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熱門應用成投資騙局雷區(q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類投資騙局也“與時俱進”,利用各種最熱門的技術應用改頭換面,花樣翻新。而新技術的私密性、隱蔽性,也讓監(jiān)管面臨難題。更有甚至,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大型門戶網站在其間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還在為詐騙團伙背書。
家住深圳的方女士在一個老鄉(xiāng)的推薦下,進入一個網絡股票直播教室聽課。沒過多久,教室里的分析師開始推薦一個叫“德豐國際”的股票投資機構,稱這家機構是境外注冊的上市公司,而且自己在里面賺了很多錢。
禁不住教室里各種人的勸說、誘惑,方女士下載了分析師所說的炒股平臺。然而,前后不到半個月,她就虧了5萬元。方女士意識到被騙,急忙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警后,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經偵大隊對該案進行偵查,初步判斷作案者是一個跨國犯罪集團。5月18日,這一非法經營證券、網絡股票詐騙案在深圳南山正式立案。
警察調查發(fā)現,涉案嫌疑公司是位于新西蘭的某集團,其通過在境外架設服務器,以所謂開發(fā)炒股軟件——德豐國際、中信財富、金帝國際等,鼓吹具備雙向操作(做多、做空),T+0,20倍杠桿等功能優(yōu)勢,并虛構炒股資金由新西蘭政府監(jiān)管等信息,在中國境內大肆發(fā)展代理商。
代理商組建團隊并安排業(yè)務員通過QQ互加好友的方式發(fā)展客戶,以學習炒股為名,拉攏客戶進入QQ群和視頻直播間。代理商成員根據分工扮演講師、分析師、客戶等角色,對群內講師的炒股技術進行吹捧,誘騙客戶。
但實際上,當客戶下載炒股軟件、開設賬戶、捆綁銀行賬號進行操盤時,該軟件并不進行真實交易股票,而且以放大20倍杠桿資金進行計算,收取客戶每天高達6%的高額手續(xù)費、隔夜費,導致不少人在短期內嚴重虧損。
隨著調查深入,一個以新西蘭某集團為首,窩點分布中國多個省市、涉案人員高達幾百人、利用炒股軟件虛假交易的跨境詐騙團伙浮出水面。
2016年8月,警方在北京、青島、石家莊、深圳、廣州、東莞和惠州等地聯合開展收網行動,一舉搗毀股票詐騙窩點16個,現場控制涉案嫌疑人369人,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1人,初步掌握涉及受騙人員3.5萬人,涉案金額超過4億元。
類似通過新型網絡通訊方式誘導受害人從事網絡理財投資的詐騙案屢有發(fā)生。在安徽合肥近期破獲的一起網絡炒白銀現貨詐騙案中,嫌疑人也是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發(fā)展客戶,并非法代理多個貴金屬、現貨網絡交易平臺及交易軟件,虛構白銀、原油及瀝青等交易,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騙投資人頻繁操作賺取高額手續(xù)費。
據公安機關介紹,從深圳“5·18”特大網絡股票詐騙案可以總結出此類網絡投資騙局的一些共性特點。
以虛假公司為掩護,使用虛假行情軟件。深圳市南山區(qū)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胡曉鍇介紹,在互聯網建立所謂實力雄厚的證券業(yè)務公司,實際多為空殼公司,甚至是虛假公司,并不具備經營證券經紀和投資咨詢等業(yè)務的資格。犯罪嫌疑人通過所謂公司自行研發(fā)出功能強大的交易軟件,保證能夠通過該軟件投資賺錢,實際上由后臺對該軟件數據進行非法控制,最終導致投資人損失慘重。
扮演代理商角色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會將技術員、業(yè)務員、分析師分開辦公,近的可能會在同一棟大廈的上下層,方便管理;遠的則跨省市區(qū)域設置辦公點,以逃避打擊。在此次深圳偵破的這起特大網絡股票詐騙案中,犯罪團伙多在韓國租用服務器,以保證對核心數據的控制權,安排青島、石家莊的技術人員維護軟件及行情。
虛假宣傳,高額“暗扣”。犯罪嫌疑人宣稱公司擁有專家團隊和雄厚實力,甚至說在各級政府部門有人掌握內幕,誘騙受害者下載其炒股軟件。在受害者通過炒股軟件操作股票買賣過程中,暗中收取各種高額手續(xù)費,致使受害者損失慘重,而客戶虧損越多,員工收入提成就越高。一旦受害者虧損再無資金追加投資后,之前聯系的業(yè)務員和分析師便直接將受害者的QQ在群內拉黑,事后受害者無對方任何聯系方式。
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深圳這起案件由新西蘭某集團控制的境內代理商負責境內拓展股票詐騙業(yè)務,代理商員工包括技術員、分析師(也稱主播或指導老師)和業(yè)務員等。犯罪集團內一般多是上下級單線聯系,均使用化名,相互間不掌握真實身份,并多以現金的形式支付酬勞,每個月對賬本等重要資料進行銷毀。
一名業(yè)務員開展業(yè)務時,往往冒充炒股投資者,在同一臺電腦登錄多個QQ賬戶,互相之間對分析師炒股水平大肆吹捧。而且通常將沒有任何炒股經歷的業(yè)務員包裝成所謂炒股專家、國家級證券分析師,誘惑人們投資。資金大多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
犯罪嫌疑人徐某透露:“業(yè)務員必須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角色,姓名、家庭情況、住址,甚至用的車、表等都很講究,以便贏得客戶的信任?!毙炷车纳矸菔枪善敝辈ソ淌依锏姆治鰩?,但事實上他本人大學也沒畢業(yè),更沒有炒股經歷。
業(yè)內人士認為,互聯網投資詐騙的高發(fā),是新技術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新問題。打擊此類犯罪的最大難點在于線索的發(fā)現,尤其是微信、QQ、理財APP等移動互聯網新型通訊手段,私密性更強,監(jiān)管部門難以全面顧及。
“犯罪嫌疑人利用信息不對稱,詐騙缺乏專業(yè)知識和警惕性的投資者?!敝袊嗣翊髮W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巖表示,不法分子吸引投資者的手段,一是高額回報,二是欺詐或隱瞞事實。因此,投資者應擦亮雙眼,不可盲信高科技、高回報。
一些法律界人士坦言,對于微信、QQ等相對“隱私”的領域,執(zhí)法機關很難通過全網監(jiān)控的方式介入。在防范、打擊此類犯罪方面,制度調整的作用可能較為有限。上海法學會金融法分會副會長宋一欣建議,監(jiān)管和執(zhí)法機關應從事先、事中、事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事先環(huán)節(jié)重宣傳教育;事中環(huán)節(jié)可通過有獎舉報的方式全民監(jiān)督;在事后環(huán)節(jié),查處過程中應適度區(qū)分參與者的責任,對于存在詐騙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平臺,應在有充分證據的前提下予以嚴厲懲處。
在深圳這起案件的偵辦過程中,警方發(fā)現,詐騙分子用虛假信息注冊賬戶后,綁定非實名銀行卡轉移贓款。他們主要通過在北京注冊的兩家業(yè)內較大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交易。這暴露了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對賬戶審核把關不嚴的漏洞。
“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安全標準較低,網絡系統(tǒng)建設嚴重滯后,甚至不能協助公安機關查詢資金流向和準確交易信息,了解商戶和交易者身份?!鞭k案民警表示。
劉俊海說,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等金融監(jiān)管機構應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形成合力,掃除監(jiān)管盲區(qū)。對安全保障不達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要進行處罰。
與此同時,一些大型互聯網平臺在這類投資詐騙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也應引起注意。一些受害人受騙后在網站上發(fā)布曝光帖時,一些大型網絡平臺疑涉“有償刪帖”。一些門戶網站甚至至今仍刊載關于“德豐國際”等的財經新聞,還在為詐騙團伙背書。
廣東南方福瑞德律師事務所律師向蘭金認為,各級消費者協會等機構應當及時發(fā)布投資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對網絡上鼓吹的高收益理財、境外理財等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