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父親在世時與母親總有吵不完的架,雞毛蒜皮都能扯出原則性問題來,但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jié)底就為一個錢字。
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窘迫是那個時代的標簽,孩子們生活在下一分鐘不知會發(fā)生什么的恐懼之中。唐山大地震那年(1976年),母親經(jīng)過三進三出后(離家搬到單位?。瑑扇私K于離了婚,我被判給父親,母親帶著姐姐和妹妹離家而去,那時我剛滿13歲。
現(xiàn)在想來,那時鬧個離婚太難了,家里隔三岔五地見各路同事、朋友和領(lǐng)導上門來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調(diào)解委員會以審問犯人的口吻審問他倆,想獲得一紙離婚介紹信似乎比登天還難。不知為什么,父親那會兒鐵了心要離,一鬧就是一年多。
婚姻原本是很私密的個人行為,但在那個年月,離個婚非得鬧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不可,不僅同事鄰里要弄明白你倆為啥離婚,公家人就更是要反復求證,搞得和犯了天規(guī)似的,直逼得你不從窗戶里扔幾口鍋出去,不打得頭破血流,感情就不算破裂,這婚就不得離。更有甚者,為了達到離婚目的,彼此有的沒的把對方污得像個奸夫淫婦,禍害得一班無辜者稀里糊涂被牽涉其中,弄得家庭雞飛狗跳,搞得四鄰流言蜚語。
離婚后的父親脾氣一日壞似一日,幾乎到了靈魂出竅的程度,40歲的他頭發(fā)似乎一夜就白了。那些日子我變成了他的出氣筒,為一點點小事就會把我打得口鼻流血。那陣子,無論什么時候,只要聽到他發(fā)出一聲嘆息,我就一定逃不脫一頓痛揍。那會兒我怕極了,怕的不是被打的過程,而是被打前發(fā)自父親靈魂深處的嘆息,那嘆息聲中,充滿了焦躁、痛苦和絕望。小小年紀的我便領(lǐng)悟到了疼與痛的區(qū)別—疼出自于肉體,痛發(fā)乎于心靈。
每每打罵過后,父親像是如釋重負,倏忽變得溫存起來,教育我學會嘴軟和認錯。而我又錯在哪了呢?他撫摸著我的頭,嘀嘀咕咕慰藉著我,直到我的淚水委屈的像斷了線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掉落一地。然而我自小倔強,被打時從未哭過、求過、逃跑過,瞪大著眼睛以無奈的憤怒做武器,不躲、不閃、被打倒爬起來繼續(xù)承受。
1978年元月,42歲的父親終因無法忍受肝癌的折磨,經(jīng)兩次自殺未遂后終于抓住了機會,從醫(yī)院病房的五樓窗戶跳了下去。當醫(yī)生告訴我搶救無效的父親已故去時,我沒有一滴眼淚,第一感受是—I'm free(我自由了)。那年我14歲,正處在叛逆的年齡段。
我當時尚未成年,父親過世后,其單位領(lǐng)導找我商談,說可以協(xié)助將我的戶口遷回上海,與奶奶生活。也許是被壓迫得越深,反抗得也越甚,我一口回絕,執(zhí)意要獨立生活。那時遠離了恐懼,也就毫不顧忌窘困,絲毫沒想過自己如何養(yǎng)活自己,擁有了無拘無束的自由就是一切。
父親是獨子,我也算是獨子,上海有個孤零零的奶奶數(shù)十年來一直獨自生活。父親去世后,我享受每年一次探親假去上海探望她。也許是由于不愿遷回上海等諸多原因,我在奶奶眼里一直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每次回去看望她時,聽到最多的是她不自覺的嘆息聲。
或許是我的出現(xiàn)喚起了奶奶對兒子的思念,原本就少言寡語的奶奶見了我就越發(fā)的無言,我和她常常就那么隔著一張八仙桌坐著,我望著她,她望著門外,頭老年性地微搖著,仿佛她面前坐著的不是她的親孫子,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
多年后的一天早晨,奶奶突然問我:“你說,是不是奶奶活的太久,把你阿爸和姑姑都克死了?”
看著一頭華發(fā)、滿嘴只剩幾顆殘牙的奶奶,我無言以對,痛上心頭。那以后,我便逐漸減少了去探望她的次數(shù),不想再打亂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平靜生活……
世上沒有比恐懼更傷害人和折磨人的,痛苦是有限度的,而恐懼則沒有極限,它會被惡性地復制和傳承,這也是我們身邊為何會屢屢發(fā)生幼兒園老師、家庭保姆等虐童事件而令人擔憂的原因。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確信:“恐懼是迷信的主要根源,也是殘忍的主要根源?!笨謶挚梢允固焓棺兂赡Ч?,它是摧殘人性的無形屠刀,是人格扭曲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們眼下大踏步步入互害型社會的根本成因。
歷史上非正義的運動多發(fā)源于恐懼,人人以殘忍和殘暴以求自保,甚至不惜傷害朋友和親人。在文明的社會制度中,人們首先有免于恐懼的權(quán)力,那些無論是公權(quán)還是私權(quán)所帶給人的恐懼,都必須得到根本的遏制,否則維護社會穩(wěn)定將成為一句空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