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下棋的故事
棋者,弈也。下棋博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黑白之間,楚河漢界內(nèi)外,會聚了恬淡、豁達(dá)、風(fēng)雅、機(jī)智等多種品質(zhì)。方寸棋盤上,勝敗局無數(shù),傳說直到今……
唐宣宗年間,日本國王子前來唐朝拜見。這位王子擅長下圍棋,宣宗皇帝就命令棋待詔顧師言與日本王子對弈。
兩人下到第三十三手時,還不分勝負(fù)。顧師言唯恐輸給日本王子,握著棋子的手都沁出汗來,思考許久,才落下一子。這一子乃是曠世妙手,被后人稱為“鎮(zhèn)神頭”。這一招一下,頓時置對方于萬劫不復(fù)之地。
日本王子輸?shù)眯姆诜?,慌忙問:“顧待詔在大唐圍棋高手中是第幾名?”顧師言撒謊道:“是第三名?!睂?shí)際上,顧師言是國手,第一名。日本王子問:“能否見見第一名?”顧師言笑道:“王子勝了第三名,才能見到第二名;勝了第二名,才能見到第一名。現(xiàn)在您就急著想見第一名,怎么行呢?”
日本王子雙手按著棋盤,感嘆地說:“小國第一,不及大國第三??!”
宋太祖趙匡胤幼年喪母,家道貧寒。有一年,他在河南闖了禍,官府派人四處捉拿,他就偷偷地溜過潼關(guān),來到陜西,進(jìn)入華陰地界。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華山的陳摶老祖正在山腳下恭候著他呢。
陳摶老祖算好趙匡胤這天要來華山避難,便裝扮成一個賣桃老漢,挑著桃筐,攔在路口。趙匡胤又饑又渴,老遠(yuǎn)望見兩筐鮮桃,腳上來了勁兒,上前幾步,拿起桃子就狼吞虎咽起來。吃罷桃,趙匡胤將嘴一抹,頭枕著籮筐,倒頭便睡,還把一雙臭腳伸進(jìn)陳摶老祖的懷里。
陳摶老祖也不喚醒他,一直到日落西山,趙匡胤才醒來。他扛起盤龍棍,扭頭就走,陳摶老祖連忙攔住說:“這位壯漢,吃了我的桃,分文不付,連個謝字都沒有,扭頭便走,講不講理呀?”
“要錢?要多少錢?”趙匡胤從來就不懂得吃了東西還要付錢。
陳摶老祖心平氣和地說:“就要你一文錢吧。”
趙匡胤哈哈大笑,大方地說:“好,一文錢就一文錢。”可是,他在身上摸了半天,連一文錢也沒有摸出來,頓時羞得滿臉通紅。陳摶老祖說:“沒錢不要緊,只要你陪我下一盤棋,贏了我,就算你付了桃錢?!壁w匡胤心想,別的我不會,下棋我可是行家,就答應(yīng)了。
頭一盤,趙匡胤贏了,他越發(fā)得意,還要來第二盤。陳摶老祖說:“要是這盤你輸了呢?”趙匡胤說:“我就賭這根盤龍棍?!?/p>
誰知第二盤還沒走幾步,趙匡胤就敗下陣來。陳摶老祖二話不說,扛起盤龍棍直奔華山而去。趙匡胤豈肯認(rèn)輸,跟在后面連喊帶叫:“再來一盤,再來一盤!”等他追上陳摶老祖時,已來到了華山東峰下棋亭。
陳摶老祖指著亭內(nèi)已擺好的棋盤,說:“你追著來是想再賭一局,不知這次用什么做賭注?”趙匡胤囊中空空,盤龍棍又已輸給對方,只好信口說:“我賭華山!”
陳摶老祖正等著這句話呢,他說:“空口無憑,要寫個文約為證?!壁w匡胤心想,華山又不是我的,輸了就輸了,立個文約又有何妨?陳摶老祖早就預(yù)備好了筆墨紙硯,寫了文約,讓趙匡胤摁了指印,然后才坐下下棋。下了三盤,趙匡胤輸了三盤。陳摶老祖高興地說:“華山真的屬我道家了?謝主龍恩!”趙匡胤不知這老頭為何突然行起君臣之禮來,陳摶老祖就說:“壯漢有九五之尊,日后便知?!?/p>
趙匡胤得知自己有天子之位,信口開河輸了華山,心中悔恨,忙去搶奪文約。不料陳摶老祖輕吹一口氣,文約就飛過谷澗,貼到下棋亭對面三鳳山的石壁上去了。
趙匡胤耍賴不成,就請求陳摶老祖指點(diǎn)迷津。陳摶老祖說:“周世宗柴榮正在潼關(guān)招兵買馬,何不去投?”聽了指點(diǎn),趙匡胤立即下山直奔潼關(guān),隨了柴榮。到后來終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了宋朝開國皇帝。
趙匡胤輸華山的故事雖屬民間傳說,卻給華山留下了下棋亭、文約石、猴子觀文約等景觀。據(jù)說游人站在東峰仔細(xì)觀望,文約石上的草體字跡還依稀可辨呢。
明太祖朱元璋喜歡下棋,又喜歡對對聯(lián),當(dāng)朝大臣中,最精通這兩樣的要數(shù)軍師劉伯溫了。
有一天,朱元璋和劉伯溫下棋,下著下著,朱元璋忽然說道:“我們何不來一個新玩法:一邊下棋,一邊以棋為題吟出對聯(lián),對不上來的也算輸?!眲⒉疁夭桓也粦?yīng),于是朱元璋先吟上聯(lián),劉伯溫則對下聯(lián)。
朱元璋說“過宮炮”,劉伯溫對“屏風(fēng)馬”;朱元璋說“三步出車”,劉伯溫對“一心保帥”;朱元璋說“車轔轔,須臾征戰(zhàn)千里”,劉伯溫對“馬蕭蕭,瞬息奔襲八方”……
君臣口不停、手不住,但人人皆知,出對容易對對難,何況對方是當(dāng)今皇上,這就難上加難了。劉伯溫一要思謀棋路,二要對好下聯(lián),三要處處小心,落子對句既要恰當(dāng),又不能逾越自己為臣的身份,否則要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因此,劉伯溫雖有滿腹學(xué)問,卻不敢大意。棋至殘局,他略一分神,走了一步劣棋,忍不住“唉”了一聲。
朱元璋微微一笑,發(fā)現(xiàn)劉伯溫走的劣棋是一步間炮,不但不能催殺,還不利于防守,不由脫口而出:“炮無煙,悶熬陣內(nèi)主帥?!眲⒉疁芈砸凰妓?,答道:“將有靈,暗助局中軍師?!?/p>
果然,劉伯溫發(fā)揮智慧,很快穩(wěn)住了陣腳,使棋局轉(zhuǎn)危為安。
二人越下興致越高,越吟口才越敏捷,不覺到了晚間,突然,天色巨變,雷電交加,風(fēng)雨大作。朱元璋看了看眼下棋局,又看了看窗外,隨口吟出一聯(lián):“雷為戰(zhàn)鼓電為旗,風(fēng)云際會?!?/p>
劉伯溫聽得上聯(lián)氣勢磅礴,為之一振,欣然對出下聯(lián):“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p>
朱元璋聽后撫掌大笑:“日月合者,明也,大明朝如日月光華長明,佑我百姓。”言畢,讓劉伯溫擬旨,把這副有象征意義的棋聯(lián)廣布民間。從此,這副對聯(lián)就在民間流傳開來,君臣二人下棋對聯(lián)的故事也家喻戶曉,傳為佳話。
宋太宗趙光義酷愛圍棋,他當(dāng)了皇帝以后,自然會有陪他下棋的人,這個專職叫“棋待詔”。有個棋待詔叫賈玄,他每次和宋太宗對弈,總是不多不少僅輸一子。宋太宗知道賈玄故意讓自己,也不點(diǎn)破。
時間一長,宋太宗覺得沒意思,就想讓賈玄拿出真本事來和自己大戰(zhàn)一盤。賈玄不敢,于是宋太宗就想了一個辦法,故意讓賈玄三個子,看他怎么下。然而,賈玄下來下去還是輸了一子。宋太宗知道他在使詐,就警告他說:“再下一盤,如果你再輸,就撤了你棋待詔之職!”
要說這棋確實(shí)沒法下,如果玩真的,把宋太宗殺得片甲不留,皇帝一怒之下,賈玄也許連命都保不??;可他要是再輸了,就沒有飯碗了。宋太宗心想:這下你該沒招了吧!
誰知賈玄并沒有慌亂,下到中盤時,出現(xiàn)了一個“三劫循環(huán)”,雙方都不能退讓,按規(guī)矩應(yīng)該判為和棋。宋太宗哭笑不得,只得重開第三局。開局前,他故意惡狠狠地對賈玄說:“這局棋你要是贏了,就賜予你錦袍;你要是輸了,就把你丟到荷花池里淹死?!?/p>
就這樣,君臣兩人下起第三局,等棋下完了,數(shù)子之后竟然又是和棋。宋太宗說:“我讓你三子還是和棋,應(yīng)該算你輸了?!庇谑敲税奄Z玄扔到荷花池里。賈玄一看皇帝這回是認(rèn)真的,忙大呼“皇上且慢”,話音未落人已掉落池塘之中。賈玄站在泥水中,舉手高喊:“我手中還握著一顆子沒算呢!”攤開手掌一看,果然還藏有一顆棋子。太宗皇帝大笑,命人撈起賈玄,賜予他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