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父親已經(jīng)去世十六年了,但是,我卻依然能感受到他留下的溫暖。
在我少年時(shí),每年冬天在天氣寒冷之前,父親就會(huì)帶著鐵鍬和斧頭等工具,到野外去刨伐木留下的樹墩。我跟在父親后面,一個(gè)一個(gè)往大籃子里撿。等我裝滿大籃子時(shí),父親也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了。于是,我拿著斧頭,父親用鐵鍬背了裝滿樹墩的大籃子,父子倆一前一后朝家里走去。父親說,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爐火燒得旺旺的。
那時(shí),家里的火爐是非常簡(jiǎn)單的,在屋子中間用幾塊土磚簡(jiǎn)單地壘一下便成了。一到冬天的寒冷日子里,父親就把刨來的樹墩在火爐中放好、點(diǎn)燃,紅紅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燒聲和淡淡的草木香頓時(shí)就升起來了?;馉t邊煨著豆腐湯,紅火灰里埋著紅薯,火苗上架著一個(gè)茶壺,爐火旁邊熏著黃亮亮的饃片。我和妹妹坐在火爐邊,母親在廚房里做飯,而父親則在廚房和火爐之間來回忙碌著。
我在火爐邊總是不安分,翻來覆去地?fù)芘鵂t火,煙便在屋子里冉冉升起,飄滿了整個(gè)屋子。父親說:“燒火一定要空心,做人一定要忠心。燒火和做人都是有講究的,不能胡來?!?/p>
在溫暖的火爐邊,父親會(huì)講一些古代的故事給我聽。父親講故事的時(shí)候,母親不知不覺把飯做好了。父親把飯桌放好、擦干凈,往那個(gè)鐵爐子里夾滿火炭,放上一小鍋熱氣騰騰的白菜粉條燉豆腐。
不一會(huì)兒,火炭上面的小鍋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彌漫,和著青煙、白氣一起氤氳了整個(gè)屋子。父親說:“菜的味道有十分,熱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還有一分,父親沒有說,我也沒有問,至今成為了永遠(yuǎn)的謎。不過,我猜父親沒有說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間煙火味。
晚飯后,父親喜歡泡上一杯茶,圍著火爐給我和妹妹說關(guān)于書的知識(shí),我家的爐火總是一直燃到深夜。在我的記憶里,父親講過《水滸傳》《儒林外史》《三國(guó)演義》等許多古典名著。
如今,每當(dāng)冬天的寒氣襲來,我便想起父親和我在爐火邊的那些溫暖情節(jié),父親說過的話便縈繞耳畔,那種溫暖如剛從火爐里拿出來的烤熟的紅薯,滾燙、暖胃、令人難忘。
父親離去了,可他留下的溫暖仍然在我身邊彌漫。
是的,父愛如同火焰照亮著我前行的路,那些和父親圍爐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該珍惜的時(shí)光,即使是白菜粉條燉豆腐這樣普通的菜肴,因?yàn)樘N(yùn)藏著濃濃親情,也是人間至美之味,是人間最美煙火之味,刻骨銘心。
想起父親,我不覺淚眼朦朧。
父親留下的溫暖,是家的溫暖和有家的幸福。
(編輯 欣然)