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光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南北朝人慧能的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們所傳頌。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種“世間萬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對塵世間的事物,以一種心中靜若水,處事波瀾不驚的心境去面對外界的誘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稱贊。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這個詞,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名利。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朗如日月,清如水鏡?!笆欠浅蓴∞D頭空”,在面對名和利的誘惑時,我們要常修為人之德,常思爭斗之害,常念朋友之情,要以善心和善意對待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人生如船,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應恪守自己的原則,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淡泊之心,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塵世繁雜,誰又能真正靜心于其中,哭過、笑過、恨過、痛過,不過是一場蹉跎;每個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有不公、難過、憤恨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處理方式。要經(jīng)歷一些事情,才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體會人走茶涼的苦楚,也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價值。常懷淡泊之心,才能讓塵世的種種規(guī)劃為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真正的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無奈,不是心滿意足的自賞,更不是碌碌無為者虛偽的自嘲。淡泊,是一種功名利祿,繁華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種堅守人生之道的氣節(jié)。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華過后的心歸。但無論如何,淡泊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心永遠純凈,目光永遠遼遠,思維永遠清晰,信念永遠堅毅。
在人的生命歷程中,轟轟烈烈是暫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平淡中度過。只要懷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棄的追求,就一定能獲得生活饋贈的那份幸福和快樂,成功賦予的那份慰藉和樂趣。用一顆淡泊的心,懷著感恩的信念,對父母,對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達地面對人生的得失,保持從容不迫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被我們浸染了內心的色彩,如果我們先把內心描繪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漫漫人生路,看風起云卷,花開花落,驀然回首淺淺一笑。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一切隨心而為,嬉笑怒罵皆自由才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靈,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遠。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柏澣缁?,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人貴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對失敗才能不灰心喪氣,面對成功才會不驕傲自滿,始終保持一種平和淡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種超然的心態(tài)去對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間功名利祿的奴隸,也不為凡塵中各種煩惱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升華;有了淡泊之心,我們才能拋開一切名利的束縛,讓人性回歸本真狀態(tài),從而獲得心靈的充實、豐富、自由、純凈。
學會淡泊,你就獲得了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擁有淡泊,才能體會超然的人生。
(張建中摘自《每日新報》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