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輝
(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淺析簡愛的反抗精神及其時代意義
王春輝
(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簡愛》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講述了一個追求自由、平等與真愛、富有反抗精神的知識女性的故事,這部小說的成功之處是它給與了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以新的真實感,充滿了女權(quán)主義色彩。本文將淺析簡愛的反抗精神及其時代意義,并提出個人見解。
簡愛;反抗精神;時代意義;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這部構(gòu)思精巧、情感細膩的小說刻畫了一個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卻獨立、自尊、不甘凌辱、追求真愛、富有反抗精神的知識女性形象,小說集中了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女權(quán)主義和自傳主義色彩,為女權(quán)運動注入了新的力量。本文將簡單介紹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經(jīng)歷,分析簡愛的反抗精神,并淺談簡愛的時代意義。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生于英國約克郡的窮牧師家庭,她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在夏洛蒂5歲那年,母親不幸去世。父親安立甘宗牧師的收入非常低,卻很有學識,經(jīng)常教孩子們讀書、看報,給孩子們講各種故事,為他們凄苦的童年帶來了歡樂。三年以后,8歲的夏洛蒂和兩個姐姐瑪麗亞、伊麗莎白和弟弟被送到了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求學,學校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孩子們經(jīng)常饑寒交迫,校規(guī)卻很苛刻,學生經(jīng)常會受到嚴厲的體罰。第二年,學校流行傷寒病,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病去世,這給她幼小的心靈留下來難以醫(yī)治的創(chuàng)傷?!逗啇邸分猩屏?、可愛卻死于傷寒的小姑娘海倫就是以夏洛蒂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她在小說中對學校惡劣的生活條件、過分嚴厲的校紀校規(guī)和流行傷寒病對孩子們的傷害進行了細致地描寫與控訴。兩個女兒的去世對夏洛蒂的父親打擊很大,他毅然把夏洛蒂和她的弟弟接回家,而回到家的夏洛蒂生活雖然清苦卻豐富多彩,廣泛的興趣愛好為她帶來了快樂,她和兩個妹妹艾米莉和安妮一起學習畫畫、彈琴、唱歌,最使她們感興趣是學習寫作,14歲的夏洛蒂已經(jīng)寫了許多劇本、小說和詩歌,體現(xiàn)了她豐厚的文學修養(yǎng)和非凡的才華,15歲的她來到了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一所學校讀書,畢業(yè)后,為了供弟妹們上學,她又在這所學校當了幾年教師。1836年,20歲的夏洛蒂將自己寫的幾首短詩寄給了英國詩人騷賽,騷賽卻在回信中說:“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yè),也不應該是婦女的事業(yè)”,這樣的冷言冷語令她很傷心,卻加深了她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愛和維護女權(quán)的堅定信心。1938年,夏洛蒂開始擔任家庭教師,親身體驗了這一職業(yè)的辛苦和屈辱,自尊的夏洛蒂不愿意受人歧視,她和妹妹艾米莉萌生了辦學校的念頭,最終卻以失敗告終。1845年,夏洛蒂和兩個妹妹自費出版了一部詩集,因為當時女性創(chuàng)作文學備受歧視,她們分別用了三個假名。盡管寫作道路也很坎坷,但是勃朗特三姐妹沒有退縮,夏洛蒂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寫完了長篇小說《簡愛》,并用男性署名柯勒.貝爾出版了這本巨著,使英國文壇大為震驚。文學創(chuàng)作的成功為勃朗特家庭帶來了幸福與快樂。但是,災難再一次降臨了,1848年,夏洛蒂的弟弟因病去世,三個月以后,艾米莉不幸染上肺結(jié)核去世了,五個月以后,小妹妹安妮也因為感染肺結(jié)核去世了。備受打擊的夏洛蒂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和熱情投入到寫作中以緩解內(nèi)心的悲痛,1849年,她寫完了長篇小說《謝利》。夏洛蒂的愛情生活也很不幸,在1839年和1841年,朋友的哥哥和一位青年牧師曾經(jīng)向她求婚,夏洛蒂拒絕了他們,因為她明白這兩個男人只是需要一個妻子,并不是出于真愛。她在布魯塞爾攻讀法語時愛上了有婦之夫埃熱先生,社會倫理又迫使夏洛蒂不得不離開他,直到38歲,夏洛蒂才和父親的助手阿貝尼科爾斯牧師相愛并結(jié)婚了,婚后生活雖然幸福卻不長久,六個月以后,夏洛蒂因為淋雨而染上風寒,1855年3月31日,一生坎坷的夏洛蒂不幸去世,她的作品《簡愛》在世界文學史上熠熠生輝,鑒證了夏洛蒂的自尊、勇敢、堅強和智慧。
(一)童年時代的不甘凌辱
在《簡愛》這部世界名著中,簡的童年和少年是不幸的,出身窮牧師家庭的她父母早逝,她被寄養(yǎng)到了舅父家,舅父去世以后,她飽嘗寄人籬下之苦,表哥欺負她,表姐鄙視她,舅媽虐待她,傭人也欺負她,簡不愿意逆來順受,面對表哥的欺辱,她罵道:“你是個惡毒殘暴的孩子!”,“你像個殺人犯——你是個奴隸監(jiān)工——你像羅馬皇帝!”,最終做出了還擊。當勢利的仆人艾博特小姐說:“多可怕的舉動,愛小姐,居然打起小少爺來了,他是你恩人的兒子:你的小主人!”,自尊的簡回答:“他怎么會是我主人,難道我是仆人不成?”,面對冷漠無情的舅媽里德太太,簡說:“別人都以為你是好女人,可是你很壞,你非常狠心”[1],她幼小的心里已經(jīng)充滿了反抗意識,不愿意做任人擺布的玩具。
(二)少女時期的頑強
離開舅媽家以后,簡來到羅沃德孤兒院求學,這所名義上的慈善機構(gòu)充滿了饑餓與寒冷,艱苦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們的身心飽受摧殘,院長冷酷、偽善又迂腐,對孩子們非常嚴厲而苛刻。在這里,簡結(jié)識了美麗善良的小姑娘海倫,海倫給簡的生活帶來了陽光和歡樂,溫暖了簡孤獨、寂寞的心,驅(qū)散了簡心中的陰霾。但是,好景不長,羅沃德孤兒院爆發(fā)了斑疹傷寒,80個女孩子中有45個孩子都不幸染上疾病,其中包括簡最好的朋友海倫,海倫的病故讓簡悲痛欲絕,也堅定了簡和不公平的現(xiàn)實做斗爭的決心。艱苦的生活和苛刻的院長沒有嚇到她,她對學校非人的待遇充滿了厭惡與仇恨,她的反抗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三)在桑菲爾德莊園的自尊自愛
簡在羅沃德孤兒院接受了六年教育并擔任了兩年的教師,譚波爾兒小姐離開這所孤兒院以后,簡來到桑菲爾德莊園擔任家庭教師,她的學生是一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簡發(fā)現(xiàn)莊園的男主人羅切斯特性格憂郁,變幻無常,有時也會粗暴無禮。在一次莊園散步中,簡和羅切斯特相遇了,羅切斯特告訴簡他從來不把簡當下人看待,簡說:“你以為我會無足輕重的留在這里嗎?你以為我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嗎?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緲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準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2],她努力地維護著自己獨立的人格,簡的自尊自愛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心,而此時,簡也愛上了羅切斯特,并答應了他的求婚。當簡得知羅切斯特15年前結(jié)過婚,他的妻子就是被關(guān)在三樓密室的瘋女人,理智而自尊的簡選擇了離開,她認為愛情應該是平等而真誠的,她不能忍受被騙的痛苦,不愿意接受一份殘缺的愛情。
(四)毅然回到羅切斯特身邊
離開桑菲爾德莊園以后簡受盡了風餐露宿和乞討的凄苦,后來,她邂逅了牧師圣·約翰。不久,簡得知圣·約翰是她的表哥,她的叔叔在去世前留給她一筆遺產(chǎn),簡決定將遺產(chǎn)平分了。圣·約翰向簡求婚并讓她和自己一起去印度傳教,簡拒絕了他,因為圣·約翰認為簡只適合做一位傳教士的妻子,而不受宗教束縛的簡還深愛著羅切斯特,她毅然選擇回到羅切斯特身邊,當她再次來到桑菲爾德莊園,美麗的莊園已經(jīng)化作一片廢墟,瘋女人燒毀了莊園,自己也墜樓身亡了,善良而有責任心的羅切斯特為了救她而弄瞎了雙眼,簡沒有嫌棄他,和他步入了婚禮的殿堂,兩年以后,羅切斯特的眼睛恢復了光明,歷經(jīng)磨難的簡終于得到了幸福的生活。
簡雖然相貌平平,社會地位不高,卻從不自卑,她自尊自愛,追求自由、平等與真愛,不愿意逆來順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反抗精神也在一步一步地升華,集中體現(xiàn)了女權(quán)主義。《簡愛》引起了英國文壇的震撼,揭露了現(xiàn)實生活的弊端,給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帶來了新的真實感,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觀念中女性被動、依賴和不理性的刻板形象。
綜上所述,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簡愛》講述了一個追求自由、平等與真愛、富有反抗精神的知識女性的故事,小說集中了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女權(quán)主義和自傳主義色彩,打破了英國文壇的傳統(tǒng)束縛,為女權(quán)運動注入了新的力量。童年時代的簡已經(jīng)充滿了反抗意識,不愿意忍受舅媽一家的欺凌,少女時期,簡的反抗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面對愛人羅切斯特,她堅決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和自尊,追求真誠、平等、純潔、美好的愛情,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1]朱莉莉.《傲慢與偏見》與《簡愛》之女主人公的比較研究——從女權(quán)主義角度出發(fā)[J].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5(1).
[2]滕悅.怎樣平衡尊嚴與愛情——淺析《簡愛》女主角心路歷程[J].青年文學家,2013(24).
I561.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