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要:“以學生為主體”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授課應該遵循的原則,也是指導我們授課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指南針。“以學生為主體”能激發(fā)學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 英語教學模式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22
作為英語教師,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應該充當“組織者”“促進者”“導演者”“合作者”“引導者”等多種角色, 發(fā)揮主導作用是我們矢志不渝的任務;為了激發(fā)學生渴望知識的激情,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多設計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做中學,學中有所收獲。授課過程中我們要努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多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lián)系,開發(fā)他們探究的潛能。
以下是我們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點滴嘗試,分享給大家。
一、“以學生為主體”始終貫穿課堂
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就要在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氛圍的同時, 讓學生動口、動手、用心、動腦,使他們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和注意其他事情,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教師提問,一不留神就可能給合作的小組丟分,這樣他們就真正能和教師同步,和學習同步,和課堂同步,也才能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我們講授Travelling一文時,嘗試了兩種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1)首先熱身:學生不打開書,
聽錄音,回答一些Yes or No的問題,接觸將要學到文章的一些內容。(2)不看書,再聽一遍錄音,這次聽完后要求按自己實際情況回答教師設定的一些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自己的情況回答。(3)打開書,再次聽錄音并跟讀,同時畫出自己不懂的句子、短語和單詞,聽完后教師給學生解釋。(4)教師板書課文的脈絡,將文章的關鍵短語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根據(jù)板書復述文章。(5)自編
Travelling的內容,然后學生上臺扮演導游的角色,說出自己所編的導游內容,再根據(jù)其內容提問其他學生。
教法二:(1)先打開書,看著書聽第一遍錄音。(2)請學得好的學生讀一遍課文。(3)教師翻譯句子和解釋難度大的語言點。(4)背誦課文、單詞和短語。
兩種教法比較,很明顯教法一從頭至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一直在動腦、用心、動手。他們需要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積極思考并完成問題,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交流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但是教法二完全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聽課、被動回答、被動完成作業(yè),對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幾乎觸及不到。
二、真實自由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總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說一不二,教師說對就是對,教師說錯就是錯,學生毫無主動的意識,只能被動地接受,學到的知識也不能靈活應用,高分低能,沒有任何的能力。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我們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方方面面的交流合作的機會,努力使學生提高他們的交流交際能力,和國際接軌,在課堂上我們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例子,使學生在已有英語口語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并合作完成任務。課外我們?yōu)閷W生開辟了英語角,每周三五晚上去校園公園有組織地進行交流,學生思想活躍,英語口語水平不斷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我們還組織他們觀看英文電影,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學生的交際水平果然突飛猛進,英語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三、做中學,學中收獲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要求動手能力強,才能為將來的就業(yè)打下扎實的基礎。授課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邊操作邊用英語對話交流,這種授課方式是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集中體現(xiàn)。
比如在客房服務英語授課時學生邊操作邊交流以下對話:
Bellman: Madam. May I have your room card, please?
Guest: Yes.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Your room is on the 10th floor. This way please...(take an elevator). Your room is here, after you (go into the room).
G: Thank you very much.
B: Not at all. Where would you like me to put your luggage?
G: Anywhere. If you like.
B: Please check it. Is it the right number of your luggage?
G: Oh, Yes, its very correct. Theres something for you.
B: Its very kind of you. But we cant accept tips. Thank you all the same. Please enjoy your stay, goodbye.
G: Goodbye.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通過不斷的交流和在做中的交流、學習,學生才能真正學會運用英語,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也才能靈活運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
綜上所述,一線英語教師應把“以學生為主體”作為上課的根本。授課過程中,我們要使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活動的組織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實踐時也要以學生為主體。把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我們英語教師授課模式的不懈的追求目的,才能培養(yǎng)出有英語交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對社會有用之人。(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