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豬
千萬別把云南東川當成順便游玩的一站,想飽覽這片紅土的赤色波瀾,就得在各村莊輾轉(zhuǎn),在蜿蜒山路上步行,在清晨黃昏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是有些艱辛,美景得來不易。
汽車行駛在紅綠之間的公路上
田地里收割后的農(nóng)作物擺放整齊
冬日追“紅”路
如果對大自然濃烈飽和的色彩有興趣,去云南東川看紅土地就對了。從昆明驅(qū)車向北200多公里,大巴平穩(wěn)行進,我抱著平板看劇看得昏天黑地。幾小時后,景色開始變化,車窗把隱約紅綠相間的景色分隔開,像山野里的小畫。
大巴進入東川后開始顛簸,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紅土地,甚至不在城鎮(zhèn)邊緣,就在鄉(xiāng)村。土地已經(jīng)開始變紅,群居特性使得低矮房屋建筑和人一樣,擠擠挨挨簇擁著,以村落形式不規(guī)則分布在廣闊坡地間。村落周圍是大片菜地和農(nóng)田,有些已經(jīng)收割,裸露出紅土,異常奪目;沒收割的農(nóng)作物,顏色明顯不同,交錯其中;田壟又把山體上的土地規(guī)則切割開來,像一塊精心拼接、審美獨特的紅色巨型掛毯,鋪展微垂下來。
昆明周邊城市天氣一向很好,重霾是什么,這兒的人體會不到,明媚的陽光在東川是家常便飯。天很藍,空氣清朗通透,紅土地色彩在陽光下愈發(fā)飽和。我們的車在山道上崎嶇而行,奔向下榻的山居酒店。顧名思義,酒店隱匿于一個清幽的山坳。第一眼看到它,再走近它,足足用了20分鐘。山居酒店主體建筑分上下兩層。一條小河貫穿酒店,院里一株玉蘭花開的正好。一層堂屋門口的對聯(lián)意味深長“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隱約記得在安徽西遞村曾看過類似的對聯(lián),多少有些親切。
傍晚追“紅” 光線轉(zhuǎn)瞬即逝
夕陽會讓一切東西變溫柔,但山間的光線又轉(zhuǎn)瞬即逝。導游小吳帶我們在鄉(xiāng)間土路上七拐八繞,最后來到一處視野開闊幾近無人的“非常規(guī)”觀景點。借助山腰的一點海拔,能俯瞰一大片紅土地的壯闊全景:房屋、田地、樹木層層遞進鋪陳開來,土地的紅色極具沖擊力,田地里收割后的農(nóng)作物擺放整齊,一條大路穿過村莊,是與外界連通的紐帶。我駐足看了一會兒,談不上車水馬龍,但也總有車輛出入,說明村莊與外界血脈相通。在山坡上人為創(chuàng)造平地,居住農(nóng)耕,繁衍生息,東川紅土地上,人們的生活方式看上去和先秦時期古老巴人別無二致。
低矮的房屋建筑擠擠挨挨地簇擁著
山里看夕陽不比水邊,山頭一旦擋住太陽,即使天光大亮,也意味著當天的日落美景完全結(jié)束。從俯瞰全景的地方離開前往螺螄灣看日落,我?guī)缀踉谏降郎闲∨芷饋?。即使如此,抵達螺獅灣的常規(guī)觀景臺時,也僅有一個小山頭殘留著一束微光。旁邊見慣此景的一位當?shù)厮緳C,邊吃碳烤土豆邊指導我,那個山頭還有光,你看那邊的樹,叫金雞獨立。大概是烤土豆夾了太多辣椒,又非常燙,司機說話時,嘴里呼哧呼哧噴著熱氣。他看我遲遲不舉相機,明顯有點著急,催促我,你快拍呀,太陽馬上就沒了??晌覜]辦法把那棵樹和金雞聯(lián)系起來,守到光線完全消失,悻悻離開。
寒天看日冷,上帝光彌補
東川緊挨昆明,是春城的一部分,然而這里山間露大,早晚依舊寒冷。在“彩云之南”,想和彩云“約會”一次,應該并不為過吧。6點多出門看日出拍朝霞,等待的地方在一個風口。冷風勁吹,從我身體里穿過,十幾分鐘后就透心涼。眼看天光大亮,太陽還沒半點出來的意思,有限的經(jīng)驗告訴我,今天的日出可能拍不到。
于是我躥到路基下的田埂里,試圖躲過寒風,繼續(xù)等待。但是失敗了。田埂里風更大,把我頭發(fā)吹的高聳直立。風越來越大,太陽不見蹤影,我心急如焚。想起青春期那會兒等待高年級的男神,也不過如此吧。
紅土地很美,但和其他許多地方一樣,看日出仍舊需要一點運氣。用相機和隨身攜帶的聯(lián)想YOGA平板哆嗦著拍了些照片,我放棄了等待。跑回車里,因為暖和,人也變得從容,反而有了不同的視角。大風撫過山谷,霧氣快速移動,山坡上的村莊和農(nóng)田時而被薄霧遮住,時而完全露出,似柔紗舞動若隱若現(xiàn),煞是好看。于是又從容不迫地拍了許多。景色好,沒風,更好。
幸運降臨在最后一處觀景臺。上帝光穿透厚厚云層,投射在色彩濃烈的紅色坡地上。幾棵東川特有的白色油菜花恰巧入鏡,是很好的拍攝前景,遠處S形的公路也有韻味。一位身著當?shù)胤椀?0歲阿媽讓我們在木棚里烤火,雖然也賣碳烤土豆,但也不強行推銷。溫暖和淳樸制造了愉悅的交流氛圍,我對東川的印象因此更好了幾分。
日出后的早飯時間,大家爭搶著喝了幾大盆粥,吃下兩盆熱湯面。期間沒什么人說話,也沒人玩手機,只是低頭吃飯,這場景真是久違,可能和寒風導致的熱量散失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