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振威
【摘 要】縣級廣播電視臺是最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與人民群眾離得最近,也最接地氣,所以搞好、搞活縣級電視臺的民生新聞報道十分重要。目前很多縣級電視臺開設了民生新聞欄目,以其貼近性、時效性以及本土化的特征而深受觀眾青睞,但報道的民生新聞多是日?,嵤?,常常出現(xiàn)有聞必錄、就事論事的現(xiàn)象,其中有縣級臺存在人員少、規(guī)模小、設備差、資金短等弱點,如何能充分發(fā)揮其貼近群眾這一優(yōu)勢值得探討。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 民生 新聞欄目 本土化 時效性 貼近性 觀眾 地方特色
近年來,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大媒體對民生新聞的報道量日益加大。有學者稱,民生新聞的興起,是“中國電視新聞的第三次革命”。做好“民生新聞”不僅是各地黨委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廣大觀眾對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需要??h(市)級電視臺作為最基層的電視平臺,應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接地氣”的優(yōu)勢,努力開發(fā)和提升民生類新聞的報道空間和報道水準。
一、縣級電視臺做民生新聞的優(yōu)勢
民生新聞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好民生新聞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貼近百姓、進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從所處的環(huán)境和區(qū)位上來講,縣(市)級電視臺是社會最基層的新聞媒體,盡管覆蓋范圍不算大,卻是最接近老百姓、最具有在第一時間到達新聞現(xiàn)場優(yōu)勢并發(fā)出報道的電視平臺。隨著各種技術條件的不斷成熟,縣(市)電視臺會逐步成為中央、省、州電視媒體甚至是網絡視頻媒體的重要信息來源。另外,縣(市)級電視臺民生新聞內容易于鮮活,如果注意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就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有利于新聞在更廣的范圍傳播,更充分地發(fā)揮新聞幫助、促進百姓關注的問題得以解決的功能。
2009年,大連莊河電視臺開辦了民生類欄目《時訊30分》,該欄目從最基層的群眾中尋找素材,節(jié)目一經播出立刻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很快形成百姓與有關方面、有關部門的良性互動。例如2010年1月中旬,《時訊30分》欄目系列報道了《我想上大學》,陸續(xù)向觀眾朋友們介紹了考上大學的寒門學子因為家境貧困而正面臨上學難的問題。讓我們感到莫大欣慰的是,很多熱心人士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愿意為這些學子盡一份力,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上大學的夢想。
二、縣級電視臺做民生新聞存在的問題
首先的問題就是視野狹窄,個別題材平庸瑣碎,經常會對一般性的鄰里矛盾、衛(wèi)生臟亂差、火災車禍等題材不厭其煩地報道,內容流于淺顯、瑣碎。再就是部分報道粗糙淺薄,缺乏深度。民生新聞不僅要報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大家這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和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還有就是忽視后期制作,給人一種浮光掠影的感覺。比如刪掉有用的現(xiàn)場同期,想當然地加上長篇的編后話。民生新聞的吸引力并不在編后話上,關鍵還是新聞事件的曲折過程,編后話并不在多,關鍵是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一期20分鐘的節(jié)目,播音員的口播和編后話竟然占到了10分鐘,這樣的民生新聞怎么吸引觀眾的眼球呢?
三、如何做活民生新聞
1.更新思想觀念,拓寬視野,豐富民生新聞內容
民生新聞以鮮明的“接近性”特點,成為踐行“三貼近”原則的急先鋒。民生新聞理所當然地要關注老百姓的家長里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但民生新聞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些日常小事,還應當開拓更廣闊的內容空間,比如勞動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收費、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司法公正、企業(yè)改制、環(huán)境保護、土地征用等,民生新聞的內容豐富了,就能夠切實搭建起政府與百姓的溝通橋梁,收視率攀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同時,贏得了百姓的信任,提升了欄目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2.創(chuàng)新節(jié)目內容,探索有民生特點的報道視角
民生新聞要不斷地推陳出新,緊貼百姓的脈搏,讓他們愛看、可參與、感到有用。真正的民生新聞應該報道平民百姓生活中所做、所遇、所想、所獲,以及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記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帶著一種責任感去觀察和反映百姓的實際生活,不斷探索適合民生特點的報道視角。除了對一些問題曝光之外,如社會公德、鄰里家風、奇聞趣事、民事糾紛、消費打假等內容,也都是民生新聞的選題。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記者不必忙于下結論,可以讓不同層面的市民來評價,讓他們發(fā)表不同看法和意見。這種方式不但可以使報道內容更加豐滿,同時還能引起更多市民的參與,從而有效地提高民生新聞節(jié)目的公信力和收視率。
3.創(chuàng)新運作形式,突出地方特色,彰顯和諧功能
民生新聞在自身形象塑造上,要充分運用市場營銷手段,向社會廣泛宣傳推廣。在新聞節(jié)目質量的提高上,要大力加強策劃,并充分運用各種先進的電視表現(xiàn)形式,使整個欄目的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報道深入。同時,民生新聞要突出地方特色,成為政府和公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睹裆诰€》欄目運行四個月后,對欄目進行再次定位,開始由關注街頭鬧事、火災車禍向搭建政府和百姓的溝通橋梁轉變,在當?shù)厣鐣鹘缫饛V泛關注,很快形成百姓與有關方面、有關部門的良性互動。
總之,民生新聞是激發(fā)縣級電視臺活力、贏得百姓信任的一個重要手段,而縣級電視臺要想真正搭建起政府與百姓溝通的橋梁,就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實現(xiàn)本土特色化、視覺平民化、內容生活化、監(jiān)督合理化上做文章,全力做好民生新聞。只有這樣,才能將民生新聞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做出特色,做成品牌。(作者單位:莊河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1]縣級電視臺如何做活民生新聞 《青年記者》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