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21/ 第12版面/娛樂·體育 /作者: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 本報記者 周洋
《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在北美的熱映讓中國“小鮮肉”鹿晗也火了一把。美國《好萊塢報道者》近日稱,“鹿晗成為《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中國的形象大使,片方還發(fā)布了由鹿晗主演的宣傳片(如圖)。《好萊塢報道者》和CNN等美國主流媒體將鹿晗介紹為“中國賈斯丁·比伯,能吸引大量年輕粉絲看《星戰(zhàn)》”。鹿晗是“中國比伯”這一說法隨后引發(fā)粉絲“混戰(zhàn)”:比伯粉絲認為鹿晗是在蹭偶像的人氣,而鹿晗粉絲反噴比伯人品和唱功差,“求我家小鹿心理陰影面積!”還有《星戰(zhàn)》迷擔心,這些眼里只有偶像的粉絲根本無法理解“星戰(zhàn)的恢弘和偉大”。在許多70、80后星戰(zhàn)迷眼中,90后的鹿晗根本不配為經(jīng)典的星戰(zhàn)代言。
1990年出生的鹿晗因原屬韓國偶像EXO組合而走紅。2014年,鹿晗與韓國公司解約后回國發(fā)展。作為中國娛樂圈“小鮮肉”中的代表人物,他曾于2014年憑個人微博單條評論過千萬,成為中文社交媒體上首位吉尼斯紀錄獲得者。
隨著中國電影和娛樂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外媒迫切想了解這里的“游戲規(guī)則”,一些在國際上并不知名的中國明星,也因此常被類比為“中國的XXX”:如Angelababy“中國卡戴珊”,鄧紫棋“中國泰勒·斯威夫特”,尚雯婕“中國LadyGa?Ga”。如今,鹿晗又成了“中國比伯”。
“充滿爭議的‘中國版賈斯汀·比伯’背后,一方面是外媒對中國娛樂生態(tài)的不了解,但也體現(xiàn)出中國在世界娛樂業(yè)版圖中日益重要”,娛評人羅曉汀告訴《環(huán)球時報》,當外媒急于向讀者介紹他們自己也不熟悉的中國明星時,就難免鬧出各種笑話。羅曉汀稱,“中國比伯”不是最后一個,更多的國內(nèi)明星將以這種方式出現(xiàn)在國外讀者的眼前。“與其站著看外媒的笑話,不如反求諸己:如何向世界科普我們的本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