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資源管理功能探討——基于功能映射視角*

2015-12-31 09:13:38張紅芹趙乃瑄
圖書館論壇 2015年7期
關鍵詞:管理系統(tǒng)資源管理圖書館

張紅芹,趙乃瑄

1 問題的提出

傳統(tǒng)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對象主要是紙質圖書與連續(xù)出版物。 在e- first、 e- only 大趨勢下,圖書館電子資源日趨增長, 圖書館逐步介入機構知識庫建設、 科研數據管理等領域, 使得圖書館資源管理的范疇擴大到電子圖書、 電子期刊、 教學課件、 科研數據等全媒體資源。 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tǒng)(ILS)無法適應多類型資源管理需求, 從而出現ILS 系統(tǒng)與電子資源管理系統(tǒng)(ERM)、 機構知識庫系統(tǒng)(IR)等多平臺并存但獨立運行的現狀,一方面對圖書館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提出挑戰(zhàn), 另一方面也對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功能設計提出了要求。

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有多種提法, 如“ 全網域級管理解決方案”“ 統(tǒng)一管理系統(tǒng)”“ 服務平臺”, 美國馬歇爾·布利汀(Marshall Breeding)將它們統(tǒng)稱為“ 圖書館服務平臺”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 LSP)[1]。 根據國內外文獻檢索及網站搜索, LSP 研究要集中在: (1)國外現有產品 的 功 能 介 紹, 如 包 凌[2]、 鄂 鶴 年[3]、 Yang,Sharon[4]等分別研究Alma、 Sierra、 Kuali- OLE、WMS、 Intota 和Open Skies 等系統(tǒng), 介紹系統(tǒng)功能模塊包括資源的采選與流通、 電子資源管理、 許可證管理、 用戶驅動的訂購、 統(tǒng)計分析等。 通過對比分析各系統(tǒng)的功能設計, 為圖書館選型提供參考; (2)國內開發(fā)LSP 的理論探討。殷紅和劉煒[5]、 王新筠[6]等分別結合云計算、 知識組織、 社會網絡、 關聯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分析圖書館集成系統(tǒng)的未來研發(fā)趨勢。 趙乃瑄等[7]基于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要素的網絡映射視角以及工作業(yè)務流程重組等理念指導新一代圖書館系統(tǒng)功能設計。 胡振寧、 陳大慶等[8]通過CALIS 組織的用戶調研總結圖書館群體密切關注的LSP 的功能依次為與其他系統(tǒng)開放互聯、 統(tǒng)計分析功能、 管理所有資源、 兼容多種元數據、 面向用戶的松散架構、 異構系統(tǒng)的互操作、 支持用戶參與、 聯盟協(xié)作等。

國外已投入使用的LSP 產品有Alma、 Sierra、OLE、 WMS、 Intota 和Open Skies 等, 但還沒有國內圖書館引進國外產品, 因此無法驗證系統(tǒng)的詳細功能。 從文獻介紹可了解其基本整合ILS與ERM 的系統(tǒng)功能, 實現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的一站式管理, 但在用戶與圖書館的交流與互動方面有所欠缺。 以使用統(tǒng)計功能為例, 電子資源統(tǒng)計分析的數據來源依然是源于數據庫商的統(tǒng)計, 忽略了用戶主體的評價因素。 國內研究主要是理論探討, 如從技術角度、 功能重組與映射角度、 用戶需求調研等角度展開, 目前還沒有LSP成型產品。 因此CALIS 和JALIS 紛紛啟動專項研究, 希望研發(fā)出符合國內圖書館需求的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

傳統(tǒng)圖書館在紙質資源的收集與編目、 整序與收藏、 服務與評估等領域形成了一套理念和方法體系, 使圖書館較好地體現了四大職能, 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 映射是運用傳統(tǒng)圖書館學管理與知識交流原理, 讓傳統(tǒng)圖書館的服務與管理流程一一對應于新一代圖書館系統(tǒng)中[9]。 趙乃瑄等基于網絡映射視角, 從宏觀上將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要素映射到LSP 設計研究中。 本文則基于功能映射視角, 重點探討LSP 資源管理功能的設計, 即在概述傳統(tǒng)圖書館的資源管理要素及功能基礎上, 將傳統(tǒng)圖書館資源管理要素映射到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資源管理模塊研究中, 結合當前資源管理需求, 探討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中資源管理模塊的功能設計, 希望能為國內相關系統(tǒng)的研發(fā)提供參考。

2 傳統(tǒng)圖書館資源管理要素研究

傳統(tǒng)圖書館的職能在于結合服務定位, 采集合適的資源、 進行科學的管理、 為用戶提供服務, 并實現資源保存與資源共建共享等目標。 概括起來, 圖書館資源管理要素主要涉及管理對象——資源類型研究, 以及資源的加工目錄體系、 組織與分藏、 保存與評估。 鑒于江蘇省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在國內高校圖書館的占有率較高, 下文中資源管理功能的描述過程中若涉及管理系統(tǒng)或平臺, 則以該管理系統(tǒng)的功能模塊為參考, 概述傳統(tǒng)ILS 系統(tǒng)下圖書館資源管理的現狀。

2.1 管理對象

在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中, 管理對象主要是印刷型資源, 包括圖書和連續(xù)出版物。 隨著電子資源增多, 圖書館通過增加856 字段實現對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編目與發(fā)布, 從而基于該平臺實現電子期刊和電子圖書等少部分電子資源的管理。 但出于種種原因, 國內僅為數不多的圖書館啟動了電子資源的編目與管理。 因此對大多數圖書館來說, 傳統(tǒng)ILS 系統(tǒng)中對電子資源的管理基本處于缺失狀態(tài)。

2.2 資源目錄體系

目錄體系是指圖書館確立編制目錄的種類及其目錄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補充所形成的整體, 通常運用于資源的存儲、 處理和檢索。 傳統(tǒng)圖書館資源管理目錄體系中主要包括分類目錄、書名目錄、 著者目錄和主題目錄[10-11]。

在傳統(tǒng)ILS 系統(tǒng)中, 資源加工主要是以分類法和主題詞表為知識組織工具, 以MARC 為基礎描述和組織數據[12]。 在該目錄體系中, 分類目錄、 題名目錄、 著者目錄的著錄與應用很廣泛,而主題目錄的優(yōu)勢與特征并未顯現出來。

2.3 資源組織與分藏

紙質資源的組織與分藏和其紙質資源的物理存在的屬性密切相關。 其組織模式包括總館- 分館、 圖書館+ 院系資料室、 流通書庫+ 樣本庫,從而實現資源的分藏。 分藏依據基本是根據傳統(tǒng)編目系統(tǒng)組織(如中國圖書館分類號), 或按學科類別分設自然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及某專業(yè)分館, 又或按文獻類型分藏于圖書館藏地、 期刊館藏地等。 這種分門別類的分藏方式在實體資源管理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4 樣本庫與館藏數字化

傳統(tǒng)的圖書館通過樣本書庫建設實現館藏文獻保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采用以藏為主的管理模式, 如單獨設置樣本書庫, 圖書長期保存不外借, 僅供教師、 學生館內查閱。 然而,由于館藏資源數量的激增與圖書館空間不足的矛盾凸顯, 圖書館紛紛取消樣本書庫模式, 實施全開架借閱。 針對部分有機構特色或特殊價值的文獻, 圖書館通過設立特藏室實現資源的收藏與管理。

近年隨著數字技術發(fā)展, 多個圖書館開始啟動館藏資源數字化工程, 通過對所有紙質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實現資源長期收藏與保存的目標。

2.5 資源使用與評估

在傳統(tǒng)圖書館環(huán)境中, 所有資源在ILS 系統(tǒng)中都有編目著錄, 資源流通基于系統(tǒng)的流通管理模塊完成, 每個用戶都有唯一的ID, 每次借閱都有詳細的記錄。 圖書館ILS 系統(tǒng)可統(tǒng)一管理館藏資源、 用戶信息及流通統(tǒng)計。 以江蘇省匯文圖書管理系統(tǒng)為例, 其使用統(tǒng)計模塊可完成館藏文獻統(tǒng)計、 資源利用率分析、 用戶成分分析等。 因此圖書館可實時準確掌握館藏資源數量、 讀者信息、 館藏的借閱使用等統(tǒng)計數據, 從而準確評估館藏。

3 下一代圖書館資源管理需求

3.1 全媒體資源管理的需求

在當前的混合圖書館環(huán)境中, 圖書館的資源管理體系發(fā)生巨大變化, 表現在: (1)文獻類型多變, 除圖書與連續(xù)出版物外, 還包括專利、 標準、 期刊論文、 博碩士論文、 實驗數據、 視頻;(2)載體形式多樣, 分為實體紙質資源和虛擬電子資源, 且電子資源的比例日益增大; (3)資源來源廣泛, 包括商業(yè)數據庫、 自建數據庫、 OA 資源、機構知識庫資源、 數字化教學資源等。 解決圖書館面臨的全媒體資源的管理是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的首要和必備功能。

3.2 資源多元化需要多角度的分類與揭示

資源的多元化和海量性特點使得用戶更希望能快速、 準確得獲得所需要的資源, 因此傳統(tǒng)的分類目錄體系失去了其優(yōu)勢, 用戶更希望能獲得個性化、 特定主題范圍的所有相關資源。 因此要求圖書館根據用戶群體屬性、 細分學科領域、 主題特征等進行資源的虛擬分藏, 為用戶提供精確、 全面、 深入的信息服務。 資源的分類與組織除了依靠傳統(tǒng)的分類目錄、 著者目錄、 題名目錄等, 主題目錄的應用性也亟需提高, 且需要引入新型知識組織工具如RDA、 RDF 等進行資源的多角度揭示。 另外, 網絡社區(qū)環(huán)境中, 用戶通過評論或標注對資源進行個性化描述, 這也為資源的組織提供依據[13]。

3.3 資源長期保存的需求

紙質資源的長期保存, 除了通過密集書庫保存紙質圖書外, 目前已有圖書館通過館藏資源數字化的方式實現資源電子版本的保存。 而當前圖書館擁有大量的電子資源, 其訂購獲得的是資源的網絡訪問權或名義上的永久訪問權, 資源其實保存在數據庫商的服務器上, 一旦圖書館停止訂閱或數據庫商破產等, 圖書館有可能喪失之前訂購資源的訪問權限。 這類資源的長期保存一直是圖書館界比較關注的熱點。 當然, 部分圖書館通過自主建設然特色館藏數據庫、 機構知識庫、 資源本地化建設等推動并實現少量電子資源的“ 藏”的目標。

3.4 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呼喚數據重用與數據關聯

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過渡發(fā)展過程中, 各圖書館紛紛啟動特色資源庫建設、 機構知識庫建設、 教學課程與課件資源平臺建設等,然而大多數圖書館是基于某一個平臺實現單一的功能, 導致系統(tǒng)多樣、 功能分散、 資源元數據格式差異、 數據重復加工、 同樣的數據重復存儲導致的數據冗余、 系統(tǒng)相互關聯性弱等等問題。 迫切需要基于一個通用數據格式解決資源加工問題, 并實現各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重用與數據關聯。

3.5 資源評價功能的完善

傳統(tǒng)ILS 系統(tǒng)可以實現資源、 用戶及流通數據的統(tǒng)一管理與分析評估等, 圖書館可全面掌握與主導資源的使用評估分析。 然而在混合圖書館環(huán)境中, 紙質資源依然可以通過ILS 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而電子資源的分散管理現狀, 導致電子資源的使用評估主要依賴于各數據庫商提供的統(tǒng)計數據。 電子資源的使用統(tǒng)計數據分散在各個數據庫商的服務器上, 圖書館無法實時獲取, 且無法甄別數據的真實性, 等于是圖書館對該類資源的評估管理失去了控制權。

目前圖書館逐漸重視將資源使用過程中終端用戶的評價納入資源評估體系中[14]。 而如何及時處理、 收集用戶在資源使用過程中的評價數據,以及評估數據的完整、 實時、 真實、 可用, 是圖書館關注的重點與實際需求。

4 傳統(tǒng)圖書館與下一代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功能分析

基于以上傳統(tǒng)圖書館資源管理的要素歸納,結合全媒體環(huán)境中圖書館資源管理的需求分析,重點考慮資源類型的多元化及載體形式的電子化, 從資源管理對象、 資源加工、 資源組織、 長期保存、 使用評估5 個角度構建傳統(tǒng)圖書館與下一代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功能映射如表1。

表1 傳統(tǒng)圖書館與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資源管理功能映射表

5 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之資源管理功能

5.1 總體目標及框架

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中, 實現全媒體資源管理是其首要功能, 資源的統(tǒng)一編目管理、 科學組織、 長期保存、 準確評估等是迫切需要滿足的業(yè)務需求; 通過加強資源管理與服務的互通互動, 推動圖書館與用戶的交流, 進而提升圖書館職能與價值實現; 通過擴展圖書館管理資源管理范疇, 推動數字資產建設。 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整合、 重組技術, 做到與外部相關平臺具有友好的聯接性, 與全網域信息交流具有融合性, 最大限度地滿足大數據時代信息關聯、 信息交互需求。 系統(tǒng)資源管理模塊功能設計示意圖見圖1。

(1)面向管理需求: 實現全媒體資源管理、 用戶管理, 方便實時獲取各類資源的使用統(tǒng)計評估。

(2)面向館員業(yè)務: 基于一個平臺實現所有類型資源的評估與遴選、 加工處理, 通過數據重用或關聯數據完成資源建設與多維組織揭示, 減少重復勞動與數據冗余, 實現資源長期保存與數字資產建設。

(3)面向用戶: 在此需要明確的是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主要定位于圖書館館員業(yè)務處理, 不面向用戶提供資源檢索服務, 但通過開放互聯, 資源管理模塊可以從資源發(fā)現系統(tǒng)或學科服務系統(tǒng)等用戶服務平臺自動采集用戶對資源的評價, 或提供接口方便用戶向館員推薦資源、 與館員互動等, 從而為館員遴選資源提供參考。

圖1 下一代圖書館系統(tǒng)資源管理模塊設計示意圖

5.2 功能模塊設計

5.2.1 資源信息采集模塊

館員結合學科發(fā)展和用戶需求驅動, 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資源, 完成資源采購。 模塊功能要能滿足館員與供應商以及用戶之間的信息流動需求, 適應PDA(用戶驅動采購)模式。 該模塊不僅可以處理館員的業(yè)務流程工作, 同時面向資源供應商、 用戶服務平臺及其他圖書館等提供開放互動接口, 如供應商可以自動推送、 推薦相關資源; 用戶在利用圖書館資源過程中發(fā)現尚未訂購資源, 可以自主提交資源推薦表單或圖書期刊薦購信息給圖書館等。 另外, 系統(tǒng)自身也可以定期從學科服務系統(tǒng)、 教學服務平臺等外部平臺自動采集與資源相關的評價、 推薦信息, 為資源采訪提供參考; 圖書館館員之間可以便捷地圍繞特定資源評估與訂購等進行信息互通與交流。

5.2.2 統(tǒng)一資源編目

實現全媒體環(huán)境下, 多類型資源的統(tǒng)一編目、 加工處理。 資源管理系統(tǒng)處理的資源類型涉及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 常規(guī)的圖書與期刊、 鏡像資源與遠程數據庫、 正式出版物與灰色文獻等等, 因此需要根據資源管理需求采用可以兼容多種資源描述需求的元數據規(guī)范或一系列規(guī)范集合, 而且還要能應對未來可能增加的新型資源處理需求。

關于資源的描述與著錄規(guī)范, 鑒于XML 結構化語言在數據互操作和信息呈現方面的優(yōu)勢,數據描述標準可以采用XML; 資源的著錄規(guī)范可以采用自定義元數據標準或采用已有的都柏林元數據、 MODS 元數據標準等[15-16]。 又如, RDA作為一種資源描述體例, 其規(guī)范化、 語義化和網絡化能夠滿足圖書館描述、 著錄多語種、 多資源類型的需求, 同時又可為多應用系統(tǒng)的數據互操作提供基本的支持[17]。 當然, 具體元數據標準需要根據系統(tǒng)實際情況綜合權衡。

5.2.3 資源組織與關聯數據應用

資源類型的多元化及載體形式的電子化, 使得除基于主題與分類的資源組織方法外, 還需要增加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與信息需求的學科虛擬分藏、 個性化分類描述等, 實現資源的多角度描述、 多維化組織。

可通過新型知識組織工具的應用或挖掘分析用戶服務平臺中用戶利用資源過程中對資源的個性化描述、 標簽等為資源的分類提供依據。 資源描述框架(RDF)技術可用于表達關于任何可在Web 上被標識的事物的信息, 而關聯數據是互聯網發(fā)展到語義網時代、 提供對任何網上資源和數字對象進行“ 編目” 和“ 規(guī)范控制” 的基礎技術[18]。 “ 資源描述框架” (RDF)和“ 關聯數據” 技術的組合應用, 可以實現對圖書館管理的各種資源進行描述處理與數據重用, 并可增強圖書館信息資源對外界信息系統(tǒng)的可見性, 向開放關聯數據方向邁進。

5.2.4 長期保存

(1)資源本地化建設。 紙質資源的本地化建設可通過數字化實現, 在此主要探討的是電子資源的本地化存儲與長期保存。 紙質資源可通過數字化方式實現所有資源的電子化保存, 但電子資源的海量性、 異構性、 動態(tài)性等特征讓資源本地化保存成為奢望, 但可以通過將電子資源的本地化存儲與學科服務相結合, 實現用戶參與資源本地化建設, 實現保存用戶有需求的資源等, 進而帶動圖書館的資源長期保存建設工程。 如利用NoteFirst 的知識管理- 學科服務工具, 在實現用戶統(tǒng)一認證的基礎上, 對用戶自行檢索、 下載的文獻自動實現文獻的摘要信息提取與全文下載的本地集中化管理。 一方面, 充分利用圖書館訂購電子資源的權利, 實現電子資源的長期保存目標; 另一方面, 用戶自主檢索文獻的存檔, 相當于完成了存檔資源的挑選與篩選工作, 緩解了圖書館自行存檔、 本地化建設的工作壓力。

(2)機構知識庫建設。 完成機構知識庫內容建設包括機構內教職員工的公開發(fā)表文獻、 教學課件、 視頻、 非正式文稿等。

作為圖書館未來重點建設領域, 機構知識庫需要長期、 不間斷的積累建設。 基于用戶服務平臺, 結合用戶資源庫建設, 自動在所有可用資源庫中(包括訂購資源、 自建資源)抓取用戶發(fā)表的文獻, 形成機構知識庫基礎數據[19]; 并提供入口鼓勵用戶自行上傳研究成果; 提供服務空間和平臺幫助用戶存儲實驗數據、 教學視頻等文檔, 推動數字資產建設。

5.2.5 資源評估功能

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全面評估分析, 包括訂購的紙質與電子資源、 自建資源及用戶資源的評估;統(tǒng)計數據則綜合源于圖書館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 流通管理系統(tǒng)、 數據庫商的統(tǒng)計信息及用戶服務平臺的用戶使用評價等。 比如, 資源評估數據基于多個途徑實時采集, 包括資源的實時使用統(tǒng)計數據、 用戶檢索和利用資源過程中的評價內容、 學科服務平臺的用戶交流評價、 其他圖書館的使用評估報告等。 圖書館館員或管理者可以從多個角度對評估數據進行實時匯總、 挖掘與分析等。 資源評估功能模塊的資源評價數據也可以通過互操作協(xié)議等與資源信息采集模塊實現互通, 為資源的采集與選擇提供參考。

5.2.6 用戶資源庫建設

用戶資源庫建設是未來圖書館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 目前部分用戶遠離圖書館, 用戶的資源使用行為圖書館無法實時掌握, 而未來圖書館事務需要用戶積極參與, 因此需要推動建立涵蓋用戶基本信息、 學術背景、 研究項目、 知識產出等圖書館用戶資源庫建設。 基于用戶資源庫, 可輔助完成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等使用統(tǒng)計數據的關聯分析, 挖掘用戶在利用數據庫資源和享受學科服務過程中的資源選擇與評價信息, 完善資源評估體系提供保障。

6 結語

以上基于傳統(tǒng)圖書館功能映射角度探討了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的模塊設計, 但在研究具體模塊功能時則結合了當前全媒體資源管理需求。主要原因是用功能映射的理念雖然可以避免各業(yè)務流程環(huán)節(jié)窮舉的遺漏, 但也存在功能滯后、 無法與時俱進的缺點, 尤其是資源體系的變化、 信息組織技術的發(fā)展對圖書館資源管理與服務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結合用戶信息需求與技術的發(fā)展重新考慮系統(tǒng)功能, 以保證性能的全面和適用。 本文拋磚引玉的探討, 希望能為國內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的研發(fā)提供一個新的思考視角。

[1] 陳武,王平,周虹. 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初探[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6):82-87.

[2] 包凌,趙以安. 國外下一代圖書館自動化系統(tǒng)的實踐與發(fā)展趨勢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3 (9):58-65.

[3] 鄂鶴年,Jane Burke. 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的現狀和未來[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4):69-73.

[4] Yang,Sharon. From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to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s:time for change?[J]. Library Hi TechNews;2013,Vol. 30 Issue 2,1-8.

[5] 殷紅,劉煒. 新一代圖書館服務系統(tǒng):功能評價與愿景展望[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 (5):26-33.

[6][12]王新筠. 圖書館集成系統(tǒng)發(fā)展趨勢研究[J]. 新世紀圖書館,2013(6):19-21.

[7][9]趙乃瑄,王正興.映射重組全關聯———新一代圖書館系統(tǒng)設計理念探討[J]. 圖書情報工作,2014 (4):5-10.

[8] 胡振寧,陳大慶,丁培,等. 普通高校圖書館集成系統(tǒng)問卷調查及啟示[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 (3):64-68,79.

[10] 陳卡佳. 圖書館目錄體系現狀分析[J].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85-88.

[11] 侯漢清. 當代分類法主題法索引法研究[M].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13] 林小娟. 社會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參與的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規(guī)劃模式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

[14] 劉磊,余潔,王賢. 社會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參與的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模式研究[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2):13-17.

[15] 朱本軍,聶華.下一代圖書館系統(tǒng)與服務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6] 下一代圖書館服務解決方案-Alma 為例[EB/OL].[2015-03-18]. http://cceu2012.uic.edu.hk/Resources/Report/11.8/

[17] 劉煒,胡小菁,錢國富,等.RDA 與關聯數據[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1):34-42.

[18] 劉煒. 關聯數據:概念、技術及應用展望[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2):5-12.

[19] 錢建立,李鵬,李若溪. 機構知識庫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研究[J]. 情報雜志,2012 (11):176-180,160.

猜你喜歡
管理系統(tǒng)資源管理圖書館
基于James的院內郵件管理系統(tǒng)的實現
人事檔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企業(yè)績效提升
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
基于LED聯動顯示的違停管理系統(tǒng)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GIS在森林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園藝(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海盾壓載水管理系統(tǒng)
中國船檢(2017年3期)2017-05-18 11:33:08
飛躍圖書館
去圖書館
合水县| 南川市| 临泽县| 伊吾县| 白银市| 永平县| 甘南县| 会泽县| 项城市| 商南县| 香河县| 龙泉市| 台前县| 南溪县| 曲水县| 沙坪坝区| 嘉义市| 黄骅市| 云林县| 阿克苏市| 襄垣县| 洮南市| 陈巴尔虎旗| 顺昌县| 灵宝市| 北宁市| 临泽县| 孝感市| 天津市| 彭山县| 西华县| 克拉玛依市| 襄垣县| 吉水县| 阿拉尔市| 泰和县| 渑池县| 临沭县| 获嘉县| 舞钢市|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