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入與發(fā)展,雖然物理教師對于實驗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物理實驗的開出率與有效性遠遠低于課程要求。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實驗課的有效性與新課改的目標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有責任為推動教育教學的全面進步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關鍵詞:物理;實驗;有效性;探究
實驗的有效性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學不斷探索的主題之一。物理實驗是學生思維模式與物理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途徑。物理是一門比較“接地氣”的學科,能讓學生在動手實驗的同時,養(yǎng)成動腦探究的好習慣。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我的體會,供各位同仁交流參考。
一、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體會形式多樣的實驗活動
物理科學知識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因此,物理實驗材料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課十分重要。物理實驗不僅僅是在學生心目中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對學生掌握和運用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對科學探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通過實驗可以有效的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物是由理論和實驗兩個部分組成的,通過實驗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種理論。物理實驗對人類認識世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進行所有科學研究的基礎。每一個學科總的教學效果并不僅僅是其各個要素的效果的相加,物理實驗教學也是這樣。物理實驗教學的要素包含了以下幾方面:課堂教學、學生實驗、教具學具的制做、小發(fā)明和小創(chuàng)造、實驗競賽、專題講座。這六個要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各自為政則其效果會大打折扣。例如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問題中要求學生課后自行分組并通過自制的小工具等進行實驗,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然后教師在根據(jù)學生們對問題解答的實際情況,結合問題進行專題講座。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對實驗產(chǎn)生興趣,還能夠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物理知識有很多都在生活中有所體現(xiàn),哪些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所運用?哪些東西可以進行改進。這些都需要學生自己去觀察、動手。這樣可以將課內、課外,演示實驗與自己動手做實驗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實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標。
二、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在物理小實驗中實現(xiàn)素質培養(yǎng)
物理教學內容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比較枯燥乏味,情境或者實驗教學正好能彌補傳統(tǒng)物理教學的不足。多種多樣的物理小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物理小實驗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開闊,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例如“巧找重心”這種小實驗,在做這個小實驗的時候不僅僅可以復習“重心”和“重力方向”等物理概念,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尋找不規(guī)則物體重心的方法,也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通過這個小實驗,學生還可以知道許多雜技演員的一些技巧的原理,例如“走鋼絲”、“頂碗”、“蹬車”等。通過各種小實驗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起到調節(jié)的作用,能夠使的教學更加的生動、形象,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活躍,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從學的角度來看,想要獲得課堂教學的成功,則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愉快的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可以更加的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演示實驗就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頻率”的概念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測試自己單位時間內脈搏跳動的實驗,題目提出來,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同時實施起來也比較容易,所以很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由于沒有現(xiàn)成方法,所以還能夠讓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再例如在講解動量定理之前,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夠讓雞蛋從高空安全著陸?”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所使用的必須是生活中容易獲取的。學生會設計出多種多樣是實驗,然后老師再通過學生的設計的實驗引進動量定理,并在講解動量定理的過程中對學生設計的實驗進行點評。這樣學生不僅僅能夠學到知識,同時還能使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所學到的知識也能夠更加的牢固。
三、實驗能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
鑒于實驗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實驗課能幫我們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困境。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只有在他們有著足夠的興趣的時候,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想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時候,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要通過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到“靜電”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一個“靜電噴泉”的小實驗。該實驗是這樣的:在桌子上放一個塑料板,板上放一個盛滿水的白鐵皮桶,然后找一根一端尖嘴的玻璃管,平的一端插入一根橡皮管中;將橡皮管灌滿水后,橡皮管的另外一端放入到白鐵皮桶中。通過虹吸現(xiàn)象,讓水從玻璃尖管中射出。然后在用一根導線將白鐵皮桶與靜電感應器相連,搖動靜電感應器的手臂,這時就可以看到一股美麗的噴泉。這種趣味實驗可以很快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會迫切的希望知道這種現(xiàn)象是怎樣形成的。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綜上所述,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得比重越來越大。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中,還將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與探索,教師將在不斷的反思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經(jīng)驗,使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工作不斷地深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