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徐敏
打通巍巍秦嶺,讓漢水一路流向關中,從工程量和技術難度上說,都將是陜西水利史上的里程碑式工程。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之一秦嶺,這是歷史上的首次嘗試,隧洞最大埋深2012米,綜合技術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這是一條“河”,一條鑿穿于秦嶺山底部的“暗河”,它全長98.3公里,官方名稱為“引漢濟渭”,其壯觀的程度堪稱為“世界級宏偉工程”,而綜合難度也已達到世界第一。
引漢濟渭工程自2010年底開工建設,總工期約十一年,其采取“一次立項,分期配水”的建設方案,逐步實現(xiàn)2020年向渭河流域配水5億立方米,2030年最終調水規(guī)模達到15億立方米的目標。通俗點說,就是把世界十大山脈之一的秦嶺,用一條無縫的隧洞打通,從嶺南調引長江最大支流的漢江水,補給到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里來。
早在199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的魏劍宏便撰寫了《南水北調設想—嘉、漢入渭以濟陜甘諸省》的文章,該文列舉了一組數(shù)據(jù):1991年本應是汛期的8月,泱泱大河竟然在山東斷流;1992年3月6日黃河干流花園口水文監(jiān)測站流量為每秒800立方米,高村監(jiān)測站為每秒600立方米,洛口監(jiān)測站為每秒200立方米,利津監(jiān)測站為每秒2立方米;此后多年黃河連年斷流,且斷流長度達到數(shù)百公里。作為黃河最大支流的渭河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論文提出引水的目標不僅考慮關中地區(qū)的灌溉問題,更遠大的目標則是惠及黃河。
如此浩大的工程,開天辟地,舉世無雙。如不親身經歷,我們很難想象近百公里的地下巖石靠怎樣的神秘“武器”來為之貫通?浩繁的工程需要動用多少人力?
其實,在高科技發(fā)達的今天,修這么浩大的水利工程,已不再是人海戰(zhàn)術。在施工現(xiàn)場,我們幾乎聽不到驚天動地的吼聲、爆破聲,甚至機器的轟鳴聲都很有樂感。五年來,隱蔽于崇山峻嶺之下的隧洞,正在悄無聲息地一米米掘進著。
引漢濟渭工程公司的文化總監(jiān)余東勤向記者打比方說:上世紀70年代初修建寶雞市馮家山水庫,那時動用了上萬人,曾有人形象地說,水庫大壩有多高多厚,建壩民工吃的鍋盔饃就能堆多高多厚?,F(xiàn)在的工程主要靠機械化,像引漢濟渭這么大的工程,建設兩座大型水庫,打通近百公里長的隧洞,但人力僅動用了千余人。
深秋季節(jié),秦嶺的秋色五彩斑斕。沿著108國道向漢中方向前進,走完黑河金盆水庫庫區(qū),在不遠處一個叫王家河的小地方,不時有施工車輛從這里出沒。這里便是“秦嶺輸水隧洞的5號支洞”。
工程向導小劉向記者介紹說: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穿越秦嶺屏障,由調水工程和輸配水工程兩部分組成。調水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組成。
黃金峽水利樞紐位于漢江干流漢中市洋縣境內,是調水工程的龍頭和主水源地,規(guī)劃年調水10億立方米;三河口水利樞紐位于漢江支流子午河峽谷段,是調水工程的調節(jié)中樞,規(guī)劃年調水5億立方米;秦嶺輸水隧洞進口位于黃金峽水庫壩后的漢江左岸,洞線向北經三河口水庫穿越秦嶺,出口位于秦嶺北麓黑河金盆水庫東側的黃池溝。而輸配水干線工程分布于渭河兩岸,渭河以南西起周至、東到華縣,渭河以北西起楊凌、東到閻良,區(qū)域總面積1.45萬平方千米。規(guī)劃線路總長330.77公里,靜態(tài)總投資為197億元。
打通巍巍秦嶺,讓漢水一路流向關中,從工程量和技術難度上說,都將是陜西水利史上的里程碑式工程。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之一秦嶺,這是歷史上的首次嘗試,隧洞最大埋深2012米,綜合技術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記者去工地那天,在黑黝黝的5號支洞中行進了10余公里后,被一龐然大物擋住了去路。向導小劉介紹說:這就是從德國海瑞克公司引進的硬巖掘進機,英文簡稱TBM。TBM掘進段長34公里,位于秦嶺主脊下,主要依靠兩臺硬巖掘進機從秦嶺南北雙向掘進,解決了高埋深段普通掘進無法解決的超長距離通風送氧、出渣和供電動力等難題,其掘進速度是人工鉆爆法的3-5倍,正常情況下,掘進機以月均500米的速度向前掘進。
我們眼前的這臺硬巖掘進機機長200多米,宛如一列火車,靜靜地趴伏在軌道之上。十來個工人站在8米多高的刀盤上實施著掘進前的檢修工作。令人驚訝的是,如此龐然大物,竟都由一些年輕的大學畢業(yè)生操作著。
從5號支洞出來后,記者在向導小劉的引領下,折返去了幾十公里外的椒溪河勘探試驗洞。與5號支洞不同的是,這里的施工作業(yè)比較原始,應用的不是硬巖掘進機,而是人工鉆爆法。盡管施工方式相對比較傳統(tǒng),但掌子面上的人同樣不多,作業(yè)面上只有十來個工人。他們用風鉆在巖石上標記好的位置上打炮眼,然后裝炸藥放炮,待硝煙塵霧散盡之后,再清運石渣出洞。每一個循環(huán)工序都在五六個小時,三班輪番上崗。
這些常年鏖戰(zhàn)在隧洞里的工人,大都來自四川、重慶、湖北和福建等地,陜西本地人卻相對很少。工地深處秦嶺山腹地,工人們的生活比較單調。有極少一部分工人帶有家屬,而大多數(shù)人都睡的是大通鋪,閑暇時的業(yè)余生活就是打打牌、下下棋、看看電視。
因為一種傳統(tǒng)的迷信,隧道里是絕不允許女人們進入的,工人們的妻子也很自覺,從不靠近隧道半步,她們主要為建設者洗衣做飯。在生活區(qū)內,到處晾曬的紅內褲是一大亮點,寓意著喜喜慶慶,平平安安。
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確保高質量,安全無事故,是上下齊抓共管的大事。日前,引漢濟渭工程通過了水利部的嚴格審查,在工地現(xiàn)場,定期的防汛、防坍塌、防污染、防爆、防火等應急演練已形成制度化,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014年9月24日,國家發(fā)改委批復陜西引漢濟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志著陜西人民翹首企盼的引漢濟渭調水工程,進入到主體工程建設的新階段。2014年10月14日,水利部、發(fā)改委、財政部聯(lián)合發(fā)文,同意啟動引漢濟渭等9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一水通秦嶺,水通興三秦?!币凉h濟渭是統(tǒng)籌陜西三大區(qū)域、聯(lián)通南北兩大水系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zhàn)略性的水利工程,對解決關中、陜北缺水問題,促進陜西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屆時工程調水規(guī)模將達15億立方米,建成后可滿足西安、咸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和6個工業(yè)園區(qū),保證總計2348萬人的生活及工業(yè)用水。該工程將對緩解關中缺水、置換陜北黃河用水指標、帶動陜南發(fā)展將發(fā)揮其長遠的重要作用。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預計到2017年,西安市民就能喝上來自“引漢濟渭”的優(yōu)質水源,這不啻為三秦大地的一個福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