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
素面源于中土大唐,是中國的和尚傳過去的。
日本的白面條,從粗到細,分成烏冬、冷麥、素面。具體而言,弄成干面賣的時候,直徑一點七毫米以上的叫烏冬,一點三毫米以上未滿一點七毫米的則叫冷麥,而不到一點三毫米的才叫素面。
不過,烏冬、冷麥和素面,本來是做法不一樣的。前兩者是把搟好的面用刀切細的;素面則跟拉面一樣,在和好的面團上涂油后,用手指一會兒拉一會兒捻,把越來越細的面條最后掛下來弄干而成的。不同的做法導(dǎo)致不同的斷面:烏冬和冷麥的斷面都是四角的,素面的斷面則是圓形的。切面相對容易做,拉面卻需要一門專業(yè)的技術(shù)和工夫。因此,在日本,素面的地位向來高于烏冬和冷麥,從前的人夏天送“御中元”禮物時,經(jīng)常選擇三輪素面,揖保乃絲等高級品牌的素面。
素面源自于宋末從中國大陸,佛教和尚傳過來的索面,后來改寫為素面的。在江戶時代的日本,看起來像棉線的素面,曾是七夕乞巧節(jié)不可缺少的供品;至今日本西南部的部分寺廟提供的齋飯里,一定有素面。可見它的崇高地位吧。不過,這些我都是長大以后才漸漸理解的。小時候只曉得:烏冬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里一般做成雞蛋熱湯面吃;冷麥和素面則是只有夏天才出來,較粗的叫冷麥,較細的則叫素面,但吃法總是只有一個花樣:煮好后放在冷水里,吃時用筷子撈起來蘸鰹魚醬油湯吃。我媽做的冷麥、素面也沒有其他佐料、面碼,真是素得可以了。
后來我聽說,沖繩人愛吃跟罐頭吞拿魚、午餐肉一起炒的素面,感到很新鮮??墒?,真正教我打開眼界的是在臺北嘗到的麻油面線。看起來只是素面上澆了麻油而已的一盤菜,怎么可能這么好吃?朋友告訴我說:那不是瓶子里來的普通麻油,而是花時間熬了麻油雞的副產(chǎn)品呢。原來如此!果然如此!我都發(fā)現(xiàn),臺灣也有蚵仔面線、大腸面線等濃厚羹里藏著細面的小吃種類,以及臺菜館作為主食提供的絲瓜米線湯等。跟始終當冷面吃的東京素面相比,臺灣面線的花樣可多呀。
我長期搞不清楚日本素面和中國臺灣面線到底一樣不一樣?這次經(jīng)過在網(wǎng)絡(luò)上的調(diào)查,才得出了結(jié)論:本來都源于福建面線。同樣的干面,在不同的地方,竟然變身為很不同的料理。我自己,雖然吃素的素面長大了,可是嘗過了臺灣面線后,再也不會做素的素面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