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牡丹江市腫瘤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
肝癌術后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30例術后護理研究
王 娟
(牡丹江市腫瘤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討肝癌術后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從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70例行肝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對照組行血漿管引流,觀察組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術后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結果 觀察組術后1、7 d引流量分別為(80.22±3.22)mL、(2.68±0.76)mL,對照組別為(46.42±1.54)mL、(14.53±1.57)mL,兩組引流量存在明顯差異(P <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57%,對照組為28.57%,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 肝癌術后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能有效引流腹腔滲液,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關鍵詞】肝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術后護理
臨床中,肝癌屬于常見惡性腫瘤,最近幾年以來,肝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整體預后差,對人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2]。肝癌治療主要方法為手術切除,雖然外科手術在進行不斷的改善,但是外科術后腹腔引流受到醫(yī)師們的高度重視。本文主要探討肝癌術后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術后護理,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從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70例行肝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本組患者均是原發(fā)性肝癌,以惡心、消瘦、感疼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MRI檢查或者是CT檢查結果顯示為肝臟占位;AFP、AST、ALT水平明顯上升。對照組中,20例男,15例女,年齡為35~72歲,平均為(57.24±2.43)歲。觀察組中,17例女,18例男,年齡為34~76歲,平均為(56.43± 2.56)歲。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術中采取溫室孔安置血漿管引流。觀察組患者術中留置溫氏孔安置腹腔雙套管并于術后采取負壓引流。經(jīng)輸液導管滴入60~100 mL/d生理鹽水,通過負壓吸引將全部液體經(jīng)血漿管引出;血漿引流管與引流袋連接,并將其固定在床邊。對比兩組患者引流液量、與并發(fā)癥情況。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術后引流量情況,并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 SPSS 13.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采用(±s)表示,P <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兩組引流量情況對比:觀察組,術后1、7 d引流量分別為(80.22±3.22)mL、(2.68±0.76)mL;對照組,術后1、7 d引流量分別為(46.42±1.54)mL、(14.53±1.57)mL,兩組引流量存在明顯差異,t=42.344、30.382,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觀察組中,1例黃褐色膽汁引流液,2例血性引流液,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57%;對照組中,5例引流管周圍滲漏腹水,3例血性引流液,2例黃褐色膽汁引流液,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57%,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χ2=4.629,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術后護理:①病情觀察。術后,患者需臥床休息,合理控制飲食,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以及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意識變化,避免發(fā)生肝性腦病,特別是身體素質(zhì)差、年齡較大的老年患者,一旦發(fā)生異?;蛘呤且庾R障礙,要禁止蛋白飲食并且給予乳果糖,同時口服降氨藥物。觀察患者鞏膜黃疸、皮膚狀況,注意患者肝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皮膚需要保持清潔,指甲要及時修剪,避免將皮膚抓傷造成感染;注意觀察患者疼痛程度、時間、性質(zhì)等情況,護理人員向患者說明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患者可以通過閱讀、聽音樂等方法,轉移注意力。②心理護理。肝癌患者需面臨經(jīng)濟、心理的雙重壓力,容易出現(xiàn)恐懼、失落、急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В瑢τ诨颊叩囊蓡栆托幕卮?,多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多與患者家屬溝通,使其積極配合患者治療,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③引流管護理。術畢,患者回病房時要注意引流管保護,防止引流管折疊、扭曲、脫出或者是牽拉。對于術后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患者,血漿管需要與負壓吸引器連接,吸引力0.2~0.5 kPa,經(jīng)輸液導管將60~100 mL/d生理鹽水滴入,通過負壓作用經(jīng)血漿管將沖洗液引出,血漿引流管與引流袋連接并固定,觀察患者引流液情況,做好詳細記錄。如果引流液存在絮狀物,這說明有感染癥狀,取試液進行藥敏試驗與細菌培養(yǎng),按照試驗結果使用敏感抗生素,采取抗感染治療[3]。本組觀察組中,1例黃褐色膽汁引流液,2例血性引流液,采取相應處理后,患者痊愈。
3.2 結論:臨床中,肝癌術后容易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術后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能使患者癥狀得到明顯緩解,腹腔滲液減少,降低腹腔感染、膈下積液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較好的引流與治療效果。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注意肝功能、引流液的變化,做好術后護理工作,能使患者生存質(zhì)量得到明顯提升,有助于患者恢復??偠灾伟┬g后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操作簡單、觀察方便,能有效引流腹腔滲液,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安全有效,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董鳳齊,鄭瑞雙.肝癌術后腹腔未置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123-125.
[2] 青曉.肝癌術后行腹腔雙套管低負壓引流78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4):136-139.
[3] 黃東娜,周玉華,吳桂真.肝癌切除術后留置腹腔雙套管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3):188-190.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