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華
學習遷移理論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探究
孔瑞華
針對目前初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分析了寫作現(xiàn)狀,研究并開展了利用學習遷移理論,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探究,從學生的角度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再思考,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初中英語寫作;學習遷移理論;寫作教學;寫作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而在這四種技能中,“寫”是一種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綜合技能,是衡量一個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實踐中可以看到,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書面表達相對滯后,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甚微,面對寫作,往往會出現(xiàn)“學生心煩,教師不愿”的現(xiàn)象。為了改變寫作現(xiàn)狀,近年來,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利用學習遷移理論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了有效探究。
“新課標”要求初中畢業(yè)生寫作應該達到的程度是:能根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jù)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然而,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仍然無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以2014~2015學年蘿崗區(qū)七、八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為例,七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情況如下:
書面表達是文字題,總分10分。題目是看圖作文,要求學生根據(jù)圖片描述Mr.Black一家的情況??荚嚽闆r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表1:七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情況統(tǒng)計
八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情況如下:
書面表達滿分15分,要求考生根據(jù)導圖所呈現(xiàn)的信息,針對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寫一篇演講稿??荚嚽闆r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表2:八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情況統(tǒng)計
從表1、表2可以看出,兩個年級學生的寫作平均分較低。筆者對本區(qū)部分初中學生和英語教師分別作了英語寫作現(xiàn)狀調查,并對調查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了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方面
被調查者中大約六分之一的學生偏科嚴重,無視英語的存在。十分之一左右的學生缺乏學習能力,更不用說英語寫作能力。由于基礎不扎實,詞匯量少,造成了單詞拼寫的錯誤。由于語法基礎薄弱,從而出現(xiàn)了時態(tài)錯誤、缺主少賓、混亂搭配的現(xiàn)象。受母語思維干擾,經常出現(xiàn)一些“中式英語”。
下面摘抄八年級下學期區(qū)統(tǒng)考書面表達中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寫作錯誤:
1.We eat don’t clean food.
2.Our is to danger.
3.We don’t with bad people make friend.
4.We can’t walk horse road,should walk peo ple road.
5.We are don’t play the...
6.We don’t on his own go outside.
…
(二)教師方面
教學課程緊、任務重,無法安排寫作課;操作難度大,且課堂效果不太好;課后批改工程大,耗時多。因此,教師自身對寫作課缺乏關注。
以上種種原因和現(xiàn)狀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亟待提高。本研究試圖從學生的角度入手,探詢科學、有效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一)什么是學習遷移
學習遷移是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知識、技能或形成的態(tài)度對另一種情境中知識、技能的獲得或態(tài)度形成的影響,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依據(jù)遷移的效果,可以將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或促進作用,負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影響或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善于研究和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把新舊知識結構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積極有效地利用正遷移,盡量避免負遷移,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二)學習遷移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1.詞匯的遷移,使文章靈活、多樣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詞匯是英語寫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詞匯量的多少和詞匯使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寫作能否正常進行。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詞匯量的積累,更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
七年級下冊Unit 5 Water(Reading)是一篇環(huán)保類的文章,主要內容是通過小水滴與一個小女孩的對話,講述水的來之不易,人類要好好珍惜水資源。筆者在講授這一課時將詞匯歸納如下:turn off=switch off,turn on=switch on,make sth/sb adj,remember to do sth,drop,add...to,valuable,clean,dirty,waste等。為了鞏固學生對新詞匯的掌握和培養(yǎng)其準確運用詞匯的能力,筆者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課文的內容,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寫一篇對話后的感受,字數(shù)在80詞左右。其中有一組學生寫道:
There was an interesting thing happened to me today.In the morning,I let the tap on after I brushed my teeth.Suddenly,the water asked me to turn the tap off.And then,the water told me about its journey.We could not drink the water because it was dirty,so people had to clean it.So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us,we can’t waste it.From now on,I will turn the tap off after using it.
這組學生雖按時完成了任務,但運用課文的詞匯較少,從作品檢測得知,這組學生對課文的重點詞匯掌握不到位,文章內容表達不夠靈活,遷移不成功。
以下是另一組學生作品:
There was 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to me today. In the morning,I left the tap on in the bathroom after brushing teeth.Suddenly,a drop of water talked to me.It told me to turn the tap off.And it told me about its journey.It dropped from a cloud into a river.We could not drink it until people add some chemicals to the water to make it clean.So water is very valuable. People should not waste or pollute it.From now on,I will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tap after using it.
這篇文章學生較多地運用了課文中的詞匯,由于有本可依,遷移運用恰當,學生能夠在語境中運用詞匯,加強了對詞匯的理解,寫作效果較好。
2.句式結構的遷移,提升文章品味
如果說詞匯是寫作的根,那句式結構就是寫作的枝葉,使文章變得結構多樣,內容豐富。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為寫作遷移做好充分的鋪墊。例如:
八年級上冊Unit 1 Encyclopedia(Reading),閱讀篇章是選自百科全書的兩篇短文,其中第一篇介紹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文章介紹達·芬奇成長歷程時使用了以下句型:
(1)He was a famous painter,inventor...
(2)He was born in...
(3)From an early age,he showed great intelli gence and...ability.
(4)As he grew older,he learnt to do.
(5)I think...was very successful...
筆者在教學時指導學生理解并背誦以上句型。
本單元的檢測卷寫作要求:
請根據(jù)以下內容提示,以Albert Einstein—a great scientist為題,寫一篇80詞左右的英語短文,介紹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適當加以發(fā)揮。
內容:(1)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2)愛因斯坦于1879年在UIm出生,在德國的一個城市。(3)愛因斯坦小時候就表現(xiàn)出對數(shù)學的興趣。(4)在1905年,愛因斯坦開始出版科學方面的書;他在1921年贏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5)1955年,愛因斯坦逝世,享年76歲。其中一位學生的寫作如下:
Albert Einstein—a great scientist Albert Einstein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ientists in the 20 century.
In 1879,Albert Einstein was born in Ulm—Germany.From an early age,he showed great intelligence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He liked thinking and asking.So his math was very good.In 1905,Albert Einstein started to publish the books about science and math.His books made many people knew him. And in 1921,h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He found a lot of knowledge about Physics.And the knowledge mad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In 1955,Albert Einstein died when he was 76.
I think Albert Einstein was very successful.I like him very much.
從文章可以看出,學生把適合寫作所用的優(yōu)秀句式遷移到了英語寫作中,巧妙靈活地使用了各種句式,有效避免了文章的單調無味,使作文的形式和內容更富有張力,提高了文章的品味。
3.有效遷移,提高篇章結構的把握
任何事物都可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語言也不例外。根據(jù)篇章語言學理論,語篇Discourse指的是一系列連續(xù)的語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黃國文1988)。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寫作動手前,首先要分析寫作要求,確定文體的特點,根據(jù)所給的已知信息進行整體的謀篇布局,列出提綱。然后,再按照提綱思路開始動筆。但很多學生在寫作上缺乏篇章整體把握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應訓練學生正確運用語篇銜接手段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
例如:九年級上冊Unit 3 Reading清晰的文章邏輯結構,讓學生很好地把握和了解了文章的寫作思路。該文章以對比的形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見表3)對Emily和Jerry的家庭進行介紹:
表3:Emily和Jerry的家庭介紹
這篇文章很好地提供給學生議論文體裁作文的框架。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歸納文章提綱,訓練了整體把握篇章結構的能力。
列出提綱后,文章結構清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會在動筆前羅列提綱及要點,進行謀篇布局。
結合前面提到的從詞匯、句型、篇章能力培養(yǎng)等步步遷移到寫作中來,筆者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水平。
寫作任務:根據(jù)表4寫一篇有關自己和學生的家庭情況對比的議論文,80詞左右。
表4:自己和學生的家庭情況對比
其中一名學生寫作如下:
My opinion on happy family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a family,money or family love?Mayb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But in my opinion,I will choose family love.Why?
There are 3 people in my family,so does Lily. She is rich.She has got a lot of own things.My family is poor.Our television is out of day.And my parents set some rules for me.I have to help my mother do the housework at weekends.And Lily never needsto do it.But I don’t mind.I think doing housework can make me healthy.I have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with my parents.I’m happy,but Lily isn’t.She is lonely and unhappy.Because her parents are always busy.So I think family lo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Do you agree?
學生對家庭寫作很熟悉,很多學生小學就寫過,主要從介紹家庭人數(shù)、父母職業(yè)、自己愛好等方面進行簡單的描述。很明顯,學習后的習作比原先的習作在詞匯、句式及結構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添加了新知的遷移,大大地豐富了文章內容,提升了寫作水平。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證探究,以學習遷移為理論依據(jù)進行寫作改革的實驗班級,在寫作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在2014年八年級下學期區(qū)內期末統(tǒng)考中,實驗班的作文平均分居年級第一名(學期初重新分的平行班),在區(qū)內兄弟學校里排名也位居第一。教學實踐證明,在學習遷移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教材閱讀文本,采用知識遷移策略,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巧妙地貫穿于讀寫訓練中,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科學策略。
作者信息:510700,廣東廣州,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科學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