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峰
(遼寧省凌海市中醫(yī)院,遼寧 凌海 121200)
關于急性腸梗阻的手術治療
侯俊峰
(遼寧省凌海市中醫(yī)院,遼寧 凌海 121200)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手術治療方法對急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方法 此次研究中,隨機選取急性腸梗阻患者共78例,均為我院外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所接收,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則,將其按照不同手術治療方案,隨機均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就外科常規(guī)手術(對照組,n=39)與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組,n=39)的臨床療效展開探討。結果 兩組患者接納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后,從綜合指標方面分析,即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更優(yōu),實驗數據之間的差異用t檢驗后,證明(P<0.05).結論 臨床上針對外科的急性腸梗阻病例治療時,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相比其他手術治療方式來說,利于患者術后盡早康復,且對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小,從而對于遠期生活質量有顯著的意義。
急性腸梗阻;手術;治療
急性腸梗阻是由于腸內外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機械性堵塞,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其病在沒有得到重視,可引起一系列局部病變或者全身病理變化,通常以發(fā)展速度快,病情復雜多變,且病因不明確等為主要特征,因此,恰當的處理非常重要[1]。實施手術治療時,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在預后和加快病情好轉方面均占有較大的優(yōu)勢,就此,我院隨機選取78例急性腸梗阻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探究,然而對一半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方案,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理想治療選擇,對此展開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中,隨機選取急性腸梗阻患者共78例,均為我院外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所接收,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則,將其按照不同手術治療方案,隨機均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傳統(tǒng)手術(對照組,n=39)與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組,n=39)。對照組中有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21~60歲,年齡中位數(45.3±2.8)歲。觀察組中有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22~64歲,年齡中位數(46.3±2.4)歲。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基本資料對比分析后,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價值。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立位X線攝片對腹部進行全面檢查后,發(fā)現(xiàn)有明確腸梗阻的存在,并結合患者在臨床上表現(xiàn)出的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及全身脫水等癥狀,確診為急性腸梗阻病證。
1.2.2 排除標準:被研究對象中均排除以下因素:精神疾病患者、偏癱患者、心功能、肺功能、肝臟功能損害者的干擾。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外科常規(guī)手術治療,在手術完成后,要注意在無菌下將切口縫合,避免出現(xiàn)切口感染等癥狀發(fā)生[2]。
1.3.2 觀察組:觀察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案如下:先對患者進行麻醉后,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待患者形成氣腹之后,在X線片的引導下,探查患者腹部病變,于腹部周圍組織與粘連部位遠離的地方作2個操作孔后,對患者出現(xiàn)粘連的部位進行切割分離,分離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腸管或者是大網膜時,要及時使用電刀將粘連部位分離,并且做好止血處理;發(fā)現(xiàn)腸套疊癥狀時,醫(yī)師要使用無損傷抓鉗將其牽拉出來,待發(fā)現(xiàn)與腸梗阻部位接觸后,立即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整個腹腔部位進行灌注沖洗處理,避免發(fā)生術后感染等現(xiàn)象;此外在手術完成后,要觀察患者腸壁色澤及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壞死組織,應及時實施切口,并將壞死的組織或者是腸段切除,同時對患者實施胃腸減壓處理,利于患者術后盡早康復[3]。
1.4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接納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后,觀察的指標具體包含: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的多少,住院時間以及手術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相關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予以對比。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整理所有數據后,對文中涉及數據均在SPSS19.0中輸入,組間計量數據采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則不具備任何意義。
兩組患者接納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后,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分別為(81.24±16.34)、(36.27±8.10)、(7.12±2.21);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32.41±15.36)、(89.64±11.24)、(12.34±1.58),實驗數據之間的差異用t檢驗后,證明P<0.05。
急性腸梗阻又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和動力性腸梗阻兩種類型,其中機械性腸梗阻,是由于患者腸管受壓,腸腔內出現(xiàn)了堵塞或者是由于腸壁發(fā)生病變,導致腸腔狹窄;而動力性腸梗阻以發(fā)病原因不明確、發(fā)病位置不一致,病情發(fā)展快等特征,使得患者腸壁運動出現(xiàn)了紊亂現(xiàn)象。恰當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文中詳細研究了兩種手術治療方法,即常規(guī)胃腸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后一種手術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在外科大力普及和推廣[4]。
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腸梗阻,這種手術治療方法以視野清晰、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好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等為特征,是一種理想手術治療方法,此外在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時,需要注意的是,針對患者出現(xiàn)創(chuàng)面出血癥狀時,醫(yī)師要及時采取止血處理,并且在手術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減少電凝刀的使用,避免給患者帶來胃腸穿孔等不良結局。而常規(guī)手術方法,以手術切口比較大,患者愈合所需時間比較長,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多等特征,其治療方案具有諸多局限性??傮w來說,通過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無論從治療綜合指標還是從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常規(guī)手術均不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結合本文統(tǒng)計學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急性腸梗阻病例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從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方面分析,觀察組幅度較對照組更為顯著,實驗數據用t檢驗后,證明P<0.05。
綜上,臨床上針對外科的急性腸梗阻病例治療時,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相比其他手術治療方式來說,利于患者術后盡早康復,且對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小,另外對于遠期生活質量有顯著的意義。
[1] 袁甫軍.急性腸梗阻治療中不同手術時機的臨床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2(35):2903-2904.
[2] 李義廷,鄧榮文,李承良.腹腔鏡治療粘連性腸梗阻在基層醫(yī)院中的應用體會[J].河北醫(yī)學,2013,19(2):217-219.
[3] 劉玉賓,萬廣捷,李草原.32例結腸、直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8(44):35-36.
[4] 江展慶.對急性腸梗阻患者開展急診手術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16(55):94-95.
R656
B
1671-8194(2016)36-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