業(yè)發(fā)展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地類劃分不統一

林地分類與《森林法》及其《森林法實施條例》不完全適應,也與森林資源一類清查地類劃分系統以及國土地類劃分系統不太一致。這種因地類不一致而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能對各種調查和統計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也容易引起混亂。

2.2 對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未提出硬性要求

受當時經濟及技術條件的限制,沒有對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提出硬性要求。近幾年,隨著各項林業(yè)工作的展開,林業(yè)各部門之間數據各自成一套系統,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林業(yè)地理信息系統,以此為載體將林業(yè)各部門數據整合成“一套數”、“一張圖”,這對今后林業(yè)部門各項工作展開有著很大的幫助。

2.3 與森林分類經營的聯系不太密切

原“操作細則”雖然涉及了森林分類經營問題,但從調查內容、調查精度等方面都沒有體現出森林分類經營的精神。特別是近幾年,在森林分類區(qū)劃、公益林保護等級區(qū)劃界定等方面所做的大量開拓性工作,需要在規(guī)劃設計調查中體現出來。

3 新“操作細則”主要修改內容

3.1 小班界線區(qū)劃

從原細則規(guī)定的航片估測法、衛(wèi)片估測法改變?yōu)橄仁覂冗b感影像判讀,再到實地復核修正小班線、林帶樹帶線;同時將遙感影像分辨率要求從原來的優(yōu)于10 m提高到優(yōu)于2.5 m。

3.2 調查承擔單位資質

對調查資質等級,將原來的需委托具有乙級以上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資質的調查單位承擔改為丙級,但縣級林業(yè)主管部門自行組織調查,應聘請乙級以上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資質單位技術指導。

3.3 信息系統建設

將原來有條件的可以建立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改為必須以調查成果為基礎,建立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同時規(guī)定按照《浙江省縣級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技術規(guī)程》執(zhí)行。地理坐標系統一采用國家2000大地坐標系(CGCS2000坐標系)。

3.4 抽樣控制及精度要求

應抽樣控制調查的縣級行政單位活立木蓄積量從200萬m3提升為300萬m3。精度要求以活立木蓄積量大小區(qū)分,大于800萬m3的縣級行政單位,林地面積和活立木蓄積抽樣精度分別要求達到95%和90%;300萬~800萬m3的縣級行政單位,林地面積和活立木蓄積抽樣精度分別要求達到90%和85%。

3.5 地類劃分

(1)將林地作為一級地類;二級地類分喬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跡地、宜林地8類;三級地類分喬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其它跡地、造林失敗地、規(guī)劃造林地、其它宜林地13類。

(2)對二級地類做相應調整。去除“有林地”二級地類,“喬木林地”和“竹林地”為二級地類。把原喬木林中“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歸類到灌木林地。把原紅樹林按喬灌屬性分別歸類到喬木林地和灌木林地。

(3)對灌木林名稱做了更改。把原國家特別規(guī)定的灌木林地更名為“特殊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更名為“一般灌木林地”。

(4)更改了未成林造林地的內涵。去除“未成林地”二級地類和“未成林封育地”三級地類,“未成林造林地”為二級地類。把待補植的造林地(包括未到成林年限待補植的人工造林地塊;達到成林年限后,未達到喬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標準,經補植可成林的造林地),歸入到未成林造林地。

(5)更改了無立木林地的內涵。去除“無立木林地”二級地類,把原“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新增的“其它跡地”(灌木林經采伐、平茬、割灌等經營活動或者火災發(fā)生后,覆蓋度達不到30%的林地)歸并為“跡地”作為二級地類。

(6)宜林地內涵擴大。把原無立木林地中達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標準的其它無立木林地以及原林業(yè)輔助生產用地歸入到宜林地。把宜林地劃分為“造林失敗地”、“規(guī)劃造林地”、“其它宜林地”。

3.6 森林(林地)類別

(1)細分森林(林地)類別。按主導功能的不同將林地分為重點公益林(地)、一般公益林(地)、重點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

(2)調整事權等級劃分。將公益林劃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其它,其中其它級公益林為新增級別。

(3)調整公益林保護等級劃分。由原特殊、重點和一般三個等級改為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劃分一級、二級、三級三個保護等級。

3.7 土地權屬

為反映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情況,將集體林地細分為農戶家庭承包經營、聯戶合作經營和集體經濟組織經營。

3.8 優(yōu)勢樹種(組)

小班內蓄積量最大或株數最多(未達到起測胸徑的幼齡林)的樹種(組)為優(yōu)勢樹種(組),取消了原細則蓄積量占總蓄積量比重最大的樹種(組)為小班(細班)優(yōu)勢樹種(組)的規(guī)定。

3.9 起源

原細則劃分為天然林、人工林和飛播林三類,現改為先分天然和人工兩個大類,再將天然細分為天然下種、人工促進、萌生三類;人工細分為植苗、直播、飛播、萌生四類。

3.10 森林群落結構

為了與一類連清技術操作細則相銜接,將森林群落結構中的復雜結構改為較完整結構。

3.11 小班去細班化,林帶小班化調查

為與林地落界和林地變更調查相銜接,滿足林地“一張圖”建設中圖班和數據的一對一要求,小班調查不記載細班,林帶按面狀要素調查小班記載表。

3.12 對檢查數量提出明確規(guī)定要求

檢查作為控制監(jiān)督外業(yè)調查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新細則中規(guī)定縣級專職檢查組正常檢查的工作量應不低于二類調查林地面積的5%,并且小班、林帶、樹帶、四旁樹調查戶的個數檢查比例也應在5%以上。省市聯合抽查,抽查面積不少于調查林地總面積的1%,并且小班、林帶、樹帶、四旁樹調查戶的個數檢查比例也應在1%以上。抽樣樣地個數不少于總個數的10%(其中70%為喬木林竹林地測樹樣地,20%為其它林地樣地,10%為非林地樣地)。

4 新“操作細則”主要增加內容

4.1 明確了調查范圍

為了與省、市兩級數據的匯總無縫對接,明確規(guī)定了縣級行政界線范圍統一采用林地落界確定的行政界線。

4.2 增加了林地管理類型調查因子

為厘清狹義林地和非狹義林地面積比重,本次調查增加林地管理類型的劃分,狹義林地分為共同認定林地、國土未認定林地、土地整理林地3類,非狹義林地分為農田地和未利用地林地、建設用地上林地2類。增加了林地管理類型統計表,在表中通過林地管理類型不同來區(qū)分林業(yè)用地和非林業(yè)用地地類相同的問題。

4.3 其它調查因子增加

為向社會各界提供全省林業(yè)生態(tài)的現狀,本次調查在保留傳統調查因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多項森林生態(tài)狀況調查因子[3]。主要有:樹種結構、災害類型、災害等級、森立健康、林地保護等級、林地質量等級、立地質量等級、交通區(qū)位等調查因子。

5 相關問題討論

5.1 一類清查與二類調查數據銜接問題

一類清查和二類調查是二套單獨的調查體系,各自技術標準、實施時間以及成果應用都不同,因此各地“兩套數”問題普遍存在。但是,不管在方法上存在怎樣的差異,畢竟調查的對象都是森林,如果調查范圍一致的話,其主要的資源數據應該大體一致[4],比如森林覆蓋率、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等因子。我們知道一類清查以樣地實測為主,二類調查以實地目測為主,再加上其它一些非技術因素,在面積、蓄積等主要資源數據上,二者的數據必然有差距。為了解決“兩套數”問題,我們可以考慮采用曾偉生等人提出的大樣地調查方案[5],以此來實現森林資源一類清查和二類調查之間的銜接。該方法結合了兩種調查方法的優(yōu)點,既保留了一類清查林分數據精確,總體統計數據有精度指標控制的優(yōu)點,又保留了二類調查以小班為調查單位實地區(qū)劃,反映空間信息能力強的特點。

5.2 無抽樣控制縣總體蓄積量修正問題

新細則規(guī)定活立木蓄積量300萬m3以上的縣應進行抽樣調查,屆時由小班蓄積量匯總計算的林地面積、總體蓄積量與總體抽樣調查方法計算的林地面積、活立木蓄積量進行比較,以此來控制小班調查數據。但對于活立木蓄積量在300萬m3以下的縣,筆者認為也應進行小班數據質量控制。由于浙江省每年進行省級樣地監(jiān)測,因此可以得到分年度分縣的抽樣調查數據,但是分縣省級樣地數量偏少,以此來控制小班數據不能滿足85%以上的精度要求,如果再進行樣地加密,時間和資金等都不允許。而線性回歸顯著性檢驗顯示[6]:系統抽樣的樣地和對應小班的單位蓄積量之間的線性相關關系顯著。因此,我們可以建立主要因子y(系統抽樣調查的單位面積蓄積量)與輔助因子x(小班調查的單位蓄積量)的一元一次回歸關系,即y=a+bx。而回歸估計所需樣地數與系統抽樣調查相比可大大減少,具體樣地數計算公式為N=[tα·c/E]2·(1-r2)[7],r值為主要因子與輔助因子間的相關系數,r值越大則回歸估計的效率越高[8]。因此,可以結合已有的省級樣地監(jiān)測數據,采用回歸估計控制小班調查的總體蓄積量,同時可以建立回歸模型對每個小班數據進行逐個檢驗排查,對有問題的小班進行必要的修正或蓄積調整。

5.3 與國土地類銜接問題

由于國土部門、林業(yè)部門對林地的認定標準、調查方式存在差異,兩部門關于林地的調查成果在面積數量和空間分布上差異較大。通過兩部門數據對比分析,主要存在四種情況:一是國土部門和林業(yè)部門均認定為林地;二是國土部門單方面認定的林地;三是林業(yè)部門單方面認定的林地;四是國土部門和林業(yè)部門均認定為非林地。

根據以上四種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國家林業(yè)局的處理意見和浙江省的實際情況,對于此次二類調查增加林地管理類型因子,具體填寫時按以下辦法處理:對于第一種雙方共同認定的林地,地類一致,林地管理類型填寫共同認定林地,其中林地上的耕地墾造單列,林地管理類型填寫土地整理林地;對于第二種國土部門單方面認定的林地,經現場調查核實現狀為林地的,重新劃入林地范疇,林地管理類型填寫共同認定林地;對于第三種林業(yè)部門單方面認定的林地,經現場調查核實,如是非林地,則剔除林地范圍;如是林地,依據實地情況,林地管理類型填寫時先區(qū)分林地基本屬性,狹義林地填寫國土未認定林地,非狹義林地分別填寫農用綠地、城鎮(zhèn)綠地、村莊綠地、交通綠地、水利綠地、其它綠地。

[1]陳雪峰,唐小平,翁國慶.新時期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的新思路—淺談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主要技術規(guī)定的修訂[J].林業(yè)資源管理,2004,(1):9-14.

[2]亢新剛.森林資源經營管理[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

[3]戢建華.對遼寧省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技術特點和問題的探討[J].防護林科技,2009,(5)∶106-109.

[4]曾偉生,周佑明.森林資源一類和二類調查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03,(4)∶8-11.

[5]曾偉生,程志楚,夏朝宗.一種銜接森林資源一類清查和二類調查的新方案[J].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03, (4)∶8-11.

[6]北京林學院.數理統計[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0:204-232.

[7]劉羿,向新年,劉安興.控制二類調查蓄積的方法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5,22(5)∶535-539.

[8]畢慶雨.森林回歸估計抽樣調查[J].河北林學院學報,1991,6(2)∶94-104.

Analysis of contrast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working specifications,and discussion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Jianwu,He Huan,Zhang Yufei,He Weiping,Song Sheng
(Zhejiang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re,Hangzhou 310020,China)

Analysis contrastively new and old operation rules of forest resources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and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and propose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new and old operation rules;analysis contrastively;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S757.2+7

B

1004-7743(2016)04-0034-05

2016-08-25

猜你喜歡
灌木林蓄積量細則
守正創(chuàng)新 追求卓越 《今傳媒》征稿細則
今傳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1:42
《宇航計測技術》征稿細則
征稿細則
內蒙古自治區(qū)灌木林資源現狀與保護發(fā)展對策
《復雜油氣藏》征稿細則
復雜油氣藏(2019年2期)2019-08-05 12:34:30
一元立木材積表計算蓄積量誤差的探討
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植被特點及主要類型
林分蓄積量估算方法研究
蘭州南北兩山雨養(yǎng)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調查研究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排名前10位的縣市區(qū)
丹巴县| 霸州市| 乐安县| 湖口县| 平山县| 昌吉市| 昌乐县| 怀来县| 会理县| 宜兴市| 修武县| 旬邑县| 澄城县| 大竹县| 江川县| 弥渡县| 江孜县| 南丹县| 蓬莱市| 池州市| 滦平县| 博罗县| 镇江市| 巴彦县| 澜沧| 贵港市| 抚松县| 八宿县| 安福县| 左权县| 桂东县| 东丰县| 西充县| 嘉兴市| 永川市| 久治县| 盱眙县| 资溪县| 南昌市| 巴林左旗|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