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婕
期盼已久的春季來得悄然而迅猛。
我曾想贊美花蕊始終朝向天空的玉蘭,也曾想歌頌總是低頭含羞的海棠,但我止步于校門附近,想起了那棵櫻花樹。
在第二場突如其來的春雪之中盛開的淡粉色桃花已經(jīng)謝了,櫻花卻敲開盛放的門,讓百花的樂章奏向高潮。
記得軍訓(xùn)時看見唯一 一棵無葉的樹上掛著“櫻花”字樣的牌子,心中涌起的先是對見到真正的櫻花樹的驚喜,而后產(chǎn)生了疑惑:它是否還活著?我甚至想過,如果來年春天它不開花,要想方設(shè)法救活它。
然后一直盼望著,盼望著,經(jīng)過炎夏、涼秋與寒冬,終于在此時看見滿樹的花蕾,不禁想要由衷地歡呼。每天午飯后經(jīng)過那里,我都要數(shù)一數(shù)有幾朵櫻花已迫不及待地張開懷抱,擁抱春天的美好。
結(jié)果,沒有任何預(yù)兆地,在一個下午,成簇的櫻花盛放,再也數(shù)不清了。從餐廳門口眺望,它們就像天邊的云,那樣脫俗,又那樣恬靜,那樣高貴,又那樣沉穩(wěn)。
玉蘭的挺拔堅毅可以被理解為自信,海棠的低頭溫柔也未嘗不是一種謙遜,只是面對這櫻花,我想不出什么象征,也不愿去想。聽聞關(guān)于櫻花的言論,多是貶評,說它太過脆弱,風一吹便四散飄零,仿佛無根亦無心,但我卻從中感受到一種灑脫與自在。多想坐在樹下看一會兒文筆清新的書,或是閉眼小憩,任憑櫻花花瓣輕落在鼻尖上和書頁間。
我寧愿和朝霞、夕陽一起,靜靜等待櫻花落盡的那一刻,也許在最后還會數(shù)著有幾朵櫻花仍對春天戀戀不舍。
明明是這樣隨性而安靜地開著的花朵,為什么總要強加意象,令它們卷入世事的復(fù)雜?這樣幼嫩而天真的生命本就不該承受強加的缺陷和浮夸的贊美。它們這樣開著,只屬于干凈的大自然,無論怎樣的誹謗諷刺或阿諛奉承,它們都只是扎根于土的春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應(yīng)是所有自然的事物吧,外界再怎樣變換——落入泥土也好,枯敗破碎也罷,只要是春花,從骨子里都是不染塵埃的。
所以,即使花期將盡,櫻花的驚艷也不止這一瞬,它在用一生的時間,醞釀無數(shù)個短暫的花期。
你愿意與我一樣,做一朵春花,在別人的猜疑與期盼之中,等待下一個恬靜的花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