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松,傅 強
(1.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安徽 阜南 236300;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麻醉手術中心,北京 100853)
一次性雙管喉罩(SupremeTM-LMA)具有操作簡便易行,且操作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不引起嗆咳,術后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1],廣泛應用于臨床麻醉。但其置入方法也很多,比如在罩體背面涂抹潤滑劑、徒手置入、氣囊的充放氣、管芯探條引導、喉鏡輔助等方法。但以喉罩氣囊自由充放氣法在臨床中的應用尚未見報道。我們觀察以喉罩氣囊自由充放氣方法在一次性雙管喉罩置入時的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置入的完成時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等,探討其實用性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全麻手術的患者80例,其中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48例,老年下肢骨折手術12例、乳癌根治術12例、直腸癌根治術3例、老年崁疝5例。隨機分為兩組:A組氣囊自由充放氣組和B組對照組。每組40例,ASAⅠ~Ⅳ級,年齡22~78歲,張口度≥2橫指,并排除有增加反流誤吸、有潛在通氣困難等喉罩使用禁忌證患者。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所有記錄均由另外同一人完成。一次性雙管喉罩為SupremeTM-LMA。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30 min肌注魯米那0.1 g和阿托品 0.5 mg?;颊呷胧液螅溥虬捕?0.05 mg·kg-1靜脈注射,2 min后,以4%利多卡因咽腔噴霧2次,并面罩吸氧去氮。隨后以丙泊酚 1.5 mg·kg-1、舒芬太尼 0.15 μg·kg-1、阿曲庫銨0.5 mg·kg-1靜脈誘導。按一次性雙管喉罩使用體重范圍結合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宜的型號,常規(guī)仔細檢查喉罩氣囊是否漏氣,在罩體背側(cè)涂抹少量石蠟油,以減少喉罩在插入過程中的阻力。A組在置入過程中不取下氣囊充氣閥的排氣卡片,執(zhí)筆式持喉罩,將喉罩順著咽部解剖彎曲插入至咽底部至有阻力感為后,取下氣囊充氣閥的排氣卡片,給喉罩氣囊充氣5~10 mL。判斷喉罩位置正確并固定后,接麻醉機行間歇正壓通氣,潮氣量8 mL·kg-1,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次,吸呼比1∶2,新鮮氣流量2.0 L·min-1。對于B組,置入前先取下氣囊充氣閥的排氣卡片,抽盡其內(nèi)的氣體后再注入10 mL氣體,余操作同A組。兩組在判斷喉罩位置正確后食管引流通道插入吸痰管。判斷喉罩正確位置的標準:(1)胸廓起伏良好,聽診雙肺呼吸音與術前相同;(2)氣道壓小于15 cmH2O,正壓手控通氣無明顯阻力和無異常氣流聲從口腔發(fā)出;(3)PETCO2波形正常。兩組都以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維持麻醉,按時追加阿曲庫銨維持肌松。
1.3 觀察項目 (1)喉罩置入時間(從喉罩開始置入至呼吸回路的建立所需時間);(2)置入次數(shù)、調(diào)整次數(shù)和首次置入成功率;(3)喉罩四周血跡沾染程度、咽痛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組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為98%,B組首次成功率成功率為83%,A組首次置入成功率明顯高于B組(P<0.05)。A組置入時間明顯短于B組(P<0.05),A組順利置入吸痰管例數(shù)明顯高于B組(P<0.05)。兩組喉罩罩體染血、術后咽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喉罩置入觀察項目比較(±s,n=40)
表1 兩組患者喉罩置入觀察項目比較(±s,n=40)
注:a與 A 組比較,P <0.05。
組別 喉罩置入時間/s首次成功率/n(%) 罩體染血/例 術后咽痛/例A 組 20.5 ±1.6 39(98)01 B 組 38.4 ±2.3a 33(83)a 22
喉罩最經(jīng)典的置入方法是把套囊內(nèi)的氣體抽空[2],但因可能導致罩體折疊、罩面皺折等不利因素,所以在喉罩置入時氣囊的充放氣狀態(tài)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觀點[3]。有的認為喉罩插入前應將氣囊內(nèi)的氣體完全抽凈;有人認為在喉罩的插入過程中保持氣囊的部分充氣,可以幫助防止氣囊在插入時發(fā)生折疊,提高喉罩的置入成功率[4];張廷鈞等[5]在喉罩置入前給喉罩氣囊預充5~10 mL氣體,將首次成功率由78%提高至92%,但置入時間未見明顯提高。史天伍等[6]研究認為SupremeTM-LMA預充氣量為10 mL時置入時間更短,置入更容易。林琳等[7]研究認為對經(jīng)典喉罩充氣量為5 mL時置入時間更短,置入更容易。郎宇等[8]研究認為5~15 mL的套囊充氣容量可滿足正壓通氣需要。
本研究過程中A組不取下喉罩充氣閥末端的放氣卡片,保持氣囊與外界相通,靠大氣壓給喉罩氣囊自由充放氣,保持喉罩氣囊始終有一定的充盈張力。結果顯示其首次成功率及置入時間均優(yōu)于張廷鈞[5]等報道的結果。說明喉罩氣囊預充氣體確實能提高首次置入成功率。由于喉罩氣囊與外界相通,大氣壓使得喉罩氣囊保持了一定的充盈張力,避免了罩面的皺褶產(chǎn)生,減少了罩體置入時的阻力,可縮短置入時間;還有當罩體后端通過患者切牙時,罩體內(nèi)的部分氣體受牙齒擠壓后排出(即自動減小了罩體后端的前后徑),可有效減少下切牙對氣囊的阻擋,方便罩體順利通過患者切牙,也縮短喉罩的置入時間。而預充氣的B組,在置入過程中罩體氣囊前部受舌體及上腭等的擠壓,使得其內(nèi)氣體向氣囊后部移動,由于氣囊內(nèi)氣體與外界不相通,只能聚集于氣囊末端,導致氣囊后部的膨脹,增加了罩體后端的前后徑,而患者張口度不變,受到下切牙阻擋而不易通過,導致喉罩置入時間延長,所以并不能有助于縮短喉罩置入時間。喉罩氣囊自由充放氣技術,由于提高了首次成功率及避免了罩面的皺褶產(chǎn)生,減少了喉罩置入次數(shù)及摩擦等副損傷,所以喉罩四周血跡沾染程度、咽痛等情況均有所下降。
綜上所述,在一次性雙管喉罩置入時,采取喉罩氣囊自由充放氣方法,可提高首次置入成功率、縮短喉罩置入時間、減少置入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等,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1]柴小青,朱運蓮,魏 昕,等.Supreme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1):60 -62.
[2]Brain AI,Bfitnaeombe JR,Berry AM,et al.Reflex during position pressure ventilation via tlle laryngeal mask airway[J].Br J Anesth,2001,74(2):489 -490.
[3]曲智俊,毛文虹,田 鳴,等.三種雙管喉罩置入方法臨床效果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0,50(22):108 -109.
[4]盧寒冬,林成新.喉罩盲探徒手置入方法臨床應用及并發(fā)癥[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0,3(5):501 -503.
[5]張延鈞,田嘉欣,鄭 鑫,等.雙管喉罩氣囊預充氣置入法與傳統(tǒng)置入法臨床效果比較[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3(4):373-375.
[6]史天伍,米曉艷,張 軍,等.不同預充氣量及自動調(diào)節(jié)充氣量時置入Supreme喉罩難易比較[J].安徽醫(yī)學,2013,34(5):574-577.
[7]林 琳,張瑞芹.不同充氣量的經(jīng)典喉罩置入難易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9):898 -900.
[8]郎 宇,王天龍,姚東旭,等.喉罩套囊合理充氣容量的探討[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5):409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