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蜜
恩愛和信任就是親密?
對親密需求最大的市場,是在婚姻里。
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一對恩愛的光芒閃瞎朋友圈、虐死單身狗的夫妻。他們密切關注對方的微博微信內(nèi)容,無論多忙,都會點贊評論轉發(fā);他們記得對方的生日以及對方父母的生日、對方的愛好以及對方家人的愛好;熟悉伴侶的朋友圈工作圈等各種人際關系;經(jīng)常送對方禮物或者來點小浪漫……總之,他們十分了解對方,默契十足,也信任十足。
這樣的關系,親密度一定非常高吧?
2014年,沈陽姑娘程輝帶著丈夫王舜,參加了在千島湖舉辦的一個夫妻訓練營。和之前參加的類似活動不同,集訓第一天,導師請出了一對“模范夫妻”,要求學員們根據(jù)自己介紹的內(nèi)容,對夫妻倆的關系進行猜測:結婚三十多年,很少吵架,兩人分工明確,男主外女主內(nèi),丈夫把所有收入都交給妻子掌管;丈夫工作繁忙經(jīng)常出差,但兩人每天都會通話,以保證及時了解對方的情況;妻子從無怨言,把孩子和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年會全家旅行一次;他們記得對方的生日,會互贈禮物……
這是中國夫妻的傳統(tǒng)婚姻模式,但其中又多了許多讓程輝感動的小細節(jié),“當時覺得結婚三十多年了還會每年互贈禮物,還能每天通話交流,真的是很恩愛?!?/p>
所有人都給這對夫妻打了高分,認為“時間和距離沒有降低他們之間的親密”??蓪熃o出的答案驚訝了每個學員。楊慧清在沈陽從事婚姻情感咨詢近二十年,對傳統(tǒng)婚姻模式又愛又恨——愛它的穩(wěn)定性,恨它沒有深度。
恩愛≠親密。她一字一頓地告訴臺下的學員,之后的一段話,讓程輝覺得“自己的情感價值觀這么多年都白瞎了”:
“親密需要足夠的相處時間,可是他們沒有,他們常年分開;需要就家庭事務進行足夠的討論商議,丈夫不管,也管不了,基本是妻子一人做主;需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其實有過委屈、抱怨、不滿,可妻子都忍了;需要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他們,一樣都沒有?!?/p>
這樣的夫妻關系,如何稱為“親密的”?
這么多的親密,都是假的
親密是什么?
心理學將其定義為“關系”,指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形成的深刻、自由、能互相回應的聯(lián)結關系。注冊于北京的心理咨詢團隊“KnowYourself”曾就“親密關系”連續(xù)發(fā)文,分析中國夫妻以及家庭出現(xiàn)的問題。
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把親密簡單地理解為恩愛、和睦、穩(wěn)定、無間?因為真正的親密是非常復雜、具有高風險的情感關系,將它簡單化,可以抵消自己其實并沒有付出真情的尷尬。
如果用數(shù)值衡量,恩愛、和睦、穩(wěn)定都可以變成任務,像刷游戲經(jīng)驗值一樣形成既定的行為模板:送禮、關心和問候、共同興趣愛好、無條件信任對方……這些行為,與其說是刷親密度,不如說是刷好感度和信任度。
“我們對婚姻其實充滿懷疑和抵觸?!眲倓偨Y束婚姻的錢雯雯是豆瓣網(wǎng)站上的一名情感小說作者,28歲時迫于父母的催促和交往了半年的男友領了證。但在結婚前夜,她反復詢問自己:我真的做好婚姻準備,接受這個男人作為我的丈夫嗎?
她發(fā)現(xiàn)沒法給自己一個清晰的答案。
持續(xù)了5年的婚姻在外人看來恩愛和諧:兩口子有共同的美食愛好,經(jīng)常下館子自拍曬朋友圈;結婚一年就有了可愛的兒子,每周末都會帶兒子去踏青;還經(jīng)常出入對方的朋友圈活動,雙方的朋友、父母都十分看好他們的未來。放眼望去,朋友的婚姻也是差不多的模式,雖然總有這樣那樣的小遺憾,可總體上說,80后們的婚姻生活比父輩們豐富了不止一個數(shù)量級。
但造成這種情況的,是當下的婚姻在進入前已達成雙方都默認的一種默契: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為了結婚而結婚的雙方在這段關系里避開了彼此的坦誠和接納,在付出上毫無愧疚地都有所保留。
“真正的親密關系應該包含這些內(nèi)容:相互的關心,不是簡單的我給你倒杯水、你幫我夾一筷子菜,它是全面的:你要關心一個人,就要關心對方的所有生活內(nèi)容;彼此共情,就是要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他的想法、心情、困惑和困難,這其實很難,很多人無法跳出自己的既定價值標準;還有就是情感付出,事實上,很多夫妻會用‘你為了我做了多少我又為了你做了多少來計算值不值得再付出,他們相信‘認真你就輸了這種話?!?/p>
楊慧清認為按照這樣的標準衡量,大部分中國夫妻其實都處于假性親密狀態(tài),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婚姻,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愛計較得失和害怕受傷,讓他們始終生活在恐懼和懷疑中,“離婚率太高,背叛的成本太低,每個人都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彼宰詈玫慕鉀Q辦法就是少付出、不付出,維持“看上去很親密”的關系就好。
這就和因為害怕被拋棄于是先拋棄對方的行為一樣,是一種防御機制。只不過,假性親密關系是夫妻雙方一起建筑的工事。
更諷刺的是,來自國外的相關研究顯示,在假性親密關系中,外人看到的濃情蜜意也許正來自于這段婚姻的情感禁閉狀態(tài),這也許就是“秀恩愛死得快”的原因:越缺什么越想表現(xiàn)什么,兩顆心是分離的,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一定是緊緊相連。
有一種假親密叫“我需要你”
在關于親密關系是如何被扭曲的故事里,何媛媛的故事代表另一種類型。
所有接觸過何媛媛的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認為“誰娶她誰享?!保盒愿駵厝?,愛做家務,喜歡照顧別人。而她交往過和最終的結婚對象也都是同一種類型: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巨嬰”。
和這樣的男人一起生活,艱辛可想而知,這份艱難在何媛媛生下女兒后成倍增長。幾乎是一出月子,她就開始照顧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所有的衣食住行起居。如今女兒一歲了,丈夫卻連如何給孩子換尿布都不會。“其實我老公對我很好,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基本都會滿足。”但熟悉何媛媛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甚少要求對方做點什么的女孩。
盡管一個人幾乎包辦了所有的家務,她也沒有艱難的體會,“前男友覺得我做得太多,讓他壓力太大不知道怎么回應??晌业母冻霾皇菫榱艘蠡貓蟀 !彼硎苓@種不求回報的付出,盡管有時的確會忽略對方的意愿。
喜歡付出的何媛媛和享受妻子奉獻的丈夫,成為一對不可拆分的親密伴侶。這正是最糟糕的一種假性親密:單方主導的互補型情感關系?;蛘呤撬魅》秸贾鲗?,或者是付出方占主導,或者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贊賞。這些別人眼里最完美的“互補型”婚姻,看似正好補上了對方缺失的一塊,但真相恰好相反:因為一方多出來一塊,另一方不得不修改自己的形狀以容納適應。
“我需要你”的訴求就是那多出來的一塊,需要對方付出,需要對方接納自己的付出,需要對方贊賞自己的付出,看上去因為互補而形成的親密無間,其實是一種和親密無關的依賴性共生關系。
索取方不會覺得自己的訴求過分,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索取才能肯定自己在對方心里的位置;付出方更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只有付出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nèi)绱艘蕾囉趧e人對自己的依賴,把過多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進而完全忽略了自身的需要。
最親密的朋友在對何媛媛勸阻多次都無效后,無奈地表示:“你沒救了?!睕]救的不只是何媛媛,還有這段畸形的親密關系:夫妻倆其實都是受害者,一方依賴對方,另一方則依賴“對方對自己的依賴”。這段婚姻最終會讓雙方都感到不幸福,可至少在現(xiàn)在,他們都沒有勇氣改變自己或者結束婚姻。
失去激情
激情是真正親密關系的必需品。而沒有激情,意味著關系中的雙方平等地被束縛著,束縛感讓他們覺得這段關系是安全的。但其實這段關系是虛假的。
婚姻容易“猝死”
假性親密關系看上去很牢固,不容易分離,但它就像一顆跳動得過于節(jié)律的心臟——這恰是嚴重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前兆。親密從來不需要超出常理的冷靜和規(guī)律。
失去建立真正親密關系的能力
長期處于假性親密關系中,會壓抑人的真實情緒和人的自我認識,被剝奪真正去和別人聯(lián)結的能力。
陷入“不滿-爆發(fā)-分開-進入下一段假性親密”的惡性循環(huán)
假的總是假的,所以即便努力去“照顧對方”也還是會感到失望,付出越多,被隔離、被剝削、被低谷的感覺就越強,開始渴望真正的親密關系。但即便發(fā)展了新的戀情,也極有可能陷入重復的怪圈里:對付出真心的焦慮感和恐懼感依舊存在,只要不徹底打開心扉,下一段關系也仍然是戴著面具的雙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