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 洪 楊 琦
行為藝術廣告?zhèn)鞑ィ簞訖C與形式的悖論
□ 文/劉 洪 楊 琦
行為藝術傳入中國將近40年,其動機與形式的悖論一直充斥其間。本文從傳播效果、傳播的異化對其進行分析。其效果有四種,傳遞正能量、譴責并圍觀著、由接受轉為反感、從偏見到認可。其異化的原因一是事物本身在發(fā)展過程中走向對立面,二是因時間或空間的轉移而產(chǎn)生異化,三是因受眾自身差異而產(chǎn)生異化。對行為藝術廣告創(chuàng)意策略建議:把握其落腳點、掌控好尺度、整合媒介立體傳播。
行為藝術廣告 悖論 傳播策略
行為藝術從歐洲傳入我國將近40年,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行為藝術者以怪異、血腥、自虐等極端行為作為傳遞信息的方式。深入分析這一藝術廣告形式,有利于媒體把握報道的力度、方向與尺度,從而促進行為藝術廣告?zhèn)鞑ヅc發(fā)展。
新聞媒體報道對行為藝術廣告的傳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從理論上說,對弘揚社會正能量的行為藝術廣告,媒體理應大力支持;反之,堅決抵制。但現(xiàn)實中的行為藝術廣告有時讓媒體很難做出取舍。因為行為藝術廣告的最大特點是不斷沖擊著某些社會價值觀的底線,讓社會原有的觀念發(fā)生坍塌、改變。這些觀念可能是陳腐的,它阻礙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也可能是社會依賴的精神家園。此時,媒體的報道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或提前傳遞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新的價值觀,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它本身也成了新的藝術里程碑;或動搖原來的價值根基,攪亂人們的思想,混淆了是非觀念。
對這把雙刃劍,如果單從發(fā)行量(收視率)來說,媒體的特質決定了它會張開雙臂擁抱之。因為行為藝術廣告是頗吸引眼球的。但媒體還肩負著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它必須對所傳信息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負責。如果盲目傳播行為藝術廣告,很可能得不償失,因小失大。如果置之不理,又會錯失良機。困難的是,報道只有“對”或“錯”,而沒有“試錯”。
事實表明,媒體傳播行為藝術廣告后,有的能產(chǎn)生很好的正能量。如《心鎖》。2012年兒童節(jié),在上海世博會沙特館月亮船廣場上,五把大小不同的巨鎖分別鎖住一家五口,中間最小的鎖中默立著一個自閉癥小孩,圍繞它的四把大鎖中各站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和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讓觀者心靈震撼,真切體會到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的困境。
也有不少很難讓人接受的行為藝術廣告。如20世紀末,某些所謂“前衛(wèi)”的“作品”把人腦攪碎后出售人腦罐頭,以及讓狗吃掉引產(chǎn)的胎兒。對這種“令人發(fā)指”的所謂藝術(公訴人語),當時上海至少有兩家媒體對此進行批評性報道。但報道本身就是傳播,最好的方式是封殺,只字不提。那么,如何在“下一條”的行為藝術廣告中有意識地傳播正能量?這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快采慢傳。“快采”是指記者要在第一時間趕到行為藝術現(xiàn)場,盡量全面地采集到第一手資料?!奥齻鳌笔侵笀蟮赖乃俣纫聛?,它所體現(xiàn)的是在傳播過程的“壓稿”藝術。因為行為藝術大多表現(xiàn)非常超前,利用“壓”的空檔觀察社會各方面的反應,多采訪社會各階層的觀點,然后選擇一個“穩(wěn)切深”的視角給予報道。
二是降低“顏值”興奮度。此類事件的報道角度盡量從社會發(fā)展、文化多元、藝術創(chuàng)新等角度去報道,挖掘其“顏值”背后所承載的社會責任,把重點放在它的負載信息上,而不是表面的異、奇、怪。
三是采納百姓的價值觀。報道基調最好采納居民百姓的價值觀。因為他們的觀點是具有普遍、穩(wěn)妥和成熟的特質。不要站在藝術家的立場,那樣會冒很大風險,因為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就是“異術”,他們的觀點代表的是小眾。
所謂行為藝術廣告,是把行為藝術作為基本要素,將商業(yè)因子合理地融合在行為藝術中,將商品或者企業(yè)的傳播理念與行為藝術聯(lián)姻,從而進行廣告?zhèn)鞑?,讓作品更具表現(xiàn)力、感染力,具有現(xiàn)場感強、表現(xiàn)形式夸張、商業(yè)色彩濃厚等特點。其傳播效果如下:
1.傳遞正能量:最適合國情的傳播狀態(tài)
2009年的亞太廣告獎把戶外類的全場大獎授予了來自北京的《新公民計劃:難以觸及的課本》。倒刺鐵絲圍繞而成的巨大球體中央擺放著一本教科書,看上去豈止是難以觸及,簡直就是無法觸及。這一行為藝術旨在展示農民工子女讀書難這一社會問題。
《難以觸及的課本》從多個方面達到了受眾的心理期望:首先,在廣告創(chuàng)意上,運用新穎獨特的行為藝術進行公益廣告展示,其尺度在受眾接受范圍之內;其次,從廣告表現(xiàn)力上看,倒刺叢生的鐵絲球以及密密麻麻的玻璃渣,都強烈沖擊著視覺感官,引發(fā)受眾的共鳴與反思;最后,從廣告的真誠度上講,這則公益廣告旨在呼吁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是針對社會困難群體的一大善舉,對于社會問題的解決具有推動作用。面對這樣的行為藝術廣告,媒體不僅要如實報道,更應該深層次的挖掘其背后所反映的社會問題,通過新聞報道讓行為藝術廣告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xiàn)。
2.譴責并圍觀著:在藝術旗幟下沖擊社會底線
2011年,某廠商為了推銷自己的沐浴露,以行為藝術的名義請來三位妙齡女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洗澡,活動現(xiàn)場圍觀了眾多男性,手中拿著玩具噴槍往女子身上噴沐浴液,樂不可支。第二天當?shù)貛缀跛忻襟w都以批評的態(tài)度、圖文并茂地“抨擊”了此事。以譴責的態(tài)度積極圍觀之,這正是商家所需要的。道義的批評,媒體的譴責,無意中給它做了廣告,反而推動產(chǎn)品銷路和知名度的提升。
像這樣打著藝術的幌子,進行惡搞的案例比比皆是。尼爾·波茲曼在其名著《娛樂至死》中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毙旅襟w、新觀念不斷地注入我們的生活。在一個相對多元而開放的社會,或許張揚的個性和出格的行為能夠給自己帶來名氣或利益。但是,如果這樣的行為藝術大行其道,誰來搭建正能量的舞臺?
3.由接受轉為反感:對尺度失控的抵制
在行為廣告中,有不少公益廣告與上文中提及的“惡搞藝術”不同,它們有著積極健康的思想。但表現(xiàn)形式卻由“藝術”變成了“異術”,超出了受眾所能接受的范圍。比如,曾經(jīng)有個別藝術家為了呼吁社會公眾保護動物,將動物被殘殺后還在滴血的尸體擺放在大街上進行展示,他的初衷是好的,是正義的,但是用殺戮反對殺戮,似乎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行為藝術家總是用自己獨特的理念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極具個性的藝術表現(xiàn),但是只有合理的把控藝術表演的尺度,縮小行為藝術者與受眾之間的心理差距、觀念差距與理解差異,才能進一步增強受眾對該作品的認同感,才能夠讓人產(chǎn)生共鳴,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一味的以出格博眼球,借出位炒話題,其實是對藝術的誤解,讓能給受眾帶來美感的藝術變?yōu)楫a(chǎn)生丑感、惡感的異術。
4.從偏見到認可:“異類”與“少數(shù)派”的力量
吊詭的是,“藝術”與“異術”的結合,并非都是負能量,有時也會產(chǎn)生巨大的正能量。讓人困惑的是,至今還無法準確地把握之。
青年阿七進行過這樣一次“表演”:三個人一輛自行車橫倒在十字路口的斑馬線上。阿七說這是記錄自己2008年5月份發(fā)生的一起車禍,自此之后阿七一直生活在愧疚當中,再也沒有開過車。他希望用“死尸照”來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面對這種行為,也許無法理解好端端的一個人為什么要扮成死尸來傳遞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正能量。藝術講求創(chuàng)新,然而在很多時候,創(chuàng)新總會觸及當下社會的道德底線,或是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與界限。與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不一致的行為和觀念往往被大多數(shù)稱為異類,這里的“異”其實是起著一種向前的引領作用。但是,像前面所述的少女裸露洗浴的“異”,是把人們從主流大道引向旁門左道,是對大道的瓦解、消弱。對前者,媒體理應頌揚有加;對后者,最好的批評是視而不見,不讓只字見報。
行為藝術廣告在傳播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xiàn)異化現(xiàn)象的效果。從而使得傳播目的和傳播效果發(fā)生曲解與誤讀。
1.事物本身在發(fā)展過程中走向對立面
2014年8月,女藝術家周潔在北京草地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為《36天》的行為藝術展,展覽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媒體爭相報道,一時間,“裸女睡鐵絲床”的標題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其實這場展覽并非像很多媒體報道的那樣,似乎是一場毫無緣由、惡搞低俗的自虐行為。展區(qū)里放置的鐵絲床和“毛絨玩具”都是周潔的作品,在36天中,周潔親自編織、打造鐵絲床和鐵絲玩具,累了就躺在鐵絲床上休息——這才是她展覽的主題,而不是媒體所誤導的“裸睡36天”。
人們對于某一行為進行負面的評價或者偏見性的議論,或許源于我們對煽動性、夸張、娛樂性信息的“渴求”,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片面地進行報道,受眾片面地接受信息并通過自己的意識和思維進行轉化與理解,進而讓藝術變成了“異類”,遭受公眾的偏見。
2.因時間或空間的轉移而產(chǎn)生異化
事件發(fā)生后,時間的轉移是毋庸置疑的,空間的轉移則有兩種情況:一是現(xiàn)實場域發(fā)生改變,二是虛擬的空間發(fā)生改變,在新媒體時代,很多事件正是由于其發(fā)生的地點由現(xiàn)實轉移到網(wǎng)絡世界而產(chǎn)生異化。比如成力的作品《藝術賣比》,其目的是通過這個行為來諷刺當代藝術被過度商業(yè)化的現(xiàn)象。盡管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4年,但網(wǎng)絡圍觀并沒有停止。只要在網(wǎng)頁搜索中輸入相應關鍵詞,鋪天蓋地的報道就紛紛呈現(xiàn)在受眾眼前。原本只是相對封閉的藝術創(chuàng)作行為,當它作為一條具有煽動性的新聞而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時,這個事件本身已經(jīng)發(fā)生了異化與扭曲。在網(wǎng)絡新媒體日益發(fā)達并且主導著我們的信息接收方式的現(xiàn)今社會,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應該是經(jīng)得起思考與批判的,當其發(fā)生的時間或是空間發(fā)生轉移時,帶給大眾的仍然應該是作品本身所要傳達的思想。
3.因受眾自身差異而產(chǎn)生異化
1993年,藝術家徐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進行了這樣一次行為藝術:將一頭渾身印滿漢字的母豬放在鋪滿書的房間中,再放入一頭身上印滿拉丁文的公豬,利用激素,讓公豬與母豬在房間交配。這個行為藝術的本意是利用象征主義的手法,來表達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后對我國文化的侵蝕,旨在呼吁和倡導大家保護傳統(tǒng)文化。對這一藝術行為,可謂見仁見智。不少人認為,這一行為更多的展示了生物學原則對文化原則的消解,其結局即是人類文明被顛覆,返歸獸性的倒退;也有觀點稱該作品中公豬所占據(jù)的主導地位,影射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文化霸權主義;動物保護主義者則認為, 這是對“豬格”的侮辱和對動物尊嚴的踐踏!更有很多觀眾看了之后,反映并不能從作品中捕捉到作者的意圖。
行為藝術廣告的信息傳播,其接收對象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接受能力和信息理解力,然而這種抽象的能力很難在實際中去把握和控制。受眾不是被動地接收作者意欲傳達的意圖,而是作為能動的個體進行判斷和解讀,在這個過程中,曲解和誤讀是不可避免的。
1.把握其落腳點:是廣告而非藝術
行為藝術在和廣告進行融合之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本質上并不追求經(jīng)濟利益的回報。行為藝術所重點展現(xiàn)的是其行為過程,是表達藝術思想的過程。而行為藝術廣告,則是廣告通過藝術表現(xiàn)的方式,力求發(fā)揮廣告宣傳的最佳效果,從而實現(xiàn)廣告目的。
廣告牽手行為藝術,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行為方式,但是行為藝術廣告絕非等同于行為藝術。廣告的本質是一種信息傳播手段,廣告以盈利為目的,歸根結底要服務于企業(yè)、品牌以及產(chǎn)品。制定行為藝術廣告創(chuàng)意策略,首先應該把握其落腳點,行為廣告的本質是廣告,而非行為藝術,切勿本末倒置。
2.掌控好尺度,傳遞正能量
2001年8月,彭州市舉行了“國際行為藝術節(jié)”,在這個藝術節(jié)上某位藝術家的作品《復活節(jié)快樂》非常引人注目。作者企圖將豬的胸腔破開,露出心臟,再縫合,讓豬經(jīng)歷一番遭遇后仍然存活。但那只被開膛破肚的豬在經(jīng)過一番掙扎、嘶吼后一命嗚呼。場面血腥、手段殘忍,這種打著藝術的旗號殘害生靈的行為,著實令人發(fā)指。
以暴力、血腥、性為元素,以“藝術”的旗號進行的嘩眾取寵的行為表演比比皆是,擾亂了公共秩序,甚至侵犯了公眾的合法權益。無論是公益性的廣告,還是純粹的商業(yè)廣告,都要以人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不能違背法律的界限和公眾的道德底線。假若為了迅速地廣而告之、吸引眼球而肆意挑戰(zhàn)受眾的感官與心理防線,反而會引起公眾的不滿和抵制。
3.整合媒介立體傳播
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播格局也發(fā)生了徹底的顛覆。社交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使網(wǎng)民成了信息的傳播者,甚至是制造者。2014年天與空公司為西門子洗碗機打造的“我不想洗碗”行為藝術互動廣告,正是通過受眾的參與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廣告效果。2014年8月20日,攝影師蘇小糖在微博曬出了自己用食材拼出的“我不想洗碗”9張碟子涂鴉照片并配上博文,一時間這條極具創(chuàng)意又充滿無奈的心聲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共鳴,西門子在為其點贊的同時送了蘇小糖一臺洗碗機作為安慰。于是微博上掀起了一股曬創(chuàng)意求送洗碗機的全民創(chuàng)意浪潮。
運用新媒體來激發(fā)受眾參與,同樣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據(jù)了解,從攝影師蘇小糖在微博曬照片到西門子電器轉發(fā)并贈送洗碗機,從頭到尾都是廣告公司一手策劃的微博營銷事件。應該注意把控策劃的力度,倘若一窩蜂地導演虛假劇情欺騙受眾,也許可以帶來一時的利益,長遠看來,只會加深受眾對此的不滿,從而影響廣告?zhèn)鞑バЧ?。行為藝術廣告的載體是一種較為現(xiàn)代化的藝術形式,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地遭受質疑和挑戰(zhàn)?;仡櫄v史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倫理約束或是道德底線并不完全以真理作為依據(jù),在某個階段,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舉止,其背后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人性因素的驅動力量;很多看似合理的解釋或是質疑,也可能僅僅是某些想當然的謬論;在某一特定時期人們不理解、不推崇、不提倡的行為,或許在未來的某個階段變成了社會大眾的日常行為準則。正面的行為藝術廣告通過大尺度的行為表現(xiàn)觸動人的認知,喚醒人的良知,與此同時應該如何把控尺度,不觸動倫理道德底線,是值得我們繼續(xù)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羊學新聞傳播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