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水有清音

2015-12-16 14:09楊可涵
中國美術(shù)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園主滄浪匾額

流連于江南古典園林的山水花木之間,徜徉于亭臺樓閣之際,我們往往會為那些筆墨酣暢、書風(fēng)雋美、文采斐然而充滿詩情畫意的匾額所陶醉。在園林中,匾額是獨(dú)立的文學(xué)小品,大多由古人的詩句、典故凝練而來。它們必須根據(jù)建筑環(huán)境,狀寫眼前的景物,契合園林設(shè)計(jì)時的意圖,抒發(fā)園主心中的情懷,以探求“畫外”的雋永含義。匾額升華了景觀的意境,是園林景觀“詩化”的體現(xiàn),是園林建筑的點(diǎn)睛之筆,也是今人借以反觀文人造園心境的藝術(shù)載體。

如同江南古典園林擁有源遠(yuǎn)流長的歷史一樣,匾額作為園林中的重要元素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豆茏印ば男g(shù)》有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最早園林的命名只是一個符號標(biāo)志。至宋以后,匾額開始在江南園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人學(xué)士但凡造園,定會在園名上下一番工夫,以求有深意。至明清時期,借助詩文題名寫意之風(fēng)愈演愈烈,僅以明代蘇州文人王世貞(1526-1590)的私人園林為例,有“東南第一園”美譽(yù)的弁山園,其中景點(diǎn)題名有近二百之多。關(guān)于這一時期世人對園林匾額的看法也有許多記載,明代詩人張岱(1597-1679)在評價園林命名時說:“造園亭之難,難于結(jié)構(gòu),更難于命名。蓋命名俗則不佳,文又不妙?!鼻宕渭荫彝㈣埃??-1797)在《網(wǎng)師園記》中也有如是評價:“凡人身之所涉,性之所好,每有寄托,必思自立名字以垂于后,即園林何獨(dú)不然?!鼻宕≌f《紅樓夢》第十七回中賈政所云:“若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biāo)題,任是花山柳水,也斷不能生色?!边@些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對匾額作用的描述,無不反映了匾額在園林景觀中的重要地位。

江南古典園林的匾額形式多樣、書風(fēng)雋美、內(nèi)容豐富、意象縱橫。其點(diǎn)睛之用或寄寓志向、修身養(yǎng)性,或寄情于景、借物詠志,或取義紀(jì)事、取意寓情。匾額之多,俯拾皆是,無法盡數(shù),此文僅列舉一二,以觀其用:

一、寄寓志向,修身養(yǎng)性

江南古典園林中匾額的成因,大多是身為文人的園主出于對前代名士的仰慕,用來表達(dá)歸隱、獨(dú)善其身的志向,所以,匾額成為了寄寓志向、修身養(yǎng)性的載體。

滄浪亭是蘇州現(xiàn)存最早的園林,始建于五代,興建于北宋。北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為官清正廉潔的詩人蘇舜欽(1008-1048)因支持參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的慶歷革新而受守舊派誣陷,被朝廷罷官貶職。他舉家南遷至蘇州,購得一處園地,取名“滄浪亭”(圖1)。滄浪亭的名字緣自一個典故,傳說戰(zhàn)國末期楚國辭賦家屈原(約前342前278)遭人誹謗,游于江潭,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遇見一漁夫,留下一段耐人尋味的對白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柑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彼烊ゲ粡?fù)與言。

同樣面臨官場失意,蘇舜欽正是想以這滄浪之水來撫慰濯洗自己的心靈,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尋找精神的支點(diǎn),使自己在歸隱生活中始終堅(jiān)持神清志明、孤傲高潔。

這一滄浪之水,還從滄浪亭流入了網(wǎng)師園和拙政園?!熬W(wǎng)師”寓指漁夫,居網(wǎng)師園意喻漁隱生活。園內(nèi)還有一“濯纓水閣”(圖2),想來也是源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這個典故。“拙政園”中“拙政”一詞是指拙于理政,只能回家種萊澆園,這就是明朝御使王獻(xiàn)臣的“政務(wù)”。明朝正德年間,王獻(xiàn)臣遭東廠構(gòu)陷而辭官,返回姑蘇老家,隱居拙政園。拙政園中有一小巧水院,取名“小滄浪”,也是源于漁夫和屈原的對白。另外,蘇州的耦園、半園等園林,雖無“滄浪”之名,卻均有“滄浪”之意。耦園有耦耕之意,象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nóng)耕生活;半園則警示人們要知足不求全。滄浪之水是園林的精神之源,它所昭示的是紛爭中的淡泊、隱忍里的舒展、徘徊間的靜篤、無奈下的曠達(dá)。

蘇州留園有一“濠濮亭”,此匾額名“濠濮”,源自《莊子·秋水》,也取意于《世說新語》中簡文帝的一段典故:“晉簡文帝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日:會心處不必在遠(yuǎn),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贝酥械暮單牡郏闶窃谠噲D解脫人為的羈絆,回到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中去,與山水林木共歡樂,伴鳥獸禽魚同悠游,感受人與自然的通體和諧。無論是崇尚身心自由、物我同一的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莊子(約前369-前286),還是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東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320-372),都意在表達(dá)向往自然本真的精神,這也與江南文人所提倡的恬淡寡欲、閑雅超脫之情相契合,為文人們所競相標(biāo)榜。想來曾擁有“濠濮亭”的園主,不管是明代萬歷年間太仆寺少卿徐泰時(1540-1598)、還是清代乾隆年間藏書家劉?。?032-1078),均是喜好田園野趣之人,這塊名為“濠濮亭”的匾額自然也是他們情志的寄托。

蘇州吳江的退思園,園名語出《左傳·魯宣公十二年》一書:“林父之事君,進(jìn)思盡忠,退思補(bǔ)過”,意取“退而思過”之意。

另有一些匾額名為“歸園田居”“五柳園”“耕學(xué)園”“三徑小隱”“真意”,這些匾額名均取自東晉名士陶淵明(約352-427)的名篇《歸園田居》《飲酒》《歸去來兮辭》等。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是歷史上有名的隱士。閑云野鶴之態(tài)是他畢生所求,他潔身自好、悠閑曠達(dá),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樣的精神也為后世文人士大夫所敬仰,被后世造園的文人所效仿,寄托于匾額之上。

漁隱亦好,退思也罷,都是中國歷代文人精神向往之所在。愜志怡神、回歸自然、閑靜清和、澄懷忘機(jī),這些都是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同樣也成為江南古典園林中的最高意境。

二、寄情于景,借物詠志

園中的景致縱然如畫,但若要形神皆備,還須詩眼慧心。美可有形,亦可無形,征諸詩心詞品,蓋有三種理想的美:

態(tài)轉(zhuǎn)回眸之艷,香飄曳裾之風(fēng),影過丁香時,春光不在花枝,是為形美;新妝低映,水如其佩,月如其襟,云鬢半彈,嫣然一笑花襲人,是為趣美;若耶溪頭,瀟湘竹邊,晶晶秋波,流盼于水明天靜之外,人立處,風(fēng)景全幽,才是神美,才是最高最深的美。

此番詩文雖是形容美人之美。然世間所有美概可以歸于此三類。其中神美類同于無形之美,需在遐想、感懷、哲思中實(shí)現(xiàn)。園林中的許多匾額意蘊(yùn)萬千,乃園主寄情于景、狀物詠志之載體。這類匾額與周遭山水花木、風(fēng)霜雨雪密切相契,亦可用以反觀園主自身的個性情感。

蘇州網(wǎng)師園“竹外一枝軒”(圖3)匾額高系,此軒名取自宋代文豪蘇東坡《和秦太虛梅花》一詩:“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痹俣ň?,匾額下方一月洞門,一波三折的陽光穿過竹葉,帶著翠綠的竹色透過壁窗的白紙,曼妙變移,真是風(fēng)情萬般的幾波春水,為小軒平添了幾分生趣。如此景致配以“竹外一枝軒”的匾額名,讓人聯(lián)想起園主在軒中讀書賞月的情景,微風(fēng)入襟,竹影暗渡,豈不美哉。

網(wǎng)師園還有一處小院名曰“殿春移”(圖4),琵琶翠竹倚窗而栽,山石清泉伴亭而建,明快樸素,自然典雅。匾額“殿春”,同樣出自宋代文豪蘇東坡“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fēng)”詩句,意指暮春時節(jié)芍藥花開的美麗景色。殿春杉不負(fù)其名,待到暮春三月,移外芍藥果然開得如火如荼,雍容華貴,美不勝收。

蘇州拙政園典故頗多,此類寄情于景的匾額名也各有千秋。

“放眼亭”叫人極目遠(yuǎn)眺,望見芍藥牡丹、桃李松柳,織得如錦如繡、流光溢彩:姜夔《念奴嬌》中“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成為了“鬧紅一舸”:蘇舜欽詩句“月光穿竹翠玲瓏”成為了“玲瓏館”(圖5);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于是乎有了“山水間”(圖6)。

望“遠(yuǎn)香堂”,令人吟誦起周敦頤“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的詩句;過“蘭雪堂”,使人想起李白“獨(dú)立天地間,清風(fēng)灑蘭雪”的景致。

“遠(yuǎn)香妙室”里杜甫曾“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香雪云蔚亭”中蘇軾曾“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月到風(fēng)來亭”(圖7)邊,我們依稀又見到了李商隱的落寞:“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李白的小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若虛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香館”(圖8)內(nèi)芬芳四溢:“聽雨軒”外芭蕉臨窗;“留聽閣”邊殘荷留池;“閑吟亭”邊閑庭信步;“舒嘯亭”里灑脫不羈;“待霜亭”外萬類乘風(fēng);“響月廊”(圖9)外明月清輝……園中美妙的點(diǎn)睛之筆,讓我們體會到每一種情緒,為我們留住所有的花事,我們才體味到于有香處聞香、無香處聞韻,于有聲處聽聲、無聲處聽意的哲思。

寄情于景、借物詠志的匾額除了存在于上述這些江南古典園林中,也常常會出現(xiàn)在古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例如:在清代小說《紅樓夢》中,這座名為大觀園的江南園林中也有許多意蘊(yùn)豐富的匾額,林黛玉的“瀟湘館”、薛寶釵的“衡蕪苑”、賈寶玉的“怡紅院”、李紈的“稻香村”……這些匾額名裊裊流動,宛轉(zhuǎn)成文,或素雅清淡,或富麗堂皇,刻畫了個中人物的性情,凝結(jié)了辛酸苦辣的經(jīng)歷,飽含了無限情感韻味。

賞物、賞景、賞心,文人的園林生活或漫步悠游、讀書作畫,或弈棋撫琴、對酌啜茗,此類情景交融的匾額何嘗不是另一種別致的美景。

三、取義紀(jì)事,取意寓情

江南古典園林于今人而言,不僅是建造精美的藝術(shù)瑰寶,也是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通過江南古典園林,我們得以瞥見一些殘存的歷史痕跡,了解園主生活時代所發(fā)生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江南古典園林中,也有一部分匾額是為了紀(jì)念某個人、某件事所存在,這類匾額的作用便是取義紀(jì)事、取意寓情。

蘇州有一隨園,原名“隋園”,是江寧織造商隋赫德之舊園,匾額名便是隨了園主的姓而設(shè)的。這座園子后來被清代文人袁枚(1716-1797)購得,重新修建,改名為“隨園”。其中“隨”字含義至深,雖然不乏有隨遇而安之意,更印證了袁枚“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則余之仕與不仕,與居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這一為人處世的心態(tài),然而“隨園”的“隨”既與原名“隋”諧音,也有紀(jì)念第一任園主隋赫德之意。

蘇州耦園因“耦”與“偶”通,寓指夫妻二人雙雙隱居歸田,同耕共織之意。同治十三年(1874),清代藏書家沈秉成(1823-1895)因病去職還鄉(xiāng),攜愛妻寓蘇,購得涉園廢址,重修擴(kuò)建為一宅兩園的現(xiàn)存格局,光緒二年(1876)落成。建成后的園子,沈秉成將其易名為“耦園”,紀(jì)念自己和夫人的深厚感隋,寓夫婦偕隱雙棲、嘯吟終老之意。

蘇州留園為明朝太仆寺卿徐泰時(1814-?)所建,清初為劉?。?032-1078)所有。經(jīng)修葺后,園內(nèi)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且有太湖名石十二峰,世稱“劉園”。光緒年易主,遂諧音改名“留園”。留園中部峰巒回旋,曲水悠悠,樓閣幽深,修竹映帶,門墻上嵌有文徵明書磚刻匾額“曲溪”兩字,系取東晉永和九年(353)暮春三月,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303-361)和文人謝安、孫綽、許詢等四十一人宴集蘭亭,飲酒賦詩之典故。在《蘭亭集序》中王羲之記日:“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已足以暢敘幽情。”園主取意寓情,使該景有了不盡的回味。

宋代文豪蘇東坡有云:“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边@道明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回歸和依賴,即:人和自然相和諧這一永恒的主題。中國園林是人和自然相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濃縮,是經(jīng)過了精細(xì)的藝術(shù)處理、趨向于理想化的典范創(chuàng)作。它是值得我們珍惜和鑒藏的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江南古典園林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傳承了中國文人的文化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文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情志,也讓人們得以通過對自然之美的領(lǐng)悟走進(jìn)先人和自身的精神世界。匾額作為山水花木與古典詩文的結(jié)合,字字珠璣,點(diǎn)出了詩意、詞境、文韻,也點(diǎn)出了儒風(fēng)、道骨、禪機(jī),使我們在傾聽古人內(nèi)心吟唱,觸摸古人思想脈動的同時,感悟到江南古典園林的清風(fēng)雅韻和人文之美。

(楊可涵/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藝術(shù)人文學(xué)院)

猜你喜歡
園主滄浪匾額
滄浪之水
騷體詩
天安門匾額“消失”之謎
丁酉端午前重讀《漁父》吊屈原
弘揚(yáng)傳承匾額文化提升文化軟實(shí)力
看見了什么?
歲末感懷
還原
生活的三個秘密
故意減產(chǎn)
精河县| 津南区| 余江县| 延津县| 高邑县| 衡东县| 萝北县| 盈江县| 桂东县| 城市| 莆田市| 浪卡子县| 辽阳县| 阜南县| 茌平县| 双峰县| 汶上县| 河源市| 望谟县| 南岸区| 泰和县| 大港区| 高雄市| 安丘市| 东海县| 延安市| 南丹县| 介休市| 南雄市| 宁河县| 濮阳市| 浦县| 高雄县| 浦城县| 黔江区| 佛学| 濮阳市| 武鸣县| 大田县| 闽侯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