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淺予
一名打字員打敗三位諾獎得主
◎文/李淺予
1932年冬,中國留學(xué)生熊式一到英國學(xué)習(xí)戲劇。那時,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極為不堪,而這一切,都要拜西方電影所賜。他決定改變這種偏見,用什么方法呢?最便捷的武器,自然是戲劇。
他準(zhǔn)備將中國傳統(tǒng)劇目中的王寶釧故事創(chuàng)作成英文話劇,工作剛剛開始,他就受到了英國同行的冷嘲熱諷。這些傲慢的英國人認(rèn)為他來自一個如此落后的國家,還要把那么陳舊的東西搬出來展示,真是可笑。再說,當(dāng)時英國戲劇很不景氣,連蕭伯納、高爾斯華綏、皮蘭德婁這樣的大腕的新劇上演都接連失敗,他一個中國留學(xué)生,憑什么?
英國人的話很有道理,我們只要看看這些大腕的簡歷,就會認(rèn)同他們的觀點(diǎn)了:蕭伯納,英國劇作家,早在1925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高爾斯華綏,英國劇作家,1932年,也就是本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新科狀元;皮蘭德婁,意大利劇作家,諾貝爾文學(xué)獎熱門人選……
熊式一動搖了。但劇本已寫了大半,放棄了實在可惜。望著一大摞剛剛打出來的稿子,他滿臉不甘。這時,一向沉默寡言只知埋頭打字的約翰遜太太忽然停了下來:“先生,您有什么心事?”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叭绻覜]猜錯的話,一定是這個劇遇到了麻煩。”約翰遜太太說,“是不是有人說您什么了?”
他開始重新打量起這個女人:約翰遜太太其貌不揚(yáng),從他聘她做自己的打字員時起,他就從來沒有注意過她。
“別聽他們的。我敢保證,這個劇一定會獲得成功,你就等著瞧吧,到時倫敦的太太小姐們肯定會哭得稀里嘩啦。我了解你們中國人,更了解我們英國人,相信我好了?!薄澳闶俏业牡谝晃蛔x者了吧,那怎么沒見您哭呢?”他心情輕松了一些?!跋壬?,別忘了,我可是您的打字員啊,我怎么可以哭呢,這可是我對自己最基本的職業(yè)要求哦。”約翰遜太太笑道。
這位普通英國女性讓他感動,同時給了他極大的力量,從那一刻起,他下定決心,以后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不會放棄這出戲。他開始兩耳不聞窗外事,全身心投入到劇本的修改工作中。在約翰遜太太的建議下,為了更方便歐美人理解、記憶,他在劇本的許多方面都做出了“讓步”,比如將女主角王寶釧的“釧”字改成了“川”。
1934年11月8日,就在呼聲極高的皮蘭德婁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之際,由熊式一導(dǎo)演的英文話劇《王寶川》在倫敦上演。果然如約翰遜太太所料,演出大獲成功,王寶川寒窯苦守18年等候其夫,其東方式的堅貞、善良讓西方觀眾唏噓不已,看到動情處,很多太太小姐們都不禁流下了眼淚。
第二天,全英國的報紙都以贊譽(yù)之詞刊登了演出消息。當(dāng)晚,熊式一感激地對約翰遜太太說:“約翰遜太太,感謝您!如果沒有您,我們的王寶川女士大概還得在寒窯里忍饑挨餓。您真了不起,一個人打敗了三位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奔s翰遜太太說:“我哪有這么大的本領(lǐng),實在是你們中國的文化太強(qiáng)大了啊。我覺得,這出戲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約翰遜太太的預(yù)言再一次應(yīng)驗:此后,此劇在倫敦竟連演三年,總計九百多場。次年,該劇于美國上演后,隨后在愛爾蘭、荷蘭、瑞士、比利時、德國、法國等國上演,均受到熱烈歡迎。熊式一也因此成為將中國戲劇帶到英國進(jìn)而世界的第一人,在歐美一劇成名。
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