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寒文
王獻之,東晉時著名的書法家,他老爸就是書圣王羲之,所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雖然生在書法世家,但他很勤奮,十分刻苦,并不是只知道模仿父親的書法,而是超越創(chuàng)新。
他創(chuàng)造了“一筆書”,變“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能寫出好多個字,由于他的書法氣勢恢宏,所以很受世人的喜愛。
王羲之家是東晉屈指可數(shù)的豪門士族,按現(xiàn)在的話說,王獻之在當時是個名副其實的“高富帥”,雖“少負盛名”,但性格“放達不羈”,終日在家只是寫寫畫畫,但才華氣度過人,人長得也精神。
他七八歲開始跟著父親學書法,十來歲時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挺不錯了,就跑去問王羲之:“我的字再練三年,就可以出師了吧?”
王羲之搖搖頭說:“差得遠著呢?!?/p>
“那,再練五年呢?”
王羲之仍是搖頭。
王獻之急了,說:“大家都說您的字寫得好,您練了多久的字,有什么秘訣快教教我,這樣我也能寫出好字來了?!?/p>
王羲之走到窗前,指著院內(nèi)一排大水缸說:“等你寫字研墨用完那十八口大水缸的水,到時候你的字就有骨架子了,就能看了?!?/p>
王獻之聽了心里很不服氣,心說用完十八口大缸的水才勉強能練出骨架子,那要什么時候才能成為書法家呢?于是,他下決心要練好字,讓父親看看。
五年之后,他挑了幾幅自己很滿意的字,拿去給王羲之看,王羲之看過之后什么也沒說,把字稿又還給了他。
王獻之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拿著字稿去給母親看,讓母親評價一下。母親看完,許久嘆了口氣說:“我兒的字練了這么久,倒還好,有一點像他的父親?!?/p>
王獻之聽了,湊過去一看,登時傻眼了,原來,他本來寫的是個“大”字,王羲之看字稿的時候覺得這個“大”字結(jié)構(gòu)上緊下松,就忍不住提起筆加了一點,成了個“太”字。王獻之母親說的“一點”便是王羲之加的“這一點”。
自此,王獻之更加勤奮,終于大有長進,成為東晉時著名的書法家,和王羲之并稱為“二王”。
就是這樣一個豁達不羈的王獻之,小時候很聰明,人也勤奮,但是人無完人,他對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種游戲)卻不太精通。
有一次,他看到幾個門生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對其中一個人說:“這次你要輸了?!?/p>
那個人聽了這話,自然十分不高興,誰愿意輸?。∷戳送醌I之一眼,說:“這個小孩就像從細細的管子里看豹子,只看得見豹子身上的一小塊花斑,而根本看不到整只豹子長什么樣。”
被人這樣貶損,王獻之也生氣了,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闭f完,甩甩袖子就走了。
王獻之所說的“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古時的荀奉倩,當時的劉真長,我真是不如這兩個人啊,為此我感到很慚愧。他們從不與下人接近,我卻偏要去招惹下人,結(jié)果竟然受到了這樣的貶損。
王獻之受到卑賤的門生貶損,深以為恥,后悔自己不該接近并插話,所以就有“遠慚”、“近愧”這樣的話?!肮苤懈Q豹”、“拂袖而去”這兩個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東晉時,郗家也是舉足輕重的名門望族,名門望族之間經(jīng)常聯(lián)姻,壯大勢力。郗家就與王家聯(lián)姻,王獻之的母親就是郗家的女兒,他外公就是太尉郗鑒。郗鑒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給了王羲之。
到了王獻之要結(jié)婚的時候,小舅舅郗曇的女兒郗道茂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王獻之對這個表姐印象非常好,親上加親自然兩家人都高興,順理成章,王獻之便娶了這位表姐為妻,兩個人寫寫字、讀讀詩,可謂伉儷情深。
王羲之和郗曇是同一年去世的,王獻之的母親也早早離世了。當時王獻之和郗道茂成婚不久,面對親人接二連三地去世,兩個人相互扶持,少年夫妻,情真意重?;楹螅醌I之與郗道茂生了一個女兒,名玉潤,不幸的是,玉潤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后來,郗道茂也沒有再生孩子。
王獻之的字自創(chuàng)一派,比他父親更進一步,再加上人長得帥,性格又放達不羈,所以“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
當時,簡文帝的第三個女兒余姚公主,起先嫁給了丞相桓溫的次子桓濟?;笢嘏R死前,桓濟和哥哥、弟弟一起想謀殺最小的叔父桓沖,事情敗露,最后被流放到長沙。失去了丈夫的余姚公主早就對王獻之這個風流才子仰慕已久,反正如今桓濟被流放了,這輩子也回不來了,她便要求簡文帝讓她嫁給王獻之。
簡文帝對這個女兒很寵愛,如今女兒也單身了,他就干脆下旨讓王獻之休掉原配郗道茂,迎娶余姚公主為妻。
王獻之和郗道茂兩個人感情那么好,自然不肯領(lǐng)旨。但是皇帝的命令誰敢抗拒?左思右想,王獻之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為了拒婚,他用艾草燒傷了自己雙腳,臥床許久,不能下地行走,以為這樣就不用迎娶公主了,自然也就不會和郗道茂分開了。
誰知,余姚公主是鐵了心非要嫁給王獻之,先是說等王獻之的腳養(yǎng)好再說結(jié)婚的事,后來又說即便是王獻之下不了地也要嫁給他。
如此這般都不能阻止這個婚事,王獻之最后沒辦法,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
被休了的郗道茂無家可歸,父親郗曇早就死了,她只好投奔伯父。
寄人籬下的郗道茂后來再沒有嫁人,晚景凄涼,郁郁而終。
而王獻之,則因為腳傷落下了毛病,后半生則常年患有足疾,行動不便。
后來,王獻之和余姚公主也生了一個女兒,名叫神愛,后來嫁給晉安帝為皇后。晉安帝是個傻子皇帝,連冬天和夏天都不分,一舉一動都要別人攙扶。這樣一個傻子皇帝自然在政治斗爭中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皇后,王神愛在宮中生死憂患,惶惶不可終日,二十九歲就死了。而余姚公主死后,追封為新安公主。
后來,王獻之得了重病,當時都請道士來家里上表文禱告,要坦白自己曾經(jīng)做過什么壞事,有什么過錯,這樣道士焚表向上天祈求原諒,也算是讓重病的人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道士便問王獻之之前有什么過錯,曾經(jīng)做過什么壞事。王獻之想了半天,最后說:“我真想不起來做過什么壞事,真要說,那就是休了郗道茂這件事?!?/p>
《奉對帖》,正是王獻之在兩個人分開后寫給郗道茂的信,信中說,雖然自己和郗道茂在一起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但是終究是沒有白頭偕老,這種遺憾是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只有真的白頭偕老,才能算得上是幸福美好。他時常感慨良多,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郗道茂再見一面,只能常常哀嘆,只好過著這樣的日子直到死。
王獻之和郗氏的感情雖深,但是也沒能白頭偕老,只能分隔兩地,從此不相見。小時候被下人貶損“管中窺豹”的王獻之長大后不僅才華出眾,也重情重義,成了一個君子。
注:荀奉倩,潁川潁陰人,曹魏名士。為人清高,不與俗人交往。劉真長,東晉官員,和荀奉倩是同一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