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楊頌平 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 鐘家旺 陳輝
社會管理學院陳輝院長、殯儀專業(yè)教師師及部分學生救援現(xiàn)場合影
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湖北監(jiān)利縣大馬洲水道傾覆,船上454名同胞生死不明!經(jīng)救援,12名同胞生還,442名同胞魂歸長江!舉國悲慟!
消息傳出,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領導即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殯儀專業(yè)師生主動請纓??紤]到事件前期以救援為主,學院領導要求殯儀專業(yè)師生時刻做好準備。
6月3日,當?shù)弥O(jiān)利縣殯儀館急需遺體收殮工作人員,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上下立即積極行動起來,殯儀專業(yè)所在的社會管理學院當即組織派遣12名殯儀專業(yè)師生前往支援。6月4日至6日,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志愿者師生在指揮部的統(tǒng)一部署下,抱著對逝者尊嚴的敬畏、秉持專業(yè)操守,分三班協(xié)助處理“東方之星”輪船沉船遺體的清洗和接運工作,學院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學生踏實肯干的精神得到同行的認可。鑒于志愿學生在監(jiān)利殯儀服務現(xiàn)場的表現(xiàn),6月9日,根據(jù)湖北省民政廳的安排,帶著行業(yè)學校立足服務行業(yè)、服務民生的重托,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又派出第二批志愿服務隊共計10人,分成2個小組分別前往監(jiān)利殯儀館和洪湖殯儀館,為“東方之星”輪船遇難同胞主持遺體告別儀式和其他禮儀服務。
6月5日,湖北省民政廳趙顯富副廳長親到救災棚現(xiàn)場看望志愿者救援隊的同學們,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也派出社會管理學院陳輝院長與殯儀專業(yè)教師到救援現(xiàn)場慰問志愿者救援隊的同學們,并帶去了許多生活用品,使同學們倍受鼓舞。學生赴監(jiān)利志愿服務期間,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李光華書記、吳昌友院長及鐘俊副院長等領導多次詢問志愿活動的工作情況,并給予大力地支持。
在此次救援志愿服務中,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社會管理學院殯儀專業(yè)共計派出21名學生、4名專業(yè)老師前往監(jiān)利,加上聞訊自發(fā)趕往現(xiàn)場的2009屆畢業(yè)生只德臣和他帶領的在其公司實習的4名學院殯儀專業(yè)實習生,參加服務的學生一直堅持到6月16日最后一具遺體火化。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殯儀服務志愿團隊人數(shù)達到30人,這也是監(jiān)利善后現(xiàn)場最大的學生志愿者團隊。
6月4日中午1點多,由專業(yè)教師鐘家旺帶領的學生志愿隊到達監(jiān)利殯儀館,簡單充饑后,12名師生被編入由武漢市各殯儀館組成的救援團隊開展工作。一部分同學被安排參加遇難同胞遺體的清洗、整理工作,另一部分則被安排參加遇難同胞遺體提取DNA后的包扎、收殮及放入冷藏棺的工作。由于4日沉船尚未扶正,運至現(xiàn)場的遇難同胞遺體不多,加上當天下雨,氣溫較低,遺體變質較輕,異味不太濃,所以當天工作難度相對比較輕??墒谴蠹叶甲龊昧诵睦頊蕚?,一旦沉船扶正,遇難同胞的遺體收殮工作的難度將大大加強。
為有序進行救援工作,加快進度,救援現(xiàn)場的臨時負責人漢口殯儀館張偉館長當晚連夜召開協(xié)商會議,決定將全體救援人員分為白班、中班和夜班三班,每班工作8小時,救援人員輪流上班操作;同時開辟第二個遺體清洗整理棚進行分流,加快進度。學生救援隊也隨之分為三組輪流工作。當時已是晚上10點多鐘,12名師生已從下午2點鐘開始連續(xù)工作8個小時,非常疲憊,可輪值夜班的童寧、葉梓豪、何俊三位同學二話不說,馬上繼續(xù)工作,一直堅持到5日早上換班。這三位同學隨夜班的師傅們清洗、整理了30多具遺體,現(xiàn)場師傅們個個都夸他們是好樣的。
6月5日,沉船已扶正,天氣放晴,氣溫上升至30度,這對遺體的保存很不利。陸續(xù)送來的遇難同胞遺體基本已形成“巨人觀”現(xiàn)象,異味也較濃,戴一次性口罩和穿簡單的防護服已不起作用,指揮部緊急調來活性碳防毒口罩和專用的密封消毒防護服。中午時分,氣溫越來越高,大家每處理一批遇難同胞遺體間隙休息時,脫下防護服后,內衣緊貼身體,汗水不停地往下流,人已到虛脫狀態(tài),脫下長筒雨膠鞋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里面竟存有兩厘米多的汗水,連腳都泡腫了。孫勞敏同學來自海南省,在頭痛反應較大的情況下,仍堅持工作。女同學李娟(全國學生殯儀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當時正值身體抵抗力薄弱的生理期,老師讓她退出最辛苦的包扎、收殮大廳一線做后勤保障工作,可她沒有坐幾分鐘就硬要重回到一線操作,她說:“老師,大家都在忙,身體累得也都到極限了,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讓我上一線吧?!彼慌驴嗖慌吕鄣念B強表現(xiàn),受到漢口殯儀館領導的贊賞,說“這樣的人才不要,要什么樣的人?!”并當場向李娟同學下了“訂單”。武昌、青山、襄陽、宜昌等各大殯儀館,都向同學提出了實習的邀請。
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殯儀專業(yè)副教授鐘家旺是這次的帶隊老師
部分師生合影
6月6日當天驕陽更盛,氣溫也在不斷攀升,濃濃的異味與消毒劑混合的味道,加上消防服密封不透氣,一動不動都直流汗。三者夾擊之下就更讓人喘不過氣來。而早上6點多鐘,交接班還沒做完,遇難同胞的遺體就開始源源不斷地送來,運輸遇難同胞遺體的二十多輛車輛(每輛運兩具遺體)排成長龍,一時間壓力倍增。這時運來的遇難同胞的遺體已全部形成高度的“巨人觀”現(xiàn)象,異味特濃,使人窒息。
為了加快遺體的清洗、整理速度,大家主動由三班改為兩班工作,人休工作不停。跟隨宜昌殯儀館在第二清洗棚上夜班的孫榆坤、俞杰、葉樂樂三位同學,主動要求留下來繼續(xù)干白班,一直堅持到下午4點鐘,連續(xù)工作18個小時。葉樂樂同學的心臟不怎么好,卻什么都不說,默默地堅持。
為了保護遇難同胞遺體的尊嚴,不讓遇難同胞的遺體破一塊皮,大家腰彎得不能再彎,幾乎與遇難同胞的遺體親密接觸,用水輕輕地洗,用毛巾過細地擦,盡量使遺體整個身體不留一點污物。抬遺體時,手戴性能較好的長膠皮手套滑,不好把握,抬遺體時容易使遺體滑落,大家就換短的,性能較差的薄膠手套。遺體的手腳腫脹的很粗,在抬動時一不小心就會扯破皮,大家就用新毛巾包在遺體的四肢上均衡用力小心抬,使得沒有一具遺體因抬運而破皮。志愿隊同學強忍著淚水輕手輕腳地清理遺體,避免因為用力過猛碰傷遺體,有些遇難同胞遺體的手表和項鏈等還在身上,同學們都會清洗干凈后再給遺體戴上。但是當同學們看到一位三歲小姑娘的變質遺體時,眼淚就再也忍不住了,大家懷著悲痛的心,仔細地輕輕地將小姑娘的遺體清理好,給她戴上洗干凈的項鏈,綁扎好送走,這時,大家的淚水和汗水瞬間模糊了視線。
每清洗、整理完一批遺體后,清洗池中的血水都有一寸多深,志愿隊的同學們總是說:“師傅們,師兄、師姐們,你們先去休息,清掃由我們干!”但那些已畢業(yè)參加工作的師兄、師姐們卻又心疼師弟、師妹們,每次都主動留下來一起清掃,直至防疫人員消毒后才離開清洗池,再由第二班人員接著干。換班休息的同學與師傅們一坐下就睡著了,但只要聽說:“換一班上了”就全都驚醒,又都趕緊做好工作準備又進清洗棚。這一天班長鄔宗珂、吳昊、丁志豪、李娟、孫玉坤、葉樂樂、俞杰等同學一直堅持操作了近20個小時,連續(xù)不斷的高強度操作一直堅持到下午五點鐘,隨著后續(xù)救援團隊的到來才換班。6月6日這一天共清洗、整理、提取DNA、包扎、收殮遇難遺體達260多具。
從6月4日下午2點開始,到6月6日下午,志愿者救援隊的同學們隨各殯儀館的救援團隊共清洗、整理、包扎、收殮了350多具遇難同胞的遺體,沒有出任何差錯與事故。全體同學頂高溫、抗疲勞、抵異味、超負荷工作,每人休息總共不到8個小時,沒有洗一次澡,可同學們沒有一句怨言,他們說:“為了使遇難同胞的遺體盡快得到清洗、整理,我們累一點無怨無悔!”由于后續(xù)救援團隊的到來,第一批全體同學于7日凌晨安全返校。
在第一批志愿救援隊在前線的時候,在專業(yè)老師的輔導下,其他同學就已在學院進行遺體告別儀式的準備。按省民政廳指示,最終選拔出10名同學參加第二批的遺體告別主持志愿服務,并于6月9日上午分赴監(jiān)利(孫玉坤、李家琪、蔡俊、陳昌龍、俞杰、付祥、何慶等七位同學)、洪湖殯儀館(鄔宗珂、蔣依林、杜曉嵐等三位同學),投入新的戰(zhàn)斗。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做好沉船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的司儀主持、殯儀引導和接待工作。
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從6月8日開始舉行。由于監(jiān)利殯儀館冷藏的遇難同胞遺體達250多具,加上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的時間由其親屬預訂,有的遇難同胞家屬為了返程方便,將告別儀式的時間定在凌晨時間段。因此遺體告別儀式在一天中的各個時間段都有,差不多是每半個小時就有一場告別儀式。為方便親屬,監(jiān)利殯儀館為沉船遇難同胞專門開設了三個告別大廳,其中一個由監(jiān)利殯儀館工作人員負責,志愿隊同學負責另外兩個告別大廳。同學們分為兩班全天候提供服務,白班是早上七點鐘到晚上七點鐘;晚班是晚上七點鐘到早上七點鐘。每場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都有司儀主持一人和接待引導人員若干。
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的形式不完全一致。一場告別儀式一般是為一具遺體舉行,但根據(jù)家屬的要求,也有兩具遺體、三具遺體一起做一場告別儀式,最多的有八具遺體做一場告別儀式。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告別儀式,都是每一只冷藏棺入殮一具遺體, 而且在舉行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時,每一具冷藏棺旁都安排有一位殯儀接待引導人員負責,最多的一場則是安排了八位殯儀接待引導人員負責。
志愿隊的同學們在當班的時間里,都是這一場做了司儀主持人員,那么下一場就改做殯儀接待引導人員,用輪換做來減輕心理和生理的壓力。擔任司儀的時候,同學們會根據(jù)不同的遇難同胞情況,精心擬定主持詞,都做到因人而異,同學們用充滿人性和同情心的主持詞,配以深沉感人的話語、肢體動作,全情投入。就拿告別儀式中的鞠躬來說,同學們每一場告別儀式都要做六個規(guī)范的、90度的彎腰鞠躬禮,每一次的鞠躬都是深情的、慢慢的90度的彎腰,一個班次下來大家都是腰酸背痛,可大家每一次都是一絲不茍的按職業(yè)化規(guī)范去做。同學們在做江蘇瞿氏一家五姐妹的告別儀式時,家屬的心情非常激動,家屬們哭跪在地,抱著冰棺,撕心裂肺地哭喊著五姐妹的名字,負責接待引導的同學輕聲耐心地做撫慰工作,用輕柔地攙扶和溫和的語言來減輕家屬的悲痛,真正做到了“一張紙巾、一杯茶水、一句溫情的話語”來踐行殯葬格言,家屬的心情許久方才平息下來,在場的工作人員全都默默地流淚不止。但是,做司儀主持的同學卻要強忍悲傷,不讓淚水流出來,用莊嚴肅穆的充滿人性的、同情心的言語來告慰亡靈、撫慰家屬。當做完瞿氏一家五姐妹的告別儀式后,家屬們都非常感動,謝聲不止!
做殯儀接待引導的人員,每一天都是不停地從接待處到告別廳到火化區(qū)的來回跑動,由于穿的是職業(yè)裝皮鞋,有的同學的腳都被皮鞋打起了泡發(fā)炎了,但為了工作需要仍然忍痛堅持穿,有時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吃。同學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用最好的、最深情的、最感人的、最衷心的專業(yè)服務,送別我們的親人人生路上最后一程,讓家屬們在悲痛之中得到慰藉。
盡管同學們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學習尖子,還有幾位同學是在五月份全國職業(yè)院校殯儀技能大賽上獲得大獎的,但為了充分準備,同學們在乘車途中、在休息的時間,仍然都在一遍一遍練習著告別主持詞和主持動作,力求精益求精,用最真摯的心、最專業(yè)的儀式送別遇難同胞。同學們的住宿安排在殯儀館外的福利院,幾乎每天都是在凌晨四點鐘就起床,穿職業(yè)正裝乘車到殯儀館上崗,雖是兩班倒,但白班的同學都是在11點后才回到住宿地。最忙的兩天里同學們甚至一共只睡了4個多小時。到監(jiān)利殯儀館的同學們一直處在高強度的工作中,在充滿悲傷哭泣的環(huán)境之中堅持了7天,直到6月16日早上最后一場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結束。
赴洪湖殯儀館的3位同學中有2位女同學,這兩位女同學也是獲得全國殯儀學生技能大賽獎項的。洪湖組接受的任務與赴監(jiān)利殯儀館地同學一樣,在兩位洪湖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協(xié)作下,同學們負責主持遇難同胞遺體的告別儀式司儀工作??扇蝿找匾恍?,有100多具遺體需要舉行告別儀式。三位同學團結一致,都爭著承擔司儀工作,因為司儀壓力最大,工作量也最大!其中鄔宗珂同學第一批回來后又再赴洪湖進行第二次救援工作。鄔宗珂在洪湖殯儀館,第一次告別儀式主持的對象是同一家五具遺體,參加告別儀式的除家屬外,還有上海來的部門領導和洪湖市的領導。鄔宗珂既激動又緊張,為了確保主持質量,在頭天晚上他與其他兩位同學一起一遍一遍的反復訓練。第二天告別儀式的時間是上午8點30分,可三人在6點鐘就提前到告別大廳,再次進行現(xiàn)場演練。這場精心準備的告別儀式,受到在場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表揚與贊賞。雖然洪湖殯儀館遇難同胞遺體的告別儀式大部分都是白天舉行,但晚上也有告別儀式,這時作為領隊的班長鄔宗珂同學都主動承擔,讓兩位女同學回去多休息一會。
三位同學堅持、努力、再堅持、再努力,總共做了近100場遇難同胞遺體的告別儀式,直到6月13日晚上十點多鐘主持完最后一場告別儀式才得以完全的休息。洪湖殯儀館的領隊和師傅是看在眼里—太棒了又太累了,喜在心里—好一代新的殯葬接班人。
監(jiān)利殯儀館6月16日最后一場遇難同胞遺體告別儀式的結束,標志著“6.1東方之星沉船事件”遇難同胞殯儀服務工作完滿地告一段落。從6月4日到6月16日,武漢民政職業(yè)學院殯儀志愿者救援隊的同學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在學校的專業(yè)所學,發(fā)揮了殯儀專業(yè)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作用,給當?shù)卣?,行業(yè)部門,特別是遇難者家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論是伴著淚水和汗水為遇難同胞清洗、整理,還是用最真切的情感、最專業(yè)的水平為他們主持告別儀式。同學們的工作從沒有懈怠過,都是用心全力以赴地去做,同學們用自己全心全意服務的行為充分詮釋了“使逝者得到安息,使生者得到慰藉”的崇高殯葬理念,大家雖然都很累,都很疲勞,但每個同學都是帶著為東方之星遇難同胞做好身后服務的慰藉回到學校。作為殯儀專業(yè)學生的代表,這一次的經(jīng)歷必將鼓舞著大家,帶著對生命的珍視,帶著學院培養(yǎng)獲得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志愿精神,走好接下來的人生之路!
沉痛悼念本次“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的遇難同胞!愿遇難同胞們安息,愿親屬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