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麗 王衡 李亞平等
摘要:以馬鈴薯、蘋果和甘薯為研究對象,研究L-半胱氨酸和金屬離子對上述3種作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L-半胱氨酸對馬鈴薯、蘋果和甘薯PPO活性抑制作用明顯,隨著L-半胱氨酸濃度增大,酶活性降低幅度越大,作用于馬鈴薯、蘋果的IC50(導(dǎo)致酶活性下降50% 的抑制劑濃度)為0.05 mmol/L,甘薯為0.10 mmol/L。0.20 mmol/L L-半胱氨酸,使馬鈴薯、蘋果和甘薯中PPO活性抑制率在90%以上,隨著時間的延長,最大抑制率變化不大。無論是馬鈴薯、蘋果還是甘薯,Mn2+和 Fe3+對它們的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a2+、Na+和Cu2+對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強的是Cu2+,3.0 mmoL/L Cu2+對馬鈴薯PPO活性抑制率為49.1%,對蘋果PPO活性抑制率為60.8%,對甘薯PPO活性抑制率為69.7%。
關(guān)鍵詞:馬鈴薯;蘋果;甘薯;多酚氧化酶;L-半胱氨酸;金屬離子
中圖分類號: TS201.2+5文獻標(biāo)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1-0375-03
收稿日期:2014-11-12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項目(編號:12B180002)。
作者簡介:廖春麗(1980—),女,河南信陽人,碩士,講師,從事微生物發(fā)酵研究。Tel:(0375)2089072;E-mail:liao20130427@163.com。多酚氧化酶(PPO) 是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nèi)的含銅氧化還原酶,它包括單酚氧化酶、雙酚氧化酶和漆酶[1]。它在動植物體酶促褐變、體內(nèi)色素合成的過程中起了關(guān)鍵作用[2],更是果蔬酶促褐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種酶[3-4]。它能將酪氨酸羥化,產(chǎn)生3,4-二羥基苯丙氨酸(L-多巴),然后再將多巴氧化成多巴醌,多巴醌自發(fā)集合且和細(xì)胞內(nèi)蛋白質(zhì)的一些氨基酸基團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黑色和褐色的物質(zhì),導(dǎo)致組織酶促褐變[5],因此PPO 是引起褐變的關(guān)鍵酶。褐變問題一直是很多果蔬收獲后保藏、加工等過程中導(dǎo)致質(zhì)量下降,經(jīng)濟價值降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研究防止褐變的PPO抑制劑是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的PPO抑制劑,在食品保鮮中的應(yīng)用已有研究[6]。本研究以馬鈴薯、蘋果和甘薯為研究對象,探討L-半胱氨酸和金屬離子對馬鈴薯、蘋果和甘薯PPO 活性的調(diào)控,為防止果蔬貯運加工過程中褐變提供理論基礎(chǔ)。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無花號馬鈴薯、紅富士蘋果、甘薯(市售)。
1.2方法
1.2.1PPO的分離純化將在4 ℃冰箱中預(yù)冷的馬鈴薯、蘋果、甘薯洗凈后去皮,分別切塊,稱取100 g加入300 mL冷凍丙酮(-20 ℃),勻漿2 min,然后抽濾,濾餅再用冷凍丙酮提取,反復(fù)3次抽濾至無色,繼續(xù)抽干至無丙酮味,即制得馬鈴薯丙酮干粉。制得干粉置于冰箱中于-20 ℃冷凍保存,使用時分別稱取5 g干粉,以1 g ∶8 mL的比例溶于在4 ℃冰箱中預(yù)冷的0.2 mol/L磷酸緩沖溶液(pH值6.8)中,攪拌10 min(整個試驗操作都在冰上進行),然后用冷凍離心機(4 ℃)于15 000 r/min離心 15 min,吸取上清液,即得3種作物的PPO粗酶液[7]。粗酶液進一步用40%飽和度硫酸銨鹽析(緩慢加入并攪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用冷凍離心機(4 ℃)于 6 000 r/min 離心20 min,棄除沉淀,向收集到的上清液中加入70%飽和度硫酸銨(緩慢加入并攪拌,直至完全溶解),最后在冷凍離心機(4 ℃)中,于 6 000 r/min 離心 20 min,收集沉淀,沉淀用4 ℃預(yù)冷的PBS溶解,得純化的PPO酶液。
1.2.2PPO活性的測定參照Franceso等的方法[8-9],作部分修改??偡磻?yīng)體系9.5 mL,在6 mL 0.2 mol/L磷酸緩沖液(pH值6.8)的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1 mL 0.1 mol/L的鄰苯二酚溶液為底物,置于30 ℃恒溫水浴鍋中保溫10 min,再加入0.5 mL純化的PPO酶液和不同量的L-半胱氨酸,30 ℃間隔1 min在475 mn波長下測定吸光度D475 nm,測定5次,每次重復(fù)3次。以不加L-半胱氨酸為對照,各處理取4 mL樣品提取液進行比色。
1.2.3PPO活性的計算本試驗以鄰苯二酚為底物,在PPO催化下生成有色產(chǎn)物。其顯色物質(zhì)在475 nm處有最大吸收,吸光度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變化和單位酶活性成正比。制作D475 nm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jù)曲線的初始線性部分計算1 min 吸光度變化值ΔD475 nm,然后以1 g鮮質(zhì)量果蔬樣品1 min 吸光度變化值增加1時為1個PPO活性單位(U)[10] ,相關(guān)公式為:
PPO活性= ΔD475 nm×VΔt×Vs×m。
式中:ΔD475 nm為反應(yīng)混合液的吸光度變化值;Δt為酶促反應(yīng)時間,min;V為樣品提取液總體積,mL;Vs為測定時所取樣品提取液體積,mL;m為樣品質(zhì)量,g。
1.2.4金屬離子對酶活性的影響為了測定金屬離子對PPO的影響,按表1所示組成反應(yīng)體系,按“1.2.2”節(jié)方法測定PPO活性,按“1.2.3”節(jié)方法計算PPO活性,最后按下面公式計算PPO相對活性:
PPO相對活性=測定組PPO活性-對照組PPO活性對照組PPO活性×100%。
2結(jié)果與分析
2.1L-半胱氨酸對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
L-半胱氨酸對馬鈴薯中PPO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非常強,隨著濃度越大,酶活性降低越多(圖1):當(dāng)添加 0.05 mmol/L
2.2L-半胱氨酸對蘋果PPO活性的影響
從圖2中看出,L-半胱氨酸對蘋果中的PPO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隨著濃度越大,酶活性降低越多:當(dāng)添加 0.10 mmol/L L-半胱氨酸,1 min時蘋果中PPO活性抑制率為50%;當(dāng)L-半胱氨酸添加量為0.05 mmol/L,反應(yīng)2 min,蘋果中PPO活性抑制率為50%;添加0.20 mmol/L L-半胱氨酸,蘋果中PPO活性抑制率為90%~97%,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最大抑制率變化不大。加入抑制劑之后PPO活性幾乎沒有增長,這說明L-半胱氨酸對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是屬于不可逆的。
2.3L-半胱氨酸對甘薯PPO活性的影響
甘薯是一種淀粉含量較高的蔬菜,洗凈去皮的甘薯在空氣中30 s內(nèi)表面就能變黑,所以說甘薯中PPO活性非常高。由圖3可見,L-半胱氨酸對甘薯中PPO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非常強,濃度越大,酶活性降低越多:當(dāng)添加0.10 mmol/L L-半胱氨酸,甘薯中PPO活性抑制率為50%;當(dāng)添加0.20 mmol/L L-半胱氨酸,甘薯中PPO活性抑制率為 96%~97%。隨著時間的延長,最大抑制率變化不大。
2.4金屬離子對馬鈴薯、蘋果和甘薯PPO活性的影響
從表2可知,無論是馬鈴薯、蘋果還是甘薯,Mn2+和 Fe3+對它們的酶活性不僅沒有抑制,反而是激活作用,且隨著離子濃度的增加,激活越明顯。 Ca2+、Na+和Cu2+對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對馬鈴薯、蘋果和甘薯PPO活性抑制作用最強的是Cu2+,隨著Cu2+濃度的增大,PPO的活性逐漸下降。在Cu2+濃度為3.0 mmoL/L時對馬鈴薯PPO活性抑制率達到49.1%,對蘋果PPO活性抑制率達到60.8%,對甘薯PPO活性抑制率達到69.7%。
3結(jié)論與討論
L-半胱氨酸的濃度在0.20 mmol/L以內(nèi)對馬鈴薯、蘋果、甘薯3種蔬果中的PPO活性都產(chǎn)生抑制作用,而且隨著L-半胱氨酸濃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更加明顯,0.20 mmol/L L-半胱氨酸對3種蔬果中的PPO,活性有最大抑制作用,分別使甘薯、蘋果、馬鈴薯PPO的活性下降44.5%、39.1%、44.8%,也就是說L-半胱氨酸對3種蔬果的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馬鈴薯>甘薯>蘋果。
PPO屬于蛋白酶,其在發(fā)生作用時需要金屬離子的參與,金屬離子作為酶的輔基,是不可或缺的,能使酶行使正常的功能,所以在酶存在的環(huán)境中,人為地加入一些金屬離子,勢必會對PPO的活性造成影響,不同的金屬離子對PPO有不同的影響。因為Cl-、SO2-4 2種陰離子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nèi),對PPO的活性沒有影響[11],所以向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1 mL不同濃度的CaCl2、NaCl、CuSO4、MnCl2、FeCl3 溶液,對PPO的影響都是由于溶液中陽離子的影響。Cu2+的濃度在3.0 mmol/L以內(nèi)對3種作物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都是隨著Cu2+濃度的升高,對3種蔬果中的PPO的抑制作用也越來越明顯,3.0 mmol/LCu2+對馬鈴薯、蘋果、甘薯的PPO有最大的抑制作用,分別使馬鈴薯、蘋果、甘薯PPO活性下降49.1%、60.8%、69.7%。3種蔬果對Cu2+的敏感程度表現(xiàn)為:甘薯>蘋果>馬鈴薯。
在3.0 mmol/L的濃度以內(nèi),隨著Na+和Ca2+濃度的升高,3種作物中的PPO活性都表現(xiàn)為逐漸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大。Ca2+、Na+在3.0 mmol/L的濃度時,馬鈴薯PPO活性分別下降32.0%、36.7%,蘋果PPO活性分別下降30.9%、34.3%,甘薯PPO活性分別下降27.7%、29.7%;3種作物對Ca2+和Na+的敏感程度表現(xiàn)為:馬鈴薯>蘋果>甘薯。Fe3+和Mn2+在3 mmol/L的濃度以內(nèi)對3種作物中的PPO有激活作用,兩者的激活作用表現(xiàn)為:Fe3+>Mn2+;3種作物對 Fe3+和Mn2+的敏感程度表現(xiàn)為:甘薯>蘋果>馬鈴薯。
參考文獻:
[1]陳清西,宋康康. 酪氨酸酶的研究進展[J]. 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6,45(5):731-737.
[2]趙會全,劉望夷. 酪氨酸酶的分子生物學(xué)研究進展[J]. 國外醫(yī)學(xué):分子生物學(xué)分冊,1991,13(6):273-275,292.
[3]Sánchez-Ferrer A,Rodríguez-López J N,García-Cánovas F,et al. Tyrosinas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mechanism[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95,1247(1):1-11.
[4]韓濤,李麗萍. 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及褐變的防治因素[J]. 北京農(nóng)學(xué)院學(xué)報,1999,14(4):88-93.
[5]Prota G. 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melanins and related metabolites[J].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1989,8(4):525-556.
[6]Iyidogan N F,Bayindirh A. Effect of L-cysteine,kojic acid and 4-hexylresorcinol combination on inhibition of enzymatic browning in Amasya apple juice[J]. J Food Engineering,2004,62:299-304.
[7]王磊,阮征,駱成堯,等. 馬鈴薯多酚氧化酶酶學(xué)特性及熱穩(wěn)定性模型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9):92-96.
[8]Franceso P. Inhibition of apple polyphenoloxidase(PPO) by ascorbic acid,citric acid and sodium chloride[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1993,17(1):21-30.
[9]Kouakou T H,Kouadio Y J,Kouamé P,et al. Purification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henol oxidases from embryogenic and nonembryogenic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cells[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09,158(2):285-301.
[10]黃紹華,胡曉波,王震宙,等. 山藥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測定及其護色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5,13(6):27-29.
[11]薛超彬,王勤,賀量,等. 金屬離子對菜青蟲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5,44(增刊1):120-122.盧春霞,劉長彬,唐宗貴,等. 三合激素在奶牛乳中的降解規(guī)律[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43(11: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