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
墻頭累累柿子黃,
人家秋獲爭登場。
長碓搗珠照地光,
大甑炊玉連村香。
——陸游《秋獲歌》
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孕育了三季的勤勞與幸福,在清爽的秋風(fēng)中燦爛綻放。地廣物博的中國土地,在一張張豐收的笑臉里,橙黃橘綠,分外妖嬈。
這是一年當中最美的時節(jié)。
古老的徽派小村——篁嶺,在和暖的秋陽下,鋪展開一張絢爛的“曬秋”畫卷。
這也是篁嶺一年當中最美的時節(jié)。
在“中國最美鄉(xiāng)村”江西省婺源縣的東北部,云霧繚繞的石耳山陡峭山崖上,懸掛著一個古老的小村莊——篁嶺。
斑駁的馬頭墻層層疊疊,高高低低,挨挨擠擠,錯落在數(shù)百米落差的山崖上。被歲月打磨得像鏡子一樣的青石板路,彎彎曲曲,折折拐拐,歪歪扭扭,上上下下,串聯(lián)起一整個村莊。歷經(jīng)千百年的風(fēng)雨沖刷,黑瓦白墻的徽派建筑早已古老陳舊,斑駁滄桑,而每一個秋的到來,卻給這座青灰色的小村莊穿上了節(jié)日的新裝。
六月六,九月九,曬秋要趕好日頭。
蔚藍的天空靜靜的從遠方飄來,和暖的陽光溫柔的爬上東山頭,它輕輕喚醒山里人的夢,也喚醒了每一個豐收的曬臺。農(nóng)人們背起沉甸甸的豐收果實,沿著昏暗狹窄的古老木梯,咚咚咚咚,爬上高高的曬樓,笑逐顏開。
尋著絲絲縷縷豐收的芳香,踏著崎嶇蜿蜒的石板路,我也登上了吱吱扭扭的曬樓,遇見了笑聲爽朗的曬秋娘。她穿著青花布衣裳,頭上的紅頭巾映得滿面桃花似新娘。她懷抱著大大圓圓的竹盤,小心翼翼的把小金山一樣的皇菊一朵一朵繡上曬盤。來呀,輕輕取一朵皇菊到唇邊,菊香淡雅,清澈芬芳,聞得到石耳山四季云霧的清香。
在這古老的山崖村莊,在一座又一座高高低低、層層疊疊的曬樓里,有著一個又一個曬秋娘。她們說著笑著,唱著鬧著,把過去的酸甜苦辣,把一年的雨雪風(fēng)霜,把未來的美滿甜蜜,把祖祖輩輩的傳承寄托,把世世代代的新希望,全都仔仔細細的鋪滿曬盤,小心翼翼的架上曬桿,沐浴著陽光。
紅火火的辣椒,金燦燦的皇菊,黃澄澄的玉米,雪白晶瑩的南瓜籽,粒粒飽滿的油茶果,顆顆圓潤的老南瓜……嘩——一筐筐來自大地的饋贈夾裹著山里人豐收的喜悅,熱熱鬧鬧地涌入圓圓滿滿的曬盤,涌入溫暖燦爛的秋日暖陽,涌入年富一年的幸福生活。
鱗次櫛比的馬頭墻間,架起五彩繽紛的曬盤,從山尖一直曬到山腳下,一層黑瓦一層豐收。這座古老靜謐的青灰色小村莊,欣欣然穿上了絢麗多彩的新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边@是最美的篁嶺時節(jié),是曬出來的五彩鄉(xiāng)愁。
秋日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山崖上,灑在高高低低萬紫千紅的曬盤上。果子里沁滿的四季甘露在縷縷陽光中漸漸升起,在秋風(fēng)中舞出豐收的香氣,飄過來,又飄過去。飄進酒坊老翁的笛聲里,飄進餛飩西施熱氣騰騰的餛飩鍋里,飄進枝頭鳥兒蹦蹦跳跳的歌聲里,飄進古老曬樓開懷爽朗的歡笑里。
你聽,不知是哪個曬樓里,有人在唱:
坡連坡來丘接丘
郎收秋來妹曬秋
你唱歌來我起頭
日出唱到黃昏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