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殘余變形對建筑物主要構件內力的影響
□□ 邢鵬(太原華煤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030027)
摘要:采用大型有限元軟件ANSYS,對煤礦沉陷區(qū)擬建建筑物的主要構件進行了內力分析,研究了在地表變形下1層主要構件較無地表變形下內力的相對變化值,得出在地表曲率變形較大的情況下,梁柱的內力相對增加值較大,梁內力增大幅度>100%,柱內力增大幅度>500%。對-1層至3層中內力變化較大的構件進行了分析,殘余變形影響最大的是地下1層和地上1層,其次是地上2層和3層。以期為山西采空區(qū)的充分利用提供一定的設計參考。
關鍵詞:殘余變形;內力;有限元;構件
文章編號:1009-9441(2015)02-0009-03
中圖分類號:TD 325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Using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ternal force of main components of proposed buildings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Under the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1 layer main component without the values of relative change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surface deform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urface curvature deformation,internal force of beam column adds value relatively large,beam internal force increases by more than 100% and column internal force increases by more than 500%.And 1-3 layer is analyzed,and the internal force changes in the larger member in the biggest impact of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is 1 layer and ground floor underground,followed by the ground layer 2 and layer 3.The study provides for certain use reference for Shanxi Province goaf.
作者簡介:邢鵬(1976-),男,山西長治人,工程師,從事工程應用方面工作。
收稿日期:2015-02-03
引言
煤礦沉陷區(qū)殘余變形引起建筑物結構構件的內力變化是復雜的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采用傳統的結構力學和土力學方法難以獲得殘余變形條件下結構內力的變化規(guī)律,數值模擬方法是研究建筑物在殘余變形條件下結構內力變形規(guī)律的有效途徑。本文以山西某小區(qū)地質條件和采礦條件為背景,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技術途徑,研究建筑物下伏采空區(qū)殘余變形對建筑物本身結構構件內力的影響,通過數值模擬研究獲得了結構構件在具體殘余變形影響條件下結構內力變化與殘余變形的相互關系,為建筑物下伏采空區(qū)結構內力變化的理論分析和具體建筑物設計提供依據。
1工程概況
山西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擬在存有殘余沉降的煤礦沉陷區(qū)建設住宅樓。該工程擬建5棟6層住宅樓(閣樓+1層地下室),物管社區(qū)服務(1層地下室),1棟1~2層商業(yè)、3~4層辦公(層高5.7 m,1層地下室)及部分地下室,其中6層住宅樓擬采用框架結構。由于建筑物建在存有殘余變形的沉陷區(qū),與普通建筑物的受力不同,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地表變形對建筑物構件受力的影響,所以選取其中一棟6層的建筑物為研究對象進行計算分析。
2模型建立與計算分析
擬建建筑物主體為混凝土框架結構,6層+1層地下室+1層閣樓,樓下下伏采空區(qū),其殘余變形對樓體產生不利影響。為了得出結構本身在殘余變形條件下的內力變化規(guī)律,樓體構件尺寸均根據設計院建立的PKPM模型選取,建立空間框架結構計算模型。在計算模型中地基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簡化成彈簧作用,使用ANSYS10.0通用有限元程序進行計算。計算所采用的材料參數為:混凝土彈性模量32.5 GPa,泊松比0.2,密度2 700 kg/m3,地基彈性模量28.47 MPa。殘余變形加載方式與樓的長軸方向一致。
在ANSYS有限元模型計算中,參照正交試驗方法對結構進行數值模擬試驗研究。正交試驗法是一種科學地安排與分析多因素試驗的方法,它主要使用正交表這一工具進行試驗的整體設計、綜合比較、統計分析,即使用正交表從所有可能的搭配中挑出若干必需的試驗,然后再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綜合處理,從而達到用較少的試驗次數解決問題的目的。
本次正交試驗中各水平取值如下:
(1)筏板厚度:①600 mm。
(2)地基殘余變形曲率半徑:①無變形;②r=5 000 m;③r=15 000 m;④r=50 000 m。
(3)筏板梁尺寸:①800 mm×400 mm。
考慮各種因素對結構內力的影響情況,按照最不利因素考慮,進行4種模型計算工況組合,見表1。
表1 計算工況
工況描述:在模型6-a-b-c中,6代表6層多層住宅;a代表筏板厚度;b代表地基殘余變形曲率;c代表筏板梁尺寸。
以地上1層梁柱為研究對象,分別分析各構件在筏板厚度為600 mm、筏板梁尺寸固定為800 mm×400 mm條件下,曲率r=5 000 m,r=15 000 m,r=50 000 m變化時梁柱彎矩與最大剪力隨曲率的變化值并加以對比,得出構件隨曲率變化下的內力變化規(guī)律。在計算分析時選取了建筑物的部分主要構件進行分析。
首先計算出建筑物在正常情況下各構件的內力值(主要包括梁的彎矩和梁的剪力),然后計算出建筑物在地表變形下各主要構件的內力并進行對比,計算出在地表變形下建筑物主要構件內力相對增加值。具體見圖1至圖4。
圖1 不同曲率條件下梁左端彎矩變化
圖2 不同曲率條件下梁中端彎矩變化
圖3 不同曲率條件下梁右端彎矩變化
圖4 不同曲率條件下梁最大剪力變化
由圖1至圖4分析可知,梁柱內力隨曲率變化規(guī)律為:梁內力相對增加值隨曲率半徑r的減小而增大,結構受殘余變形的影響也隨之增大;軸線方向與曲率變化方向垂直的梁在不同殘余曲率作用下,內力相對變化值很小,基本不受曲率變化的影響;軸線方向與曲率變化方向平行的梁在不同殘余曲率作用下,內力相對變化值較大,內力變化值隨曲率變小而明顯增大,軸線方向與殘余曲率變化方向平行的梁受殘余曲率變化的影響很大。在相同情況下,中梁比邊梁內力增加的幅度小,中梁較邊梁受殘余變形影響較小。
同樣,分析地上1層柱內力隨曲率變化的規(guī)律,得出在相同情況下,中柱比邊柱內力增加幅度小,中柱較邊柱受殘余變形影響小。
經過分析對比,發(fā)現殘余曲率變形<5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100%,柱內力增大幅度>500%,結構勢必發(fā)生破壞;殘余曲率變形<15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50%,樁內力增大幅度>100%,結構有可能發(fā)生破壞;殘余曲率變形>50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30%,樁內力增大幅度≯5%,對結構采取適當的增強和加固措施可確保安全。
通過對1層主要構件內力的計算分析,可以看出梁內力變化較大的是10號梁,所以在對不同樓層構件進行內力分析時,只選取了內力變化大的10號梁為研究對象。10號梁的內力變化見表2。
表2 -1層至3層10號梁的內力變化 %
通過對1層主要構件內力的計算分析,可以看出柱內力變化較大的是2號柱,所以在對不同樓層構件進行內力分析時,只選取了內力變化大的2號柱為研究對象。2號柱的內力變化見表3。
表3 -1層至3層2號柱的內力變化 %
由表2和表3分析可知,梁柱內力隨樓層的變化規(guī)律為:梁內力相對變化值開始時隨樓層的增加而增大,到地上1層出現拐點,隨樓層增加開始下降,地上1層梁內力相對值變化最大,受殘余變形影響最大;梁端彎矩相對變化比梁中彎矩與最大剪力相對變化大,梁端受殘余變形影響較顯著;柱內力相對變化值隨樓層的增加而減小,-1層柱受殘余影響最大;柱軸力比最大彎矩與最大剪力相對變化小,且數值較小,軸力受殘余變形影響不明顯。
結合表2和表3可以得出,殘余變形影響最大的是地下1層和地上1層,其次是地上2層和3層,房屋結構抗變形加固處理的重點區(qū)域是建筑的地下1層和地上1層,其次是地上2層和3層,4層以上建議按正常設計處理。
3結論
3.1殘余曲率變形<5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100%,樁內力增大幅度>500%,結構勢必發(fā)生破壞;殘余曲率變形<15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50%,樁內力增大幅度>100%,結構有可能發(fā)生破壞;殘余曲率變形>50 000 m,梁內力增大幅度≯30%,樁內力增大幅度≯5%,對結構采取適當的增強和加固措施可確保安全。
3.2殘余變形影響最大的是地下1層和地上1層,其次是地上2層和3層,房屋結構抗變形加固處理的重點區(qū)域是建筑的地下1層和地上1層,其次是地上2層和3層,4層以上建議按正常設計處理。
參考文獻:
[1] 龔文惠,李斌.采空區(qū)地表框架結構建筑物的附加內力分析[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0(1):48-52.
[2] 于廣云,夏軍武,王東權.采動區(qū)鐵路橋沉陷和加固治理[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4,33(1):59-61.
[3] 滕永海,張俊英.老采空區(qū)地基穩(wěn)定性評價[J].煤炭學報,1997,22(5):504-508.
[4] 郭高川,段瑞,杜建偉.采空區(qū)殘余地表移動變形對建筑物影響的探討[J].煤炭工程,2008(5):72-74.
Influence of Goaf Residual Deformation Effect on Internal Force of Main Building Structure
XING Peng
(Taiyuan China Coal Project Design Co.,LTD,Taiyuan,Shanxi,030027,China)
Key words:residual deformation;internal force;finite element analysis;component
(編輯盛晉生)
您想了解粉體加工技術及相關行業(yè)信息嗎?
請瀏覽
中國粉體工業(yè)信息網
www.chinapowder.cn
粉碎分級納米顆粒制備混合分散改性
選粒干燥燒結散料輸送貯存粉體檢測
粉塵爆炸控制等
電話:(010)62772725傳真:(010)62772135
地址:清華大學材料系逸夫技術科學樓27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