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攝入鹽分超標,是真的嗎
沈陽王先生:孩子最近迷上了一種辣條的零食,聽說它的含鹽量很高,是這樣嗎?
小編解答:
“請你吃辣條”流行后,大家開始集體懷念“跟辣條做朋友”的日子。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辣條是高油、高鹽、高添加的食品,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有熱心網友提醒,辣條鹽分很高,吃一包就會鹽分攝入過量,這是真的嗎?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食品監(jiān)管處處長仲炎介紹說辣條,實質就是面制品,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各種香精、香料、色素、甜味劑等,再經過油浸、調味而成。辣條重鹽、重油、重添加已成為行業(yè)通病。
有網友稱:繼煎餅果子以8美元的高檔價位殺到美國后,中國的“辣條”也走上國際化道路,在海外零售網站上架。原本五角、一元的“辣條”價格提升至1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元多。
隨處可買到五角一包的辣條,包裝顯示,這包辣條添加了甜蜜素、阿巴斯甜、山梨酸鉀、紐甜、單硬脂酸甘油酯等9種食品添加劑。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食品監(jiān)管處處長仲炎介紹說辣條,實質就是面制品,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各種香精、香料、色素、甜味劑等,再經過油浸、調味而成。辣條重鹽、重油、重添加已成為行業(yè)通病。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為5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提出的是“成人6克,兒童4克”。由此可見,兒童吃一袋小包裝的辣條,其所攝入的食鹽就已經超標了,大人吃一包大包裝的辣條,攝入食鹽量也超標。
現(xiàn)在市場出售的辣條重量不等,有25至30克每包的,也有60克每包的,還有120克每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這些辣條的包裝上都標注添加了食鹽,但并沒有直接標注加入食鹽的分量,僅僅標注了每100克Na的含量。
仲炎介紹說,Na的含量并不等于食鹽含量。安徽省大多數(shù)企業(yè)標準規(guī)定:食品中鹽的使用量不超過15%。以此標準計算,重25至30克的辣條,鹽含量15%,就是3.75至4.5克;如果是60克、120克包裝的辣條,鹽分含量最高可達9克、18克。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為5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提出的是“成人6克,兒童4克”。由此可見,兒童吃一袋小包裝的辣條,其所攝入的食鹽就已經超標了,大人吃一包大包裝的辣條,攝入食鹽量也超標。
仲炎介紹,目前,很多生產企業(yè)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減鹽,安徽部分企業(yè)在企業(yè)標準中規(guī)定鹽含量低于8%。5月14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約談了該省49家辣條生產企業(yè)。在約談會上,該局要求辣條生產企業(yè)迅速降鹽。
吃一包辣條,鹽分攝入量就超標,這是真的。
由于面制品不能高溫滅菌殺毒,也不能添加過量防腐劑,廠家只好靠加鹽來保鮮,從而延長保質期。鹽加多了,必須增加甜味劑來中和調味,所以,辣條就變成了高添加食品。
鏈接:食用鹽超標的七大害處,您知道嗎
一、惹頭疼。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吃了一頓豐盛的濃味大餐之后,就容易發(fā)生頭疼的情況。有最新研究讓受試者分別食用高鹽、中鹽、低鹽的飲食各30天,結果發(fā)現(xiàn),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那些吃4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shù)多1/3以上。無論具體吃哪種食物,只要吃鹽的量多,都會有同樣的反應。這項研究確認,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
二、害嗓子。在食用鹽分含量高的食物之后,很多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咽喉黏液增加,嗓子不清。咽喉經常發(fā)炎、咳嗽不適的人,都不能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表面鹽分很大的炒貨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鹽的各種堅果等,以及薯片之類含鹽高的零食也都要少吃。
三、損皮膚。吃鹽多的時候,由于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于皮膚的保水。因此,少鹽飲食是改善皮膚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
四、促胃癌。和加鹽少的食物相比,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會促進多種胃病的發(fā)生。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于預防胃癌的因素。
五、流失鈣。鈉攝入量過多的時候,身體會努力排鈉,但同時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對于鈣攝入量本來嚴重偏低的國人來說,這簡直是雪上加霜。所以,遵從“少吃鹽等于多補鈣”這句骨質疏松治療醫(yī)生常說的是明智的。
六、減營養(yǎng)。在烹調的時候,特別是炒蔬菜時,如果早放鹽,蔬菜組織會被“腌”出水,失去了細胞結構的保護,直接接觸高溫,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的損失。同時,蔬菜本來是鉀、鈣、鎂元素的來源,有利控制血壓和強健骨骼,多放鹽烹調蔬菜,使鈉的攝入量增加,就抵消了蔬菜這種健康效應。
七、損害腎。多余的鈉要從腎臟排出,故而多吃鹽就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腎病患者要嚴格控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