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川花魔芋愈傷組織與試管微球莖離體誘導研究

2016-01-15 06:28:18胡尚連馮璐璐
種子 2016年5期
關鍵詞:根狀莖球莖北川

廖 倩, 胡尚連, 曹 穎, 黃 艷, 馮璐璐

(1.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 綿陽621010;2.四川省生物質資源利用與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川 綿陽621010)

花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栽培面積較廣的魔芋品種之一,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其魔芋精粉及衍生物在農業(yè)、紡織、建筑、化工等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1-3]。北川花魔芋是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的著名特產,具有與其他地域魔芋產品的不同優(yōu)異產品特性,獲得了農業(yè)部頒發(fā)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進入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行列。北川花魔芋生產上主要依靠半野生種逐步馴化,由于長期連續(xù)采挖,野生魔芋資源瀕臨枯竭[4]。此外,由于缺乏穩(wěn)定的良種繁育體系,種芋帶病且病害逐年加重,種芋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北川花魔芋生產發(fā)展的瓶頸[5]。因此,針對北川花魔芋種質資源保存、品種純化復壯,建立愈傷組織與試管微球莖離體誘導及脫毒繁育體系,對北川花魔芋進一步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6-8]。本研究利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嘗試以北川花魔芋的根狀莖、嫩葉和葉柄為外植體,建立適合北川花魔芋的愈傷組織誘導和微型試管芋(擬球莖)培養(yǎng)技術,以實現在試管內全年生產種芋,為北川花魔芋良種繁育技術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 料

北川花魔芋采自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安昌鎮(zhèn)幸福村,以2月齡植株的葉柄、嫩葉、葉脈以及根狀莖為外植體。

1.2 方 法

1.2.1 外植體處理及接種

將外植體用自來水沖洗2h后,置于超凈臺上,用75%乙醇消毒30s,用無菌水清洗3~4次,再用0.1%的升汞溶液處理10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3~5次。將消毒后的葉柄切割成薄片(厚度為2~3mm),葉片切割成1cm2左右的方塊,根狀莖切成約2cm的小段,葉脈切成厚度為2mm左右的長條,將各外植體接種于相應的培養(yǎng)基上。每個處理接種30瓶,葉柄2塊/瓶,根狀莖4塊/瓶,葉脈10塊/瓶,葉片20片/瓶;試驗重復3次。

1.2.2 不同外植體對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將不同外植體接種于 MS+1.0mg/L 6-BA+0.1 mg/L NAA+3%蔗糖+0.8%瓊脂培養(yǎng)基中,置于25±1℃黑暗培養(yǎng),觀察愈傷組織誘導情況,30d后統(tǒng)計誘導率。愈傷組織誘導率(%)=形成愈傷組織的外植體數/接種外植體總數×100%。

1.2.3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以MS+3%蔗糖+0.8%瓊脂為基本培養(yǎng)基,附加不同濃度的6-BA(1.0mg/L 和1.5mg/L)和 NAA(0.1mg/L和0.5mg/L),pH 值為5.8;將接種后的外植體置于(25±1)℃黑暗培養(yǎng),觀察愈傷組織誘導情況,30d后統(tǒng)計誘導率。

1.2.4 繼代與分化

外植體培養(yǎng)6周后,選取生長良好的魔芋愈傷組織置于25±1℃、弱光條件下(弱散射光強度約500 lx)進行繼代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為 MS+0.5mg/L 6-BA+0.5mg/L NAA,每30d繼代1次。觀察并記錄愈傷組織變化情況,統(tǒng)計愈傷組織類型比例、增殖系數以及出芽率。增殖頻率=繼代過程中發(fā)生增殖的愈傷組織所占的比例。

1.2.5 魔芋試管微型芋的誘導

繼代培養(yǎng)2~3次后,將愈傷組織切成適當大小的小塊,轉入 MS+2.0mg/L 6-BA+0.5mg/L NAA+5%蔗糖培養(yǎng)基中[9]進行試管微球莖誘導試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外植體類型對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試驗中大多數外植體均不同程度誘導出了愈傷組織,但不同外植體愈傷組織形成的時間、形成位置以及愈傷組織質地和顏色等均有較大差異。如圖1所示,在 MS+1.0mg/L 6-BA+0.1mg/L NAA的誘導培養(yǎng)基中,葉柄培養(yǎng)10d后出現卷曲且邊緣開始變紅(圖1a),3周后形成愈傷組織。首先是在切面上會形成許多白色的瘤狀小突起,隨后瘤狀小突起不斷變大最后覆蓋了整個外植體(圖1b),部分葉柄邊緣開始變?yōu)楹谏▓D1c)。接種后的葉片增厚膨大,約3周后顏色變淡,邊緣切口處變?yōu)楹稚▓D1d)。葉脈接種1周后,體積膨大(圖1e),培養(yǎng)2周左右,葉脈切口出現瘤狀小突起(圖1f),但隨后僅極少形成瘤狀結構愈傷組織。根狀莖在接種后4d左右出現部分變色(圖1g),3周之后體積發(fā)生膨大,并且部分生長出根狀物(圖1h),進一步培養(yǎng)后部分根狀莖出現粉色或白色的瘤狀的愈傷組織,并伴有長滿白色毛的根狀物(圖1i)。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外植體形成愈傷組織的能力有明顯的不同,從表中可知葉柄外植體(35.0%)和根狀莖外植體(32.1%)愈傷組織誘導率明顯高于其它類型的外植體。

表1 不同類型外植體的愈傷組織誘導率

2.2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由表2可見,不同激素組合對魔芋愈傷組織的誘導效果不一,在相同激素配比下,不同外植體誘導效果出現較大差異。就葉柄而言,各培養(yǎng)基中的愈傷組織誘導率均高于另外2種外植體,其中MS+1.0mg/L 6-BA+0.5mg/L NAA 誘導效果最好,誘導率為48.3%,誘導率快,愈傷數多;而在該培養(yǎng)基中,葉脈和葉片愈傷誘導率明顯偏低,均低于20%;葉片在MS+1.5mg/L 6-BA+0.5mg/L NAA 培養(yǎng)基上的愈傷誘導效果較好,然而誘導率僅有16.2%;葉脈在MS+1.0 mg/L 6-BA+0.1mg/L NAA培養(yǎng)基上的愈傷誘導效果較好,誘導率為21.7%。

圖1 不同外植體在愈傷組織誘導培養(yǎng)基上的培養(yǎng)反應

表2 不同的NAA和BA濃度對魔芋不同外植體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2.3 繼代培養(yǎng)過程中愈傷組織類型、增殖頻率及其分化能力分析

各種外植體初誘導出的愈傷組織,均結構疏松,而繼代2~3次后,愈傷組織會形成3種明顯不同的類型(圖2,表3)。Ⅰ型為半透明的愈傷組織,沒有生長和分化能力,在光照條件下會迅速褐化、壞死(圖2a)。Ⅱ型為淺灰褐色、愈傷組織結構疏松狀,增殖頻率約為63.6%,但不易分化出芽(圖2b)。Ⅲ型愈傷組織較白,稍帶綠色或者粉色,結構致密、質地堅硬,其表面成球狀或瘤狀(圖2c),該類型的愈傷組織生理狀態(tài)好,增殖頻率較高(90.8%),容易分化出不定芽和微球莖;部分芽直接在愈傷組織上發(fā)生,有的則通過擬球莖(其形態(tài)與魔芋田間球莖相似)發(fā)生,后者長成的植株較健壯。

表3 繼代培養(yǎng)3次后魔芋愈傷組織類型

2.4 魔芋微球莖的形成

微球莖誘導情況見圖3,將獲得的Ⅲ型愈傷組織轉入含有5%蔗糖的微球莖誘導培養(yǎng)基后,經過4周培養(yǎng),愈傷組織開始形成微球莖,繼續(xù)培養(yǎng)至第8周可見大量生長良好的微球莖,該微球莖表皮淺褐色,帶大量芽點,1~2cm大小。可見,5%蔗糖有利于促進微球莖的形成。

3 討 論

魔芋在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一般需要經歷2個過程,即愈傷組織誘導階段和分化培養(yǎng)階段。研究表明,分裂素6-BA與生長素NAA配合使用對魔芋愈傷組織誘導與分化具有明顯促進作用[10-11]。本試驗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該結論,不同濃度配比的6-BA與NAA可不同程度地誘導愈傷組織的發(fā)生。在誘導過程中,外植體的類型與愈傷組織的誘導率、顏色、質地具有密切聯(lián)系。莊承紀[10]與謝慶華[12-13]等認為,根狀莖是魔芋誘導愈傷組織的最佳外植體,而本研究結果發(fā)現,以葉柄為外植體其愈傷組織誘導效果均高于其他器官,包括根狀莖。

圖2 花魔芋愈傷組織的3種類型

圖3 魔芋微球莖

魔芋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器官發(fā)生途徑主要包括:外植體—愈傷組織—不定芽—生根成苗;外植體—愈傷組織—生根長芽成苗;外植體—愈傷組織—胚狀體成苗以及外植體—愈傷組織—小塊莖—成苗等[11,14]。由此可見,愈傷組織的狀態(tài)對器官分化具有重要影響。Hu等認為,魔芋愈傷組織可形成3種不同類型,這3種類型愈傷組織在不同的培養(yǎng)條件下還可以相互轉變[15]。本試驗結果同樣獲得3種愈傷類型,即半透明Ⅰ型,淺灰褐色、愈傷組織結構疏松狀的Ⅱ型,以及稍帶綠色或者粉色,結構致密、質地堅硬的Ⅲ型愈傷組織。Ⅲ型的愈傷組織生理狀態(tài)好,增殖頻率較高,容易分化出不定芽和微球莖。但在培養(yǎng)過程中未發(fā)現相互轉化現象,Ⅰ型愈傷在繼代過程中出現褐化現象并死亡。同時試驗表明,北川花魔芋器官發(fā)生途徑主要為外植體—愈傷組織—不定芽—生根成苗和植體—愈傷組織—小塊莖—成苗2種途徑,后者中的小塊莖即擬球莖,它具有與田間魔芋相同的繁殖方式,獨立培養(yǎng)可以產生很多新的小球莖,實現了“器官-器官”的繁殖方式。擬球莖是一種微型變態(tài)繁殖器官,具有體積小、可貯運、易長苗、易生根等優(yōu)點,在魔芋種芋繁殖中有望代替試管苗。

北川花魔芋的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雖然成功誘導了具有分化能力的愈傷組織以及微球莖,但仍存在很多的問題,如魔芋微球莖誘導率的提高、繁殖過程中病毒、病源菌的脫病率等,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1]趙培城,張晶晶,周緒霞,等.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J].核農學報,2015,29(1):101-105.

[2]Zhang Y Q,Xie B J,Gan X.Advance in the applications of konjac glucomannan and its derivative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5,60(1):27-31.

[3]馬俊,齊穎.魔芋的功能及應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6,12(5):48-49.

[4]覃淑君,陶詩順,孫建明.四川盆周北部花魔芋資源生育特性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5,20(1):56-59.

[5]陳磊,廖甜甜,郭政宏,等.軟腐病基因在花魔芋塊莖組織中特異表達的研究[J].分子植 物育種,2014,12(6):1 230-1 234.

[6]張云峰,謝慶華,嚴勝柒,等.魔芋試管微球莖成熟度對其儲藏及萌發(fā)率的影響[J].種子,2006,25(7):13-15.

[7]刁英,沈遠明,瞿楨,等.珠芽魔芋的引種及馴化栽培技術研究[J].種子,2008,27(10):78-81.

[8]牛義,張盛林,王志敏,等.中國魔芋資源的研究與利用[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5):634-638.

[9]胡建斌.魔芋離體形態(tài)發(fā)生機制及其繁殖技術[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

[10]莊承紀,周建葵.魔芋屬植物愈傷組織的誘導和再生植株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7,9(3):339-347.

[11]黃遠新,何鳳發(fā),張盛林.魔芋組織培養(yǎng)與快繁技術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5(4):309-312.

[12]謝慶華,吳毅歆,謝世清,等.花魔芋不同外植體分化及生根條件研究[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19(6):696-699.

[13]謝慶華,張云峰,嚴勝柒,等.不同外植體誘導魔芋微球莖的比較研究[J].云南農業(yè)學報,2005,20(3):350-355.

[14]黃丹鳳,劉佩英.魔芋組織快繁技術的應用研究[J].上海農學院學報,1991,9(2):162-164.

[15]Hu J B,Liu J,Yan H B,et al.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morphogenesis in Petiole derived callus of 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in vitro[J].Plant Cell Rep,2005,24(11):642-648.

猜你喜歡
根狀莖球莖北川
菊花根狀莖發(fā)育的轉錄組分析
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狀莖發(fā)育調控機理研究進展
側芽數對西紅花球莖產量與開花的影響
畬藥銅絲藤植物根和根狀莖部位對實驗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外源激素及浸泡條件對青天葵球莖休眠破除率的影響
北川的味道(四題)
劍南文學(2016年15期)2016-08-22 03:17:06
良種荸薺“菲律賓大球莖”的高產栽培
西寧市北川河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探索
中國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2
北川讓夢想飛得更高
西紅花球莖大小與開花率及花絲產量的關系
清丰县| 灵璧县| 星座| 苏尼特左旗| 商河县| 光泽县| 阿瓦提县| 巴中市| 彰化市| 平顶山市| 抚宁县| 龙游县| 崇左市| 临潭县| 德化县| 绥江县| 太仆寺旗| 西华县| 宾阳县| 洛浦县| 肇州县| 西藏| 新源县| 于田县| 大名县| 嘉黎县| 隆德县| 巴塘县| 旬邑县| 鹰潭市| 清水县| 巴南区| 临海市| 彰化县| 灵石县| 息烽县| 彩票| 灵武市| 夏津县| 方城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