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勇
(包頭市包鋼集團第三職工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效果對比及其對血清hs-CRP的影響
任志勇
(包頭市包鋼集團第三職工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 探析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效果對比及其對血清hs-CRP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療的心律失常患者40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普羅帕酮治療,觀察組給予胺碘酮治療,分別觀察兩組的療效及其對血清hs-CRP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而言對降低血清hs-CRP效果要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心律失?;颊甙返馔委焹?yōu)于普羅帕酮療效,總有效率較高,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值得我們日后臨床借鑒推廣。
普羅帕酮;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血清hs-CRP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醫(yī)學科技的不斷提升,對其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種[1],例如給予普羅帕酮、胺碘酮等等,都有著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兩種藥物治療心律失常的不同效果予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療的心律失?;颊?0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女8例,男12例,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53.3±7.1)歲;觀察組:女9例,男11例,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54.3±7.2)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普羅帕酮治療,具體用法用量為:口服3次/d,100 mg/次,若在一個周后患者沒達到理想的效果時,可適量增加劑量,治療周期為5周;觀察組給予胺碘酮治療,具體用法用量為:針對患者血清hs-CRP以及心律失常頻率等不同指標采取不同劑量的藥物治療,即血清hs-CRP在80~100次/min之間且心律失常發(fā)作次數(shù)<10次時則給予患者2次/d,200 mg/次胺碘酮治療,當血清hs-CRP<80次/min,且心律失常未發(fā)作則服用胺碘酮1次/d,200 mg/次,治療周期為5周。
1.3 觀察指標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均恢復正常,且心率指標檢查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心率指標檢查基本正常;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嚴重,且心率指標檢查出現(xiàn)異常,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方法的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顯效7例,有效12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由此看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對于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胺碘酮療效比普羅帕酮效果更好。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s-CRP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s-CRP為:R-R間期標準差(117.68±18.42)、R-R間期平均差(29.64±9.97)、R-R間期差值均方根植(95.24±9.72);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s-CRP為:R-R間期標準差(98.74±25.68)、R-R間期平均差(22.32±9.04)、R-R間期差值均方根植(86.12±11.35)。由此看出,觀察組較對照組而言對降低血清hs-CRP效果要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類型疾病,主要是由于器質性疾病所導致,據(jù)相關研究報道[2],炎癥的反應與心律失常有很大關系,hs-CRP水平會隨之升高。具體是因為hs-CRP水平在肝臟內產(chǎn)生并出現(xiàn)入血引發(fā)心律失常,不僅會對機體產(chǎn)生刺激作用并分泌,而且對動脈斑塊破裂進行促進,導致引發(fā)局部血栓,從而預測心血管的嚴重程度。臨床上我們對其治療方法采用普羅帕酮或胺碘酮等藥物治療。
普羅帕酮作為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物,通過與β受體進行結合,可以使心肌興奮性降低,有效阻滯競爭性β受體,對細胞膜點的生理穩(wěn)定性予以維持,達到治療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目的。胺碘酮作為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之一,阻斷K+通道,使得動作電位時間變長,以防微折返現(xiàn)象發(fā)生,且吸收較慢、對房顫或室顫產(chǎn)生抗力,出現(xiàn)逆使用依賴性,達到調節(jié)心律及腎上腺素的抑制目的,起到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由于心律失常與炎癥反應之間存著密切的關系,在患者的心律失常癥狀得到有效改善之后,其炎癥反應癥狀就會同時得到明顯的改善,從而有效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
綜上所述,給予心律失?;颊甙返馔委焹?yōu)于普羅帕酮療效,總有效率較高,且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因而值得我們日后臨床借鑒推廣。
[1] 潘偉業(yè).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效果對比及對血清hs-CRP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6,9(4):1249-1250.
[2] 張艷霞.普羅帕酮與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及對血清hs-CRP的影響對比[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8):493-49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541.7
B
ISSN.2095-6681.2016.22.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