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云
耿家盛,河南省上蔡縣人,1963年10月4日出生于昆明,目前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拉絲成套設備制造分公司車工,車工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云嶺首席技師。
1982年畢業(yè)于昆明機床廠技校產品表面處理(油漆)專業(yè),分配在昆明銑床廠從事產品油漆工作。1984年11月,調入昆明重工,改行學習車工技術,從事車工工作并兼做銑床、鏜床、鉆床等工作。
耿家盛是技術技能賽場的佼佼者,工作33年來,他多次參加各種技能競賽,其中1990年在“全國青工技術大賽云南省選拔賽”中獲得車工第二名、2001年“大西洋杯昆明職工技術技能比賽”中獲得鼓勵獎、2003年“全國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昆明地區(qū)選拔賽中獲車工“優(yōu)秀技術技能選手”稱號,在云南省職工技術技能大賽中獲得車工第二名,被授予“車工技術能手”稱號,并代表云南省參加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的“全國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決賽,獲得車工第十四名。
2004年4月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12月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05年4月被國務院和云南省政府分別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和省級“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06年2月20日被云南省政府授予“興滇技能人才榮譽”稱號,同年7月4日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授予首屆“興滇人才獎”。
耿家6口人,構成了一個全國罕見的特殊技術工人家庭。
耿家盛本人及其父母以及一兄一弟一妹,全部是共產黨員,除妹妹耿家豫當老師外,其余5人全在昆明重工,5人都是工人,父親耿鼎、哥哥耿大鵬以及耿家盛自己是車工,母親祖振英和弟弟耿家華,要么先車工后改鉗工,要么是鉗工同時也是車工。
耿鼎及耿家盛父子倆,都是全國勞模。
耿鼎是昆重的八級車工、高級工程師、總工藝師,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云南產業(yè)界赫赫有名的“車工刀具大王”。
耿家盛是車工高級技師,耿家華是鉗工高級技師。
其所在工作室被命名為國家級的“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省級的“耿家盛技師工作站”、市級的“名匠工作室”。
2015年3月24日,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張百如從中國工人階級所擔負的歷史使命高度把耿家盛的事跡提煉為“三高一多”:“思想境界高、勞動技能高、群眾評價高、社會貢獻多?!?/p>
家庭篇:一個以“學力”顛覆“學歷”的“文盲”
耿鼎是耿家盛兄妹4人的父親,是祖振英的丈夫,這是耿鼎的家庭角色,也是每一個有家庭子女的男人很正常的角色。
但作為社會人,耿鼎的角色復雜而矛盾,不熟悉中國政治、文化語境的人,不容易理解,比如,在耿鼎身上,“技術工人”與“離休干部”是那樣有機自然地交織重疊。
依照有關政策,在1949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或工作的人,均享受離休干部待遇。耿鼎1948年8月參加解放軍,當然是離休干部,可他在昆重的主要和知名身份卻是一個技術工人。
依照國家有關評定職稱以及教育經歷的有關政策,耿鼎除了早年在重慶214技校一年零八個月的讀書生涯,沒有其他的國民教育學歷,按規(guī)定,屬于“文盲”,可他又是昆重十分倚重的高級工程師、總工藝師。
耿鼎對昆重有多重要,看一個例子就知道——在他年齡屆限離休后,廠里又返聘他干了10年,以致祖振英老人幾次下意識地強調,“家盛他爸是70歲才退休的?!?/p>
在這段時間里,有一年多,耿鼎擔任了此間一項代號“9901”的海軍軍品加工的工藝技術指導,昆重現(xiàn)任黨委副書記楊家鵬說,“生產過程中,這個軍工企業(yè)的胡姓科技處處長對耿鼎說,‘老爺子,我要拜您為師?!?/p>
耿鼎在昆重工作幾十年,他的心思都放在琢磨車工工藝以及車刀改良等工作上。
“1977年8月,耿鼎技師在瑞典‘雙管噴吸鉆的基礎上,革新成功‘單管噴吸鉆,使加工深孔成績顯著,加工精度大為提高,而且功效提高了10—20倍。鉆直徑 250×300軋輥上的直徑40×870毫米孔,每件僅需15分鐘?!?/p>
“他帶領幾個同志改裝一臺多年睡大覺的深孔鉆床,用了20多天時間,僅打孔的效率就由鏜床上的16小時,縮短到30分鐘打一個,提高工效30多倍,從根本上解決深孔鉆問題,擴大了機床的適用范圍?!?/p>
這兩段文字所表達的業(yè)績是上了昆重的廠志,將永遠作為歷史史料收藏的,這兩段文字所說核心內容就是概述耿鼎發(fā)明的著名的“深孔鉆”,這是他一生中600來項優(yōu)異的工作業(yè)績之一。
這年,耿鼎43歲,是一個男人成就事業(yè)的黃金年齡。
耿鼎的成就頗多,《昆重春秋——昆明重型機器廠發(fā)展史》記載道,“在試制8/670活套式拉絲機時,他創(chuàng)造了國內細長軸加工徑長1:213毫米的最高紀錄,他創(chuàng)新設計制造的90°可轉位機夾車刀難加工材料、非金屬材料切削刀具和蝸桿銑床等25項科技成果……先后解決技術難題120多項,為省內外機械行業(yè)攻克技術難關421項,其中有30多項屬于重大革新項目,3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84年我工作時,父親是冶金分公司的車間主任,最后最高職位做到了昆重的總工藝師,在這個職位上才退休,”耿家華對父親有著油然而生的崇敬,“我很佩服,他從一個文盲居然在職稱上做到了高級工程師,在職務上做到了總工藝師?!?/p>
實際上,耿鼎評聘高級工程師的過程中,在昆重曾屢有爭議,爭議集中而焦點凸出,那就是耿鼎以學歷標準看,是一個文盲,按照有關職稱評聘的“法定”條文,耿鼎沒有資格參評,有人認為,“中級職稱還可以理解,哪有文盲參評高級技術職稱的?”
但最終耿鼎還是摘下了“高級工程師”的桂冠,這令許多昆重人重新審視“學歷”和“學力”這兩個有聯(lián)系、但絕無必然聯(lián)系的概念。
旁觀耿鼎蟾宮折桂全過程的昆重現(xiàn)任黨委副書記楊家鵬說,“他了不起就在于,從識字開始,然后學車床,搞刀具,一步一步走到技術的巔峰,老人用自己一生的技術追求和成就,重新詮釋了一個常識——任何一個人,求‘學歷的目的在于最終成就做事的能力,如果光有‘學歷沒有‘學力,對社會、對企業(yè)有什么用呢?把‘學歷當作‘學力,那就本末倒置了?!?
耿鼎從一個文盲到可以發(fā)表《新型單管噴吸鉆》、《螺桿的砂帶磨削》、《振動單管噴吸鉆的試驗研究》等深度論文,登上大學講臺授業(yè)傳道解惑,從一個農村娃成為一名昆明重機廠十分倚重的高級工程師、總工藝師,除了共產黨、解放軍、214技工學校以及重慶建設機床廠、昆明重機廠等組織對他的培養(yǎng)造就外,他個人的天賦以及勤于學習,務實勤奮,敬業(yè)踏實這些因素也很關鍵。
自己有成就后,老人對自己多年的技術心血,不是掖著捂著,而是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弟子、青工們。1987年進入昆重工作、現(xiàn)在也是車工高級技師、和耿家盛在一個車間工作的侯金富回憶說,“我剛進廠時,耿鼎是冶金分廠的廠長,他沒有架子,有什么問題問他,他都會耐心教你,耐心講給你聽,直到你懂了為止。”
1984年進入昆重工作的李萍是鏜工,當年耿鼎在車間實際操作車床給青工們做示范講解的盛況他還記憶猶新,“老人邊講解邊操作,他和車床被圍在人群中,黑壓壓一片,我們想擠進去看看都很難?!?/p>
因為耿鼎的累累成就,“1981被評為全國技協(xié)積極分子和昆明市勞模,1982年再度評為昆明市勞模,1983年評為云南省勞模,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模?!迸c專業(yè)關聯(lián)方面,老人先后被推舉為全國職工技協(xié)委員、全國刀具協(xié)會理事、云南省和昆明市職工技協(xié)常委、昆明市刀具協(xié)會副理事長。
1978年,以發(fā)明“90°負刃傾大前角機夾粗、精刀”的成績,耿鼎獲得了昆明市科學大會二等獎。
昆重紅旗車輛廠原經理臧開衡和耿鼎從1982年就在一起工作,后來又當過耿家盛和耿家華的領導,對耿鼎以及耿家盛、耿家華爺仨非常了解,他告訴本文作者,“耿鼎搞的深孔鉆,云南不用說,當時即使在全國也是領先的,他鉆的深孔,直徑不到30毫米,但可以鉆到兩米多深,說老爺子是深孔鉆專家,他當之無愧?!?/p>
企業(yè)篇:昆明重機廠,一個高技術工人群體的營養(yǎng)基
昆重的歷史既短也長,既長也短。
說短是指,昆重自己的歷史如果以1958年8月8日動工建設為標準,迄今區(qū)區(qū)57年,不算長;說長是指,如果以血緣來追溯,昆重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辛亥革命前的云南造幣廠,那就是說,昆重至今至少有100年的歷史。
接受訪問的昆重老職工,所表達的一個普遍共識性觀點是,迄今為止,過去57年中,昆重最輝煌的時期當屬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本世紀初,“鑄造分廠鋼花飛舞,鐵水奔流;金結金工弧光閃爍,火星跳躍;礦冶鍛壓馬達飛旋,機聲轟鳴……”
1993年5月出版的昆重廠志《昆重春秋——昆明重型機器廠發(fā)展史》記錄了昆重高峰時期的工人工作盛況。
職工就餐的熱鬧盛況,可以折光反映一個企業(yè)的興旺發(fā)達。
那時每到中午,逾千人充盈幾個廠區(qū)食堂進餐的盛況也深深刻印在耿家盛腦海中,“中午食堂人太多,有的工人就叫外賣,人家蹬個三輪車,把飯菜送進廠區(qū)來賣?!?/p>
此外,昆重那時的興旺還有一個標志,當時的歷任云南省委書記、省長、昆明市委書記、市長乃至中央領導倪志福、王兆國、韓天石以及相關部委領導等紛紛前來昆重調研視察,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丹麥、波蘭、瑞士、瑞典、比利時等這些發(fā)達國家的外賓也經常來廠里參觀。
這段時期所以是昆重的持續(xù)興盛期,和當時昆重所邂逅的大小環(huán)境、氣候有關。
大環(huán)境和大氣候是,當時國家剛從幾十年荒謬的“階級斗爭為綱”陰影中走出來,全國推行順人心得民意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等政策,給了昆重以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政策支持。
小環(huán)境和小氣候是,1984年12月,中共昆明市委任命出身昆重、了解昆重、熱愛昆重的“老昆重”戴森林出任昆重廠長,昆重從此進入長達15年的“戴森林時代”。
正是這個“戴森林時代”給昆重帶來了迄今最為傲人的發(fā)展高峰,同時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為昆重的歷史譜寫了璀璨的一筆。
按照昆重安裝分公司經理范子文的觀點,昆重素有重視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傳統(tǒng),他告訴筆者,“耿鼎他們老一輩的工人喜歡攀比誰的技術更強、更高,加上其他因素,當時形成了一個大約有二三百人的高技術工人群體,那時考工晉級,要達到七級工、八級工,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實作考試,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硬得很?!?/p>
曾任昆重副總經理、現(xiàn)任云南冶金集團工會副主席的王琳感慨地說:“到耿家盛這一代人,又形成了一個技術工人群體,可惜流失了不少,今天大概還有二三十人。”
戴森林,四川江安人,1938年2月出生,1961年8月畢業(yè)于西安交大,嗣后分配到昆明重機廠,歷任技術員、工程師、鑄鍛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從1984年12月起,到1999年6月7日正式宣布他退休,一直是昆重的掌舵人,可惜的是,戴森林退休后不久,1999年11月4日,心梗突發(fā),溘然而逝,令人噓唏不已。
王琳1987年8月大學畢業(yè)分配到昆重,與戴森林在工作上有長達13年的重合期,他把“戴森林時代”對昆重的貢獻,總結為5點——
“具有改革開放大視野,對國外先進技術積極研判、引進、消化;推行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改造傳統(tǒng)國企經營管理模式;推行分廠制,予分廠以獨立法人地位,以贏得更多發(fā)展機遇;力推主(業(yè))輔(業(yè))分離,橋歸橋,路歸路,使企業(yè)輕裝上陣,迎戰(zhàn)市場波濤;大膽啟用年輕人,優(yōu)化昆重各級領導層,以朝氣、活力、創(chuàng)新和兼收并蓄緊扣社會前進步幅?!?/p>
耿家盛兄弟三人,進入昆重之際,幾乎也就是戴森林執(zhí)掌昆重之初,這種偶然的巧合,使得耿家盛能夠“躬逢”昆重最好發(fā)展時期之“其盛”,也是耿家盛所以崗位成才的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沒有重機廠給我提供平臺,不可能成為今天的車工技能人才,比如,如果連車床都沒有,也沒有練手所必需的材料和工作機會,你拿什么去成才?”
訪問中,不少受訪工人告訴筆者,那些年,工作非常飽和,工人要兩班倒,晝夜加班加點的干,作為耿家盛來說,他所面臨的學技術的客觀機遇與別的工人是“眾生平等”,或許差別就是他秉承家風,用心綿密,喜歡鉆研車工技術罷了,但車工技能的提升,就普遍意義而言,建立在投入大量工作時間、擁有一個工作平臺和消耗無數原材料之后,對成功與失敗的精心總結、改進上。
換言之,如果當時昆重業(yè)務不飽和,缺乏必要的訓練機會,耿家盛未必能脫穎而出。
“1993年,我們到美國硅谷培訓大型集成化工程設計分析研究,戴廠長則到斯坦福大學進修3個月,不僅是他自己,昆重當時的高層領導到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研習,中層干部都學MBA,到香港等地研習,工人則廣泛組織動員參與省內外的技術技能大賽,使之脫穎而出?!?/p>
王琳對戴森林的做法褒贊有加,“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層,三支隊伍的建設齊頭并進,這是昆重產生耿家盛的大背景之一。”
驀然回首:有一道來自工會的溫暖目光
昆重之外,作為耿家盛和以他為代表的一大批技術工人成長的營養(yǎng)基,各級工會的作用無法漠視。
從耿家盛的閱歷看,他很早就如同2200多年前戰(zhàn)國時的名士毛遂一樣“穎”在囊中,也想“穎脫而出”,要做到這一點,毛遂需要一個“袋子”,耿家盛則需要一個平臺。
這時,工會來搭臺了。
2015年9月25日下午,秋風瑟瑟,黃葉匝地,在拉絲機分公司大車間二樓,耿家盛回憶了2003年10月他和云南另外三名車工、四名鉗工、三名銑工遠赴吉林省長春市參加全國職工技能大賽的場景,“那次比賽,我拿到了全國車工第十四名,按照政策,回來省勞動保障廳就頒發(fā)了高級技師職業(yè)資格證書給我?!?/p>
打這以后,耿家盛開始交好運,各種榮譽紛至沓來。
是工會,給耿家盛帶來了好運程。
當年,是云南省總工會組織了包括耿家盛在內的11名云南銑工、車工、鉗工,并由省總工會技協(xié)辦時任主任尚建明帶隊去參加比賽的,“賽完那天,尚主任還帶我們去吃長春的‘老樸狗肉,他全程陪同我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全是他管理,他說他就是來搞后勤保障,給我們當保姆?!?/p>
“那時,省總就很注重提升技術工人的業(yè)務素質,把提升他們的技術、技能視為一種積極的維權方式,”現(xiàn)任云南省總工會副主席的尚建明對12年前的那次比賽的許多場景記憶猶新,“耿家盛給我印象很深,回昆明的飛機上,我告訴他,回去我的工作就要變動了,要輪崗到工人療養(yǎng)院,以后可能沒機會帶他們出來比賽了。”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工會為我做了太多太多,”耿家盛回憶工會給他的幫助思路清晰,“這么說吧,2003年10月的長春大賽后,我所取得的各項榮譽和成績,基本都是各級工會賜予的,工會還是我的后盾,沒有工會的一路照看、關心和支持,我同樣走不到今天?!?/p>
“我的第一個來自工會的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是省總當時的常務副主席張在權親手頒給我的。省總現(xiàn)任的潘紅偉副主席一見到我,就問我的工作咋樣,鼓勵我好好干。有一次省總楊文學副主席和我都參加省電視臺的一個節(jié)目錄播,完了他怕我們因為趕錄節(jié)目沒吃飽,又請我們到昆明馬街吃燒烤……”
“尤其要感謝省總前任主席江巴吉才和省總黨組前任書記、常務副主席盧正國,2006年7月4日,我獲得了云南省第一屆‘興滇人才獎榮譽,后來通過各種渠道我得知,是江巴主席、盧副主席代表工會在許多場合為我鼓與呼,才使得云南幾百萬職工在興滇人才10個席位中,有了我作為代表,當年5月的一天,我遇到盧正國副主席,他告訴我,省總在竭力為我爭取入選?!?/p>
耿家盛心中有一長串需要感激的名單,“現(xiàn)在的張百如主席也是這樣,他特別關心我們技術工人,對我關心備至,常務副主席王惠萍幾次來看我,我感謝他們?!?/p>
應當說,從耿家盛在技術上嶄露頭角開始迄今,他就一直沒有逸出從省總到各級基層工會、從企業(yè)工會到地方工會關注、關懷、教育、培養(yǎng)的視線,云南工會所開展的各種旨在提升職工技術技能的活動,從早年的職工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到今天在全省普遍深入開展的“一活動一工程”,以耿家盛為代表的云南技術工人群體,從來都是這些工會活動所精心、竭力打造的目標人群。
耿家盛的事跡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
2015年3月24日下午,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張百如在和本文作者談到他對耿家盛事跡的看法時,用“三高一多”作了點評:“思想境界高、勞動技能高、群眾評價高、社會貢獻多?!?/p>
4月16日,張百如在一份耿家盛事跡報告材料上批示:“耿家盛同志是新時期我省百萬職工中涌現(xiàn)出來的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工人代表。他刻苦學習,勞動技能高,被授予‘云南首席技師稱號,他愛崗敬業(yè),勇于擔當,為企業(yè)發(fā)展和效益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思想境界高,熱心帶徒,受到職工群眾的好評?!?/p>
5月4日,云南省政府和省總工會召開聯(lián)席會議,會上,省委副書記、省長陳豪要求省總要選樹產業(yè)工人先進模范典型,張百如當即簡潔地以“這項工作正在開展”回答了省長。
嗣后,云南省總利用一切有利機會,比如力薦他為“云嶺楷?!薄⒌谖鍖萌珖赖履7逗蜻x人等方式,弘揚宣傳耿家盛的事跡??傊诠⒓沂⒊砷L中的每一個關鍵時段,身后都有工會那道溫暖而明亮的眼光。
時代風采2015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