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莊子《天樂》的藝術(shù)精神與實踐意義探析

2016-01-23 08:42:41張培豫
關(guān)鍵詞:天樂黃帝天地

張培豫

(北京大學(xué) 哲學(xué)系,北京 100871)

?

哲 學(xué) 研 究

莊子《天樂》的藝術(shù)精神與實踐意義探析

張培豫

(北京大學(xué) 哲學(xué)系,北京 100871)

莊子的音樂思想最顯著的特色是推崇自然之樂,“天樂”是自然之樂、“道”的音樂,是莊子音樂的最高境界。《莊子·天運》中的《咸池》之樂是莊子音樂思想表述最為豐富的文獻,其中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皇帝在洞庭湖野外演奏這首音樂的情景以及與北門成的一段對話,集中而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莊子的“天樂”觀,美輪美奐、引人入勝。文章探討莊子“天樂”的藝術(shù)精神與實踐意義。

天樂;道;大美;自然;精誠;樸素;咸池之樂

在中國古代藝術(shù)的發(fā)展中,音樂是最早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莊子的樂論在先秦諸子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莊子沒有樂論的專著專文,但是他在其寓言以及對實現(xiàn)理想人生的論述中多處論及音樂。在《莊子》中,對“天籟”“天樂”作了深刻的論述,莊子推崇的音樂是具有“道”的屬性的“天樂”,即合乎自然情性的音樂,它與“形色名聲”的音樂是不同的。莊子把“形色名聲”和“鐘鼓之音”看成是“樂之末”,而與之相反的是一種與“道”相合的音樂?!肚f子·天道》曰:“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钡兰刺欤旒醋匀?;能夠與自然和同,即“與天和”,也就通乎道了,從而達到“天樂”?!肚f子》對音樂審美心理特征認識之深刻為先秦各家所未有,其崇尚自然之樂的音樂美學(xué)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天樂”的內(nèi)涵

“天樂”與道有著同樣的內(nèi)涵,莊子通過“道”展示了音樂審美的特征,樸實、自然、無華、虛靜;其動也天,其靜也地;推于天地,通于萬物;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天樂是基于自本自根的“道”的音樂。

(一)“天樂”是充滿天地的“大美”之樂

莊子論“道”時常涉及美,“道”是美的內(nèi)容,美是“道”的形式,“道”的內(nèi)容和美的形式結(jié)合,就是莊子所主張的“大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莊子·知北游》)

這里的“大美”是指覆載之美,不同于一般的美,它雄壯渾厚、豪放豁達,體現(xiàn)一種崇高、壯麗之美。成玄英《疏》曰:“夫二儀覆載,其功最美;四時代敘,各有明法;萬物生成,咸資道理;竟不言說,曾無議論也?!?天地二儀覆載萬物是大美,然而天地卻不言語;四時有分明的規(guī)律卻不議論;萬物有生成的條理卻不說話。圣人觀天地之覆載,法至道之生成,順其自然無為無作?!按蟆币彩乔f子評價事物的一個重要標(biāo)準(zhǔn),“大”意味著廣闊無邊,沒有界限,大美具有“道”的內(nèi)涵,不是用世俗的語言可以稱贊的真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充分地說明了這種“大美”具有自然界萬物的本性、天性以及宇宙天地的博大性、無限性和規(guī)律性。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莊子·刻意》)

大美不是指世俗之美丑分別,而是指天地之德,《論語·陽貨》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大美”作為“眾美從之”的本體,是至高的存在,它不刻意、無為而無不有也,這是一種至美的境界。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于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莊子·天下》)

莊子所謂“天樂”的意涵,與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派語“聽不到的歌唱著的天體的諧和”*列寧:《哲學(xué)筆記》,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2-253頁。十分類似,它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天體運行本身就是一首氣象萬千、變化無窮、莊嚴而偉大的交響曲,莊子與西方哲人同時道出了這樣一個關(guān)于音樂的深刻哲理。《莊子》以“大美”“至樂”等來界定合乎自然、與道同體的極致境界,在這個至高的層面上,真、善、美是共通交融的。

(二)“天樂”是至真之樂

在《莊子》一書中,“真”字出現(xiàn)極為頻繁,可說是莊子思想的核心范圍之一。莊子的“真”與“自然”有相通之處,“自然”側(cè)重于客體的客觀性,“真”則側(cè)重于主體的主觀性。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莊子·漁父》

所謂真,不憑矯飾而得,不靠掩飾而成,而是“發(fā)于內(nèi)”而“動于外”。這就觸及“真”的最終本源,一旦離開這個本源,一切的情感表現(xiàn)都是虛飾矯情。所以莊子美學(xué)的主體便是以“真”為內(nèi)涵,唯有“真”才能體現(xiàn)美。

“真”就是自然萬物與社會人生的天性和本能,自然萬物與社會人生只有順乎其真性去發(fā)展才是美的。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fēng)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莊子·馬蹄》

馬本來是很美的,可是被人為地?zé)?、剔之、刻之、雒之,使馬的真性及生命喪失了。鳥原本自由自在,可是以人為的意志去破壞鳥的自然生活,以致很快地結(jié)束了鳥的生命。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夫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壇陸,浮之江湖,食之鰍鰷,隨行列而止,委蛇而處。《莊子·至樂》

“真”常常表現(xiàn)為率真的性情、真誠的情感,人只有順應(yīng)真性情、真情感,為人行事才是美的。這里莊子所強調(diào)的是“真”,《庚桑楚》說:“性者,生之質(zhì)也?!毙杂挚煞Q為天性、真性、本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zhì)。莊子主張的藝術(shù)境界是一種超乎世俗、超乎人為修飾的藝術(shù);莊子所謂的“以天合天”就是以主體的真實性與客體的真實性結(jié)合,獲得一種人與自然、物我渾然一體的主客體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境界。

《莊子·田子方》中有一則“解衣般礡”的寓言,描述一位“真畫者”的形象: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p>

這個“真畫者”不同于一般畫者的地方就在于具有一種真誠樸實的氣質(zhì),流露出真情、真性的藝術(shù)態(tài)度,這種“真”的態(tài)度決定了藝術(shù)作品的真實性和可貴之處,因此,“真”也是所有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最根本的態(tài)度。

(三)雕琢復(fù)樸

事物保持自己的本性,叫作“樸素”或“素樸”,破壞了“樸素”就損壞了事物的本性,也就違反了自然?!八亍北局肝慈局z,“樸”本指未雕之木,這里用來形容人“無知無欲”的狀態(tài)。莊子認為這種狀態(tài)才是符合人性的狀態(tài),也才是美的狀態(tài)。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馬蹄》)

莊子非常崇尚樸素美,他所推崇的樸素并不等于粗糙,它是大巧之后的返樸,是去掉了雕琢斧痕之后回復(fù)的樸素,是最精湛的藝術(shù)功夫的表現(xiàn)。樸素的內(nèi)涵還包括“恬淡”,指一種虛靜無為之“道”。

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莊子·刻意》)

“恬淡”之美即心性的虛靜平和之美。莊子以“自然”為美,這里的“自然”并非通常所說的“大自然”的“自然”,而是無心而為、自然而然的“自然”。莊子認為,萬物只有順應(yīng)自己的自然本性或天性生長和化育才是美的,如果違反了天性,就失去自然,失卻了美。

莊子推崇“天樂”之美具有自然無為的一面,自然具有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

齏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壽,覆蓋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莊子·天道》)

《莊子·德充符》說:“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痹谇f子看來,萬事萬物只有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自然而然地發(fā)展才顯得美。莊子推崇“天樂”之美并把它作為音樂審美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認為藝術(shù)應(yīng)是不刻意而為的天然之作,那些失去自然本色的人為藝術(shù)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和聽覺,破壞人們自然的審美意識。

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亂耳,使耳不聰。(《莊子·天地》)

當(dāng)然莊子并不是完全反對一切人為的藝術(shù),他反對的只是人為造作的藝術(shù),提倡自然天成的藝術(shù)。莊子認為樸素自然的天樂是至樂,是最美的音樂;要追求大美,便要復(fù)本歸根于自然之性的樸素。樸素自然本是人的天性,而世俗的利欲污染使人喪失了本性。事物的美在于其保持自然的本性,如果其本性遭到破壞,后天再修飾也都是不美的。藝術(shù)更是如此,如果破壞了自然之美,背離了樸素之道,那么不僅不能顯示自然的美,而且連藝術(shù)自身的美也失去了。因此樸素能與天相合、與道相應(yīng),天樂是道之樂,是合于道的、樸素至美的音樂。

二、《莊子·天運》中的《咸池》之樂

《莊子·天運》可說是《莊子》音樂思想表述最為豐富的文獻,其中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皇帝與北門成談《咸池》之樂的一段對話,集中而系統(tǒng)地闡發(fā)莊子的“天樂”觀。莊子所描述的黃帝,其創(chuàng)作遵循“以天合天”的原則,用旋律、節(jié)奏及和聲等形式來體現(xiàn)宇宙“道”的生生不息,而北門成對《咸池》之樂的感受過程也就是他悟“道”的過程。首先來看《咸池》之樂的內(nèi)容:

北門成問于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fù)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钡墼唬骸叭甏淙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大清。夫至樂者,先應(yīng)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yīng)之以自然。然后調(diào)理四時,太和萬物。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jīng)。一清一濁,陰陽調(diào)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吾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一死一生,一僨一起,所常無窮,而一不可待。汝故懼也。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坑。涂郤守神,以物為量。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吾止之于有窮,流之于無止。子欲慮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儻然立于四虛之道,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diào)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于無方,居于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世疑之,稽于圣人。圣也者,達于情而遂于命也。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暧犞鵁o接焉,而故惑也。樂也者,始于懼,懼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p>

(一)《咸池》之樂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

黃帝的《咸池》之樂的演奏共有三個層次,層層迭起。第一層次的主題是“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大清?!逼溲葑嗟膬?nèi)容及效果是“調(diào)理四時,太和萬物;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jīng);一清一濁,陰陽調(diào)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一死一生,一僨一起;所常無窮,而一不可待?!钡诙哟蔚闹黝}是“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逼溲葑嗟膬?nèi)容及效果是“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阬;涂卻守神,以物為量。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钡谌龑哟蔚闹黝}是“奏之以無怠之聲,調(diào)之以自然之命?!逼溲葑嗟膬?nèi)容及效果是“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于無方,居于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p>

北門成抒發(fā)了對《咸池》之樂的三種不同的感受,即初聞時驚懼;復(fù)聞其聲稍悟其旨,故懼怕之心退息而產(chǎn)生?。蛔詈舐勚I(lǐng)略“天樂”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心無分別,但仍有困惑。黃帝針對北門成在欣賞過程中的懼、怠、惑而談及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表達了在演奏過程中的三個不同層次的結(jié)構(gòu)與心理變化的不同階段。

1.人樂—懼,奏之以人,徵之以天。黃帝的演奏首先是“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大清”。這種音樂是描述有關(guān)人事政治的主題,有關(guān)禮樂的內(nèi)容和自然界的現(xiàn)象。音樂應(yīng)之于人,順之于天,并且和以人事、天理,與天道相互呼應(yīng)和轉(zhuǎn)化,變化無常。

在這層演奏境界里,音樂的節(jié)奏起伏、高低強弱因天地萬物、陰陽四時的變化而更替表現(xiàn),有如春文秋武、夏盛冬衰和雷霆之聲充滿天地之間,樂曲像大自然一樣動靜順時,表現(xiàn)出萬事萬物的生死變化;音樂的高低、強弱和快慢變化無窮,來無蹤去無影,令人驚訝和嘆息。

此階段的音樂給人的感受由“不和”進入“初和”,這個初和“是人放棄外在理性的努力,放棄情欲的追求,在自然中感受和諧?!?朱良志:《中國美學(xué)十五講》,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頁。黃帝在高低起落、疾緩回旋的音樂中,寄寓人生變化的道理,而北門成產(chǎn)生茫茫然而無所適從;“懼”的原因,因為北門成還帶有現(xiàn)實的、功利化的眼光來聽音樂,還停留在一種有分別心和私欲心的境界,想以人的知識、智力來辨別和分析樂曲的內(nèi)容,但是“天樂”的境界浩瀚無窮,北門成窮其心力仍然無法領(lǐng)悟,這種感覺是人在與自然的對立中無法獲得統(tǒng)一而產(chǎn)生的畏懼感。郭象注曰:“初聞無窮之變,不能待之以一,故懼然悚聽也?!背尚⑹柙唬骸爸烈恢恚^視絕聽,不可待之以聲色,故初聞懼然也?!?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504頁。

2.和樂—怠,奏之以陰陽之和。黃帝接著演奏“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這里的“和”是洋溢著陰陽之氣和日月之光的自然之和,相對于“奏之以人”的人為音樂,此時逐漸向高層次的自然音樂過渡和發(fā)展。此時“天樂”的演奏已經(jīng)超越人事天理及四時萬物之上,它無處不在、無所不至,雖然像“奏之以人”的音樂那樣富于變化,但“變化齊一,不主故常”,所演奏的音樂流動于天地宇宙之間,超越了人事的內(nèi)容和禮義道德的框架及內(nèi)涵。

此階段為“中和”,分別全無,一切知識、欲望和目的的追求都忘卻了,這叫作“怠”境,這是與天地、造化相浮沉的境界。聞樂者仿佛隨著宇宙自然之氣流動于天地萬物之間,置身于此種音樂之中,不需要理智思考,不需要聲色的追尋,有如茫然無心地佇立在空曠無垠、渺茫虛遠的境界里。樂曲把人帶到了宇宙自然的境界,與陰陽之氣相諧,與日月之光同流;人世間一切外在的禮樂道德的所有限制消除了,心靈一片澄明,仿佛到達返璞歸真的境界,與大道相契合。

這時的“天樂”有如“道”之無所不在,想思索它卻無法理解,想瞻望它卻視之不見,想追隨它卻無能為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樣的境界中,欣賞者已進入“虛靜”狀態(tài),因為對“天樂”的無限和浩大的把握無能為力,而是感受“道”的無所不在的玄妙,使北門成無法謀慮、無法瞻望、無法追逐,故北門成因松弛之心而懈怠?!暗 钡囊魳穼哟稳允蔷哂行母F乎所欲知,目窮乎所欲見,仍未擺脫世俗的牽絆。

3.天樂—惑,奏之以無怠之聲。黃帝接著“奏之以無怠之聲,調(diào)之以自然之命?!鼻f子的“無怠之聲”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大音希聲”的觀點,它追求音樂本身的具體要素,如旋律、節(jié)奏、速度、強弱和表情等以外的音樂之道,也就是超越形式,追求蘊含在音樂中的審美意蘊和哲理。

這種“無怠之聲”不僅超乎實用功利之外,而且超乎自身情感之外,這種“忘我忘物,物我合一”的狀態(tài),是音樂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最高精神狀態(tài),它似乎消失了,但又仍然存在著。這時,大地現(xiàn)象都順乎“自然而然”的天理,超越毀譽生死、榮華富貴和是非善惡,達到一種無分別、無差異和無沖突的境界。這種境界雖有五官卻無法去感知有聲有形的物,無法用語言形容所聽到的樂音,但是能在無言的狀態(tài)中體驗到一種真正的愉悅。

北門成因為這些神奇奧妙的境界而感到疑惑。這里的“惑”與疑惑的“惑”是有區(qū)別的,它是“大智若愚”的“惑”,指擺脫了世俗的干擾和顧慮,返璞歸真,表明了一種主客體交融而由此產(chǎn)生“無我”“喪己”的狀態(tài),進入與“道”合一的狀態(tài)。

(二)《咸池》之樂的特質(zhì)

這首被黃帝演奏得神妙絕倫的三個層次的音樂,不是普通的樂曲,乃是虛幻神妙、包裹一切的“天樂”,它具有下列特質(zhì)。

1.《咸池》之樂蘊涵著藝術(shù)的真、善、美。當(dāng)北門成在欣賞黃帝的三段演奏時,情緒跟著莊子所描述的空間變幻而起伏,有如看到一系列流動的建筑,瞬息萬變,閃爍著燦爛的燈光,擦撞出美輪美奐的火花,具有莊嚴、浩瀚、精致而又超凡脫俗的形象,忽遠忽近;感受到北門成置身在荒野中,在天地六極的空間中一望無際,但是帶來無限空間的感覺;使人的情感不斷變化,從懼、怠、惑的精神狀態(tài)升華到愚的狀態(tài),這也使得全文的思想深刻自然地流露出來。

在藝術(shù)的諸多類型中,建筑藝術(shù)常常被認為是與音樂藝術(shù)最為接近的藝術(shù),早在古希臘時期,建筑藝術(shù)與音樂藝術(shù)之間的共性關(guān)系就受到畢達哥拉斯的注意。德國文學(xué)家歌德在1823年3月23日的日記中寫到:“建筑是凝凍著的音樂?!?《歌德談話錄》,朱光潛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頁。德國哲學(xué)家叔本華曾說過:“一切藝術(shù)都希望達到音樂的狀態(tài)?!?9世紀中葉的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姆尼茲·豪普德曼在《和聲與節(jié)拍的本性》一書中強調(diào)“音樂是流動著的建筑”*曾繁鋒、潘麗珍:《淺談建筑與音樂的藝術(shù)共性》,《城市建設(shè)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第20期。,這個概念在《咸池》之樂的體現(xiàn)是十分貼切的,正是這種建筑的空間感使得黃帝演奏的具體形象跳躍和展現(xiàn)出來。

“審美情感具有很高的精神性,它滲透了深刻的理性內(nèi)涵,是人性的集中體現(xiàn)”,“情與理融合是審美心理的重要特點”*陳望衡:《當(dāng)代美學(xué)原理》,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頁。。因此,在審美情感中也蘊含著真和善?!肚f子·天運》中的《咸池》之樂,讓人深刻地感受到這種音樂的真、善、美,那些功名利祿都如浮云塵土般消逝。這種音樂的形式就是審美情感所關(guān)注的,通過它獨特的形式使人在這種情境中獲得凈化與提升。

2.《咸池》之樂體現(xiàn)“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的內(nèi)涵?!断坛亍分畼诽N含著深刻的思想,這樣的境界是空間與時間的合一,如果說它具有一種形式來達到這種境界,那就是“從時間性的音律,來規(guī)定空間性的度量”*宗白華:《美學(xué)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頁。。這種音樂是合于律的組織,節(jié)奏、和聲及旋律就是它的核心,與一般世俗的音樂創(chuàng)作形式并無不同,它具備了完整的形式和樂章,使人驚嘆莊子的音樂才華,在2 000多年前,西方的交響樂尚未誕生以前,莊子就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這樣的音樂形式,尤其是微妙而神奇的音樂哲理和內(nèi)涵,令人感知其中最深刻的內(nèi)涵。它的表現(xiàn)形式和效果完全與真實中的交響樂符合,具有節(jié)奏、和聲、旋律、效果和意境。

《咸池》之樂是《莊子》一書中對音樂觀描述得最豐富的文獻,讀之使人感到音樂的形象有如在眼前,感受到它變幻無窮的震撼,不但對聽者北門成的體悟境界有淋漓盡致的描述,也對演奏者黃帝的神奇演奏技巧、演奏形式和演奏境界有深刻的見解。這種音樂絕不僅給人以聽覺享受,還給人以無限的感悟和啟發(fā),這種啟發(fā)又非具教化性和目的性,而是使人擺脫身心的束縛,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肚f子》還提出“中純實而反乎情”的命題,追求合乎人的自然情性的音樂。

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猋氏之風(fēng),有其具而無其數(shù),有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dāng)于人之心。(《莊子·山木》)

孔子陳蔡之歌,雖然“有其具而無其數(shù),有其聲而無其宮角”,但表達了唱歌人的純真、自然、隨性以及萬物合一的境界。此時的人與歌物我交融,人聲與木聲合而為一,這樣的歌聲是人聲的自然流露,達到了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突顯出音樂的淳厚樸實及心靈的返璞歸真。

體悟和欣賞“天樂”,必須棄絕一切理性和經(jīng)驗,具有一種澄明純靜的虛靜狀態(tài),才能體悟到它的真正內(nèi)涵。然而,這一切音樂的感受都與演奏者黃帝的高超技術(shù)與所呈現(xiàn)的“道”境有密切關(guān)系,美妙的音樂首先需有高超的演奏者,演奏出高超的意境才能引起聽者的共鳴?!肚f子·漁父》說:“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刻意》又說:“不刻意為高?!庇辛撕玫淖髌泛秃玫难葑嘈Ч?,好的聽眾自然也會產(chǎn)生。

3.《咸池》之樂體現(xiàn)“人為載道”的藝術(shù)精神。莊子筆下黃帝所演奏的這首音樂,給予音樂創(chuàng)作者無限的啟發(fā),黃帝有如一位巧妙的作曲家、精湛的指揮家、富于哲理的哲學(xué)家和善于啟發(fā)的教育家。這首音樂的內(nèi)在創(chuàng)作意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咸池》之樂的形態(tài)和組織細致縝密、完美而無缺。三個樂章之間,層層推進、跌宕起伏,聽之有如進入了桃花源,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置身于高山頂上,抬頭仰望星辰和月亮,低頭俯視險峻的峽谷和蜿蜒的河流,使人心曠神怡、驚嘆樂曲的神妙,其作曲手法和境界高妙至極。第二,黃帝具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高妙的指揮意境。他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超越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境界,充分掌握了聽者的心神意識,使聽者的心緒隨著音樂波動,感受到深奧的天理和宇宙的奧秘;他所創(chuàng)造出的音樂“充滿天地,苞裹六極”,使人“無言而心悅”,這樣的境界即便是世界一流的指揮家和演奏家也是望塵莫及的。第三,黃帝是一位杰出的哲學(xué)家和教育家。他能將人間的俗事與天地萬物的“道”結(jié)合,演奏的音樂內(nèi)容豐富而且變化無窮,這種音樂不但以人事政治為主題,且包含仁義的倫理內(nèi)涵;隱喻著豐富的哲理,非只限于表面的優(yōu)美旋律,聽之使人得到無限的啟發(fā),進而得到人格的凈化和提升,與道合一。

綜上所述,《咸池》之樂體現(xiàn)出“人為載道”的精神?!断坛亍分畼返难葑嗾呤屈S帝,是真實而非虛幻的人物,并且具有極高的威望;演奏地點在氣勢雄偉的洞庭之野,是具體的地點而非虛幻之地;莊子將“道”落實到人生,落實到每一事物上,合于“道”的藝術(shù)精神在《咸池》之樂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

三、結(jié) 語

莊子的“天樂”與“道”相合,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境界。莊子在《駢姆》中指出:“屬其性乎五聲,雖通如師曠,非吾所謂聰也;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敝鲝堃环N出自本心的、自然而然的音樂。《咸池》之樂就是莊子推崇的“天樂”和“至樂”,主要是在論道、求道的過程。在經(jīng)歷“懼”“怠”之后,達到自然無知的“惑”的最高境界,即是與道融合的境界。成玄英疏云:“以下三重釋三奏三聽之意,結(jié)成至樂之道”;“最后聞樂,靈府淳和,心無分別,有同暗惑,蕩蕩默默,類彼愚迷,不怠不懼,雅符真道,既而運載無心,與物俱至也。”*《道德真經(jīng)·南華真經(jīng)》,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頁。它充分體現(xiàn)了人的感性、具體的生命存在與心靈自由的完整實現(xiàn),走向超越宇宙時空的渾融境地。

莊子的“天樂”是大美的音樂,“道”的音樂,筆者認為,讀莊子的《咸池》之樂,重點在于會意。我們希望從中激發(fā)靈感,得到啟發(fā),并能將莊子的藝術(shù)精神在所要詮釋的藝術(shù)作品中加以實現(xiàn)。

(責(zé)任編輯 陳漢輪)

Artistic Spirit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Zhuangzi’s Heavenly Music

ZHANG Peiyu

(DepartmentofPhilosophy,Peking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 of the musical thinking of Zhuangzi is the music of nature. According to Zhuangzi, the “heavenly music” is the music of Dao, which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music. The “Music from Xianchi” in the chapter ofTianyun:TheRevolutionofHeavenis the most abundant musical literature expressed by Zhuangzi. The musical scene that has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s shows that the Yellow Emperor (Huang-Di) played this music with three sets and had dialogue with Bei-Men-Cheng in the Dongting Lake.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the “Music from Xianchi”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s Zhuangzi’s thinking of “heavenly music”. This paper thus investigates the artistic spirit of the “heavenly music” an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performing it.Key words:Heavenly music; Dao; great beauty; nature; sincere; simple; Music from Xianchi

2016-06-02

張培豫,女,河南孟縣人,教授,指揮家,北京大學(xué)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xué)。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5.008

猜你喜歡
天樂黃帝天地
帛書《黃帝四經(jīng)》之“道”的“入世”特征
HOME家系列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HOME家系列
情不自禁
讀者(2019年6期)2019-03-07 08:57:02
HOME系列
拾天地之荒
海峽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43
涿鹿黃帝泉(外三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41
黃帝養(yǎng)生園 一個直銷企業(yè)的誕生
阿克苏市| 汝州市| 逊克县| 建始县| 仁化县| 山阴县| 蓬安县| 胶南市| 石屏县| 通化市| 砚山县| 大洼县| 西平县| 方城县| 东阿县| 罗江县| 凭祥市| 盐源县| 通海县| 浦县| 滕州市| 余干县| 崇礼县| 卓尼县| 千阳县| 临高县| 鄂托克旗| 恭城| 佛坪县| 江山市| 会泽县| 定兴县| 栾川县| 永昌县| 永平县| 乌兰察布市| 海伦市| 威海市| 苏尼特右旗| 仪征市|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