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蕾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過程中經過艱辛探索和總結,從而確立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并在同各種錯誤的艱難斗爭中始終堅持,在執(zhí)政考驗的成功應對中不斷鞏固,是歷史的基本經驗和必然結論,是人民軍隊的立軍之本、強軍之道和制勝之源,更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回顧黨創(chuàng)建并不斷完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正確領導人民軍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光輝歷程,對于我們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在人民軍隊創(chuàng)建的艱辛探索中逐漸形成。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萌芽于大革命時期。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和幫助下,孫中山參照蘇俄以黨治軍的軍制,積極建立了一支革命軍隊。這是中國軍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許多共產黨人參與了這一嶄新軍事制度的創(chuàng)設,就此拉開了探索黨領導軍隊的新型軍事領導制度的序幕。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工作領導機構也隨即陸續(xù)建立。1924年冬,黨內最早的軍事工作部門——中共兩廣區(qū)委軍事委員會在廣州成立。1925年10月,黨的四屆二次擴大會議通過《組織問題議決案》,決定“中央之下應有職工運動農民運動及軍事運動委員會”。這標志著中共中央開始設立專門的軍事工作機構。不少省區(qū)也相繼建立黨的軍事委員會或設軍事特派員。此后雖然中央軍事組織機構名稱和駐扎地點幾經變更,但其始終積極推動著全黨軍事工作的發(fā)展。
在長達十年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烽火中,黨對軍隊領導的制度得以逐步創(chuàng)立。其中最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就是南昌起義、三灣改編和古田會議。在大革命失敗的關鍵時刻,南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開啟了黨獨立領導人民軍隊的新篇章。起義軍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作為最高領導機關,各軍、師設軍委、師委,各團設支部、分支部及小組。起義部隊還設立了總政治部,各軍、師設黨代表和政治部,團、營、連設政治指導員。前委明確提出,起義軍中“黨的組織是一切組織的根源”,“黨的作用高于一切”,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黨在部隊中的領導地位。但此時黨對如何領導軍隊還處于摸索階段,存在著諸多嚴重缺陷,因此“完全沒有抓住士兵,即在葉挺部也還是每團只有一個支部,故經不起嚴重的考驗”。同期舉行的秋收起義不僅首次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還在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途中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班排建立黨小組的制度性創(chuàng)設,改變了以往國民革命軍中官兵人人皆為黨員的做法,嚴格按黨章要求吸收先進的戰(zhàn)斗兵入黨,這就使人民軍隊從連隊開始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士兵委員會的設立更是充分發(fā)揚了黨內、軍內的民主,建立了新型的官兵關系,便于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由此即形成了黨對軍隊領導最基本的制度框架,奠定了最基本的組織基礎。1928年4月,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暴動的農民武裝相繼到達井岡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隨即成立。紅4軍前委在這支人民軍隊的軍、團、營、連各級都建立了黨的組織,使黨對軍隊的領導更加制度化、規(guī)范化。此后的古田會議在積極回應軍隊內部關于建軍原則問題的激烈爭論中,第一次以黨的決議的形式充分肯定了自三灣改編以來毛澤東的一貫建軍主張,把黨對軍隊領導這一新的軍事領導制度理論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使之成為我們軍隊的根本制度。
在此進程中,“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科學概念也逐漸醞釀提出。早在1929年,毛澤東曾在信中評價李文林領導的東固革命根據地:“他們是絕對的黨領導。” 1931年7月,朱德在《怎樣創(chuàng)造鐵的紅軍》一文中提出,紅軍要“無條件地在共產黨領導之下”。1932年1月19日,時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在《總政關于紅軍中支部工作的一封信》中也指出:“提高并鞏固黨在紅軍中的絕對領導……是目前紅軍中黨的最中心任務?!逼浜螅t軍總政治部在同年9月21日《關于紅軍中黨的工作的訓令》和10月27日《關于粉碎敵人四次圍剿政治工作的訓令》中,一致要求保證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進一步促進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觀念成為官兵堅定的自覺信仰。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也是中共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確立以及實現(xiàn)黨對軍隊高度集權領導的關鍵時期。在大革命失敗的血泊中覺醒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認識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于是有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進入了創(chuàng)造紅軍的新時期”。為加強黨對起義部隊的領導,中共中央在1928年先后指出:“蘇維埃軍委為軍事最高指揮機關,應由得力同志組織之。同時即為黨的軍委?!?“中國共產黨的一切軍事工作都應集中于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部?!贝撕?,周恩來在黨的六大軍事報告中也明確:“軍事指導集中應成有系統(tǒng)的原則,所謂集中指導,非集中到個人而是集體指導?!痹谶@一軍事工作的領導原則和軍事機構的設置原則指導下,紅軍統(tǒng)率機關和政治工作系統(tǒng)逐步建立健全。1930年2月12日,中央軍事部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合并為直屬中央政治局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并規(guī)定,“各地已組織的正式紅軍,一切指揮權完全統(tǒng)一于中央軍委”。至此,中央軍委成為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此后,為便于直接指揮紅軍作戰(zhàn),曾設立中共蘇區(qū)中央局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中央蘇區(qū)宣告成立,其“既是中共中央的軍事領導機構,又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軍事領導機構,是中國工農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并直接管理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的組織、給養(yǎng)、教育和訓練”。軍事領導機構的科學設置及功能定位確保了分散的紅軍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也為黨在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提供了組織制度保證。
(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在同各種錯誤的艱難斗爭中始終堅持。首先,在黨、軍隊和個人三者的關系上強調了“黨指揮槍”和“共產黨員決不能爭個人兵權”的原則。這一原則最初是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講話中針對長征途中張國燾的分裂行為提出來的?!肮伯a黨員不爭個人兵權(決不能爭,再也不要學張國燾),但要爭黨的兵權,要爭人民的兵權?!薄拔覀兊脑瓌t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在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之后,為克服軍隊中的新、舊軍閥主義傾向,防止和杜絕既換“帽徽”又換“軍心”的危險發(fā)生,黨在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了黨對軍隊領導的制度建設。1937年5月17日,黨的蘇區(qū)代表會議決定在“軍師及獨立行動之單位組織軍政委員會,這是黨的組織,它指導軍隊的全部政治和軍事工作,并向黨中央負責”。1941年2月7日,正式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guī)定“軍、師、團及縱隊、支隊、軍區(qū)、分區(qū)等級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每級的集體領導機關”。軍政委員會作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帶有黨委性質的過渡性的黨組織,保證了黨對部隊重大問題的集體領導。為適應解放戰(zhàn)爭中大兵團作戰(zhàn)的需要和加強黨中央對軍隊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黨的七大進一步決定要“根據古田會議的原則,組織軍隊中的各級黨的委員會,以避免軍隊中單個首長制所產生的一些缺點”。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個黨的委員會條例,決定恢復黨委制。隨后毛澤東又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于健全黨委制》的決定,并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總結出黨委會工作方法十二條,使得黨委制逐步恢復和健全,有力地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部隊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的指揮。黨的軍事領導體制在解放戰(zhàn)爭的實踐中也進一步完善,中央軍委作為最高軍事領率機關,領導軍事建設、統(tǒng)率武裝力量、開展武裝斗爭,成功地指揮了無數(shù)次重大戰(zhàn)役和戰(zhàn)斗。
其次,在黨對軍隊的領導方式上堅持了集體領導的原則。這方面的斗爭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中央蘇區(qū)時期同王明“左”傾錯誤的斗爭。1930年11月,“左”傾錯誤影響下的中共中央雖然在歷史上第一次用條例的形式規(guī)定了黨對軍隊領導的原則,但條例中的部分內容不適當?shù)卣瞻崽K聯(lián)紅軍條例,擴大了政治委員的個人權力。隨后的贛南會議又賦予政治委員“最后決定權”。寧都會議更是決定以政治委員的個人領導取代紅軍中的黨委制,剛剛建立起來的黨委制被中斷。直到遵義會議后,黨對紅軍的集體領導制度才在黨中央和各戰(zhàn)略區(qū)、各戰(zhàn)役集團的最高領導機構逐漸得到恢復。第二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針對在學習蘇聯(lián)經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主張學習蘇聯(lián)軍隊“一長制”的模糊認識,全國軍事系統(tǒng)黨的高級干部會議重申了決不“另起爐灶”的堅定立場,明確了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根據會議精神,黨中央、中央軍委還先后頒布了《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條例》、我軍第一部《政工條例》等文件,用法規(guī)的形式確定了黨對軍隊集體領導的原則,進一步統(tǒng)一了全軍的思想認識。
最后,在我黨我軍和友黨友軍的關系上,提出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獨立、單一領導的原則。隨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我黨我軍與國民黨及其軍隊的關系從敵對關系轉變?yōu)橛腰h友軍關系。在這種形勢下,面對外部國民黨爭奪軍隊領導權的斗爭,以及黨內出現(xiàn)的以王明為代表的迎合國民黨主張的右傾投降主義,中共中央在《關于紅軍中黨及政治機關在新階段的組織的決定》中明確要求,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紅軍的“單一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前敵總指揮彭德懷在《關于紅軍改編的意義和今后的工作》報告中也指出,紅軍改編后仍“要保障共產黨的單一領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在紅軍改編的命令中更強調“要保證紅軍改編后成為共產黨的黨軍”。1937年9月,中共中央在《關于共產黨參加政府問題的決定草案》中強調,“在原有紅軍中及一切游擊隊中,共產黨絕對獨立領導之保持,是完全必要的,共產黨員不許可在這個問題上發(fā)生任何原則上的動搖”。黨還拒絕了國民黨派人到八路軍中的要求,恢復了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員制度和政治部名稱,并以獨立自主的方針抵制并糾正了“一切服從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切經過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箲?zhàn)勝利后,毛澤東又要求:“人民的武裝,一支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痹俅畏鬯榱藝顸h蔣介石吞并人民軍隊的圖謀。
(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在執(zhí)政考驗的成功應對中不斷鞏固。新中國成立后,我軍適應形勢任務的變化,在應對各種挑戰(zhàn)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了黨指揮槍的思想自覺,不斷鞏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成為一支聽黨話、跟黨走、永遠忠于黨、具有鮮明黨性特色的人民軍隊。
“文革”期間,正是由于堅持聽黨指揮,人民軍隊既沒有被外部的敵人所打到,也沒有被內部的野心家所分裂,始終保持了高度穩(wěn)定和集中統(tǒng)一?!拔母铩苯Y束后,政治工作全面撥亂反正,恢復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為新形勢下堅持黨指揮槍指明了方向。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日益尖銳復雜,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立足時代發(fā)展的基礎上,科學概括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性質,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這一概括從軍隊與黨、與人民、與國家的關系上對軍隊作出了明確的政治定位,突出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礎性、決定性的地位和作用。江澤民也突出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政治工作要解決好“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以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新論斷。胡錦濤把我軍軍魂與使命統(tǒng)一起來,明確指出,軍隊要“為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主席從國家和軍隊建設全局出發(fā),突出強調必須牢牢抓住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這是政治建軍在新形勢下的新體現(xiàn)、新要求,進一步豐富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時代內涵和實踐意義。
在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黨還將武裝力量的領導和建設納入國家制度體系,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建軍原則上升為國家意志,使之成為符合我國國體政體要求的基本軍事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將軍事領導機構正式納入國家的政權系統(tǒng)。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統(tǒng)率全國武裝力量,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軍事決策機構”。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四部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這一設置既能體現(xiàn)和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和指揮權,又能通過國家政權的力量加強軍隊和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便于有效應對突發(fā)情況。進入新世紀以來,黨進一步推動依法治國和依法治軍,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提供了最有力的法理基礎和法律依據。與此同時,這一原則和制度還貫穿到《共同條令》《政工條例》《軍隊基層建設綱要》以及黨委、黨支部工作條例等一系列軍隊法律法規(guī)中,成為軍隊一切行動的根本遵循,進一步完善了黨對軍隊領導的基本制度,為我軍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任偉民】不同的歷史傳統(tǒng)和經濟、政治、文化背景必然產生不同的國情,不同國情決定了國家各自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政黨對軍隊的不同領導和掌控方式,即是不同的歷史和政治文化在政黨與軍隊關系模式上的不同反映。我們實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這是中國近現(xiàn)代軍事領導制度的一場歷史性變革,是唯一符合中國歷史與現(xiàn)實國情軍情的最佳選擇,是我軍最根本的政治優(yōu)勢。
(一)實行政黨領導軍隊是中國近代軍隊領導制度演變的必然結果。軍隊從來都是統(tǒng)治階級實現(xiàn)階級統(tǒng)治和推行內外政策的工具,是國家機器的重要支柱,因而具有十分強烈的階級性。因此,自從產生國家和軍隊以來,就存在著統(tǒng)治階級如何領導和掌握軍隊的問題。
1911年,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策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隨著封建帝制的破滅,既有的“皇權至上”的軍事領導制度相應地宣告終結,如何對待和處理軍隊問題便成為革命后革命黨人必須慎重思考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主革命領導者的政治設計,就是要在中國建立歐美式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所以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同時,也試圖借鑒西方的軍事領導制度。1912年1月,臨時參議院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法大綱》規(guī)定,國家實行總統(tǒng)內閣制,“臨時大總統(tǒng)有統(tǒng)率海陸軍之權”。強調“擁護民國”乃民國軍人的天職。孫中山也想利用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機會牢牢把住軍權,遂表示:“本總統(tǒng)就任后,首謀統(tǒng)一軍隊”。在他的提議下,黃興擔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隨后組建了陸軍部和海軍部。這實質上就是模仿了美國的軍事領導制度。但是歷史事實證明,由于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性、制度的頑固性,加上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徹底性,孫中山、宋教仁等資產階級革命家設想的仿照歐美模式建黨、立國、治軍的道路,在近代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面前是根本行不通的。
不斷奮斗卻屢遭挫折的孫中山最后認識到,把軍權交給個人是根本靠不住的,必須要建立革命黨自己能夠領導和指揮的軍隊,必須在軍隊內部建立起能夠掌握軍隊的一套制度和方法。于是,孫中山決定實行聯(lián)俄聯(lián)共的政策,在改組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的同時,借鑒蘇聯(lián)的以黨治軍的領導制度,整頓和重建革命軍隊,推行的措施有:設置隸屬于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軍事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內設政治部,負責開展軍隊的政治訓練和宣傳鼓動,在部隊中設立黨代表等。黨代表制度最早是在1924年6月成立黃埔軍校時設立的,其后逐步推行于國民革命軍各部隊。由于國民黨將領注重抓軍權,對只具政治象征意義的黨代表制度并不重視,因而具體執(zhí)行者多為國共合作下的共產黨人。共產黨人在黃埔軍校和革命軍中負責開展的政治工作,為我黨后來領導創(chuàng)建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軍隊創(chuàng)設政治工作,這是中國近代以來軍隊領導制度上的重大創(chuàng)新,這就開始形成了軍隊黨化的格局,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軍隊成為實現(xiàn)黨的主義的工具,給國民革命軍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這對于鞏固廣東革命政權,保證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促進大革命高潮的到來,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1937年10月,毛澤東與來訪的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對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革命軍的政治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國民黨的軍隊本來是有大體上相同于今日的八路軍的精神的”,“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然而,這種“以黨領軍”的新式制度并沒有在國民黨中延續(xù)下去。
實踐證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領導制度不適用于中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中,隨著革命領導權由資產階級政黨向無產階級政黨的轉移,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建立革命武裝,并從制度上確立其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既是適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要求,又是中國近代以來軍事領導制度演變的必然結果。
(二)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政治保證。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實現(xiàn)了軍隊領導權由個人掌控向工人階級政黨組織掌握的質的轉換,從根本上確保了我軍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和制度的確立,實現(xiàn)了軍隊由個人掌控向政治組織掌握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國軍隊領導制度的重大轉折,是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標志。新型人民軍隊與舊軍隊相比,其根本區(qū)別既不是在成分上,也不是在武器裝備上,而是在于由什么樣的思想理論來武裝部隊、由誰來領導的問題。這一帶根本性的問題即便在紅4軍內部一度也產生爭議,直到古田會議才達成了思想認識上的統(tǒng)一。同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真正實現(xiàn),使“軍隊性質無產階級化”,才能完全摧毀原來舊軍隊賴以存在的封建基礎,無產階級才能以其階級和思想的先進性來改造部隊,將一支以舊軍隊為基礎、以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為主要成份的武裝力量建設成為真正無產階級性質的人民軍隊。
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建立了工人階級政黨掌握軍隊的內部機制,從根本制度上有效防止了任何野心家陰謀家篡奪軍權的圖謀。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使各級組織成為部隊團結與領導的堅強政治核心,保證了部隊的高度集中統(tǒng)一。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通過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不斷為部隊建設輸入新的活力,為履行好軍隊的使命任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可靠的政治保證。
習近平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政治工作實質上是黨領導和掌握軍隊的工作。在舊軍隊中,由于對軍隊的控制是一種外在的強制力量,因此,對部隊控制和部隊戰(zhàn)斗力的提升始終是矛盾的。對部隊控制得越緊,方式越多,往往部隊的戰(zhàn)斗力就越弱。我軍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通過政治工作把對部隊的掌握與戰(zhàn)斗力的提高內在地有機地結合起來,為部隊戰(zhàn)斗力的提高輸入了新的機制。
(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構建了中國特色的新型黨軍關系模式。放眼世界,所有實行政黨政治的國家,執(zhí)政黨在處理與軍隊的關系上不外乎兩種方式,一種是間接控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多采取這種方式;另一種是直接領導,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采用這種方式。顯然,中國選擇了一種與西方主要國家執(zhí)政黨領導和掌控軍隊不同的方式。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針對中國實行政黨直接領導和掌控軍隊的制度肆意攻擊和污蔑。從現(xiàn)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運行機制來看,西方國家在處理政黨與軍隊的關系上有他們自己的規(guī)則,這就是西方政治家和理論界大肆鼓吹的所謂“軍隊國家化”“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但是,通過對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深入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西方國家執(zhí)政黨不領導和掌控軍隊,并不符合客觀事實。以美國為例,美國實行的是典型的“總統(tǒng)內閣制”。美國的兩大政黨民主黨與共和黨,只要誰在總統(tǒng)大選中獲勝,誰就是執(zhí)政黨,就可以上臺執(zhí)政。根據美國憲法,當選總統(tǒng)兼任國家武裝部隊總司令,是全軍的最高統(tǒng)帥。按照美國的軍事體制,美軍的領導和指揮由兩條線構成:一條屬于行政領導體系,另一條線是作戰(zhàn)指揮體系。從這兩條線,可清晰地看到,無論是美軍的領導體系還是作戰(zhàn)指揮體系,最高的領導權和最后的決策權都掌握在總統(tǒng)和國防部長手中,國防部長是由總統(tǒng)任命的最高級別的文官之一,一般與總統(tǒng)同屬一個政黨,加上執(zhí)政黨在國會的黨團成員的支持配合,足以保證執(zhí)政黨的意志和決策在軍隊的實行。德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實行的是議會內閣制,政黨只要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就成為執(zhí)政黨,他們推舉的候選人就是總理(首相),最后組成以總理(首相)為核心的內閣,是國家軍權的實際掌控者。以英國為例,憲法規(guī)定國王是世襲的武裝部隊總司令,統(tǒng)帥全國的武裝力量,但在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統(tǒng)而不治,軍政大權統(tǒng)由內閣掌握,有關軍事的重大決策都由內閣作出,國王只是象征性地履行一下簽字手續(xù)。在國王和內閣之間的中間人就是首相,作為兼有執(zhí)政黨的核心人物和政府首腦雙重身分的首相,是實際上的國家權力的行使者,只有他有權任命國防國務大臣,籍以掌握包括軍事問題在內的最高決策權和對軍隊的指揮權,因此,英國的實際軍權操控在首相的手中。這樣,首相代表的執(zhí)政黨就完全擁有了領導和指揮國家軍事力量的權力。這樣看來,西方國家無論是“總統(tǒng)內閣制”還是“議會內閣制”,總統(tǒng)或總理(首相)都擁有軍事問題的決策權和對軍隊的領導與指揮權,這就在事實上賦予了執(zhí)政黨對軍隊的控制權。因為政黨一旦成為執(zhí)政黨,就掌握了國家公共權力,雖然他們不是以政黨組織的名義來掌管和指揮武裝力量,但是法律賦予執(zhí)政黨的代表以國家元首或最高行政長官的身份來領導和指揮軍隊,決定軍隊高級指揮人員的人事任命,實質上就是執(zhí)政黨在影響和操控軍隊。由此可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執(zhí)政黨并非不領導、不掌握軍隊,他們走的是間接控制的路線,而且在多黨輪流執(zhí)政的政治體制下,政黨“輪流坐莊”來領導和控制軍隊。所以說,西方國家的政黨不直接領導軍隊的表象根本掩蓋不了政黨間接控制軍隊的事實。
與西方國家黨軍關系不同,當代中國實行的是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黨指揮槍”的原則,走的是執(zhí)政黨直接領導與掌控軍隊的一元路線。這種控制方式來源于黨直接締造軍隊的客觀歷史,奠基于黨領導軍隊通過武裝斗爭取得全國政權的革命過程,凝固于黨領導軍隊捍衛(wèi)和維護共和國政權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實踐之中。這一原則主要通過一系列制度來加以保障和實行,這些制度以黨的組織、政治干部和政治機關三種形式同軍事組織相對應,構成了黨領導與掌控軍隊的完整系統(tǒng),從而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實現(xiàn)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中國與西方國家執(zhí)政黨控制軍隊的方式之所以截然不同,是因為中西方國家在歷史、文化、政治傳統(tǒng)和法律制度等各個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蘊涵著十分復雜的因素。單從政黨獲取執(zhí)政地位的本源來看,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政黨獲得執(zhí)政地位的途徑各不相同。對這些途徑略作概括,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建國途徑、合法途徑和非常途徑。所謂建國途徑是指在部分發(fā)展中國家,政黨執(zhí)政地位的獲得與建國過程同步,這主要表現(xiàn)為一些原殖民地國家的民族主義政黨,為了實現(xiàn)民族獨立與解放,領導各自國家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從而執(zhí)掌國家政權的歷程。所謂合法途徑也叫體制內途徑,是指在現(xiàn)有國體、政體不變的情況下,政黨遵循已有的憲法、法律和政治規(guī)則,通過平等競爭來獲得執(zhí)政地位,成為執(zhí)政黨。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資產階級政黨通常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執(zhí)政的,它的基本特點,就是國家和法律在先,政黨執(zhí)政在后。也就是說,在政黨執(zhí)政之前,或者政黨組織出現(xiàn)之前或形成過程中,就已經有了國體和政體的基本形式,而政黨是在這種形式的規(guī)范下生長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在政黨與國家法律的關系上,政黨必須按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來行使公共權力,任何政黨都不能作為整體對政權起指導作用,相應地,執(zhí)政黨與軍隊之間也不允許發(fā)生直接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在通過合法途徑取得執(zhí)政地位的情況下,政黨必須贏得競選才能上臺執(zhí)政,在獲得并控制整個國家政權的同時,間接地掌握和控制了軍隊,從而確保了國家武裝力量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利益服務。所謂非常途徑也叫體制外途徑, 是指政黨不承認既有政治體制,甚至不承認既有的基本政治制度,他們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制度。這樣的政黨往往為統(tǒng)治階級所不容,他們不僅沒有合法的講臺,也沒有平等競爭的條件,甚至還會受到統(tǒng)治者的武力鎮(zhèn)壓,因此,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往往需要通過極端的、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獲得。在這種情況下,政黨充當了被壓迫民眾的領導者,同時建立并擁有本黨直接領導和掌握的軍事力量。其特點是政黨憑借自己的政治號召力,影響和吸引廣大的被壓迫民眾團結在自己的旗幟下,用武裝斗爭的方式推翻舊的社會制度和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政權。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屬于此種類型。由此產生的政黨和國家的邏輯關系是:先有政黨,后有新生的國家政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民主政治。這種情況表現(xiàn)在政黨與軍隊關系上,軍隊一開始就是政黨創(chuàng)建新的國家政權和民主制度的重要工具,并且軍隊自始至終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也無論黨是否已經建立或掌握政權。所以說,中國實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黨從革命到執(zhí)政的漫長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聽黨指揮遂成為人民軍隊的一大優(yōu)良傳統(tǒng)。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經走過95年的光輝歷程,但是黨所要追求的遠不只是掌權,而是要領導人民不斷進行社會改造,從而實現(xiàn)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軍隊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支柱,毫無疑問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戰(zhàn)略力量。因此,人民軍隊必須始終自覺地接受黨的絕對領導,才能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提供根本的力量保證。
【時 剛】當前,我們黨正領導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軍建設所處的時代背景、歷史方位、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強調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對實現(xiàn)強軍目標、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具有至關重大的意義。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才能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團結凝聚全軍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確保實現(xiàn)強軍夢。
(一)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興軍之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也是我軍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保證。它是在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偉大斗爭中創(chuàng)立形成的建軍原則,是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實現(xiàn)執(zhí)政使命的重要保證,也是我軍實現(xiàn)強軍打贏的根本所在。
聽黨指揮,強軍興軍才有方向。人民軍隊是黨的執(zhí)政基礎,必須完全無條件地置于黨的領導下,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對黨絕對忠誠,毫不動搖地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揮。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領導。我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和指揮的新型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唯一宗旨,也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黨和軍隊在性質宗旨上的內在高度一致性,決定了我軍必須要在價值追求上堅定執(zhí)著,始終把黨和人民的需要作為奮斗目標。我軍自建軍之日起,就天然地與黨聯(lián)系在一切,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黨為人民群眾謀解放、謀幸福的堅強柱石。新形勢下,只有堅持聽黨指揮的根本原則,才能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才能校準強軍興軍偉大航程的前進方向。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才有力量。習主席指出,八十多年來,我軍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zhàn)斗力,經受住各種考驗,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靠黨的堅強領導。新形勢下,我們要推進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抓好軍事斗爭準備,把戰(zhàn)斗力真正搞上去,仍然要靠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尤其要深刻認識到,唯有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我們才能打贏信息化局部戰(zhàn)爭。歷史和現(xiàn)實充分證明,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關系我軍性質宗旨和戰(zhàn)斗力,關系社會主義前途命運,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我軍必須牢記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振奮革命精神,不斷強化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打仗意識,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聽黨指揮,作風優(yōu)良才有保證。作風是性質宗旨的外在反映。黨和軍隊的作風,從根本上說反映了對待人民群眾的立場和態(tài)度。我軍是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從根本上說來自于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來自于用黨的先進思想、進步精神貫注部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核心內容,是保持人民軍隊優(yōu)良作風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國內外環(huán)境深刻變化,社會利益多元,價值觀念多元,特別是敵對勢力加緊進行思想文化滲透,我軍有效抵制腐蝕、增強免疫力、保持定力尤為重要和緊迫。面對新的考驗,保持我軍的優(yōu)良作風,堅守我們的精神高地,一刻也離不開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也只有堅持這個根本,我們才能“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代傳下去”,不斷發(fā)揚光大,確保血脈永續(xù)、根基永固、優(yōu)勢永存。
(二)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才能切實打牢強軍的思想政治根基。思想根基不牢,靈魂大廈動搖;強軍目標的實現(xiàn),首先要有堅定的思想意志,思想上堅定,政治上、行動上才能堅定。習主席強調,要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首位,作為根本性建設來抓,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思想政治建設是我軍的根本性建設,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
熔鑄軍魂,扎牢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是黨的政治方向、政治意志、政治紀律的根本要求,也是廣大官兵堅定信念、服從大局、嚴守紀律的精神支柱。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明確了黨和軍隊的關系,規(guī)定了堅持黨的領導的唯一性、徹底性和無條件性。堅持這一根本原則,主要包括軍隊必須完全地無條件地置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權威。除中國共產黨及其助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允許其他黨派、社團和任何宗教在軍隊中建立組織開展活動,軍隊一切組織和個人,絕不容許向黨鬧獨立性,也絕不容許任何個人向黨爭奪兵權。黨對軍隊的領導不經過中間環(huán)節(jié),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中央軍委,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未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授權,任何個人不得插手軍隊、更不得擅自調動和指揮軍隊。黨在軍隊設立各級組織,居于統(tǒng)一領導和團結的核心地位。黨對軍隊實施全面領導,在范圍上,涵蓋軍事、政治、后勤、裝備建設等各領域,貫穿于完成各項任務全過程;在內容上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在內的全面領導,其中思想領導是基礎,政治領導是核心,組織領導是保證。這些都深刻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特點和要求,必須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作風,把握核心指向,領悟內涵要義,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堅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
要不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是我們同各種敵對勢力斗爭的一個焦點。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策動“顏色革命”,加緊實施網上“文化冷戰(zhàn)”和“政治轉基因”工程,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其根本目的就是對我軍官兵拔根去魂,企圖把軍隊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這些較量看似不動刀槍、不見硝煙,但實質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斗爭。我們要旗幟鮮明地批駁“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的錯誤觀點。針對當前官兵成分復雜情況必須按照“絕對”兩個字的標準抓好軍魂教育,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官兵,著力學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深扎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子,切實打牢思想道德基礎,有的放矢地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進一步筑牢官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
(三)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最關鍵的是要落實一系列組織制度。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有一整套制度做保證的。黨在執(zhí)政條件下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制度安排,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具體運用,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所決定,與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相符合,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這些制度主要包括: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實行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實行黨委統(tǒng)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實行支部建在連上。這一整套制度,是我們黨在領導人民軍隊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構成了嚴密科學完整的組織領導體系,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黨中央和習主席立足黨情國情軍情,科學把握現(xiàn)代軍隊領導指揮特點和規(guī)律,強調必須“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并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tǒng)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這輪軍隊改革,始終堅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著眼固化強化軍委統(tǒng)一領導,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形成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的格局,不僅適應了現(xiàn)代作戰(zhàn)高效指揮的要求,適應了現(xiàn)代軍隊專業(yè)化建設的需要,而且強化固化了黨中央、中央軍委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這個最高要求。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是領導指揮體制改革的總原則,這既是一種體制調整,更是一種政治設計,體現(xiàn)了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堅持強軍制勝改革取向的統(tǒng)一,目的就是要在新形勢下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軍委高效指揮部隊,確保軍委科學謀劃和加強部隊建設管理。
軍委主席負責制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最高實現(xiàn)形式。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實現(xiàn)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事關黨、國家和軍隊全局。認真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就是要堅持全國武裝力量由軍委主席統(tǒng)一領導和指揮,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由軍委主席決策和決定,中央軍委全面工作由軍委主席主持和負責。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工作機制、督促檢查工作機制、信息服務工作機制,堅持按制度來、按程序走、按規(guī)矩辦。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從頂層實現(xiàn)全軍高度集中統(tǒng)一、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保證,是加強高效決策指揮、確保能打勝仗的關鍵所在,是嚴格高級干部管理、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有力有序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現(xiàn)代軍事力量體系的現(xiàn)實需要,這對于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握軍隊、推進強國強軍事業(yè),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
黨委統(tǒng)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是黨領導軍隊的根本制度,無論時代條件、戰(zhàn)爭形態(tài)、體制編制怎么變化,這一起著“定海神針”作用的制度絕不能削弱。必須認識到,黨委制、雙首長制、政治委員制是一種制度安排,更是一種政治設計。各級黨委要把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作為第一位責任,堅定維護這套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把黨領導軍隊一系列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和完成任務全過程,確保黨指揮槍的原則落地生根。全軍官兵都要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教育、訓練和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置于黨組織的領導和監(jiān)督之下,遵守黨領導軍隊的各項制度規(guī)定,努力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
支部建在連上是黨指揮槍原則落地生根的堅實基礎。支部建在連上,這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重要創(chuàng)舉,是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在基層落實的重要制度。黨支部是基層連隊的核心和靈魂,對連隊全面建設和遂行任務發(fā)揮著政治定向、統(tǒng)一領導、監(jiān)督執(zhí)行等重要作用,能夠確保黨的領導貫徹體現(xiàn)到每個組織成員、每個戰(zhàn)斗節(jié)點,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真正在末端得到落實。事實證明,只有把黨支部建在連上,黨才能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握部隊,我軍之所以始終在黨的絕對領導下行動和戰(zhàn)斗,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有效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很重要的就是黨支部充分發(fā)揮了戰(zhàn)斗堡壘作用。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習主席強調指出,軍委謀全局、抓大事,很關鍵的是要把干部隊伍建設這件關系軍隊建設全局、關系未來戰(zhàn)爭勝負的大事抓好。干部隊伍是軍隊建設的領導骨干力量,是實現(xiàn)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人才保證。選好干部用好干部,直接關系黨在廣大官兵中的影響和威信,關系黨委決策指示的具體貫徹落實。要堅持從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嚴格按照“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軍隊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選拔任用干部,必須有意識地把干部放到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工作崗位培養(yǎng)鍛煉,放到艱苦環(huán)境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摔打磨煉,放到重大政治斗爭第一線經受考驗,使廣大干部政治上更加堅定成熟,使各級黨組織對干部政治素質的了解掌握更加全面準確,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組織基礎更加牢靠穩(wěn)固。加大對干部隊伍尤其是高中級干部管理監(jiān)督的力度,必須強化黨組織管班子、管干部的功能,嚴格落實各項組織制度,筑牢各級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
(四)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最根本的是忠實履行黨賦予的使命任務。習主席指出:“軍隊首先是一個戰(zhàn)斗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強軍目標的核心在于能打仗、打勝仗,這是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也是我軍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聽黨指揮,根本的是堅決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隨著我國由大向強、快速崛起,一些西方國家焦慮感明顯上升,千方百計對我進行牽制和遏制。隨著我國國家利益快速向外擴展和延伸,確保我戰(zhàn)略通道、海外市場和原材料、駐外人員資產安全等海外安全利益日趨緊迫,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任務更加艱巨,因此,軍隊要充分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強化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
軍隊能打仗打勝仗,首要問題是解決好為誰打仗聽誰指揮的問題,在這個根本政治原則上,必須頭腦特別清醒、態(tài)度特別鮮明、行動特別堅決。要圍繞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決落實黨指揮槍的一系列根本制度,確保軍令政令暢通,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只有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我軍才能深刻認識軍隊在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牢記職責使命,樹牢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有效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可靠的安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